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 (86)

2021-01-19 醉翁之意8264

《找不著北》系列之八十六


     11月2日   星期五     晴  輕度霾    6--19度  (第62天)


      沿渤海岸,輾轉進入山東半島,下圖是這幾天的行程路線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黃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了黃河下遊。正常年份,黃河每年攜沙造陸3萬畝左右,所以東營這一帶是中國唯一能「生長土地」的地方。




       黃河在入海口並不安分,循著「淤積—延伸—擺動」的律動,留下了大片的溼地。曠野茫茫,芳草萋萋。












      擺渡車的最後一程到了「望遠樓」,那裡有個「黃河入海口」標誌,這是黃河嗎?






       如與家鄉的甌江相比,河面寬度遠不及,看不出水的流速,水也沒有想像中的渾黃,這是黃河嗎?奔流到海氣盡力竭了嗎?




       在吸菸點與幾個吸菸的聊起眼前的河。我說這是黃河嗎?他們大驚,當然是囉。我說黃河奪淮,逼淮河進入長江,黃河出海口應該在江蘇一帶,這裡可能是黃河故道。「唉,是呀」,其中一個馬上同意了我的說法。黃河怎麼會這麼窄呢,水也沒有流速。另一個說,這裡應該是黃河支流吧?

       帶著這個疑問,一回酒店我馬上查看了電腦。景區介紹的沒錯,黃河奪淮661年後,於1855年奪大清河入海口進入渤海至今。黃河憑著河道高任意變道,真太強勢了!呵呵!


       以前只知道人與人會爭鬥,動物與動物會爭鬥,現在明白了河流與河流也會爭鬥。河流變道以黃河為最,永定河、漳河、滹沱河等也都是很會變道的河流。以迂為直,繞道而行,乃自然界之常態。

        思之於人生,亦不常常如此嗎?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2019-11-11 12:24: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黃河入海口文蛤 - 全景山東 - 魯網
    黃河入海口文蛤——「品味山東——全國名博齊魯行」系列評論  作者:荊棟山  文蛤俗稱花蛤,是東營沿海一帶特有的蛤類。萬裡黃河東入海,河海交匯為文蛤帶來豐富的餌料,黃河入海口地區也是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文蛤個大體肥,肉質白嫩細膩。含有大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並富含多種胺基酸,是高級滋補品。食用時加水慢煮,不加任何佐料,味道清香可口,奇鮮無比。  文蛤的外殼也是一寶。東營的文蛤較青島花蛤皮厚殼硬,花紋亮麗,非常適合製造精美的貝雕工藝品,還可作化妝品的容器。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黃河從寧夏流經內蒙,由於河道地勢平緩,水流緩慢,形成了著名的「黃河河套」,這裡也成了著名的河套平原;而當黃河來到晉陝峽谷,這裡河道狹窄,地勢懸差大,兩岸為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因此形成了非常震感的壺口瀑布,這也是黃河幹流的唯一瀑布。黃河沿線流經這麼多地方,沿途的別致景觀數不勝數,那麼哪裡才是沿線最奇特的風景呢?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黃河入海口,黃河像條龍,綿延五千公裡,百折不撓終入海
    黃河入海口石碑而且夜宿黃河邊,感受了鳥鳴夜更幽的意境。中國人號稱是龍的傳人,而黃河看起來特別像條龍,而且像條正在撲食或躍起的龍,是否是說中國文明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呢?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它從三江源出發,一路九曲迴腸,百折不撓,終于于山東東營入海,站遠望樓,看黃河湯湯,望海納百川。
  • 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 淌凌密度近20%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從1855年黃河改道由東營入渤海,至1955年的一百年間,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發生凌汛災害,山東也一直被列為黃河凌汛災害的重災區。66年前的新年正月,黃河就發生了一次凌汛,凌汛決口,冰摧浪湧,處在黃河入海口的利津縣三個村莊已經被洪水漫過,數萬群眾陷入險境,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山東卻創造了一次治黃史上的奇蹟。目前,寒潮退去,溫度回升,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部分河段封河長度達到三分之二。
  • 4月1日起 又可以乘坐公交車去黃河入海口旅遊區啦!
    大眾網東營3月22日訊(記者 李江峰)21日,大眾網記者從東營市公交公司獲悉,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市公交公司決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恢復30路(東營區人民醫院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173路(市公交公司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公交線路運行,線路走向、途經站點及票價等均保持不變。
  • 黃河入海口: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探尋黃河之美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 博物館探秘,黃河入海口有一座文化館,是了解黃河文化的好地方
    大河即黃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一路天馬行空,波濤滾滾,時而激流勇進,時而水波不興,在中國北方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一個大大的「幾」字後,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融入三面環陸的渤海灣。東營是座年輕的城市,從1983年設市到現在,只有36年歷史。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蒙其眷顧受其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2019-11-18 14:13:39 來源: 一娛一樂 舉報   黃河入海口確實沒有衝積島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當地的政府部門在很早就開始準備景區評選5A級景區的工作。
  • 4月12日起東營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恢復運營
    齊魯網東營4月11日訊4月11日,記者據市公交公司獲悉,為配合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自4月12日起恢復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運營。具體情況如下:線路走向下行:自公交西站始發,經黃河路、西三路、北一路、東八路、商飛大道(途經勝利機場站)、東八路,到達終點站黃河入海口站。上行:沿原線路返回。
  • 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
    黃河從這裡入海形成海河交匯的奇觀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發團日期:8月22、29日參團價格:D1.青州-黃花溪風景區-青州古城早「巴士天下」旗集合,乘車前往【黃河文化館】走進黃河文化館
  • 黃河入海口: 寫好生態保護和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_中國經濟網...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圖說黃河入海口的古今變遷
    由於氣候、地勢以及流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黃河多次泛濫、改道。據文獻資料記載,從先秦時期開始,黃河下遊決口泛濫達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戰國初期  根據文獻記載黃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說明古黃河水東過洛汭後(洛水下遊),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向東北流,至今濬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
  • 夏日趕海哪裡去,未被過度開發的東營海邊,南海鋪和黃河入海口
    黃河入海口,不要看著水是黃的就以為是河,這個地方可能已經在海裡了。東營的黃河入海口有種蒼涼的美,人少,天空湛藍,一望無際的海平線寥寥無幾的站著幾個人。偶爾有搜快艇駛過,也會迅速的消失在視線中。水是不是太黃了,沒有辦法,每年都要清淤,坐著小艇遊覽一番還是非常愜意的,吹著海風,看著偶爾飛過得海鳥覓食,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