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綠色發展、統籌規劃,山東「千帆競發」保護治理黃河生態

2020-11-25 膠東在線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7日訊 (記者 王浩然 韓蓓蓓 胡高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山東不斷加強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建立涉黃河流域案件「綠色通道」

  近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黃河河務局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建立涉黃河流域案件綠色通道,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服務和保障。

  《意見》指出,建立綠色通道,對涉黃河流域案件快立、快審、快判、快執,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加強黃河流域執法與司法審判工作的有效銜接,建立人民法院與黃河河務部門協作、配合、聯動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機制;在黃河工程保護、生態保護、資源保護和文化保護等方面形成合力,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意見》要求,建立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對侵佔、毀壞黃河水工程及堤防等違法行為,黃河河務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後,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符合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強制執行;對黃河管理範圍內亂佔、亂採、亂堆、亂建行為,人民法院支持黃河河務局依法採取行政強制措施,予以強制清除。

  此外,《意見》還提出,建立巡迴審判機制、案件集中審理機制、環境司法修復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審判機制,人民法院與黃河河務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聯合培訓,強化信息互通。

   擘畫「黃河時代」新藍圖

  天橋區作為濟南市唯一地跨黃河兩岸的中心城區,在濟南闊步邁向「黃河時代」的新徵程中,先行先試、規劃引領率先起步,著力做好統籌市區規劃、統籌黃河南北規劃、統籌城鄉規劃、統籌產城規劃、統籌拆建規劃「五篇文章」,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騰出發展空間、釋放發展紅利,拆遷改造率先突破,加快推進黃河南18個集中片區和零散棚戶區拆遷,加快實施黃河北全域城市化徵遷工作。

  初步完成《黃河南岸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與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和《黃河北桑梓組團高質量發展規劃研究》,催生黃河兩岸交相輝映、協同發展的強勁勢頭。同時產業振興率先提速,做足「招」和「扶」兩篇文章,重塑產業輝煌。並整合利用好黃河國家公園、北郊林場、萬畝溼地、萬畝田園、溫泉等資源,積極打造百裡黃河生態文化旅遊風貌帶,助力黃河國家公園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康養文旅城。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與泰山文化、儒家文化融為一體,追尋黃河文明之源,打造黃河文化尋根之地。

  千萬泉城兒女正全力對標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躊躇滿志,昂首闊步,奮力奏響邁進黃河時代的最強音,譜寫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絢麗篇章。濟南市天橋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任務,深入實施天橋發展「1339」戰略,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全力開啟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的新篇章。

  當前,天橋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的巨輪正揚帆起航。

  整合利用好黃河國家公園、北郊林場、萬畝溼地、萬畝田園、溫泉等資源,積極打造百裡黃河生態文化旅遊風貌帶,助力黃河國家公園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康養文旅城。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與泰山文化、儒家文化融為一體,追尋黃河文明之源,打造黃河文化尋根之地。

  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試驗區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強化異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加快黃河灘區遷建進度,在確保質量安全前提下,能快則快,早日圓60萬灘區群眾「安居夢」。山東省人大代表,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平說,今年菏澤將全面完成28個村臺社區建設和6個外遷社區搬遷,確保建成優質工程、百年工程。

  2017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了《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山東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任務,基本解決60多萬灘區居民的防洪和安居問題。

  陳平說,黃河灘區是菏澤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灘區面積504平方公裡,現居住人口14.7萬人,約佔全省灘區人口的四分之一。受自然環境的影響,灘區群眾生活貧困,特別是住房困難,「三年攢錢、三年築臺、三年蓋房、三年還帳」曾是灘區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陳平說,菏澤把灘區居民遷建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民生工程,堅持市級統籌、縣負總責、鄉村具體抓落實,制定了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目前,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建設、統一監理和統一驗收「六統一」標準,全市28個村臺已有18個開工建設,6個外遷社區中的5個已經實現搬遷入住。今年,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菏澤還將進一步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全面完成28個村臺社區建設和6個外遷社區搬遷,確保建成優質工程、百年工程,實現灘區群眾百年安居夢。同時,統籌做好產業規劃,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力爭把黃河灘區打造成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示範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試驗區。

  「黃河渡口」化身生態旅遊區

  從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渤海十八路南首出發,沿南外環往東約2公裡右拐下壩,道路兩側綠草蔥蔥、植被茂盛。沿著距離黃河僅20米的騎行道往北500米,穿過綠色長廊,就走進了濱城區市西街道唯一位於黃河灘區的小街村。

  乾淨平直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舍,青瓦石鋪就的護坡,紅瓦白牆的建築風格,獨具黃河特色的文化牆繪,整潔的街面上幾乎一塵不染。村邊的葡萄採摘園、黃河之星生態園讓人流連忘返。小街村這個緊靠黃河的村莊,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美景。

  市西街道依託小街村地處黃河灘邊的有利位置,因地制宜發展城郊型休閒觀光農業,實現了農業經濟、農民收入、農村環境三大轉變,走出了一條既綠色又高效的都市農業「突圍之路」。小街村從過去的「黃河渡口」變成現在集果蔬採摘、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區,也從原來的窮村變成現在的富裕村。如今,全村的低保戶由過去的22戶34人變為全村僅1戶2人,每年的村集體收入都在130萬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1.8萬元以上。

  為保護黃河生態環境,擦亮黃河文化特色品牌,濱城區於去年10月底啟動黃河之星生態園建設。生態園分為綜合服務區、休閒營地區、黃河生態園三大功能區,保留樹木300餘株;美國紅楓、銀杏、楸樹、金絲柳、海棠、白皮松等10餘種1000餘株;金魚草、美國石竹等花草近20種;水生鳶尾、水生美人蕉、班葉芒等水生植物及觀賞草10餘種,鋪設草皮10萬餘平方米……生態園包含可容納2000餘人的黃河之星合唱廣場、休閒營地、「幾」字形黃河微縮景觀、親水平臺、花海等板塊,與已經建成的景觀騎行道、沿黃車行道有機融合,成為黃河生態保護示範點和市民親近黃河的文體活動區。

  除隱患助力保護「母親河」

  濟寧梁山地處黃河下遊河道,水泊梁山八百裡水泊因黃河而盛。黃河梁山段河道總長31公裡,途經梁山4個鄉鎮。梁山縣檢察院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作為公益訴訟工作重點。

  今年5月初,濟寧市梁山縣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職責過程中發現,黃河大堤梁山段黑虎廟程那裡險工17號壩壩頭北側的叢林裡堆放有16隻盛放危險化學品的廢棄鐵桶。

  黃河大堤內堆放盛放危險化學品的廢棄鐵桶,給附近居民、遊客生命健康帶來威脅,也對黃河灘區及黃河下遊生態形成風險,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隨後,梁山縣檢察院向該縣黃河河道主管部門——東平湖管理局梁山黃河河務局發出檢察建議。5月29日,梁山黃河河務局聯繫到有處理危險化學品資質的濟寧明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將該批盛放危險化學品的廢棄鐵桶及地上傾倒物依操作規程安全及時轉移至該公司,並正式委託該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該批危險品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已被妥善處置,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7月8日,梁山縣檢察院收到了該局對檢察建議的正式回復。

  近日,梁山縣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對整改情況進行了「回頭看」,對整改現場進行了實地檢查。經檢查,傾倒在地面上的少量危險化學品也已妥善處置,確已整改到位。

  保護黃河生態環境刻不容緩,發揮檢察監督職責必須擔當。該案件的成功辦理,有效地維護了本轄區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和當地群眾的健康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相關焦點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生態保護與協同創新 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提出,「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大運河山東段規劃出爐,這18個縣市區為文化保護核心區
    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有關要求,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協同打造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特編制《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 山東:《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日前,山東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大力優化產業、能源、交通運輸、城市空間等結構布局,將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統一於高質量發展。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規劃》堅持保護優先、統籌兼顧、科學治理、改革創新四項基本原則。以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提出以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三區四帶」為核心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布局。
  •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實施八大發展戰略,聚力突破九大改革攻堅,做強做優做大「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上個月,我在甘肅考察期間專門調研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這次來又考察了黃河河南段防洪等相關工作。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有關部門也根據我的要求進行了認真研究。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一、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構建主體多元化的治理與保護體系,助力黃河流域綠色發展
    儘管如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依然面臨著一些困境與難題。為此,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過程中,需要各參與方有針對性地作出部署,以問題導向為切入點,構建參與主體多元化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體系,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撐。
  • 張改平委員:三個「統籌」推進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認為,要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關鍵是做到環保與吃飯、治理與發展之間的平衡。「歐美發達國家工業化大多經過先汙染後治理的過程。我國是一個十多億人口需要吃飯穿衣的發展中國家,汙染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 山東:黃河三角洲規劃將圍繞4港口建4個開發區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費雲良(中國網 王銳)   8月18日,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在新聞發布1廳舉行山東海洋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中共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仁元介紹有關情況  談到黃河三角洲問題時,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費雲良說,我們國家有三個大河大江三角洲,南邊有珠江三角洲,中間有長江三角洲,北部有黃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應該說是最後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它的開發建設一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也得到海內外有識之士的關心和關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開發,先後列入了「十五」計劃和「十一五」發展規劃。這裡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相當明顯。
  •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
    一年多來,市委市政府遵循「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總要求,聚焦生態保護、汙染治理、黃河安瀾、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高質量發展、文化傳承等重點,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化推進,認真梳理、研究和謀劃,啟動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規劃建設工作。
  • 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樂章 ——東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東阿縣舉全縣之力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百裡沿黃岸邊,奏響魯西大地上的新樂章。  加強保護治理 黃河兩岸「美」起來  9月,秋高氣爽,景色宜人。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框架、路徑與對策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本文試從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視角,搭建基底-生態優先、承載-發展約束、驅動-內外關聯的框架思路,並針對重大問題提出實施的戰略路徑和對策建議。
  • 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山東譜出最強音
    將東阿裝扮成萬裡黃河上的最美地段;在泰安東平縣耿山口村的現代化社區裡,變身居民的村民們,拿著「三金」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好日子……作為沿黃九省區唯一地處東部、唯一沿黃又沿海的省份,山東將高水平編制規劃實施方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一批重大事項,「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唱響了黃河大合唱的最強音。
  • 劉以雷:聚焦核心問題 把握科學內涵 高起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
    十年前有的省市和媒體就呼籲要有領頭雁、領頭羊,進行頂層設計,建立統籌規劃,綜合施策,密切配合的合作機制。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去年9日18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今年8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由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成為國家意志。
  • 「生態文明@溼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相併列,新時代治理黃河的藍圖和路徑由此明晰。
  • 山東這份重磅《建議》「青島元素」滿滿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實施八大發展戰略,聚力突破九大改革攻堅,做強做優做大「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古金釗告訴記者,我市平均每半個月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周到省發展改革委進行匯報爭取,在沿黃地級市中是最積極的,爭取了工作的主動。規劃質量決定著工作質量。我市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搶佔先機,首當其衝是在規劃編制中贏得主動。對此,我市積極開展「1+9」規劃體系編制。「1+9」體系中的1指《東營市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9指的是9個專項規劃。
  • ...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
    上世紀80年代,互花米草作為固岸護坡植物被引種到山東沿海,但近幾年來,互花米草呈爆發式擴張,影響本地原生植物物種,降低潮間帶生物多樣性,阻隔溼地水文連通性,導致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局部崩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成為制約山東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災難之一。
  • 直通人大丨山東在海岸線保護立法上做了什麼?
    至此,山東沿海七市均已制定海岸帶保護法規,實現了海岸帶保護立法全覆蓋,山東省也是全國第一個實現沿海城市全部制定海岸帶保護法規的省份。省人大常委會統籌全省海岸帶保護立法:著力謀篇布局 統籌協調海岸帶保護立法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山東「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