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舉辦「氮高效與豆科生物學前沿論壇」-河南大學新聞網

2020-12-08 河南大學新聞網

會議現場

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院士做報告

校長宋純鵬致辭

國家傑青、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傅向東研究員做報告

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首席教授徐國華教授做報告

國家傑青、長江學者、河南大學副校長王學路教授擔任論壇主席

國家傑青、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二濤研究員做報告

廣州大學生物學學科帶頭人劉寶輝教授做報告

在國家「十四五」即將開局、河南大學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紮實推進的關鍵時期,11月12日,「氮高效與豆科生物學前沿論壇」在我校金明校區中州頤和酒店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論壇由河南大學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辦。我校研究生院、學科處、生命科學學院、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相關負責人、資深專家及學生代表等30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出席論壇的專家有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院士,國家傑青、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傅向東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首席教授徐國華教授,國家傑青、長江學者、河南大學副校長王學路教授,國家傑青、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二濤研究員,廣州大學生物學學科帶頭人劉寶輝教授。與會專家圍繞豆科生物學與育種、生物固氮以及作物氮高效利用等重要命題,研討了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基礎前沿和應用問題。本次論壇主席由王學路擔任。

校長宋純鵬出席本次論壇,並在開幕式致歡迎辭。他首先對蒞臨本次論壇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並簡要介紹了河南大學的百餘年辦學歷史和生物學一流學科的建設歷程。他指出,氮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嚴重的土壤退化和水土汙染問題,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已經成為我國實現綠色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研究豆科和非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對減少氮肥施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對推動氮高效和豆科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及綠色農業發展作出貢獻。

論壇伊始,蓋鈞鎰作了題為「我國大豆產業科技發展的重要命題」的重要報告。他在報告中凝練了大豆產業發展相關的幾個「卡脖子」問題,並對在場的年輕專家學者、青年教師及研究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劉寶輝、王二濤、傅向東、王學路以及徐國華隨後分別就大豆的生育期調控、共生固氮的發育基礎、水稻氮高效利用、大豆-根瘤菌互作以及氮素調控生育期和氮效率等領域內的重要問題作了精彩報告。

論壇最後,王學路對各位專家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並勉勵青年教師和研究生要凝心聚力、腳踏實地,瞄準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凝練、深化研究方向和課題,做出重大科研成果,推動學科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河南大學開幕
    為展現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創新培養機制和學術成果,搭建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溝通交流的學術平臺,12月3日,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開幕式在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實驗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舉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第三屆中國編輯出版青年學者論壇在河南大學舉行
    12月18—19日,第三屆中國編輯出版青年學者論壇在河南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廣東財經大學、河南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與《科技與出版》《出版科學》《中國出版》《出版發行研究》《編輯之友》《中國編輯》《中國出版史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現代出版》《出版廣角》等多家專業期刊的四十餘位專家學者參會研討。
  • ...百年河大出新彩 ——訪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王學路 -河南大學...
    」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生物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生物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9年12月受聘為河南大學「傑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第二層次特聘教授,2020年4月擔任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
  • 化學化工學院舉辦2019年河南大學有機合成青年學者論壇
    11月2日,2019年河南大學有機合成青年學者論壇在開封中州頤和酒店舉行。本次論壇由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功能有機分子工程研究所、阻燃與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主辦。來自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國內高校的十餘名青年學者,以及學校有機學科的教師、研究生60餘人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阻燃與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主任丁濤教授主持。 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徐元清教授致開幕詞。
  • 給河南人點讚!施一公校長:西湖大學捐贈名單,河南企業家最多
    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等一批有崇高理想的科學家共同發起籌建的,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等3個學院,堅持"有限學科"定位,注重學科交叉,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 河南農業大學:光合生物制氫技術成長史
    ▲河南農業大學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團隊「科技發展,關鍵在人。這是河南農業大學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團隊不忘初心,攻堅克難的基本遵循。」作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優秀骨幹教師」和河南省特色骨幹學科(農業工程)的學術帶頭人,農業農村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與裝備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張全國教授從開始的常規能源煤炭及煤矸石和粉煤灰的清潔高效利用,到順應國家碳中和潮流,深入開展生物質能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利用專業知識解人民之所需,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尤其是為太陽能光合生物制氫提供了重要技術參考 。
  • Mol Plant | 河南大學王學路團隊揭示鹽脅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
    2020年12月21日,河南大學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學路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Plant上發表了題為GSK3-Mediated Stress Signaling Inhibits Legume–Rhizobium Symbiosis by Phosphorylating GmNSP1
  • 牛氣的西湖大學獲批,這些河南人都成了捐贈人
    西湖大學的創始捐贈人中,起碼有四位是河南或者出身於河南的企業家。杭州西湖邊,西湖大學經批准正式成立了。這是中國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也與千裡之外的河南有著濃如春意的關係。關係在西湖大學的掌舵者叫施一公,是河南人;關係在西湖大學的創始捐贈人裡,有好幾位來自河南的企業家。
  • 河南省大學排名,河南大學屈居第二,河南科技大學衝進前三
    近日,河南省大學排名新鮮出爐,第一名毫無懸念的是鄭州大學,作為河南省唯一的雙一流大學,鄭州大學的實力絕對是全省最厲害的。排在第二名的是河南大學,排在第三名的是河南科技大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河南科技大學表現出色,超過了河南師範大學一舉奪得第三的寶座。
  • 河南大學VS安徽大學,同是雙一流高校,河南大學堪比211!
    河南大學是河南省排名第二的高校,安徽大學是安徽省排名第三的高校。但安徽省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事實上是一所空降的學校,並非安徽省本地培養的學校,屬於外來戶,實力超群。所以安徽省本地培養的學校中,安徽大學排名安徽省內第二。對於兩所同樣是以省名命名的大學,對比一下還是有有比較積極的意義,可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1.位置。
  • 大學拆分之殤—河南大學
    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評估中, 河南大學獲得全國國立大學第三名。1948年設立為中原大學,1952年經過院系拆分調整後,先後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直到1984年才恢復河南大學的校名至今。那麼1952年院系調整中河南大學到底拆分出去的院繫到底成為了哪些大學呢?
  • 河南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
    教育部2020年9月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於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建議」時曾指出,支持推動河南省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對於探索推進新時代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構建形成高等教育區域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近日來河南省發布了「十四五」發展規劃。河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將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
  •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32所河南高校領導調整
    鄭州大學聘董子鋼為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河南大學受省委組織部委託,校黨委書記盧克平宣讀了河南大學校級領導班子調整的有關文件。
  • 鄭州大學不盡人意,河南大學排名進入百強
    河南,我們都知道是人口大省。正是因為是人口大省,人口基數大,參加高考的人數也多。由於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河南省內雖然大學數量不小,但是高水平的大學很少。河南省內綜合實力最強的兩所大學分別是鄭州大學,河南大學。
  • 河南大學商學院舉辦「薪火」校友基金捐贈方與獲獎學生交流會
    11月27日晚,河南大學商學院於201會議室舉辦「薪火」校友基金捐贈方與獲獎學生交流會。商學院黨委書記馮海清、黨委副書記呂英建、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謝周亮、教師徐本華、2019級輔導員武恆嶽、「薪火」校友基金捐贈人李輝以及獲獎學生參加本次交流會。
  • 河南大學牽手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近日,河南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共建「生物考古實驗室」揭牌暨成立儀式舉行。「在充分發揮省市考古單位豐富的文物資源優勢和河南大學綜合性大學學科、人才優勢的基礎上組建生物考古實驗室,將有效推動生物、考古、醫學、體育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提升古人類與古生物研究水平,形成聚集效應和虹吸效應,推動全省文物考古工作在新時期實現新突破。」
  • 河南大學老校區隱藏的驚天秘密!
    河南大學曾是侵華日軍大本營   原來河南大學東側為古城牆,沒有現在的東門和西門,只有一個南門,是易守難攻的絕佳位置。於是,日軍在蘭封會戰後佔領了開封,便把大本營扎在了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南大門始建於1936年,大門建成後不久即遇七七事變,歷經8年抗戰,幸未毀於戰火。
  • 河南大學研究成果創世界記錄,獲院士親自頒獎!
    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效顯示與照明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學院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振宇教授團隊合作取得的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獲評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
  • WILEY-河南大學生物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舉行
    在河南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如火如荼之際,由我校師冰洋教授發起,河南大學聯合WILEY出版社,於2019年4月12-14日在開封舉辦「WILEY-河南大學生物納米技術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WILEY出版社主辦,河南大學承辦,中科院唐本忠院士擔任會議主席,生命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苗雨晨教授任執行主席。
  • 河南學子的福利:河南將組建中科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學
    河南學子的福利,河南將組建中科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河南)大學。近日,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鄭州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河南將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科院組建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