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黃河像條龍,綿延五千公裡,百折不撓終入海

2021-01-17 殼殼之旅

受黃河精神的感召,上個周末,背上行囊,來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感受它的文明和氣魄。

黃河入海口石碑

而且夜宿黃河邊,感受了鳥鳴夜更幽的意境。

遊客中心前停車場小樹林

到了遊客中心,換乘景區觀光遊覽車,全程大約20多公裡,50多分鐘,分五六個小景點,可以隨上隨下,南線:遊客中心(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鳥島——舟遊白鸛湖——黃河故道·天然柳林——鳥類科普園(溼地遊船、鳥類放飛區)——泥灘捉蟹(渾水摸魚)——遠望樓(黃河遊船碼頭、黃河入海VR體驗館、直升飛機空中遊覽、餐飲購物)——浮橋——北汊河河海交匯遊船碼頭。北線:北門——溼地瞭望塔——北汊河河海交匯遊船碼頭——南線景點。

中國人號稱是龍的傳人,而黃河看起來特別像條龍,而且像條正在撲食或躍起的龍,是否是說中國文明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呢?

舉世公認的世界四大文明,現在湮滅了三個,只留下了中華文明,而中華文明最早又起源於黃河流域,早在舊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往後,有黃帝、炎帝、蚩尤三個集團的爭戰,蚩尤很強大,但最終還是被炎黃聯手打敗,他不服軟,結果被逐殺,沒有進入中華文明系統,炎黃爭雄,黃帝最終戰勝了炎帝,炎帝服軟,結果佔了大便宜,不僅保留了部族子孫,反而一說都說我們是炎黃子孫,不說是黃炎子孫。

炎黃二帝石像

黃河它又像條正在撲食或躍起的龍,是否象徵著中華民族,是具有憂患危機意識,時刻準備著,不屈不撓,一往無前的民族呢。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它從三江源出發,一路九曲迴腸,百折不撓,終于于山東東營入海,站遠望樓,看黃河湯湯,望海納百川。

黃河口遠望樓

黃河在歷史上有多次改道,滄海變桑田的景象多有出現,又多麼象徵著我們人類犯錯誤,此路不通行他路,不達目的不罷休,百折不撓終要回家。

黃河入海口景區牌子

而它的入海口,現在在山東東營,而山東像只就要飛向大海的雄鷹,巨龍雄鷹,多麼和諧壯美的畫面。

黃河於山東入海

這次看了,黃河景區,大片的蘆葦蕩和天然柳林,雖然冬天已大部分枯黃,但依然可見不少不畏嚴寒的鳥類,想見春暖花開時候,這裡絕對是天然的鳥類天堂。

黃河口棧道旁柳林荒草a

漫步長長的木製棧道,周圍天然柳林,黃草萋萋,時有鳥鳴啁啾,飛鴻掠過,天然放鬆身心,降壓減憂。

鳥類科普館丹頂鶴

還有鳥類科普館,丹頂鶴,孔雀,東方白鸛,黑嘴鷗等,黃河流域各種珍惜鳥類在這裡都有展示。

黃河入海口碼頭

到了海河交匯的地方,不愧為黃河,不僅河水黃色混濁,土地草地也是一片黃。

回來時最後遊覽了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全國規模最大的專題鳥類館,好幾層樓,可以觀看黃河三角洲生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鳥類博物館人造仿真景觀

也可以近距離觀賞鳥類標本,還有實時畫面,圖像演示, 讓人身臨其境大飽眼福。

鳥類博物館標本

相關焦點

  • 黃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麼入海?
    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並稱「四瀆」,這是我國古代四條擁有獨自入海口的河流,「兩條龍」長江、黃河自不必說,氣勢雄渾,一路浩蕩入海所向披靡。而淮河和濟水則比較悲催,被任性的黃河隨時擺布,濟水距離黃河太近,被侵了河道,已經消失。淮河的境況相對好點兒,只是一度被黃河奪了入海口。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不是河套平原,不是壺口瀑布,而是黃河入海口,黃河流經九省最後在山東東營入海,奔流到海不復回,就在入海口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景觀,黃河黃色的河水和大海藍色的海水交匯,互不相容,涇渭分明。在黃河的沿線城市裡,東營是最普通但也是最特殊的那一個,普通是因為東營相比其他沿線城市更加低調,不為外人所知,特殊是因為它是黃河唯一的入海口城市,來到東營,最不能錯過的地方便是黃河入海口,即使你不無意這秋色,但這黃河入海的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2019-11-18 14:13:39 來源: 一娛一樂 舉報   黃河入海口確實沒有衝積島
  •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太原11月11日電 題: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  作者 高瑞峰  「我要從黃河入海口走到黃河源頭。」11月11日,是青年作家扶小風徒步黃河的第137天,他將從山西偏關縣老牛灣進入內蒙古。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一、黃河概況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
  • 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
    原標題: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黃河從這裡入海,石油之城,生態之城,中國東營。」經常看中央一套的朋友對這一句宣傳語都不會陌生。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穿越9個省(區),流程5464公裡,最終於東營市境入海。
  • 黃河入海口文蛤 - 全景山東 - 魯網
    黃河入海口文蛤——「品味山東——全國名博齊魯行」系列評論  作者:荊棟山  文蛤俗稱花蛤,是東營沿海一帶特有的蛤類。萬裡黃河東入海,河海交匯為文蛤帶來豐富的餌料,黃河入海口地區也是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文蛤個大體肥,肉質白嫩細膩。含有大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並富含多種胺基酸,是高級滋補品。食用時加水慢煮,不加任何佐料,味道清香可口,奇鮮無比。  文蛤的外殼也是一寶。東營的文蛤較青島花蛤皮厚殼硬,花紋亮麗,非常適合製造精美的貝雕工藝品,還可作化妝品的容器。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航拍位於江蘇鹽城濱海縣的古黃河入海口。 泱波 攝「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後一道彎也在古老的黃海邊留下了永恆的身影。沿著黃海邊茅草叢生的防護堤穿行,車在一片嶄新的花崗巖海濱護欄前停了下來。我們從海灣廣場的階梯上拾級而下,一座新建的大橋上的燙金字映入眼帘:古黃河橋。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當地的政府部門在很早就開始準備景區評選5A級景區的工作。
  • 圖說黃河入海口的古今變遷
    戰國初期  根據文獻記載黃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說明古黃河水東過洛汭後(洛水下遊),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向東北流,至今濬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
  • 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
    黃河從這裡入海形成海河交匯的奇觀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發團日期:8月22、29日參團價格:D1.青州-黃花溪風景區-青州古城早「巴士天下」旗集合,乘車前往【黃河文化館】走進黃河文化館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下高速導航黃河入海口,直接引導到了「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這裡其實距離東營市還是挺遠的,周圍也很荒蕪,除了鹽鹼灘涂就是溼地保護區,並沒有什麼城鎮與村莊,一路上道路寬廣,很好走。(書影拍攝寫作)中國有幾條大河最後入海,形成的三角洲,其中長三角、珠三角都成了著名的富庶之地,這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不僅擁有城鎮,也形成了很多大城市,如上海與廣州。
  • 黃河入海萬年,每年16億噸含沙量,為何沒有填滿渤海入海口?
    黃河入海萬年,每年有16億噸的泥沙進入到渤海,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來看的話,渤海遲早會被黃河填平。我們山東的地圖看上去有點像面向大海的駱駝。為什麼像駱駝呢?因為在萊州灣的西面的地形就像是駱駝的駝峰。這裡就是黃河的入海口黃河三角洲。這塊像是「駝峰」的地區在古代的時候還是渤海的一部分,而現在卻被黃河帶來的泥沙淤積成陸地了。
  • 4月12日起東營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恢復運營
    齊魯網東營4月11日訊4月11日,記者據市公交公司獲悉,為配合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自4月12日起恢復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運營。具體情況如下:線路走向下行:自公交西站始發,經黃河路、西三路、北一路、東八路、商飛大道(途經勝利機場站)、東八路,到達終點站黃河入海口站。上行:沿原線路返回。
  • 為什麼是黃河?
    內憂外患的清政府,拿不出多餘的精力、財力和人力治理黃河,只得聽天由命。於是當年8月1日,黃河擺尾,「自開封蘭陽縣銅瓦廂決口北流,漫經豫、魯兩省各州縣,至山東張秋鎮穿運,奪大清河至利津縣入渤海。」位於東營市墾利縣境內的黃河入海口,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山東港口呼叫武漢港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澎湃號·政務 古老的東方有條黃河
  • 曾經的黃河入海口,由衝積平原形成的海濱特大城市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一方文明。從古至今,黃河重要的改道達26次之多。現如今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為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但歷史上,黃河曾經從今天的天津入海,天津這座城市所在的區域正是由黃河入海帶來的泥沙形成的衝積平原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