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希瑞心理
xiruixinli
在聊情緒類型前,我們先說說什麼是情緒,以及情緒的覺察。
什麼是情緒呢?
百度詞條: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是不是不太明白?我來舉兩個例子:
你很喜歡吃一個蛋糕,並且吃到了,你覺得很開心;
你很討厭吃一種蔬菜,卻被強迫吃了一小碗,你覺得很反感。
這種開心和反感,就是你的情緒。
什麼是情緒覺察?
就是知道自己在開心還是不開心,是羨慕還是在嫉妒,是在享受還是在忍受,又或者,幾種都有。
人的情緒感受通常很複雜,不像剛才舉的兩個例子那樣,單一又清晰。
你吃到了一個很喜歡吃的蛋糕,你可能會覺得很開心,但因為這個蛋糕很貴或者限量或者是旅遊時在別的城市吃到的本地沒有的,你不能長期持續的進行這種體驗,你有可能產生沮喪或者遺憾的情緒;也有可能,你會為這次的體驗而感到滿足,並產生要有更多別的嘗試的想法。
這些基於一塊「蛋糕」產生的紛繁複雜的情緒感受,往往會讓你理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而釐清這些情緒和感受,會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做出選擇,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因此,我們需要覺察我們的情緒。
02
希瑞心理
xiruixinli
其實情緒的表達,一般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言語表達型
我告訴你我很開心,為什麼開心;我很難過,為什麼難過;我很歡喜,又很嫉妒,我為什麼歡喜又嫉妒……
如果你是這種情緒表達者,那麼恭喜你,你比大多數人都更能覺察並接納自己的情緒。
怎麼說?
用言語描述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是一個釐清情緒的過程。在大腦組織語言的時候,你會反覆的思考並斟酌,用什麼樣的字眼去描述,是最貼近你當下的情緒感受的。在描述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你自己在看見。
第二種,身體語言表達型
我有時候會因為一些情緒,摔家裡的枕頭和玩偶,摔完摔舒服了,再乖乖的把它們撿回來放好。
這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有時候被稱為發洩可能更貼切一點。
而有些人的情緒指向,有時候會變成身邊的人。進而演變成一種互相傷害或者更深的痛苦體驗。
就像這次疫情期間,許多人處在焦慮情緒當中,又因為長時間和家人的相處,爆發了很多爭吵和指責,「疫情結束就離婚」成了「人心所向」。
而我們說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不是要讓我們時刻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希望,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傷害行為的發生。
第三種,悶葫蘆型
字面意思,就是我什麼都不說,發洩也很少,自己一個人忍著。
不要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情緒表達哦。
這種類型的人,一方面容易把自己憋出病來,一方面,負面情緒積累太多,某天爆發出來,會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所過之處,哀鴻遍野。
而且越是將情緒埋在心裡,你就越不能理解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產生。也就沒辦法理解並接納它。這種矛盾和糟糕的情緒體驗會讓你陷入某種偏執狀態,或者長久的痛苦之中。
情緒是需要被覺察,被理解,被接納,並被處理的。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長久的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態。
第三種類型,正好斷絕了這種可能。
沒找到合適的表情包,只能這樣了↓
03
希瑞心理
xiruixinli
如果我被壞情緒困擾,我應該怎麼辦?
認真溝通
這不是廢話。
如果你不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找一個願意幫助你的人,和ta溝通,讓ta和你一起釐清你的情緒體驗,慢慢建立起對情緒的理解能力,並且讓你知道,你的情緒是可以被接納和處理的。
這個過程,不僅是在幫你建立你自身情緒的良好循環,也是在幫助你建立良好的關係模型。
關注自身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時間和精力更多花費在自己以外的事情上,比如工作、娛樂、伴侶等等,你對自己的關注就會大大的減少。
每天花點時間,和自己對對話,回憶和體察有過的情緒感受,幫助自己理解並且接納。
雖然已經發洩過的情緒,事後再檢討有點「馬後炮」的嫌疑,但這是走上自我覺察的第一步,努力訓練,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萬能的深呼吸
俗話說得好,「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深呼吸也是。
這是一種簡單又行之有效的平復心情的方式。趕緊用起來吧。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知道,我們選擇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學會將它表達出來,不是為了「為難」自己,而是為了避免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傷害。
情緒從覺察、承認、接受、處理到最後接納自己,這是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進修的過程,希望你能在這個過程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