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個基因座完全匹配,美國姑娘的尋親夢圓了!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最近我們一直在關注美國來的姑娘小珏在浙江尋找親生父母的事情,姑娘今年20歲,找到親人是她一直以來的一個心願。新聞播出後,眾多熱心觀眾提供了尋親線索,記者也陪著小珏一路尋找。我們的所有努力沒有白費,今天上午10點,好消息傳來了, 小珏和建德一位汪師傅的基因座完全匹配,姑娘的尋親夢,圓了!

美國來的姑娘想找親生父母

今天上午,父女終於相認小珏圓了尋親夢

浙江迪安司法鑑定中心物證科主任 翁海松:「我們檢測了39個基因座,39個基因座全部對上了,在100億人中,只有一個符合這個遺傳規律,全球人口才70億。」

小珏:「我的意思是難以置信,這個機率很小,一百億分之一。」

雖然在場所有人覺得萬分驚訝,但小珏,真的在杭州找到了自己的親人!

上午10點,汪師傅在家人的陪同下趕到了鑑定中心,小珏和汪師傅這對親生父女在20年後終於相認了。

父母緊緊抱在一起,對於小珏來說,父親這個溫暖的擁抱,她已經等待了太久。

小珏:「我看著像你。」

小珏的親生父親 汪師傅:「你很像你媽媽。」

小珏:「我很像嗎。」

小珏的親生父親 汪師傅:「是的,很像。」

小珏的親生父親 汪師傅:「幾個外甥女看到新聞,再來告訴我(您覺得像您妻子嗎?)很像(後面二十年的時間,想過去找她嗎?)對,想找(到隔壁鎮去找嗎?)我到福利院去找。」

幸福也許會遲到

但永遠不會缺席

祝福可愛的姑娘圓夢

1818黃金眼

相關焦點

  • 23魔方推出「基因尋親」功能,依託60萬人資料庫發現親人線索
    尋親者將自己的DNA採集後,在一個60多萬人的資料庫進行智能匹配,通過算法發現與其基因關係相近的人,從而一步步鎖定親人的線索……這是國內著名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的基因尋親功能。通過這一功能,已有多位尋親者成功找到親屬。
  • DNA尋親再「立功」!東北一女士採集基因樣本一個月後找到親人
    日前,國內知名的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了「DNA尋親」功能,將尋親者的DNA與23魔方約60萬人的資料庫進行智能運算,發現基因共組片段,從而鎖定親人線索。近日,通過該功能的又一尋親成功案例出現。尋親十三年無果,採集基因一個月後親人「出現」現居遼寧鞍山的王女士在成年後得知自己是被收養的實情。由於歷史原因,在當地還有數十位被收養的南方孤兒。
  • DNA檢測發現「線索」,多位尋親者如願找到家人
    尋親者將自己的DNA採集並上傳到一款app上,通過智能的運算匹配到具有親緣關係的人,從而獲取到尋親的寶貴線索…… 區別於傳統的僅僅將DNA用作親子鑑定,國內知名的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了基於DNA資料庫發現親人線索的功能。據悉,已有多位尋親者通過這一功能成功找到了親屬。
  • 聽司法鑑定人揭開基因「突變」和「偶合」的...
    按理說,同在一個尋親庫的親人,通過DNA數據盲比檢索就能找到彼此,但金梅和蔡芳卻遲遲沒匹配上。一年後,溫州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尋親庫軟體進行了升級,升級後的軟體通過自動對比,竟發現金梅和蔡芳疑似存在親子關係。吳淑珍核實發現,原來兩人之間有一個基因存在突變情況而無法完全匹配。為慎重起見,她加測了其他基因座,最終確認了金梅和蔡芳的親子關係。
  • 揭秘:23魔方全球首推基因檢測家譜匹配服務的幕後
    堅信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將成為現實2003年,人類第一次完成全基因組的測序,花了13年,耗資27億美元。2007年,一家美國公司宣布它們的技術可以把全基因組測序降到35萬美元。根據23魔方目前掌握的中國人基因數據,以及現有歷史資料分析推算,自明朝以來中國共有22萬個家譜,大約25%的家族覆蓋了中國人口的70%左右。截止2019年5月,23魔方已完成了4650個家譜的數據化,覆蓋8%的中國人;預計到2019年年底,23魔方將完成3.4萬個家譜的數據化,覆蓋60%的中國人。
  • 百家爭鳴丨關於基因尋根的六個問答
    Y-STR指y染色體上的短串聯重複序列,檢測的結果一般是基因座上的數值,父到子之間就會發生在某個基因位點的數值的變化,但是傳的代數增加,還有突變回來的概率,所以是越近越精確,對於尋找五六百年內的宗親還是非常必要。四、為什麼實際兩三百年共祖某方告訴是七八千年共祖?
  • 滴血尋親尋找回家路:他們多想「媽媽再愛我一次」
    尋親志願者王周麗想起劉學俠也會哭,「她是受了很多傷害,才打磨成現在的平靜。」王周麗也是棄女,尋親多年無果,出來幫人尋親。  劉學俠在一場尋親會上碰到王周麗,知道可以採血入基因庫比對。隔不久,她起了個大早,去找王周麗採血。  從家到王周麗的辦公室要坐42站公交車。因為嚴重暈車,直達的路程分了三次,她乘一段撐不住就下車,再等下一輛。
  • 測完基因親戚多了!微基因用阿里雲5分鐘算出你的9級親人
    假若劉備穿越到今天,不用編家譜,吃個蘋果的時間,他就能查到9代以內血親。7月1日,個人基因組測序公司微基因聯合阿里雲披露了一項研究突破:利用雲端充沛的大數據能力,實現了分鐘級的親緣匹配,可在100萬授權用戶中5分鐘內找到9級關係內的親戚。
  • 23魔方全球首推免費測祖源項目用戶可享受全球獨創的匹配家譜及...
    23魔方相信,升級有助於拉動用戶增長,提高基因分析的準確率,及促進創新應用落地。堅信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將成為現實2003年,人類第一次完成全基因組的測序,花了13年,耗資27億美元。2007年,一家美國公司宣布它們的技術可以把全基因組測序降到35萬美元。
  • 23魔方基因檢測服務全新升級 推出免費測祖源項目
    根據有關數據,截止2019年上半年,美國累計完成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人數已超過3000萬,而中國人口遠超美國,但完成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人數不到300萬。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還未打開,業界普遍認為市場教育是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 一條十年尋親路,姐妹倆終於在快手上走完最後一段
    原創 唐雲路 人間像素從山東菏澤到內蒙古包頭的 1200 公裡回家路,雙胞胎姐妹馮彥景和柴麗娜花了 39 年。1982 年的冬天,因為無力撫養,剛出生 7 天的姐妹倆被父母從包頭送到菏澤,在菏澤被各自的養父母領養,分別撫養長大。
  • 93歲重慶老太DNA尋親:曾以為付笛聲是53年前送養么兒
    本文圖片 重慶晚報先河張明芬今年93歲,老伴已過世,育有7個子女,送養出去的兒子是老么。2個月前,常看「等著我」欄目的張老太告訴女兒,她發現電視上,尋親成功的家庭都做過相同的事,即去DNA基因庫配合血樣採集,當發現疑似失散的親人時,血樣提取出的基因能為精準認親提供權威科學依據。
  • 科學家確認血脂代謝相關基因座
    一國際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雜誌上刊登報告稱,他們研究確認了95個與人類血脂代謝相關的基因座,可作為冠狀動脈疾病的生物學標記。研究人員稱,新研究不僅擴展了科學家對人體脂類代謝的理解視野,同時也為開發新型防治冠狀動脈疾病的靶向型藥物奠定了基礎。
  • 基因匹配度
    什麼是基因匹配度?基因匹配度,即從受精卵的形成開始,就註定的一種潛意識的吸引。它除去了金錢、地位、學歷等後天形成的衡量指標,使異性之間感到相互吸引,同性之間感到安全舒適,從而願意相處相伴。到底是什麼影響了這種潛意識的力量呢?科學家們在不斷尋找答案,然後發現了HLA。研究表明,人與人相同與不同,相互喜歡與討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什麼是HLA?
  • 離散39年後的重聚:團圓「加速度」,來自網際網路
    近日,山東一對雙胞胎姐妹成功與失散39年、遠在內蒙古的父母團聚,正是得益於網際網路的力量。今年8月,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記者海燕採訪了「山東雙胞胎內蒙古尋親」一事後,同步在快手短視頻平臺發布了尋親消息。視頻發布後,被眾多熱心網友關注轉發。幾個小時的時間裡,播放量達到了500多萬,登上了同城熱搜榜單。視頻發布當晚,這對雙胞胎就通過視頻,來到了海燕的直播間,介紹了自己的詳細情況。
  • 基因庫的建立——一把雙刃劍
    有一天加西婭在網際網路上購買了一個DNA(基因)測試,她收到基因測試盒後將自己的DNA取樣並放到盒子中,寄到美國的一個實驗室……加西婭一直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多年來一直在尋找自己真正的家人。之前她只知道自己有一個兄弟,加西婭從未停止過尋找他。讓人意想不到是,在做完基因測試的六年後加西婭收到了一位女士的郵件。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與現實完全不符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與現實完全不符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針對「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消息,華大基因8日晚間在官方微博「BGI華大」發布闢謠聲明稱,勿信謠,更勿傳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情節,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
  • 電擊大腦幫助恢復記憶;新發現水的超離子冰形態;狗「馴化」人類傳遞愛狗基因 | 聞周周
    近日,廣州市慈善會、佳都科技等共同啟動了「人工智慧+慈善」戰略合作,創建運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尋親平臺。此次打造的平臺既能進行人臉識別,提高尋人效率,也能模擬人臉成長變化。平臺利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和全民隨手拍的人臉庫進行識別比對,從而協助失蹤家庭尋找走失的親人。人工智慧在幫助尋親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
  •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線 寶貝們想回家
    近幾年,不斷有專家學者提出設想:建立全國新生兒指紋、DNA基因庫。受制於種種現實條件,這個設想尚未實現,幸運的是另一條「尋親」渠道日前正式開通了。  9月19日,民政部開發的「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 (http://qgdgxq.mca.gov.cn)上線。
  • 研究發現32個新型乳腺癌易感基因座
    研究發現32個新型乳腺癌易感基因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21:14:19 2020年5月18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Nilanjan Chatterjee等研究人員在《自然—遺傳學》雜誌發表論文,他們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鑑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