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匹配度

2020-09-03 寤兒

什麼是基因匹配度?

基因匹配度,即從受精卵的形成開始,就註定的一種潛意識的吸引。它除去了金錢、地位、學歷等後天形成的衡量指標,使異性之間感到相互吸引,同性之間感到安全舒適,從而願意相處相伴。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這種潛意識的力量呢?科學家們在不斷尋找答案,然後發現了HLA。研究表明,人與人相同與不同,相互喜歡與討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

什麼是HLA?為什麼它有這些作用?

HLA,即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它分布在所有有核細胞表面,對機體的組織相容性和排斥應答起著決定性作用,與人體的免疫能力息息相關。例如,在進行器官或造血幹細胞移植前,需要進行HLA分型檢測,即俗稱的骨髓配型,這時候就需要供體和受體的HLA差異儘量要小。

兩個個體的吸引與HLA基因有關?

瑞士生物學家Claus Wedekind於1995年做了一項著名的」汗味T恤」實驗,將44名男性穿過的T恤讓女性來聞,結果發現那些覺得好聞的女性與穿過相應T恤的男性HLA基因差異較大,而覺得噁心的女性與穿過相應T恤的男性HLA基因差異較小(1)。所以,要想成為情侶,首先得「氣味相投」。隨後不斷有學者研究HLA基因差異性與人的吸引力關係,並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例如,來自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Kromer J等人於2016年8月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也發表了類似的研究,結果發現,HLA基因差異性與男性體味對女性的吸引力有關(2)。這類研究表明,人們可以下意識的通過體味來「感知」HLA基因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性則會影響人的吸引力(3)。由此推測, HLA基因的差異性可能會影響人們的擇偶(4,5)。

其實,在老鼠(6)、猴子(7)等諸多動物中也存在這類現象。它們都傾向於選擇與自己該基因差異較大的個體作為配偶。

HLA基因與吸引力的關係在同性中也存在嗎?

瑞士生物學家Claus Wedekind於1997年對121例男性及女性又做了一項」汗味T恤」實驗,研究發現,無論男女,都有可能出現覺得同性的汗味T恤氣味好聞的結果(事先並不知道T恤主人性別)。這說明同性之間也可能存在與HLA基因相關的吸引力(8)。

HLA基因差異性在人類中的意義

與器官移植等不同,器官移植需要供體和受體的HLA差異儘量要小,而人類在擇偶時需要儘量尋找與自己HLA基因差異較大的個體,這其中可能包含積極的生物學意義。如:

1. 父母雙方HLA相容性越大,即HLA基因差異性越大,則後代HLA基因更易呈現多樣化。該機制潛在的優勢有:

(1) 可以避免近親繁殖;

(2) 增強後代的免疫力,從而抵抗更多疾病(9)。

2. 父母雙方的HLA相容性與妊娠期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有關

成功妊娠需要孕婦的免疫系統正確識別胎兒父源HLA基因產生的抗原,並且誘發正常的免疫反應。若相容性較大,即HLA基因差異較小,則會造成孕婦免疫系統不能正常識別胎兒父源HLA基因產生的抗原,從而誘發異常的免疫反應,可能會引起不明原因復發性自然流產(10)。

3. HLA差異性影響新生兒出生體重

來自法國的Reznikoff-Etievant MF等人曾對76對夫婦進行了HLA基因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父母雙方HLA基因差異性如果偏小,則有可能會降低新生兒的出生體重(11),而低出生體重則與成年期的多種疾病有關,例如高血壓(12)、糖尿病(13)等。

4. HLA基因差異性可能會影響伴侶間關係及性滿意度

研究表明,當伴侶間HLA基因某些區域(如HLA I類基因)差異性較大時伴侶間關係較為穩定,性滿意度較高,女性出軌的機率也會降低(14),其生育的意願也相對較強(2)。

基因寶HLA基因匹配助你尋緣

人在擇偶時會考慮經濟能力、社會地位、身高顏值等諸多因素,HLA基因的差異性並不是其唯一決定因素。但HLA基因的差異性,會在人們擇偶過程中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HLA基因差異雖不是建立婚姻的充分條件,卻可能是一個必要條件。基因寶HLA基因匹配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精準、高效的從先天匹配角度(HLA基因)為你尋找到那個TA。你和TA的先天(HLA基因)匹配度越高,則說明你們的基因鍥合度越高哦,所以,還在等什麼,趕快行動吧!

參考文獻

1. Wedekind, C., Seebeck, T., Bettens, F. & Paepke, A. J. MHC-dependent mate preferences in humans. Proc. Biol. Sci. 260, 245–249 (1995).

2. Kromer, J. et al. Influence of HLA on human partnership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Sci Rep 6, (2016).

3. Sorokowska, A. et al.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similarity decreases partners』 and strangers』 body odor attractiveness for women not using hormonal contraception. Horm Behav 106, 144–149 (2018).

4. Chaix, R., Cao, C. & Donnelly, P. Is Mate Choice in Humans MHC-Dependent? PLoS Genet 4, (2008).

5. Dandine-Roulland, C., Laurent, R., Dall』Ara, I., Toupance, B. & Chaix, R. Genomic evidence for MHC disassortative mating in humans. Proc. Biol. Sci. 286, 20182664 (2019).

6. Yamazaki, K. et al. Control of mating preferences in mice by genes in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J. Exp. Med. 144, 1324–1335 (1976).

7. Grogan, K. E., Harris, R. L., Boulet, M. & Drea, C. M. Genetic variation at MHC class II loci influences both olfactory signals and scent discrimination in ring-tailed lemurs. BMC Evol. Biol. 19, 171 (2019).

8. Wedekind, C. & Füri, S. Body odour preferences in men and women: do they aim for specific MHC combinations or simply heterozygosity? Proc Biol Sci 264, 1471–1479 (1997).

9. Santos, P. S. C., Schinemann, J. A., Gabardo, J. & Bicalho, M. da G. New evidence that the MHC influences odor perception in humans: a study with 58 Southern Brazilian students. Horm Behav 47, 384–388 (2005).

10. Beydoun, H. & Saftlas, A. F. Association of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sharing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 Tissue Antigens 65, 123–135 (2005).

11. Reznikoff-Etievant, M. F. et al. HLA antigen-sharing in couples with repeat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the birthweight of babies in successful pregnancies. Am. J. Reprod. Immunol. 25, 25–27 (1991).

12. Wang, X. et al. Low Birthweigh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hinese Girl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6, (2019).

13. Feng, C., Osgood, N. D. & Dyck, R. F. Low Birth Weight, Cumulative Obesity Dose,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J Diabetes Res 2018, (2018).

14. Garver-Apgar, C. E., Gangestad, S. W., Thornhill, R., Miller, R. D. & Olp, J. J.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alleles, sexual responsivity, and unfaithfulness in romantic couples. Psychol Sci 17, 830–835 (2006)

相關焦點

  • 人類作為高等動物,基因和香蕉、果蠅相似度過半!都是「近親」哦
    人類VS香蕉這一數據來自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不過,一開始,這項實驗成果沒有被公開發表,而是被編入了《動畫基因組》視頻錄像中。在該錄像中,指出了人和香蕉之間的DNA相似度為41%。在說清這是怎麼回事兒之前,咱們首先要了解,DNA和蛋白質產物之間的區別很重要。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把DNA看作是房子的藍圖,把蛋白質產物當作真正的房子,因為所有的信息都在那裡。
  • 揭秘:23魔方全球首推基因檢測家譜匹配服務的幕後
    這一天,23魔方在公司所在地成都天府軟體園E區召開發布會,宣布對基因檢測的模式進行全新升級,針對新用戶推出免費測祖源項目。參加該項目的新用戶,除了免費享受23魔方全球獨創的通過基因檢測來匹配家譜、尋找親人的服務外,還可以追加付費以升級到完整版的基因檢測報告,解鎖遺傳風險、藥物反應、營養需求、運動健身、皮膚管理等更多解讀信息。
  • 《基因特工》基因融合的相關研究
    《基因特工》是國產高質量獨立遊戲,在遊戲進入建設家園鎮以後會在道長處開放基因融合功能,目前這個功能沒有任何用途,僅作為一個小遊戲會提升主角數值和產出部分材料,「walkerandmay」總結出了關於基因融合的相關研究,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39個基因座完全匹配,美國姑娘的尋親夢圓了!
    我們的所有努力沒有白費,今天上午10點,好消息傳來了, 小珏和建德一位汪師傅的基因座完全匹配,姑娘的尋親夢,圓了!美國來的姑娘想找親生父母今天上午,父女終於相認小珏圓了尋親夢浙江迪安司法鑑定中心物證科主任 翁海松:「我們檢測了39個基因座,39個基因座全部對上了,在100億人中,只有一個符合這個遺傳規律,全球人口才70億。」
  • 完美匹配!美科學家發現夫妻之間DNA相似度高
    結果顯示,夫妻之間的DNA相似度要高於陌生人之間DNA相似度。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結果部分是由於人們傾向與居住在附近區域或同一種族的人結婚。不過,該調查結果也顯示,人們似乎更容易被同自身有相似基因的人吸引。至於人們如何找出與自己基因相似的人,研究人員多米尼克稱他目前還無法確定。他說,擁有相似基因的可能是因他們之間相同的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也可能是因為其他更為明顯的原因。
  • dsRNA介導昆蟲基因幹擾的專一性脫靶效應規律揭示
    RNAi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反向遺傳學工具,在基因功能分析、害蟲防治以及基因治療等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但普遍存在的脫靶效應,首先會在科學研究上導致基因功能分析得出錯誤結論,即將非靶標基因沉默產生的功能反應誤認為是靶標基因的功能。
  • 文本匹配模型TextMatching
    寫在前面本次分享一篇NLP文本匹配的經典文章,主要思路是借鑑圖像識別的思路來解決NLP文本匹配問題,畢竟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展在當時異常迅猛。個人心得:文本匹配問題可轉化為二分類問題,輸出概率則為相似度將圖像識別的思路應用於文本匹配任務中,利用卷積抽取文本特徵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602.06359.pdf1.
  • 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相似度90%,能否修改基因使猩猩成為新人種?
    總體上來看黑猩猩和人類基因相似度在90%左右,但依然包含了大量的基因差異,染色體數量黑猩猩多一條,即便是持續地修改基因,黑猩猩也無法進化為一個新的人種。人就是人,黑猩猩就是黑猩猩,進化歷史的差異使得黑猩猩和人類有了較大的基因差異,科學上所說的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並不是說有多少相同的基因,而是基因序列存在高度的相似。
  • 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相似度90%,能否修改基因使猩猩成為新人種?
    總體上來看黑猩猩和人類基因相似度在90%左右,但依然包含了大量的基因差異,染色體數量黑猩猩多一條,即便是持續地修改基因,黑猩猩也無法進化為一個新的人種。人就是人,黑猩猩就是黑猩猩,進化歷史的差異使得黑猩猩和人類有了較大的基因差異,科學上所說的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並不是說有多少相同的基因
  • 仿佛非地球生物,這一神秘病毒,竟沒有一個基因與已知生物匹配
    雅拉病毒的基因組注釋顯示,在核苷酸水平上,沒有一個基因與已知生物的序列匹配;在胺基酸水平上,僅有6個蛋白與抑制蛋白具有遙遠的同源關係。NCDLVs具有雙鏈DNA基因組,根據共享一組祖先垂直遺傳基因的標準,該病毒被認是獨立起源。雅拉病毒的複製周期雅拉病毒為二十面體,直徑約為80nm,純化病毒顆粒的低溫電子顯微鏡圖像表明雅拉病毒具有兩個衣殼。
  • 老鼠與人類基因重合度達85%,香蕉50%,為什麼它們也有人類基因?
    我們先了解一下人類與其他生物基因相似度。人和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9.9%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6%人類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85%人類和香蕉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50%為什麼生物之間基因重合度這麼高?生物之間之所以基因重合度高,是因為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源自於一個共同的母親:LUCA。在幾十億年前,地球剛誕生生命時,生命的特徵還比較簡單,甚至連細胞膜都沒有,在後來逐漸演化中,單細胞生命才第一次擁有了細胞膜。
  • 【陳巍翻譯】A13:近似匹配、漢明距離、和編輯距離
    簡單精確匹配、Boyer-Moore算法、和索引輔助的離線方法。但是精確匹配並不是我們很想要的。 測序序列不一定與基因組上原來位置的序列相匹配。有幾個原因,讓測序序列、與參考基因組的序列之間有差異。 測序序列、與參考序之間有差異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測序序列會有錯誤,就像我們之前所討論的那樣,有時序列儀會在判讀一個測序序列時發生鹼基誤讀。
  • 百度NLP | 神經網絡語義匹配技術
    作者:百度NLP一、序言文本匹配是自然語言處理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問題,自然語言處理中的許多任務都可以抽象為文本匹配任務。例如網頁搜索可抽象為網頁同用戶搜索 Query 的一個相關性匹配問題,自動問答可抽象為候選答案與問題的滿足度匹配問題,文本去重可以抽象為文本與文本的相似度匹配問題。
  • 文科生匹配度比較高的幾個專業,就業後福利好!
    文科生高考後應該如何選擇大學專業,哪些專業比較適合文科生,哪些專業匹配度不高,在此我為大家總結了一下,為大家推薦幾個參考方向:分別是師範方向、會計方向、小語種方向等,接下來會為大家詳細的進行解說分析,希望有所幫助。
  • 阿里雲推出高效病毒基因序列檢索功能,它的底層邏輯原來是這樣的
    通過基因匹配技術,我們可以發現,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的RNA序列匹配度達到到了96%和99.7%,因此穿山甲和蝙蝠很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第二,通過基因序列分析,對基因序列進行功能區域劃分,了解各個模塊的功能,從而更好地分析出病毒的複製,傳播的過程。找到關鍵節點,設計出相關的藥物和疫苗。
  • 日本婚介所通過基因幫你找另一半
    亞太日報海外記者 愛麗絲編譯 牧之日本有一家基於DNA基因分析進行配對的婚介所「基因伴侶」機構宣稱,他們可以根據客戶的基因相容性來為他們提供婚介服務。據稱在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的一些婚姻介紹機構已經上線了這項服務。
  • 選擇匹配良好的正、反向引物,兩條引物的GC含量要相當
    按照這個方程進行計算,一條長度為15nt的引物,在哺乳動物基因組(N約等於3X109)中的結合位點(指完全匹配)只有一個。對於一個16nt的引物來說,在複雜度為10'的哺乳動物cDNA文庫中恰好含有能與其完全匹配的序列的概率只有1/10。
  • 有一種水果,和人類DNA相似度達到41%!世間萬物,都是親戚
    人與香蕉這一信息源自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開展的一項研究項目,並且在美國史密森尼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則科普視頻中指出,人類與香蕉的DNA之間有著「41%的相似度」。在解釋這個結論的由來之前,首先需要明確,DNA究竟是什麼?
  • 阿里雲高效基因序列檢索助力新冠肺炎病毒序列快速分析
    基因序列檢索技術也可以檢索與新冠肺炎病毒相似的病毒基因序列,例如SARS、MERS等病毒,從而借鑑相關藥物靶點設計機制,更快、更高效地研發檢測試劑盒、疫苗以及相關的治療藥物。基於當下疫情的快速蔓延,當前的基因匹配算法太慢,迫切需要高效匹配算法進行基因序列檢索。
  • 老鼠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0%,為何兩者形態上相差那麼大?
    如果不理解「基因相似度」的概念,就很容易造成誤解,生物之間哪怕是基因相似度1%的差別,也會造成兩者的巨大差異,比如人和斑馬魚的基因相似度為87%,與老鼠的基因相似度為90%,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為99%,人與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