12月早些時候在英國突然暴發的新冠病毒變體迫使政府重啟封鎖策略,包括倫敦在內的許多英格蘭東南部城市再度進入封閉狀態,當地居民必須待在家中。部分國家發布對英的旅行禁令,並開展全球性的病毒追蹤,尋找變異毒株的蹤跡。
面對新冠突變體,你可能關心以下幾個問題:
新毒株的傳播能力怎麼樣?致病性怎麼樣?現有疫苗是否還有效?已感染新冠的人抗體是否還有效?
科學家們已經基本確定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多數人都判斷此變體更容易傳播(儘管有些研究者還在尋求更多證據)。
而關於致病性問題,迄今為止還看不出新版本有毒力加劇的表現。
至於老抗體或老疫苗是否效力依舊,眾多研究者都在全力探尋答案,因為這事關推廣在即的新冠疫苗成功與否。但總體來說,疫苗還會有效用(只是效用有可能下降);此外,即使疫苗失效,根據突變株更新疫苗,科學家仍有應對辦法。
已有疫苗還能提供保護嗎?
截至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新毒株的突變足以助其避開老版本的免疫保護。
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因為此次英國變體相比之前的各類變體,突變數顯著增加,而且要知道它在某些地區的感染者佔比已從幾周前的10~15%升至近期的60%。
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傳染病專家克裡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指出:「(這一次)我們不能再根據老經驗做預判,覺得『病毒不會進化出逃避免疫的能力』,這個新毒株的變化的確非比尋常。」
不過安德森同時也指出,他個人並不認為疫苗的有效性會打折扣,而目前正在英國開展的研究將給出確鑿答案——研究團隊會從新冠康復者或其他具備免疫的人群的血液中提取抗體,然後測試其能否中和新毒株。
冠狀病毒比流感病毒等進化得更慢,但它們是可以在傳播過程中變異的。自去年下半年現身以來,SARS-CoV-2的RNA基因組每月發生1~2次突變,眾多新毒株隨著疫情蔓延而湧現,其中有不少為人所知,例如歐洲的D614G變體,以及更早先新加坡的ORF8缺失變體。
研究者通過遺傳分析發現此次鑑定的新變體至少包含17個突變,並在系統發育樹中將其劃為一個新支系 B.1.1.7(又名VUI-202012/01)。B.1.1.7的最核心變化是位於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處的胺基酸突變N501Y。
RBD是病毒與人類受體ACE2蛋白的結合之所,N501Y突變很可能提升了新冠結合ACE2的水平,從而加強了它的傳播能力。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學負責人溫迪·巴克萊(Wendy Barclay)指出:「早期感染者體內的抗體確實存在招架不住新變種的可能。」
不過巴克萊也強調,免疫系統還擁有除抗體外的其他保護者,包括同樣能識別新冠病毒的T細胞;此外,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可以駐留於刺突蛋白的多處區域,並採取不同方式抵抗病毒。
因此,即使某些疫苗失去了靶向刺突蛋白的能力,它們仍可選擇其他方式阻斷病毒。變體或許可以繞過部分抗體,但繞不開重重關卡。
另一方面,假使病毒真的進化出了避開疫苗的能力,也大概率不會導致疫苗完全失效——只會使保護作用有一定下降,我們要做的是更新這款產品,而非重新研發。
新毒株感染似乎不會帶來更嚴重的症狀?
截至目前,我們只看到突變似乎影響了病毒的傳播能力,對其致病性無所作為。不過,科學家習慣用數據說話——英國的專家團隊正在調查B.1.1.7感染者的住院率、住院時長以及死亡率。
英國公共衛生局的流行病學家蘇珊·霍普金斯(Susan Hopkins)表示:「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因為住院情況和死亡率還需2~4周才見分曉。我們做判斷會非常謹慎,直到有足夠準確的評估(才能給出問題答案)。」
新毒株的傳染性真的更強了?
英國的研究人員和政府官員都表示,相比其他新冠毒株,B.1.1.7的傳播效率顯著提高——根據流行病學和遺傳學分析的結果,這個效率增量很可能在50%到70%之間。
牛津大學傳染病學專家彼得·霍比(Peter Horby)表示:「我們現在非常確信,新變體確實比其他毒株更具傳播優勢,它正在繼續取代它的同類們。」
有科學家估計B.1.1.7的基本傳染數R0(就是一個人病了,有多少人會被傳染)達到了1.5,要知道此前的新冠病毒R0僅為1.1,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專家們尚難準確解釋傳播效率提升的原因,不過他們已經掌握了不少線索。
一方面,他們發現新毒株的宿主呼吸道內病毒水平更高,這似乎可以作為病毒散播更便利的直接理由。
另一方面,B.1.1.7的兩處突變都與其侵入宿主細胞的效率緊密相關,這有助於研究者從分子層面揭示傳播能力加強的機制。
其中一處是前文提到的RBD上的N501Y的突變,它能幫助病毒更好地結合ACE2受體;另一處突變發生於弗林蛋白酶切割位點,它為結合ACE2後的病毒進入細胞提供了更大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在南非發現了另一種也具有N501Y突變的變體,同樣表現出更高的傳播效率。
新擔憂:兒童被感染的可能性將提高
新毒株出來前,兒童一直都被罩著一層幸運防護,確診率遠低於成人,而且即便感染,出現明顯症狀的風險也非常小。科學家推測,孩子身體細胞內的ACE2受體更少,不利於病毒侵入。
但英國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新版本極大推高了兒童的感染率,而且似乎高到了與成人無差別的地步。
流行病學家們正在嘗試確定這層幸運防護崩塌的深層原因,一種推測是,既然B.1.1.7結合ACE2的能力加強了,那麼宿主細胞的受體蛋白多一點還是少一點,可能影響不大。用巴克萊的話說:「如果這種病毒能更輕鬆地結合併進入細胞,那麼兒童和成人就不再有感染難度的差異。B.1.1.7克服了新冠病毒過去遇到的障礙。」
英國的研究人員12月才注意到B.1.1.7的傳播優勢,但實際上該變體從9月份開始就出現了。而歐洲各國往來密切,3個月時間足夠新毒株擴散到很多國家。當下,除了英國,荷蘭、丹麥、義大利、冰島和澳大利亞也已有人確診感染B.1.1.7。而研究人員推斷實際上有更多國家都被新毒株侵入,只是他們的醫療機構還沒通過病毒測序工作找到變體而已。
WHO總幹事譚德賽表示:「最重要的是,我們應儘快延阻所有SARS-CoV-2病毒變體的傳播。我們允許它傳播得越久,它變異的機會就越多。」
資料來源:
The looming questions scientists need to answer about the new variant of the coronavirus
END
一鍵三連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