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文蛤 - 全景山東 - 魯網

2020-11-25 山東新聞網

  黃河入海口文蛤——「品味山東——全國名博齊魯行」系列評論

  作者:荊棟山

  文蛤俗稱花蛤,是東營沿海一帶特有的蛤類。萬裡黃河東入海,河海交匯為文蛤帶來豐富的餌料,黃河入海口地區也是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文蛤個大體肥,肉質白嫩細膩。含有大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並富含多種胺基酸,是高級滋補品。食用時加水慢煮,不加任何佐料,味道清香可口,奇鮮無比。

  文蛤的外殼也是一寶。東營的文蛤較青島花蛤皮厚殼硬,花紋亮麗,非常適合製造精美的貝雕工藝品,還可作化妝品的容器。它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文蛤粉有清熱解溫、化痰軟堅、治療燒燙傷之奇效。

  採捕文蛤最好的時節,當屬早春和深秋。此時的文蛤最肥最鮮。每當潮水退卻,海難上密布趕海的男女老少。趕海的時機很有講究,有早有晚,當地人稱為「水節」,早水節的時候月郎星稀,晚水節的時候日上三竿。趕海的人手一個短柄小釘耙,一個蛇皮口袋。當海水退卻後,海灘上留下類似螞蟻窩一樣的小洞,小耙揮過,閃著亮光的文蛤就從泥裡露出來了。運氣好的時候,會遇到一堆文蛤集中在一塊,當地人稱為「嘎啦炕」,嘎啦是當地對貝類的俗稱,都一起上炕了,可見有很多。科技發展了,採收方式也有進步,漁船經過改裝後就成了文蛤採收船,一邊攪動起海底,一邊用漁網收集,實現了機械化作業。

  文蛤經過清洗、分揀、運輸,最後變成了市民們餐桌上的美味。有的甚至飄洋過海,走出國門,來到日本、韓國,成為出口創匯的產品。為了讓子孫後代都能品嘗到這可口的美味,當地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海域有償使用制度。承包者們也像種莊稼一樣,將海域分成不同的區域,採用投苗放養、輪捕輪放的方式進行貝類增護養殖,實現了護、養、捕的有機結合。為突破苗種繁育禁區,當地與中國海洋大學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立技術聯繫,文蛤大規模人工育苗技術還列入了國家「863」計劃,並最終獲得成功。

  東營市還根據黃河口文蛤的特點,頒布實施了《黃河入海口文蛤》地方標準(DB3705/T008—2001),建立了育種、種苗、養殖、暫養及銷售全過程的標準體系,明確了文蛤的分級標準和理化、衛生指標。經國家水產品質檢中心檢測結果顯示,黃河入海口文蛤所含的汞、鉛、無機砷等有害物質含量均嚴於國家有關要求。在2001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2年被批准使用無公害產品標誌,2008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將其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予以保護。

責任編輯:魯珊珊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口 (86)
    《找不著北》系列之八十六     11月2日   星期五     晴  輕度霾    6--19度  (第62天)      沿渤海岸,輾轉進入山東半島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今天的黃河在山東東營的河口鎮一帶注入渤海。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黃河的壯美,自不用多說,見過的人或是未曾見過的人都知道,黃河從源頭青海省的巴彥克拉山脈開始,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雖然是同一條河流,但是在不同的省份,她的風光卻又不一般。
  •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2019-11-11 12:24: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
    █ 泥潭捉蟹、挖蛤,體驗兒時樂趣█ 觀網勝利油田『網紅長頸鹿』抽油機█ 國家5A級黃河生態旅遊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黃河入海口: 寫好生態保護和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_中國經濟網...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4月1日起 又可以乘坐公交車去黃河入海口旅遊區啦!
    大眾網東營3月22日訊(記者 李江峰)21日,大眾網記者從東營市公交公司獲悉,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市公交公司決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恢復30路(東營區人民醫院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173路(市公交公司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公交線路運行,線路走向、途經站點及票價等均保持不變。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 淌凌密度近20%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從1855年黃河改道由東營入渤海,至1955年的一百年間,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發生凌汛災害,山東也一直被列為黃河凌汛災害的重災區。66年前的新年正月,黃河就發生了一次凌汛,凌汛決口,冰摧浪湧,處在黃河入海口的利津縣三個村莊已經被洪水漫過,數萬群眾陷入險境,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山東卻創造了一次治黃史上的奇蹟。目前,寒潮退去,溫度回升,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部分河段封河長度達到三分之二。
  • 黃河入海口,黃河像條龍,綿延五千公裡,百折不撓終入海
    黃河入海口石碑而且夜宿黃河邊,感受了鳥鳴夜更幽的意境。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它從三江源出發,一路九曲迴腸,百折不撓,終于于山東東營入海,站遠望樓,看黃河湯湯,望海納百川。 黃河入海口景區牌子而它的入海口,現在在山東東營,而山東像只就要飛向大海的雄鷹,巨龍雄鷹,多麼和諧壯美的畫面。
  • 圖說黃河入海口的古今變遷
    戰國初期  根據文獻記載黃河「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說明古黃河水東過洛汭後(洛水下遊),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向東北流,至今濬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
  • 黃河入海口: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探尋黃河之美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 博物館探秘,黃河入海口有一座文化館,是了解黃河文化的好地方
    大河即黃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一路天馬行空,波濤滾滾,時而激流勇進,時而水波不興,在中國北方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一個大大的「幾」字後,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融入三面環陸的渤海灣。東營是座年輕的城市,從1983年設市到現在,只有36年歷史。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蒙其眷顧受其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
  • 4月12日起東營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恢復運營
    齊魯網東營4月11日訊4月11日,記者據市公交公司獲悉,為配合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自4月12日起恢復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運營。具體情況如下:線路走向下行:自公交西站始發,經黃河路、西三路、北一路、東八路、商飛大道(途經勝利機場站)、東八路,到達終點站黃河入海口站。上行:沿原線路返回。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2019-11-18 14:13:39 來源: 一娛一樂 舉報   黃河入海口確實沒有衝積島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當地的政府部門在很早就開始準備景區評選5A級景區的工作。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地理考察表明,黃河源頭在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這個發源地是明確的;黃河的入海口如今是山東,但在歷史上,入海口不固定,南北搖擺的幅度很大,最北從今天的天津、河北一帶入渤海,最南從今天的江蘇北部入黃海。中國人和黃河的關係久遠。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名著之一《尚書·禹貢》裡記載:導河積石,這裡所說的「河」就是指現在的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