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2019-11-11 12:24: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老牛灣,晉蒙交界處,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太原11月11日電 題: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

  作者 高瑞峰

  「我要從黃河入海口走到黃河源頭。」11月11日,是青年作家扶小風徒步黃河的第137天,他將從山西偏關縣老牛灣進入內蒙古。自2019年6月28日起,從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逆流上行,歷山東、河南、陝西、山西四省19個地市,他的徒步黃河之旅,至今已約2880公裡。

  黃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全長約5464公裡,流經中國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和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四個主要地形區。

  「每個人洗滌心靈的方式不同,徒步黃河是我人生中一次最虔誠的心靈之旅。」扶小風說,在他的心靈深處,黃河是揮之不去的惦念,「貫穿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母親河,那裡的一山一土、一石一木、一村一路都深藏著歷史的痕跡」。

圖為山西永濟黃河大鐵牛。受訪者供圖

  「我要走向清澈美麗的三江源(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去尋找黃河兩岸隱藏在歲月中的歷史遺蹟。」2019年6月28日,扶小風攜40多頁自繪的沿黃河行走路線圖,從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出發,逆流而上,開始他的徒步黃河之旅。

  滾滾東流的滔滔之水,黃、汾兩河交匯處落日的餘暉,灑落在黃河東岸的清代長城遺址、綿亙不絕的呂梁山脈。沿途的景區、古蹟、村落、古渡口留下了他的足跡。

  在中條山,扶小風拜謁中條山戰役烈士紀念碑。「我是陝西人,對『800冷娃(陝西方言,指青年男性)投黃河』的故事耳熟能詳,我要親眼看一看,祭拜先烈。」《垣曲文史資料》記載,1939年,部分陝西籍士兵與日軍肉搏後,走投無路,跳入黃河殉國。

  在晉陝大峽谷,扶小風震撼於大河奔流的壯麗景象。「可以說真正的『黃』河是在這裡成就的」,濁浪排空,深澗騰蛟,滔滔黃水傾瀉而下,黃土高原滄桑的地貌特徵盡集於此。

圖為大禹渡,黃河古渡口之一。受訪者供圖

  「與黃河朝夕相處的137天,我對黃河,對故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幾千年來農耕文明的文化積澱,至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扶小風說,山東有「黃河小孩呀真幸福,穿土褲呀不出屋」的歌謠,說的是用黃河細沙土給孩子做沙土褲;黃河沿岸不少地方仍有遠遊時長輩贈土的風俗,意在水土不服時泡水飲服;歷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山東人闖關東,多有帶一包黃土的習慣。

  歷史上,黃河的五次大遷徙都與中國的經濟、文化及人口遷徙有關,扶小風說,「這次徒步既是為發現自己的『黃河』圓夢,更為感知黃河厚重的人文歷史。」

  「黃河浩蕩貫長虹,浪瀉濤奔氣勢雄;石障山屏難阻擋,千迴百轉總流東」。扶小風說,將用11個月從黃河入海口一直走到青海曲麻萊縣麻多鄉的黃河源頭。

  北方已進入冬季,扶小風正在走出山西地界,經偏關縣老牛灣入內蒙古,繼續徒步黃河之旅。(完)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黃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了黃河下遊。正常年份,黃河每年攜沙造陸3萬畝左右,所以東營這一帶是中國唯一能「生長土地」的地方。
  • 黃河入海口,黃河像條龍,綿延五千公裡,百折不撓終入海
    黃河入海口石碑而且夜宿黃河邊,感受了鳥鳴夜更幽的意境。遊客中心前停車場小樹林到了遊客中心,換乘景區觀光遊覽車,全程大約20多公裡,50多分鐘,分五六個小景點,可以隨上隨下,南線:遊客中心(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鳥島——舟遊白鸛湖——黃河故道·天然柳林—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它以利津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狀三角形,面積5,450平方公裡。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養育了無數的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對她的讚嘆歌頌就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對於它的「養育之恩」,還是對於黃河及黃河兩岸的無限風光,總是引起文人雅士的靈感,最讓人們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李白的那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黃河入海口文蛤 - 全景山東 - 魯網
    黃河入海口文蛤——「品味山東——全國名博齊魯行」系列評論  作者:荊棟山  文蛤俗稱花蛤,是東營沿海一帶特有的蛤類。萬裡黃河東入海,河海交匯為文蛤帶來豐富的餌料,黃河入海口地區也是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文蛤個大體肥,肉質白嫩細膩。含有大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並富含多種胺基酸,是高級滋補品。食用時加水慢煮,不加任何佐料,味道清香可口,奇鮮無比。  文蛤的外殼也是一寶。東營的文蛤較青島花蛤皮厚殼硬,花紋亮麗,非常適合製造精美的貝雕工藝品,還可作化妝品的容器。
  • 博物館探秘,黃河入海口有一座文化館,是了解黃河文化的好地方
    大河即黃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一路天馬行空,波濤滾滾,時而激流勇進,時而水波不興,在中國北方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一個大大的「幾」字後,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融入三面環陸的渤海灣。東營是座年輕的城市,從1983年設市到現在,只有36年歷史。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蒙其眷顧受其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
  • 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
    黃河從這裡入海形成海河交匯的奇觀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發團日期:8月22、29日參團價格:,入門後目之所及便是一口按照1:1的比例複製的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走進了「壯美黃河」展廳。
  • 4月12日起東營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恢復運營
    齊魯網東營4月11日訊4月11日,記者據市公交公司獲悉,為配合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自4月12日起恢復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運營。具體情況如下:線路走向下行:自公交西站始發,經黃河路、西三路、北一路、東八路、商飛大道(途經勝利機場站)、東八路,到達終點站黃河入海口站。上行:沿原線路返回。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也就是說,長江入海口現在所形成的格局,只要是由東海的潮汐運動影響形成。  長江的水流到東海口以後,水中泥沙慢慢的沉積,先是堆積到河口的兩岸,其實上海市和靠近浙江的很大一片地區都是這樣形成的。  而東海的潮汐作用是很強烈的,而且東海的潮汐是半日潮,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半天就漲潮一次,每天都有兩次漲潮和落潮。
  • 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 淌凌密度近20%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從1855年黃河改道由東營入渤海,至1955年的一百年間,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發生凌汛災害,山東也一直被列為黃河凌汛災害的重災區。66年前的新年正月,黃河就發生了一次凌汛,凌汛決口,冰摧浪湧,處在黃河入海口的利津縣三個村莊已經被洪水漫過,數萬群眾陷入險境,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山東卻創造了一次治黃史上的奇蹟。目前,寒潮退去,溫度回升,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部分河段封河長度達到三分之二。
  • 黃河入海口: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探尋黃河之美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 4月1日起 又可以乘坐公交車去黃河入海口旅遊區啦!
    大眾網東營3月22日訊(記者 李江峰)21日,大眾網記者從東營市公交公司獲悉,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市公交公司決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恢復30路(東營區人民醫院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173路(市公交公司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公交線路運行,線路走向、途經站點及票價等均保持不變。
  • 黃河尋根之旅下半程:探尋當地黃河景觀、體味獨特風土人情
    我們一路開著房車,從蘭州市中心到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的劉家峽水庫,後半段路程的車道狹窄彎曲,我們一行一路盤山行駛,兩個多小時的艱難路程才抵達了黃河「青黃交界」的觀景點。看到壯觀的「青黃交界」景觀後,覺得艱難的路程也就不算什麼了。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當地的政府部門在很早就開始準備景區評選5A級景區的工作。
  • 圖說黃河入海口的古今變遷
    由於氣候、地勢以及流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黃河多次泛濫、改道。據文獻資料記載,從先秦時期開始,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達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戰國初期  根據文獻記載黃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說明古黃河水東過洛汭後(洛水下遊),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向東北流,至今濬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
  • 黃河入海流
    黃河入海口 資料圖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公元723年,唐代詩人王之渙登上山西蒲州鸛雀樓,極目遠眺,浮想湧動,吟出了這千古名句。  然而,黃河入海流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景,我一直沒有想像過。直到有一天,我來到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黃河入海口……  我出生在黃河岸邊的一座小城,在黃河灘頭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時光。尤其當年在鄭州黃河花園口下鄉八年期間,每天眺望長河落日,目送黃水奔湧入海,釀就了對黃河黏稠得化不開的情感。離開以後,我一生一世都在沿著黃河奔走,耳畔迴響的永遠是信天遊民歌那悽厲高亢的曲調:「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