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2021-01-17 書影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下高速導航黃河入海口,直接引導到了「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這裡其實距離東營市還是挺遠的,周圍也很荒蕪,除了鹽鹼灘涂就是溼地保護區,並沒有什麼城鎮與村莊,一路上道路寬廣,很好走。(書影拍攝寫作)

中國有幾條大河最後入海,形成的三角洲,其中長三角、珠三角都成了著名的富庶之地,這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不僅擁有城鎮,也形成了很多大城市,如上海與廣州。但黃河入海口怎麼沒有形成富庶的「黃三角」呢?甚至大一點的城市都沒有。

這是因為黃河太任性了,它的形成過程中多次改道,不僅帶來水患,也出現了黃河走向不規矩,無法把控局面,而黃河沿岸下遊的哪一座城市不被它覆蓋或拋棄過呢,最後的黃河入海口更是變來變去,沒有定性了。

黃河入海口的最後一次改道是1855年,這次黃河改道經由山東東營進入渤海,所以現在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現在具體的黃河入海口時間更短了,是在1976年5月才形成的。

現在的黃河三角洲,它以利津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狀三角形,面積5.450平方公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它在上遊流經黃土高原時,攜帶了大量泥沙前進,所以很容易造成河道的擁堵,自己不能繼續走自己的路,也就不定性的變來變去,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就顯得太年輕了。(書影拍攝寫作)

現在的入海口形成短暫,而這些年黃河入海口的水量又減少,並經常旱季斷流,這樣又造成海水容易倒灌,黃河三角洲的土壤與水質都不好,土地鹽鹼化卻很嚴重,所以黃河三角洲現在並不是富庶地區。黃河每年裹挾著10多億噸泥沙注入了渤海,年均造陸3萬畝左右,黃河三角洲的範圍擴大很迅速。

由於黃河水量不穩定,河床泥沙淤積嚴重,下遊黃河也是無法通航,沒有運行能力,也限制它的作用和功能,而入海口又是淺海,不適合海港建設,這樣形成規模城市就不容易,河運、海運都不行。

東營黃河口雖然形成只有150年,但這裡的生態資源豐富,也是動植物的天堂,有各種野生動物1524多種,其中包括271種鳥類,數量達數百萬隻,有「鳥的樂園」之稱,僅丹頂鶴、灰鶴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珍禽就有15種。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現在是國家4A級旅遊,門票是60元,另外景區的區間車票是25元。我到的是下午,匆匆忙忙遊覽了3個小時,當時因為黃河水大,碼頭被淹沒,無法上船去入海口看「黃河入海流」,只能坐景區大巴車,灘涂上走了一圈,並沒有看到黃河入海後與海水形成涇渭分明的場面。(書影拍攝寫作)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今天的黃河在山東東營的河口鎮一帶注入渤海。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黃河從寧夏流經內蒙,由於河道地勢平緩,水流緩慢,形成了著名的「黃河河套」,這裡也成了著名的河套平原;而當黃河來到晉陝峽谷,這裡河道狹窄,地勢懸差大,兩岸為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因此形成了非常震感的壺口瀑布,這也是黃河幹流的唯一瀑布。黃河沿線流經這麼多地方,沿途的別致景觀數不勝數,那麼哪裡才是沿線最奇特的風景呢?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而每個河流的的情況都不同,所形成的三角洲也不同。這些因素有河流的水量、流速,還有河流的含沙量,又或者是入海口的地形地勢,還有海浪潮汐情況等等。  我們首先說一下崇明島是怎樣形成的。  長江的入海口就屬於典型的潮控三角洲,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端倪,潮控三角洲簡單說就是受潮汐控制形成的三角洲。  也就是說,長江入海口現在所形成的格局,只要是由東海的潮汐運動影響形成。
  • 4月12日起東營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恢復運營
    齊魯網東營4月11日訊4月11日,記者據市公交公司獲悉,為配合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自4月12日起恢復西城至黃河入海口旅遊專線(30路)運營。具體情況如下:線路走向下行:自公交西站始發,經黃河路、西三路、北一路、東八路、商飛大道(途經勝利機場站)、東八路,到達終點站黃河入海口站。上行:沿原線路返回。
  •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2019-11-11 12:24: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人民日報點讚東營:候鳥戀上入海口
    山東東營加強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候鳥戀上入海口本報記者 徐錦庚 侯琳良 地遼天闊,水波粼粼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溼地生態系統三個「最」。 東營如何扛牢入海口責任,做好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
  • 夏日趕海哪裡去,未被過度開發的東營海邊,南海鋪和黃河入海口
    猜猜這個是船還是拖拉機,在東營,看到這樣的窗戶不要一口咬定就是船,因為這裡有車輪高達兩米的拖拉機,一次可以運40多人。全國沒幾個地方有這種特色吧應該。黃河入海口,不要看著水是黃的就以為是河,這個地方可能已經在海裡了。
  • 博物館探秘,黃河入海口有一座文化館,是了解黃河文化的好地方
    大河即黃河,西起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一路天馬行空,波濤滾滾,時而激流勇進,時而水波不興,在中國北方揮毫潑墨,洋洋灑灑寫下一個大大的「幾」字後,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融入三面環陸的渤海灣。東營是座年輕的城市,從1983年設市到現在,只有36年歷史。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蒙其眷顧受其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
  • 黃河入海口: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探尋黃河之美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黃河入海口文蛤 - 全景山東 - 魯網
    黃河入海口文蛤——「品味山東——全國名博齊魯行」系列評論  作者:荊棟山  文蛤俗稱花蛤,是東營沿海一帶特有的蛤類。萬裡黃河東入海,河海交匯為文蛤帶來豐富的餌料,黃河入海口地區也是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當地文蛤個大體肥,肉質白嫩細膩。含有大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並富含多種胺基酸,是高級滋補品。食用時加水慢煮,不加任何佐料,味道清香可口,奇鮮無比。  文蛤的外殼也是一寶。東營的文蛤較青島花蛤皮厚殼硬,花紋亮麗,非常適合製造精美的貝雕工藝品,還可作化妝品的容器。
  • 黃河入海口,黃河像條龍,綿延五千公裡,百折不撓終入海
    受黃河精神的感召,上個周末,背上行囊,來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感受它的文明和氣魄。黃河入海口石碑而且夜宿黃河邊,感受了鳥鳴夜更幽的意境。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它從三江源出發,一路九曲迴腸,百折不撓,終于于山東東營入海,站遠望樓,看黃河湯湯,望海納百川。
  • 4月1日起 又可以乘坐公交車去黃河入海口旅遊區啦!
    大眾網東營3月22日訊(記者 李江峰)21日,大眾網記者從東營市公交公司獲悉,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市公交公司決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恢復30路(東營區人民醫院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173路(市公交公司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公交線路運行,線路走向、途經站點及票價等均保持不變。
  • 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
    原標題: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黃河從這裡入海,石油之城,生態之城,中國東營。」經常看中央一套的朋友對這一句宣傳語都不會陌生。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穿越9個省(區),流程5464公裡,最終於東營市境入海。
  • 黃河入海口: 寫好生態保護和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_中國經濟網...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 淌凌密度近20%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從1855年黃河改道由東營入渤海,至1955年的一百年間,平均三年半就有一年發生凌汛災害,山東也一直被列為黃河凌汛災害的重災區。66年前的新年正月,黃河就發生了一次凌汛,凌汛決口,冰摧浪湧,處在黃河入海口的利津縣三個村莊已經被洪水漫過,數萬群眾陷入險境,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山東卻創造了一次治黃史上的奇蹟。目前,寒潮退去,溫度回升,黃河入海口河段凌情平穩,部分河段封河長度達到三分之二。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當地的政府部門在很早就開始準備景區評選5A級景區的工作。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
    黃河從這裡入海形成海河交匯的奇觀黃河入海口/黃河文化館/清風湖/網紅抽油機大巴兩日遊發團日期:8月22、29日參團價格:兩個展廳以自然的黃河為主線,從黃河源頭講起,主要展示沿黃主要流經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區的自然風光、物產資源、民俗風情。後前往【清風湖】(必須自理遊船60元/人)清風湖公園是山東省最大的城市公園,是全國首個以展現黃河文化為主題的公園,擁有山東省最大的8000平方米市民健身廣場、作為國內最高的音樂噴泉之一、中國唯一的黃河水體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