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大多都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再輕視了

2020-11-24 兩口育兒

孩子的教育是家長最關心的主題,所有父母都盼望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人,但是現在社會因為各種原因,越來越多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出現。很多父母過於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洋洋今年7歲了,媽媽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暑假給洋洋報了鋼琴班、繪畫班、英語輔導班、小主持人班、遊泳班等課程,單單是一個暑假,課程學費就要交2萬元。媽媽覺得,小時候洋洋多學一點東西,吃點苦頭,這長大了才會出人頭地。

其實,洋洋並不喜歡上這麼多課程,但是沒辦法,被媽媽逼著也只能硬著頭皮去上課。

洋洋的暑假從早到晚被安排得滿滿,就算下課回到家裡,也要在媽媽的監督下,完成暑假作業。媽媽就全程陪著洋洋,想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日子一長,洋洋好像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來,整個人都快抑鬱了,一上課就開始哭,嚴重影響到其他孩子。直到有一天,洋洋突然爬到自家窗臺上,準備往下跳,幸好洋洋媽從廚房出來看到了,急忙拉住了他,洋洋媽被嚇得痛哭起來,洋洋也跟著哭,隨後冷靜下來問清原因後,洋洋媽悔恨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恰當。

身為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果孩子出現了這3個表現,說明孩子的心理不健康,早發現早引導。

一、經常吵架

孩子和父母吵架可能是親子之間的不理解造成的,如果孩子經常和父母吵架,這是孩子心理的消極情緒的一種發洩,表達自身的不滿,會破壞親子關係,產生隔閡,嚴重的孩子甚至會出現叛逆,做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

當孩子在交流時情緒發生變化了,父母要注意一言一行,儘可能地保護到孩子的心理,實現平等有效地交流。

二、經常冷戰

有些孩子不喜歡和父母說話,更不會出現大哭大鬧的反應。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感到不滿,通常會選擇和家長冷戰,最常見的表現是孩子常常把自己一個人反鎖在房間裡面。這時候家長如果放任不管,時間久了會嚴重破壞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造成孩子性情孤僻、自閉的問題,影響了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

父母們自己先冷靜下來,尋找適當的機會讓孩子打開心結,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及時地疏導孩子的心理問題。

三、傷害自己

孩子受到外界刺激後,比如被老師批評或家長責罵後,孩子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說明心理出現了缺失,表現出強烈自我否定。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重視起來,給孩子多一些安全感,千萬不能通過打罵教育孩子,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心理諮詢,幫助孩子消除心理障礙。否則,孩子容易沉浸在極度自卑的情緒中,再次出現自殘、自殺的過激反應。

總而言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細心地注意孩子的心理,積極正確地引導和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都深刻地體會了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每天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孩子是開心了,可是家長卻苦不堪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為鬧騰的時候,孩子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管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
  • 孩子有這3種「怪異行為」,家長別刻意打壓,這是他高智商的表現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尤其近些年來,科學教育要從小做起,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們就注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尤其是那些小天才小神童,也被大家追捧著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光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好了,到了自己孩子這裡,怎麼就沒有好的成績呢?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天才來呢?其實父母們不知道,天才就在你的身邊,孩子常常會有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往往不知,反而刻意的打壓,就會把天才的基因給扼殺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如果家裡孩子有這幾種行為的話,他們的智商往往很高。
  •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這7大表現還不快改正
    原標題: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這7大表現還不快改正 不健康的心理可以說是心理疾病,心理健康主要表現在情感方面,常見的有過度消沉、總是抱怨或者愁眉苦臉、對人生很是絕望,若有不健康的心理要及時更正,以免帶來嚴重的後果。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6歲前培養還不晚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種特徵。
  • 孩子有這3種性格表現,家長不要順其自然,趁早糾正孩子才能更好
    小梅一臉羨慕,說你女兒真開朗,不像我閨女從小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我剛準備開口,小梅又說不過反正是女孩子聽話點也挺好,我立刻搖頭說,並不是這樣。現在是男女平等的時代,孩子有這3種性格表現,家長不要順其自然,趁早糾正孩子才能更好!性格軟弱、自閉性格軟弱的孩子習慣逆來順受,經常會被欺負,不要低估小孩子的殘忍。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經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要及時制止
    在餐桌上的這3種表現,預示著孩子們的低情商 餐桌上的禮儀其實最能直接展現出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你家的孩子在吃飯時,出現了以下三種表現,那麼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 孩子有這3個特徵暗示「身高矮」,再等幾年也長不高,別期待了!
    不知道各位媽媽是不是像我一樣,看見生活中或者電視上個子高的人不免心生羨慕,那個大長腿啊,要是我家孩子以後能長這麼長的腿就好了。哎,寶媽們還真別光說羨慕,其實自己家孩子的身高信號早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了,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個信號,否則,孩子再等幾年也長不高!
  • 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5大表現,你有幾個?
    青少年正處於心理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但同時又因為青少年對社會、認知的不夠,很容易導致心理上不健康的發展,因此,青少年時期對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父母,我們因時刻關注青少年心理上的變化和表現,那麼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會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後孩子受歡迎
    她指出:情商低的孩子,家長如果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幫助其改正。孩子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後孩子受歡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情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美國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情商包括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處理人際關係、認識他人情緒。而情商較低的孩子,在這五個方面很可能有所缺失。1、孩子沒辦法克制自己的情緒,常常「陰晴不定」。
  • 當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這4個表現,家長要學會「化敵為友」
    ——— ——— · Start · ——— ——— 在孩子到了十幾歲時,好像突然跟父母變成了仇人,試圖挑戰父母權威。 家長對於這一變化摸不著頭腦,以為是孩子學壞了,會有一種改掉他所有行為的心理,跟他「硬碰硬」不能輸給孩子。
  • 和孩子溝通難?PAC理論:或是家長出現這3種「心態失衡」現象
    很多家長常常會抱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叫他向東他卻去西,常常故意唱反調,這令不少家長抓狂。而家長眼中孩子的任性和調皮,其實並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很可能是家長看待問題的角度有偏差,用錯了教育方式,以至於親子之間的溝通牆壁越來越厚,同時導致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不願意與家長交流。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所以,家長要好好培養孩子餐桌禮儀。中國是對親情十分重視的國家,自古講究人多吃飯熱鬧,家族親戚圍在一起吃飯,更能彰顯家和萬事興。如何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判斷將來的品格素養呢?家長從這三個方面就能夠看得出來,別不當回事。
  • 別再輕視創傷性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危害
    最近一月,連續接待了幾名青少年求助者,有心理不適的問題,也有抑鬱症的患者,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巧合,這幾位青少年心理狀態不良都是因為遭遇了創傷性事件後,沒有引起自己和周圍人的重視,及時給予危機幹預,進而病情加重,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對生活失去了希望。今天,想談一談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1.餵養困難:雖然孩子剛出生時,除了吃就是睡,很難看出來寶寶有異常現象,但是如果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長,仔細觀察,也能看出來,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吃奶時會很困難,這些寶寶不會本能的去吮吸乳汁,在家長引導下也學不會,,另外還有的經常吐奶,流口水,這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所以說孩子有些怪癖,並不是孩子不聽話,相反這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1、喜歡「指手畫腳」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
  • 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內心「缺愛」,多少家長卻當成是高情商
    直到有一回,奶奶前來看孫子,因為哥哥感受奶奶對自己的偏愛,無意間便向奶奶 "坦誠"了自己的想法。原來,在大兒子眼裡,爸媽都只愛弟弟不愛自己,他覺得爸媽嫌棄自己不聽話,為了證明自己是個乖小孩,他變得"懂事",也不敢提要求。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以下10種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咯: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又健康,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但家長們是否關心過孩子的心理健康?
  • 3種食物浪費錢還影響發育,家長再給孩子吃,孩子易積食長不高
    一、浪費錢還影響身高的3種食物,家長再給孩子吃,孩子易積食長不高1、薯片等膨化食品像薯片這類的膨化食品,香香脆脆,口味還多,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幾乎每次去超市都會買薯片,有些父母看著孩子愛吃,就任由孩子多買,想著到時候多喝熱水就行了。
  • 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以後成績不用發愁!
    糖媽的表弟就是一個標準的「右腦型」人才,表弟比我小很多,從小他就展現出別樣的天賦,2、3歲時就能背好多古詩,當時姑媽別提有多驕傲了。可凡事有好就有壞,表弟不但記憶力很強,好奇心也很強,經常問姑媽和姑父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如「為什麼電視會說話?」「為什麼小狗長得不像我們」......這讓姑媽夫妻有點招架不住,甚至會經常躲著表弟。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