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32個新型乳腺癌易感基因座

2021-01-10 科學網

研究發現32個新型乳腺癌易感基因座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21:14:19

2020年5月18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Nilanjan Chatterjee等研究人員在《自然—遺傳學》雜誌發表論文,他們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鑑定出32個新型乳腺癌易感基因座。

乳腺癌易感性變異通常在腫瘤亞型之間表現出異質性。為了確定新的基因座,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包括133384例乳腺癌病例和113789例對照,以及18908例歐洲血統的BRCA1突變攜帶者(9 414例患有乳腺癌)。通過使用標準方法和新的方法,研究人員分析了腫瘤異質性背後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的狀態以及腫瘤的等級。

 

研究人員確定了32個新的易感基因座(P<5.0×10-8),其中15個至少與一個腫瘤特徵相關(假髮現率<0.05)。5個基因座在管腔和非管腔亞型之間顯示出相反的關聯(P<0.05)。在計算分析中,這五個基因座包含的細胞特異性增強子在正常腔和基底乳腺細胞之間有所不同。五個亞型之間的遺傳相關性介於0.35至0.80之間。由所有已知的敏感性位點解釋的全基因組晶片遺傳力比例對於管腔A型疾病為54.2%,對於三陰性疾病為37.6%。與管腔A類和三陰性病例相比,最高1%分位數的多基因風險評分(包括330個變異)的比值比分別為5.63和3.02。

 

這些發現為乳腺癌亞型遺傳易感性提供了更好的理解,並將為亞型特異性多基因風險評分的發展提供信息。

 

Titl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32 novel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loci from overall and subtype-specific analyses

Author: Haoyu Zhang, Thomas U. Ahearn, Julie Lecarpentier, Daniel Barnes, Jonathan Beesley, Guanghao Qi, Xia Jiang, Tracy A. OMara, Ni Zhao, Manjeet K. Bolla, Alison M. Dunning, Joe Dennis, Qin Wang, Zumuruda Abu Ful, Kristiina Aittomki, Irene L. Andrulis, Hoda Anton-Culver, Volker Arndt, Kristan J. Aronson, Banu K. Arun, Paul L. Auer, Jacopo Azzollini, Daniel Barrowdale, Heiko Becher, Matthias W. Beckmann, Sabine Behrens, Javier Benitez, Marina Bermisheva, Katarzyna Bialkowska, Ana Blanco, Carl Blomqvist, Natalia V. Bogdanova, Stig E. Bojesen, Bernardo Bonanni, Davide Bondavalli, Ake Borg, Hiltrud Brauch, Hermann Brenner, Ignacio Briceno, Annegien Broeks, Sara Y. Brucker, Thomas Brning, Barbara Burwinkel, Saundra S. Buys, Helen Byers, Trinidad Calds, Maria A. Caligo, Mariarosaria Calvello, Daniele Campa, Jose E. Castelao, Jenny Chang-Claude, Stephen J. Chanock, Melissa Christiaens, Hans Christiansen, Wendy K. Chung, Kathleen B. M. Claes, Christine L. Clarke, Sten Cornelissen, Fergus J. Couch, Angela Cox, Simon S. Cross, Kamila Czene, Mary B. Daly, Peter Devilee, Orland Diez, Susan M. Domchek, Thilo Drk

Issue&Volume: 2020-05-18

Abstract: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variants frequently show heterogeneity in associations by tumor subtype1,2,3. To identify novel loci, 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cluding 133,384 breast cancer cases and 113,789 controls, plus 18,908 BRCA1 mutation carriers (9,414 with breast cancer) of European ancestry, using both standard and novel methodologies that account for underlying tumor heterogeneity by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erone receptor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status and tumor grade. We identified 32 novel susceptibility loci (P<5.0×108), 15 of which showed evidence for associations with at least one tumor feature (false discovery rate<0.05). Five loci showed associations (P<0.05) in opposite directions between luminal and non-luminal subtypes. In silico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se five loci contained cell-specific enhancers that differed between normal luminal and basal mammary cells. The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five intrinsic-like subtypes ranged from 0.35 to 0.80. The proportion of genome-wide chip heritability explained by all known susceptibility loci was 54.2% for luminal A-like disease and 37.6% for triple-negative disease. The odds ratios of polygenic risk scores, which included 330 variants, for the highest 1% of quantiles compared with middle quantiles were 5.63 and 3.02 for luminal A-like and triple-negative disease,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breast cancer subtypes and will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subtype-specific polygenic risk scores.

DOI: 10.1038/s41588-020-0609-2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0-0609-2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群GWAS研究發現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日本人群GWAS研究發現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0 14:44:04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Yoichiro Kamatani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日本人群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 日本大型研究發現東亞人群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
    近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Yoichiro Kamatani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日本人群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不同疾病的新型易感基因座。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6月8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當前遺傳學研究的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歐洲血統。
  • 32個乳腺癌新基因位點被發現!有望預測不同乳腺癌的風險
    近日,一項涵蓋了26.6萬名女性的遺傳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在人類基因組找到了與乳腺癌有關的32個新位點,並且該研究結果首次將這種風險因素與多種具體亞型的乳腺癌關聯起來。目前,這項分析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重症COVID-19遺傳易感基因
    其檢測到Covid-19呼吸衰竭與基因座3p21.31的rs11385942和基因座9q34.2的rs657152的交叉複製關聯,3p21.31基因簇是Covid-19呼吸衰竭患者的遺傳易感性基因座,而9q34.2位點的關聯信號與ABO血型位點一致,與其他血型相比,A型血的重症風險更高,O型血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 新發現32個乳腺癌相關基因位點!提升風險預測能力
    《自然》旗下子刊Nature Genetics上近日發表了一項關於乳腺癌的新研究。由200多位研究人員組成的一支跨國團隊,根據總共26.6萬名女性的基因數據,在人類基因組上找到了與乳腺癌患病風險有關的32個新位點。並且,研究結果首次將這些風險因素與乳腺癌的多種具體亞型關聯了起來。
  • 研究稱甲醛、乙醛可作用於乳腺癌易感基因,系常見空氣汙染物
    研究稱甲醛、乙醛可作用於乳腺癌易感基因,系常見空氣汙染物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6-07 10:57 來源
  • Nature Genetics導讀:乳腺癌易感位點、結直腸癌的免疫微環境等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雪月 在2020年6月,Nature Genetics共發表8篇文章,其中包括2篇Letters,5篇Articles以及1篇Technical Reports,主要包括現代玉米育種的基因組選擇和遺傳改良、乳腺癌新的易感位點的研究
  • 中國科學家發現兩個新的麻風病易感基因
    10月24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麻風易感基因研究方面通過對10531個病例及健康對照者的研究,發現2個新的麻風易感基因,並在世界上首次證明了其中1個和傳染病有關。這是繼2009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關聯分析方法率先發現7個麻風易感基因之後,在該領域取得的又一原創性成果,標誌著我國在麻風易感基因研究方面繼續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研究人員確定了與乳腺癌相關的110個基因
    大約5%至10%的乳腺癌被認為是遺傳性的,由父母傳給孩子的異常基因引起。基因是染色體中發現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的短片段。DNA包含構建蛋白質的說明。蛋白質控制著構成身體的所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將您的基因視為細胞生長和功能的使用說明書。DNA中的異常就像印刷錯誤。
  • 研究發現銀屑病易感基因編碼區功能性變異—新聞—科學網
    遺傳因素在銀屑病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連鎖分析和候選基因研究方法發現了銀屑病一批易感位點並篩選出銀屑病的潛在易感基因,為銀屑病的後續易感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和遺傳學的發展,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成為目前尋找複雜疾病易感基因的重要途徑,較好的揭示了基因組上易感基因/位點上與人類疾病對應關係,儘管目前尚不能全面解釋易感基因/位點在疾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但是為後續疾病發病機制研究提供了依據。目前國際上運用GWAS方法已累計發現40多個銀屑病易感基因/位點,極大推進了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進程。
  • 銀屑病易感基因最新研究成果
    ,最新研究成果「全外顯子組研究鑑定出15個新的銀屑病易感位點」(Whole exome analysis SNP array identifies 15 new psoriasis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psoriasis)和全基因組meta分析發現多個新的銀屑病易感基因及揭示種族異質性(Genome-wide meta-analysis identifies multiple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突變的致病機制
    該研究發現SLC16A11基因編碼區的2型糖尿病易感突變會產生功能獲得性突變蛋白,導致肝臟脂滴不正常積累增多,進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該研究結果對之前報導的認為此類易感突變導致蛋白功能缺失的研究結論提出了質疑。
  • 【Nature子刊】大數據精細定位,確定191個乳腺癌的靶基因!
    導 讀: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其發病率高、病因不明、早期症狀不清。2017年,多項研究通過已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尋找到150個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易感區段,但由於隨機採樣導致的抽樣誤差以及單核酸多態分子(SNP)之間複雜的連鎖不平衡,GWAS定位到通常只是致病位點的相關區域,其結果具有一定複雜性和不準確性。
  • 研究發現近全部乳腺癌相關基因突變
    2016年5月2日,《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對於乳腺癌的最新研究結果,該研究發現了可引起乳腺癌的幾乎全部基因突變,對治療乳腺癌的藥物研究及乳腺癌基因水平的個性化治療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乳腺癌是女性罹患最多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138萬新增病例,同時有45.8萬人因乳腺癌死亡。由英國桑格研究所主導,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560例乳腺癌患者的全部基因組信息,並從中發現93個可能與腫瘤相關的基因突變,其中的一部分已經由此前研究發現。
  • 椎間盤退變遺傳易感基因的研究進展
    目前,有關IDD遺傳易感基因的研究聚焦於多種蛋白的編碼基因,1種基因可多態性編碼1種與IDD發病機制相關的功能蛋白。研究IDD易感基因有助於理解IDD的發生機制。可變數目串聯重複序列的範圍為13~33個核苷酸,最常見為26~28個重複。研究發現,解整鏈蛋白金屬蛋白酶(ADAMTS)4外顯子中的rs4233367與LDD有關,其單核苷酸多態性T等位基因的LDD風險較低,TT基因型的IDD風險只有CC基因型的1/5。
  • 強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多態性的研究進展
    有研究進行基因型分析顯示+49A/G多態性的AA基因型可增加罹患AS的風險性,其中A等位基因是AS發生的風險因子,該研究也發現-318C/T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AS的保護因子。提示CTLA-4基因多態性與罹患AS的風險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但Wu等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其可能不是AS主要易感性基因,CTLA-4位點+49A/G多態性與AS的關係可能受不同地域人口的影響。
  • 山東省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發現麻風病易感基因發布會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發現麻風病易感基因的有關情況。在三年多時間裡,先後有100多種複雜疾病500餘個易感基因被成功發現,超過了人類近10年來發現的複雜疾病易感基因總和。利用人類基因組差異進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也被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之首。技術手段的進步使發現麻風病的易感基因進而確定易感個體成為可能。
  • 近500個科研機構合作研究了21萬人 發現191個乳腺癌相關基因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在150多個基因組區域發現與乳腺癌風險相關的基因變異。然而,這150多個基因區域裡僅有不到20個區域被詳細研究,驅動這些關聯的大多數變異和基因仍然是未知的。近日,《Nature Genetics》刊發了一篇有關乳腺癌靶基因精準定位的研究論文。
  • 山大生殖團隊新成果:腫瘤易感基因BRCA2突變導致卵巢早衰
    3月14日,權威科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一篇題為「BRCA2雙等位基因突變導致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BRCA2 in Ovarian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的通訊文章,為腫瘤易感基因BRCA2突變導致卵巢早衰提供了新證據。
  • ...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參與疾病的發生 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