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人們普遍認為孩子會說話處事圓滑就是高情商的體現,長大後也能夠有較好的人際關係。
李女士家有兩個兒子,在小兒子還沒來之前,大兒子是個搗蛋鬼,常常捉弄人,也經常會頂嘴,而小兒子的到來,讓哥哥變得"懂事聽話"了許多。
原本的調皮大王,如今很是聽爸爸媽媽的話,還會幫爸媽照顧弟弟,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讓給弟弟,對於大兒子的轉變,李女士感到很是欣慰,覺得兒子是長大了。
直到有一回,奶奶前來看孫子,因為哥哥感受奶奶對自己的偏愛,無意間便向奶奶 "坦誠"了自己的想法。
原來,在大兒子眼裡,爸媽都只愛弟弟不愛自己,他覺得爸媽嫌棄自己不聽話,為了證明自己是個乖小孩,他變得"懂事",也不敢提要求。
很多時候,父母常常誤解了孩子的"高情商",孩子懂得察言觀色,也可能只是因為內心沒有安全感,是缺愛的表現,而有多少家長卻把孩子懂事聽話當成了高情商。
孩子"缺愛"的3種表現,和真正的高情商相差甚遠
1、再喜歡的東西,也"捨得"送出去
孩子從來不會和他人爭搶,甚至能將自己的東西割愛送出,這樣的行為看似是大度成熟,但實際更可能是內心缺愛、沒有安全感。孩子心裡不舍,但卻還是將自己的東西讓出來,一方面是不懂得拒絕別人,另一方面也是怕爸媽說自己自私或是希望藉此來得到爸媽的表揚。
*真正高情商:真正高情商的孩子不一定就有多懂事,但卻懂得如何拒絕別人的請求,雖然會儘量遠離是非,但也不會為了討好任何人而選擇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
2、說話察言觀色,迎合別人的想法
孩子說話總是在注意別人的臉色,儘量迎合他人的想法,聽到不贊同的聲音,也只是乖乖地不去反駁,這樣的表現可能只是在避免得罪人,也暗示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並收不是真正的高情商。
*真正高情商:具備高情商的人,在言談中確實也會避開比較尷尬的場景,言談之間也比較令人舒服,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自己的主見,高情商的人往往只是不喜歡將事情複雜化,但也不會害怕直面問題。
3、從不頂撞父母,也從不敢提要求
當面對不同意見時,內心缺愛的孩子往往不會頂撞父母,生活中也不敢向父母提任何要求,這樣的行為常常被認為是懂事聽話,但事實更多是孩子內心反抗,但卻不敢對父母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真正高情商:因為父母和孩子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日常相處中偶爾有矛盾有分歧也是在所難免的,高情商的孩子看待問題也往往有自己的主見,並不會害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
內心"缺愛"的孩子,還有哪些表現?
1、很難和他人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
內心缺愛的人,往往也不懂得如何去愛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更傾向於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愛透露自己的事情,也因此很難和他人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
2、做出異常舉動來引人注意
長期缺愛的孩子,因為從小沒有受到較多的關注,所以總習慣於觀察並討好別人,甚至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來換取他人注意。
3、性格內向,渴望安慰
缺愛的孩子往往更靦腆內向,也容易感到不安,而這樣的不安也體現在另一方面,像是手裡的工作做不完感到緊張、睡覺睡得不踏實等等,同時,因為很渴望別人的安慰,會很容易就相信別人說的話。
孩子終究只是孩子,任性和不懂事是他們的專利,別逼著孩子成長,多關注孩子,發現異常,及時溝通,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東方,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