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丨關於基因尋根的六個問答

2020-10-18 漢文化傳承

一、什麼是Y-STR?

y-str 指y染色體上的短串聯重複序列,Y-STR常用於司法取證,親子鑑定和族譜基因檢測。它取自Y染色體。

Y染色體是男性所持有,它們僅從父親傳遞給兒子,同一父系內的男性通常有一致或者非常接近的Y染色體。而受精卵在形成過程中,常染色體隨機配對。所以Y-STR樣本間的差異比常染色體STR間的差異要小很多。

二、什麼是Y-SNP?

Y-SNP是一個單核苷酸多態性的上Y染色體。Y-SNP常用於父系家譜DNA檢測中。

三、Y-STR和Y-SNP有啥區別?

Y-SNP是採用的是分子鐘技術,就是平均144年一個突變,但是不是到點突變,是平均144年一個突變,有些家族1000年可能就沒有一個突變,有些家族可能在100年內就有一到兩個突變,所以Y-SNP是越久越精確,尋找千年以上的祖宗還是非常靠譜。

Y-STR指y染色體上的短串聯重複序列,檢測的結果一般是基因座上的數值,父到子之間就會發生在某個基因位點的數值的變化,但是傳的代數增加,還有突變回來的概率,所以是越近越精確,對於尋找五六百年內的宗親還是非常必要。

四、為什麼實際兩三百年共祖某方告訴是七八千年共祖?

對於大部分家族來說,因為檢測的樣本較少,檢測的深度比較低,沒能把家族專有的突變發現出來,所以實際兩三百年共祖推測是七八千年共祖,講的是這個共有的被發現被研究的基因突變產生於七八千年前,也就是說將兩人的共祖年代推的是一個上限。愛新覺羅家族的家族突變C-M401,就是通過復旦大學通過大量的樣本檢測結合愛新覺羅族譜發現的家族突變。

同時如果依靠共祖DNA片段推斷血緣關係靠不靠譜吶?也比較困難,因為兩三百年,按照一百年四代人計算已經有八到十二代人,常染色體共祖片段也是微乎其微了。

往上一代涉及父和母親兩個家庭遺傳基因,再往一代就涉及爺爺、奶奶、爺爺、姥姥四個家庭的遺傳基因了,再往上一代就是八個家庭的遺傳基因。往上八代人正常就是有256個家庭遺傳基因,往上十二代人就有4096個家庭的遺傳基因。所以通過DNA共有片段推父系祖源意義也是不大。

五、實際兩三百年共祖能不能測出來是兩三百年共祖?

答案是能,排除極端情況,大美基因採用的Y-STR檢測技術還是能測出大概的共祖年代,就是說如果是尋找五六百年內的宗親最好測Y-STR或者高通,高通費用比較高,大部分家庭難以接受,STR已經早已進入消費級別,檢測一例才幾十元,可以滿足尋根尋親的需求。

另外刑偵機關抓犯人運用的庫就是STR資料庫,小道消息國家級資料庫收錄的數據量已經超過千萬級別,還在不斷的擴容中,如果能對外開放,百分之百能尋到根,但是問題是不對外開放。商業化的STR資料庫,大美的庫數量大概是10萬+的級別,國內做的最好的之一,雖然跟國家級庫差幾個數量級,按照五六百年共祖平均2000人的規模,剔除家族內部重複也能覆蓋數千萬人口。而且這個STR庫還在擴容中,對尋根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六、某方測出來的幾代表親有沒有用?

如果測出表親關係的對方是異姓,找這個理由去搭訕還是挺有用的。按照中國的傳統宗族觀,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甚至很多出嫁後的姑娘直接就剔除族譜,普遍的是女兒的兒子除了父親是入贅等極端原因外不會入族譜,所以有個說法「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見了」,所以即使是幾代表親,文化上也會斷層,很難將文化和血緣對的上。

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測出來是五代表親會涉及到多少個表親吶?往上追溯五代就會繼承有32個家庭的基因。假設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那麼到第五代會有多少子孫吶。第五代就會有2的5次方個。會有多少血緣上的表親吶?2^5*2^5=1025人,如果六代表親2^6*2^6=4096人,這還是按照每個家庭兩個孩子計算的,算上「表侄」、「表叔」、「表爺」之類,有所謂表親關係的人會更多!所以表親對尋親和尋根用處不大,尋到血緣表親基本上文化上也對不上。


文化傳承

相關焦點

  • 「醫藥頭條君」百家爭鳴!國內外基因治療CMDO市場布局
    (2020/11/25)歐洲首個食管癌免疫療法!百時美施貴寶Opdivo獲歐盟批准;為老年人設「無碼通道」 醫療機構應提供現場號源;明年起這些藥退出醫保 藥店不再報銷……(點擊標題,可獲取原文)【醫藥第1時間】歐洲首個食管癌免疫療法!
  • 百家爭鳴!國內外基因治療CMDO市場布局
    伴隨著基因治療發展,基因治療CDMO也進入發展快車道。 一、 關於基因治療:離體治療vs體內治療 基因治療是指將基因導入人體細胞,以糾正或補充因基因缺陷和異常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療方法。
  • 《我的尋根/家譜情結》——《家譜與尋根》代序
    可見,尋根知祖的重要性。「前人不修譜,後人尋根苦。今人不修譜,後人不知古。」每每讀到一些抒發濃鬱鄉愁的詩詞作品,內心就五味雜陳,有著說不出的苦。「風雨漂泊異鄉路,浮萍悽清落葉飛。遊子尋根滿愁緒,一朝故土熱淚歸。」「遊子殤情慈母淚,夢裡鄉關望歸帆。此身何系根源竟,萬裡愁思盈客船。」是啊,我不禁隨口作了一首打油詩:「尋根苦,尋根苦。終日奔波,淚婆娑。尋根苦,尋根苦。別人知祖,我不知。尋根苦,尋根苦。
  • 穿越時空,尋根金陵:進南京博物院,走入六個不同世界!
    90後旅行,只為遇見:穿越時空,尋根金陵:進南京博物院,走入六個不同世界!南京博物院,位於南京玄武區,如果來南京遊玩,南京博物院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博物院的構建格局是「一院六館」,在院內可以欣賞六個不同館內展示的歷史發展與當地的民俗文化。歷史館歷史館館內收藏展品豐富,帶人們欣賞從遠古時期到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南方文化發展歷程,同時也展現了江蘇省古代的物質文化的豐富性,創新性,能帶領遊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江蘇的古代文明。
  • 於丹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文藝界改革開放四十年:尋根、多元、創新
    文藝界四十年:尋根、多元、創新於丹用三個詞概括了文化界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經歷的變化:尋根。於丹說,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文化經歷了一場復興,同時也是一次集體的尋根之旅——從古人那裡找到當今時代的基因,找到了這種基因就找到了藥方。正因為我們要面向未來,我們才更需要建立尋根的理性。多元。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文化仿佛從沙漠中解放出來。
  • 百家爭鳴!國內外基因治療CDMO市場布局|CDMO|基因|治療|細胞|技術|...
    2018年1月,美國宣布將在未來6年出資1.9億美元,支持體細胞基因編輯研究,促進基因治療發展,從而治療更多人類疾病。美國不惜重金髮展基因治療相關技術,顯然對這一領域十分看好。近兩年,中國在基因治療領域政策發布也非常密集,對基因編輯等技術給予了大量支持。預計到2024年,全球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規模。
  • 獨家記錄丨被美國夫婦收養的益陽女孩抵湘尋根
    ,19歲漂亮女孩泰勒「回湘尋根」,引發廣泛關注。美國50個州,她已經去了40多個,曾在5個州居住過。這些經歷對她而言都非常棒。 高二時,她萌生尋找親生父母的想法。大學時期,用獎學金創辦了一個「尋根」協會,和一群被領養的孩子分享交流。 「現在的父母對我很好,很愛我;我很快樂,也很愛他們。
  • 做完23andMe的基因檢測再來一場「尋根之旅」
    不妨讓你的基因來做決定。這是Airbnb和美國知名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推出的新玩法,讓用戶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一場尋根之旅。基因檢測是這幾年相當流行的事物。消費者只需花幾百元,並通過一個基因試劑盒採集唾液或血液並寄回基因檢測公司,即可獲得一份包含患病風險、祖源分析等信息的檢測報告。
  • 蒙城:郭集彭氏尋根記
    尋根問祖的思緒時時困擾著,讓我魂牽夢繞,但總是不知道如何尋覓。時間如梭,2014年春節期間,郭集居住在縣城的彭氏家族成員每年一次的聚會時,彭學祥、彭高雲、彭學慶、彭鳳林、彭衛東、彭鳳雷、彭剛等向我提出了想尋根問祖,敘修族譜之說,算是族人正式把敘修族譜之事,提到議事日程之上。可是,大家都苦於盲人摸象,對於郭集彭氏的淵源都是知之甚少,無從考察考證。
  • 文化尋根能否解決現代性危機?
    《現代性危機與文化尋根》一書,是葉舒憲運用比較文學和文學人類學方法進行社會批評的力作。  在書中,葉舒憲簡要回顧了伊拉克戰爭和SARS疫情的經過,指出這兩次危機的根本原因,都在於現代性的風險,我們現在正處於「風險社會」之中。
  • 于光遠:百家爭鳴——發展科學的必由之路
    請你提第二個問題吧。  主持人:在遺傳學界推行米丘林學說,可以說是全盤「蘇化」的表現,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是把學術問題政治化,您覺得這種情況的發生,是一種歷史的偶然,還是有一定的必然性?這種學術問題政治化的傾向,當時其他學科領域也有體現嗎?  嘉賓:不錯,事情是這樣的。在那個時代,我們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就是要把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結合起來,認為二者不能分開。
  • 黃河尋根之旅下半程:探尋當地黃河景觀、體味獨特風土人情
    相比較黃河尋根之旅上半程,黃河尋根之旅下半程帶給我們的文化和風景更加豐富多元。寧夏銀川的塞外風情、甘肅蘭州的劉家峽水庫、青海瑪多獨特的風土人情至今難以忘懷...寧夏銀川——暢遊沙坡頭景區 觀賞黃河塞外風光來到銀川,這裡更多的是黃色的色調,落葉、黃沙伴隨著深秋一起到來。
  • 譜牒文化丨基因檢測能不能證明族譜造假?
    所以修家譜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要瞎修,話又說回來了沒有家譜怎麼創修族譜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那麼為什麼說基因檢測又不能證明族譜造假吶?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確定幾點:1、譜牒承載的是文化的現象;2、基因檢測是一種工具;3、養父是父的問題;4、養育之恩和生育之恩都是值得我們同樣去報答。
  • 問答丨NADH和NADPH是什麼?
    哈哈哈,這是個好問題。很多高中生甚至有些老師也說不明白,有些人一聽是輔酶還以為是蛋白質呢。其實,這兩個都是小分子物質。
  • 【問答錄】關於超越地球維度的問答
  • 中國人藉助DNA檢測尋根問祖
    中國日報網11月1日電 2013年,好萊塢著名女星安吉麗娜 朱莉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由於她遺傳了來自母親的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較高,為防患上乳腺癌,朱莉決定切除乳腺。消息一出,預防性基因檢測一時家喻戶曉。《時代》周刊更將此現象命名為:安吉麗娜效應。
  • 尋根·長城|河西涼州尋故邊 數九寒天沙漠間
    駛過一座座矮矮的村莊,村後出現了斷續的邊牆,在張掖修整後開車約3個半小時,到達武威市涼州區黃羊河農場。在寒冷的日子裡,在漫長的無際荒野中,使得裹挾著寒流的北風像是強效洗滌劑,大地經過北風的滌蕩,綠色被徹底過濾乾淨,只剩一片灰黃,和雙手中一小團的溫暖和安寧。
  • 獨家盤點:慢病毒載體基因治療公司現狀丨醫麥客盤點
    2016年,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開發的基因療法Strimvelis在歐洲上市,用於治療腺苷脫氨酶(ADA)缺乏性重度聯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兒科患者,成為首個獲批的γ-逆轉錄病毒載體基因療法。
  • 關於基因檢測的幾個常識
    關於基因檢測或者說基因測序,還是不要說基因檢測,最好和市面上那些消費級基因檢測拉開些距離,這行的名聲都快被消費級的檢測毀了,我一下說的都是醫療級的測序,包括嬰幼兒的遺傳病篩查、腫瘤的測序和以天賦檢測等消費級基因檢測不是一個東西。消費級的檢測簡直就是笑話。行業內也有大佬說過「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做一個天賦檢測」。
  • 政在問答丨中國氣象局解讀強颱風「瑪莉亞」
    政在問答丨中國氣象局解讀強颱風「瑪莉亞」 2018-07-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