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V
編輯\青青
一、引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孩子不聽話哭的正傷心,家中突然暴怒一聲"不準哭!眼淚收回去!"家長的話孩子不敢不從,所以抽嗒嗒地把眼淚憋回去了!
我嫂子年輕氣盛,管孩子也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有一次孩子任性非要鄰居家孩子手裡的玩具,不管旁邊的人怎麼勸她就是不聽話,可是鄰居家的孩子比她還小,手裡的玩具根本拿不下來,她看到這樣的情況一直"嗚嗚"地哭個不停。
我媽看到孩子這種情況正準備把孩子抱回家,誰知道我嫂子一把抓過孩子開始對孩子說"不準哭,眼淚趕緊收回去,不然媽媽就喜歡小妹妹不喜歡你了",聽到媽媽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哭不敢哭,可是讓她笑她也笑不出來,最後孩子憋的吐奶了!
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都跟我嫂子一樣,想要孩子能夠聽話些,不要給別人帶來困擾,所以在孩子發脾氣或者哭的時候,都會嚇唬孩子讓孩子別哭了,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壓抑孩子的情緒表達,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其實各位家長平常在孩子哭的時候,一般會有以下3種表現,家長可以試著對比一下,找出家長的那種行為在解決孩子哭的問題上效果最好。
二、孩子哭時候家長的3種表現
第一,輕聲安慰孩子
孩子如果哭了,肯定是因為發生了什麼讓他們覺得很難過的事,比如說家長打他或者兇他了,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搶走了,零食丟了等行為,都會讓孩子哭。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選擇的是把孩子抱在懷裡哄,安撫孩子當下的傷心情緒。家長的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很舒心,可能會快速止哭,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
第二,冷眼旁觀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可能根本不管他們,任由他們發洩自己地哭泣,等他們宣洩情緒完以後,家長還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家長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變得更想哭。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正傷心的時候,希望得到家長的懷抱,可是家長不僅不理自己,等到自己情緒穩定以後,還跟自己講大道理,你是什麼想法?不會更想哭嗎?
第三,大聲呵斥,不讓孩子哭
有些耐性很差的家長,在聽到孩子哭聲的時候,就覺得頭皮發麻,想要快速止住孩子的哭聲,所以可能直接大聲地呵斥孩子,讓他閉嘴,不要哭。家長的這種做法,會一時地止住孩子的哭聲,換來的可能是孩子長久的噩夢。
面對哭泣的孩子,家長的行為是很重要的,正確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壓抑孩子情感表達的錯誤方式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陰影,可能有以下3種危害。
三、家長壓抑孩子表達的3種危害
第一種,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加激烈
家長壓抑孩子的感情表達,不讓孩子哭的行為很有可能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更激烈。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哪裡懂得要控制,他們只知道開心就笑,不開心就哭。所以,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哭的話,他們當下難過的心情就會加倍。
第二種,孩子因為家長的行為變得麻木
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如果選擇不理會孩子或者大聲地呵斥孩子,一次兩次可能會收穫孩子的安靜,可是次數多了以後,孩子就會變得麻木。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哭收穫不了家長的關注,還可能引起他們的厭煩,這會讓孩子減弱家長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種,孩子變得叛逆
如果在孩子哭的時候,家長不管什麼原因地就要求孩子止住哭泣,很有可能讓孩子敵對家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非常渴望家長的理解,所以在他們哭的時候,他們渴望家長能夠問自己發生了什麼,然後幫助自己提供解決方案。
可是家長在自己哭的時候不僅不安慰自己,還大聲地訓斥自己,這讓孩子的心很受傷,如果這種情況頻繁地發生,孩子很容易變得叛逆。
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使用一些強制的手段,讓孩子憋住不哭或者哭的時候別發聲,畢竟孩子不是提線木偶,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表達。在孩子哭的時候家長可以參照以下的處理方術,輕鬆解決孩子哭的問題。
四、家長正確的處理方式
首先,擺正自己的心態,包容孩子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舒天丹
家長在聽到孩子哭聲的時候,要注意擺正自己的心態,因為你的心態決定你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果家長在聽到孩子哭聲的那一刻,下意識地皺眉,這種情況下家長自然沒有好的情緒面對愛哭的孩子。
其次,接納寶寶不好的情緒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後再面對孩子,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哭的時候已經證明孩子不理智了,這種情況跟寶寶講道理是沒效果的。
孩子接收到家長的安撫以後,他們的情緒會慢慢的穩定,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意識不夠完全,他們做什麼事都是靠感覺。所以,面對哭泣的孩子時,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壞情緒。
最後,教會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不開心
等孩子的情緒平和以後,家長要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們雖然哭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絕對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因為在別人看來你哭了就代表你在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教會孩子合理地表達自己的不開心,比如說可以通過某些特定的行為或者畫畫來表達。
五、結語
大多數家長在教導孩子的時候,總是想讓孩子老實或者安靜一點,可是家長抑制孩子的情緒就是不正確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有表達情緒的權利,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想法,壓抑孩子的情緒表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