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在她5464公裡的流域中,孕育出了璀璨的中華文化。相比較黃河尋根之旅上半程,黃河尋根之旅下半程帶給我們的文化和風景更加豐富多元。寧夏銀川的塞外風情、甘肅蘭州的劉家峽水庫、青海瑪多獨特的風土人情至今難以忘懷...
寧夏銀川——暢遊沙坡頭景區 觀賞黃河塞外風光
來到銀川,這裡更多的是黃色的色調,落葉、黃沙伴隨著深秋一起到來。行程的第二日我們便來到了距離銀川市兩百多公裡的中衛沙坡頭景區,進入景區後,映入眼帘的就是寫著」天下黃河第一漂「的亭子後面的黃河,走上前看這裡的黃河還是很寬的,並且這裡的黃河水不似東營入海口處的黃河水那麼黃。讓人記憶深刻的是,當地人在黃河水中劃羊皮筏子的畫面...據說羊皮筏子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黃河沒有大橋的年代,羊皮筏子作為黃河的擺渡工具承載的可是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劃著筏子順流而下,當地人還告訴我們,他們是從上遊一路滑下來的,如假包換的羊皮筏子坐著十分穩當。不得不讚嘆古代人的智慧真的是太強大了。
在沙坡頭景區,我們黃河尋根小分隊還迎來了本次沙坡頭景區遊玩的高潮——劃沙項目。踏著木頭樁子往上爬去,如果覺得勞累,選擇纜車上來也不失是一個好的選擇。爬上去後,可以看到黃河水是波光粼粼的,泛著藍色。 這裡是黃河的河灣區,在兩側可以看到黃河形成的衝積平原地帶,這裡的黃河水也是孕育了一方土地。隨後便是從高約百米的沙坡頭的坡頂往下滑,滑下去真的是非常快樂,也很有意思,踏著木頭樁子爬上去的勞累也都隨著滑下去的那幾秒鐘而煙消雲散。有著古老傳統的羊皮划子、盡收眼底的沙漠、綠洲、黃河景觀,這裡的一切都展示著有關於寧夏這座城市的獨有氣息。寧夏銀川的八寶茶很香很甜,手抓羊肉很鮮很嫩還沒有羊羶味,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十分美味。
甘肅蘭州——劉家峽水庫「青黃交界」景象 黃河從這變黃
提到蘭州這個城市,相信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蘭州的牛肉麵,在抵達蘭州之後,我們便去打卡了當地的牛肉麵,味道十分正宗。伴隨著熱氣騰騰的蘭州牛肉麵,我們開啟了黃河尋根之旅第五站的旅程。蘭州也是唯一一座被黃河從城中穿過的城市,我們在蘭州市裡看到了著名的中山鐵橋,在那裡取了黃河尋根之旅蘭州站的黃河水。六號早上,黃河尋根小分隊駕駛著房車來到了本次黃河尋根之旅的重點景點劉家峽,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比西安「涇渭分明」還要震撼的「青黃交接」景象。
我們一路開著房車,從蘭州市中心到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的劉家峽水庫,後半段路程的車道狹窄彎曲,我們一行一路盤山行駛,兩個多小時的艱難路程才抵達了黃河「青黃交界」的觀景點。看到壯觀的「青黃交界」景觀後,覺得艱難的路程也就不算什麼了。看到劉家峽水庫的黃河水後,如果你再問我黃河水是什麼顏色,我會很自信的告訴你黃河上遊的水是綠色的。在觀景臺處,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黃色的洮河河水與翠綠的黃河河水在劉家峽水庫交匯,形成一清一黃兩股水流,黃河水也就是從這裡開始變黃的。據當地居民介紹,秋冬水速很慢,交匯處不是那麼的清晰,如果是到了夏季汛期的時候,兩河的交匯處應該是接近一條線的狀態,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看著兩岸的山間峽谷,兩條顏色鮮明的河水在這裡交匯,不由得感嘆我們的母親河原來是這樣的壯觀這樣的神奇。同時,對比東營入海口處卷著泥沙渾濁的黃河水,上遊如此清澈的黃河水也在警醒著我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青海瑪多——神秘美麗的青海湖 獨特的風土人情
11月初,美麗的青海便以一場雪迎接遠道而來的我們。看著飄落的雪花、眼前的雪山、馬路上行走的犛牛、黃河尋根小分隊一路從黃河入海口逆流而上終於來到了黃河的源頭。天很藍、雲很低,手工酸奶很好喝...第二日一早我們黃河尋根小分隊來到了被譽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眼淚」的青海湖,遠遠望去青海湖就像是一塊晶瑩剔透的藍寶石,微風拂過,湖水仿佛有一塊綠綢緞裹住。近看湖水的顏色是綠色,遠一點變成了墨綠,再遠變成了淺藍,更遠便是與天一樣的蔚藍。 心馳神往的青海湖,果然是這樣的夢幻景象。
位於西寧和瑪多之間的共和縣,我們從那裡出發前往黃河源頭三江源國家。一路上連綿不斷的雪山、金燦燦陽光灑在上面,十分美麗,就像是一種「車在路中行 人在畫中遊」的感覺。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區門口,我們一行人在這裡迎來了藏族人民最高規格的歡迎儀式,藏族同胞們紛紛獻上青稞酒,並為我們戴上代表著美好祝福的哈達。我們同樣也為藏族朋友們準備了精美的禮品相贈,藏族同胞並在本次黃河尋根之旅的旗幟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此時當地白天的平均氣溫在零上5攝氏度左右,已經是非常的寒冷,藏族朋友的熱情好客讓我們在寒冷的天氣中感受到了溫暖,也體會到了當地人們獨特的風土人情。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在這裡,黃河尋根之旅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極行天下仍在路上,不知道下一次我們又會在哪裡與大家相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