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探秘,黃河入海口有一座文化館,是了解黃河文化的好地方

2021-01-17 落榜進士

向東,向大海,是大河回家的方向。大河即黃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一路天馬行空,波濤滾滾,時而激流勇進,時而水波不興,在中國北方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一個大大的「幾」字後,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融入三面環陸的渤海灣。

東營是座年輕的城市,從1983年設市到現在,只有36年歷史。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蒙其眷顧受其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關於黃河、關於東營、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人們都可以在黃河文化館中找到答案。

黃河文化館,又名國家方志黃河分館,是東營市第一家「國字號」場館,也是東營乃至山東的文化新地標。文化館建築方正,形似中國傳統禮器——鼎的造型,正面上方鑲嵌著黃河兒女戰天鬥地、繁衍生息的巨幅浮雕。走進大門,目之所及便是一座后母戊鼎,原品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黃河文化館裡的為以1:1比例複製的珍藏品。這座后母戊鼎體現了三千多年前我國黃河流域青銅鑄造工藝和藝術的水平。

文化館共四層,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中間挑空的建築方式讓人視野相當開闊且明亮。四層樓高的巨幅畫卷《黃河之水天上來》懸掛於中庭,氣勢磅礴。看到畫卷,李白《將敬酒》中的詩句很容易躍出想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文化館以「大河奔流」為主題,分為「中華母親河」「魅力黃河口」兩大板塊,通過八個展廳,從河圖、洛書開篇,講述了黃河起源、大禹治水、歷史上黃河六次大改道、沿岸風土人情、東營的歷史文化、勝利油田的開發利用、當代黃海入海口的溼地保護等篇章。短短2、3個小時的參觀體驗,人們對這條變化無常、暴躁又溫柔的母親河會有一個更加直觀和感性的認識。

雖然被貼上了「一碗水,半碗沙」的標籤,但黃河並非從頭開始就是渾的、黃的。黃河從源頭扎曲蜿蜒而至,注入煙波浩淼、風平浪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沉澱後更顯清澈秀麗,這裡的黃河溫柔而多情,沿岸是一派詩情畫意的旖旎風光,與中下遊波濤滾滾的黃河判若兩河。

黃河九曲十八彎,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串珠成鏈,蔚為壯觀。黃河入晉第一彎、壺口瀑布、喬家大院、磧口古鎮、垣曲……一個個地名標記出黃河與山西的不解之緣,十五萬平方公裡的三晉大地,因黃河而美,也因黃河而興。

這也許是中國最浪漫的文化館之一。在黃河三角洲實景展示中,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麗景象,也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唯美畫面,紅毯迎賓、蘆花飛雪的自然奇觀唯美浪漫,如夢如幻。變幻的燈光中,人們仿佛走進了一簾幽夢之中。

文化館裡陳設了許多黃河流域的藝術品、文物、名畫等,在這些或古老或民間的物件上,總能看到中華五千年的瑰麗歷史和與黃河相關的點點滴滴。

眼前的就是世界著名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調沙調水工程。小浪底藉助自然的力量,依靠大型水庫的人工調節,通過調控水庫洩水,把淤積在黃河河道和水庫中的泥沙儘量多地送入大海,衝刷河床,讓地上懸河不再抬高,黃河水患隨著得以控制。

中國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成災。如今,在「節節蓄水、分段攔泥」的規劃原則下,大量水利工程讓洪水和泥沙得到有效控制,沿岸居民得以安居樂業。

「黃河寧,天下平。」幾千年的時間裡,中華兒女與母親河黃河之間的交流從未停止。有過試探,有過磨合,也經歷過相愛相殺。但無論她給我們的是機遇還是災難,我們都在試圖尋找一個與她相處的最佳模式。(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
    黃河從這裡入海形成海河交匯的奇觀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發團日期:8月22、29日參團價格:D1.青州-黃花溪風景區-青州古城早「巴士天下」旗集合,乘車前往【黃河文化館】走進黃河文化館
  •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太原11月11日電 題: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  作者 高瑞峰  「我要從黃河入海口走到黃河源頭。」11月11日,是青年作家扶小風徒步黃河的第137天,他將從山西偏關縣老牛灣進入內蒙古。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黃河入海口,黃河像條龍,綿延五千公裡,百折不撓終入海
    黃河入海口石碑而且夜宿黃河邊,感受了鳥鳴夜更幽的意境。舉世公認的世界四大文明,現在湮滅了三個,只留下了中華文明,而中華文明最早又起源於黃河流域,早在舊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往後,有黃帝、炎帝、蚩尤三個集團的爭戰,蚩尤很強大,但最終還是被炎黃聯手打敗,他不服軟,結果被逐殺,沒有進入中華文明系統,炎黃爭雄,黃帝最終戰勝了炎帝,炎帝服軟,結果佔了大便宜,不僅保留了部族子孫,反而一說都說我們是炎黃子孫,不說是黃炎子孫。
  • 黃河入海口: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探尋黃河之美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黃河從寧夏流經內蒙,由於河道地勢平緩,水流緩慢,形成了著名的「黃河河套」,這裡也成了著名的河套平原;而當黃河來到晉陝峽谷,這裡河道狹窄,地勢懸差大,兩岸為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因此形成了非常震感的壺口瀑布,這也是黃河幹流的唯一瀑布。黃河沿線流經這麼多地方,沿途的別致景觀數不勝數,那麼哪裡才是沿線最奇特的風景呢?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黃河入海口文蛤 - 全景山東 - 魯網
    黃河入海口文蛤——「品味山東——全國名博齊魯行」系列評論  作者:荊棟山  文蛤俗稱花蛤,是東營沿海一帶特有的蛤類。萬裡黃河東入海,河海交匯為文蛤帶來豐富的餌料,黃河入海口地區也是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文蛤個大體肥,肉質白嫩細膩。含有大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並富含多種胺基酸,是高級滋補品。食用時加水慢煮,不加任何佐料,味道清香可口,奇鮮無比。  文蛤的外殼也是一寶。東營的文蛤較青島花蛤皮厚殼硬,花紋亮麗,非常適合製造精美的貝雕工藝品,還可作化妝品的容器。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河流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流的開發和利用包括供水、航運和發電等方向,此外還有美化環境、淨化水質、涵養水源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作用。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入海口: 寫好生態保護和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_中國經濟網...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 4月1日起 又可以乘坐公交車去黃河入海口旅遊區啦!
    大眾網東營3月22日訊(記者 李江峰)21日,大眾網記者從東營市公交公司獲悉,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市公交公司決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恢復30路(東營區人民醫院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173路(市公交公司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公交線路運行,線路走向、途經站點及票價等均保持不變。
  • 吃原陽大米,品黃河故事—水牛趙「中國黃河稻米文化博物館」
    如今,原陽縣在黃河稻夫「中國大米歷史博物館「」之外,又新增一個以「黃河文化、農耕文化、水牛稻產業發展「為主要展現內容的水牛趙「中國黃河稻米文化博物館」。今年十月初,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水牛稻田園綜合體」內的「中國黃河稻米文化博物館」開始對外開放,通過展現以黃河稻米為主題的黃河文化、農耕文化,讓遊客更好地了解原陽大米暨水牛稻的發展歷程,僅一個多月時間博物館已經接待了上萬人。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曾經是一片鹽鹼地。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評選為5A級景區,需要有當地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並且經過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考核通過才能授予5A級景區的稱號。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航拍位於江蘇鹽城濱海縣的古黃河入海口。 泱波 攝「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後一道彎也在古老的黃海邊留下了永恆的身影。沿著黃海邊茅草叢生的防護堤穿行,車在一片嶄新的花崗巖海濱護欄前停了下來。我們從海灣廣場的階梯上拾級而下,一座新建的大橋上的燙金字映入眼帘:古黃河橋。
  • 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河南省黃河實驗室……關於黃河,未來我省還有...
    關於黃河,一直都有許多人牽掛。9月16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層科技論壇在鄭州召開。研究實施桃花峪水庫工程、謀劃建設河南水博物館、推進黃河文化和大運河文化融合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紛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這些因素有河流的水量、流速,還有河流的含沙量,又或者是入海口的地形地勢,還有海浪潮汐情況等等。  最典型的三角洲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下面我會分別說一下我們的區別。  我們首先說一下崇明島是怎樣形成的。  長江的入海口就屬於典型的潮控三角洲,什麼意思呢?
  • 黃河入海流
    黃河入海口 資料圖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公元723年,唐代詩人王之渙登上山西蒲州鸛雀樓,極目遠眺,浮想湧動,吟出了這千古名句。  然而,黃河入海流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景,我一直沒有想像過。直到有一天,我來到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黃河入海口……  我出生在黃河岸邊的一座小城,在黃河灘頭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時光。尤其當年在鄭州黃河花園口下鄉八年期間,每天眺望長河落日,目送黃水奔湧入海,釀就了對黃河黏稠得化不開的情感。離開以後,我一生一世都在沿著黃河奔走,耳畔迴響的永遠是信天遊民歌那悽厲高亢的曲調:「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