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忙碌一年,莓農用夏天的汗水,換來了冬日誘惑。
「紅草莓50元/斤,白草莓150元/斤。我家的草莓,在小紅書上有很多女性粉絲。」
儘管每天有500人湧入草莓園採摘,但上海的葛文、徐其霞夫婦還是決定,將自家的滬上網紅農場「自然草莓園」歇業兩天,跑趟浙江,尋找更理想的新品白草莓。
大雪節氣之後,葛文和妻子驅車海寧,中午吃了頓紅燒湖羊肉,下午鑽進省農科院的草莓試驗大棚,準備「大開吃戒」。
你心目中的白草莓長啥樣?
一個大棚大約5000株草莓,有個試驗棚種的幾乎全是白草莓,每個口味種10株,吃完所有的優系白草莓,肚皮估計會撐到第二天。
左為葛文夫婦
上海人精明挑剔,賣150元/斤的白草莓絕對要好吃,但作為農場主,葛文選擇品種時,除了口感,還要兼顧產量:「吃到好吃的,我還要看花芽分化的情況。」
這對夫妻在快手平臺的視頻號,會發些自繁草莓苗種的教學視頻,粉絲都是全國各地種草莓的農夫。
葛文家的紅白草莓
葛文的徒弟,也有在遼寧丹東包地種草莓的,丹東草莓火起來也就這七八年的事。
雖然丹東緯度高,但光照十分充足,江浙一帶的草莓大棚,冬天得穿棉衣幹活,但丹東的冬季,白天大棚內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35℃,在裡面幹活的人,穿一件單衣就夠了,草莓自然率先全國上市。
不過,長距離運輸的草莓,栽培上會選擇果肉硬一些的品種,這也是喜愛軟糯口感草莓的南方人,更鍾愛本地草莓的原因,一來採摘時成熟度可以更高,二來品種選擇上也更傾向軟糯的。
左為紅籽白草莓,右為白籽白草莓
對於白草莓的審美,你心目中的它是什麼樣子?
徐其霞在地裡看中了一株果實比較大,表面是白籽的白草莓,它有獨特而高雅的香水味,白色果肉口感偏紮實,感覺比較耐儲運。
「白籽的我不愛,我想要的白草莓,應該是紅籽白肉,就像膚若凝脂、一點朱唇的少女般明媚動人。」這是浙江草莓育種專家、省農科院園藝所副所長蔣桂華對草莓顏值的審美。
當然,如此膚白貌美的草莓,口感也應該是軟糯的,有甜味,無酸味,自是最好的。
白草莓和紅草莓,究竟吃哪個更好?
如果論白草莓和紅草莓的區別,我們就先得來說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
我們吃的白草莓和紅草莓,都是人工選育的,那麼它們究竟哪一個先出現?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草莓的起源說起。
自然界的野生草莓,果實很小,味道也酸,在中國西南一帶有分布的白毛草莓,黃毛草莓都屬於野生草莓。野生草莓基本都是兩倍體或是四倍體植物。
直到16世紀初,歐洲航海家在美國發現了一種果實比較大的草莓,把它帶回了歐洲。又過了許多年,歐洲航海家在秘魯又發現了大草莓的蹤跡,也一併帶回了歐洲。
這兩種發現在美洲大陸的大草莓,其實都是八倍體植物。
一直到了18世紀的法國,隨著皇家園林的興建,這兩種大草莓被播種到皇家花園之中。
有一年它們落地的種子發芽後,自然雜交出的草莓個頭,和現在我們吃的品種差不多大小,它的口感酸甜,味道也很讓人愉悅,因為個大味美,還被命名為『鳳梨草莓』。
鳳梨草莓是紅色的,它也是人工選育草莓的鼻祖,我們吃的草莓,都是由當初那一株衍變而來的。
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歐美人喜歡草莓的沙拉吃法,亞洲人更喜愛直接食用。於是,在育種方向上,歐美系草莓果肉較硬,口感酸甜;日系草莓口感軟糯,味道以甜而不酸為上。
大家吃了許多年的紅顏和章姬(奶油),其實都是日本紅草莓,在浙江的成熟時間,章姬是11月底,紅顏略遲。
白草莓是繼紅草莓之後,日本最先選育的,目前有『淡雪』、『雪兔』、『桃燻』三個當家品種。
蜜桃香、鳳梨香、花香白草莓,啥時候能吃上?
紅、白草莓的區別,首先從顏值上講,紅草莓花色苷含量高,白草莓花色苷基因表達較少,從而形成白色。
省農科院專家選育的蜜桃味白草莓
其次是果香味,白草莓香氣比紅草莓更為豐富,而形成香味的物質是很複雜的。比如日本的『桃燻』,以帶蜜桃香著稱的,而桃香在紅草莓中幾乎難覓。
其實,省農科院的白草莓大多在11月中下旬成熟,時間上和紅草莓相當,帶有濃濃蜜桃味的白草莓,專家也已經選育出來了,果肉顏色微黃,風味濃鬱。
多少人想嘗鮮白草莓,無奈市面上此莓甚少,價格也不夠親民。
那麼,能不能按紅草莓的思路,把日本白草莓引進中國栽培?事實是,日本白草莓在中國的生長表現並不理想。
遲熟的日本『桃燻』
『桃燻』是晚熟品種,帶有桃香,已經12月中旬了,種在農科院試驗大棚裡的『桃燻』,才剛開花還看不到果。
日本『淡雪』
『淡雪』是分紅草莓,其果如其名,風味偏淡。
日本『雪兔』
『雪兔』口感細膩,風味不錯,可惜果頂發綠,且有畸形,賣相不佳。
吃遍省農科院地裡的白草莓,葛文夫婦相中了試驗大棚裡的五六個優株。
地裏白草莓,已然刷新了他們的認知,夫妻倆的強烈感覺是:浙江選育的白草莓,已經超越日本。
在這眾多「小白」之中,香味各有各的誘人之處,它們有的帶蜜桃香,有的帶鳳梨香,有的帶花香玫瑰香,還有的是香水香型。
白草莓的造型,有的修長,有的圓潤;顏色有的雪白,有的奶白,有的白中透粉;咬一口,果肉的顏色除了白,還有黃,甚至橙紅。
小白們其實已經在專家地裡長了七八年,為什麼市面上遲遲不露面呢?
其實,一個品種的成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穩定性需要多年反覆試驗和觀測。
「小白」明年計劃小規模試種,在省內外的一些草莓基地,大家就能採摘和品嘗到。
相信,通過育種家們的努力,有點「貴族」的白草莓,會跟紅草莓一樣,以更親民的價格,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值班編輯:倪王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