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完基因親戚多了!微基因用阿里雲5分鐘算出你的9級親人

2020-12-05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7月1日報導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賣草鞋的劉備為了扯大旗,自詡是中山靖王之後,相隔近兩百年,其實毫無說服力。

假若劉備穿越到今天,不用編家譜,吃個蘋果的時間,他就能查到9代以內血親。

7月1日,個人基因組測序公司微基因聯合阿里雲披露了一項研究突破:利用雲端充沛的大數據能力,實現了分鐘級的親緣匹配,可在100萬授權用戶中5分鐘內找到9級關係內的親戚。

9級以內的親戚是什麼概念?直接往上數可以算到鼻祖: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繞著彎算可以到「再從侄的曾孫」。

普通用戶在完成個人基因測序後,可選擇進行親緣匹配。在獲得個人授權後,系統會對資料庫中的基因數據進行逐一比對。不同於祖源分析只比對一個Y染色體或者線粒體DNA,親緣匹配要對全套DNA數據進行對比,計算量巨大。

採用傳統計算方案,一次親緣匹配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而在使用阿里雲的大數據計算能力後,通過微基因的優化,匹配效率降到5分鐘。

一位被美國家庭領養的中國女孩蘭蘭就用這樣的功能開始了尋親之旅。據浙江電視臺報導,她在系統中輸入自己的基因數據之後,成功匹配到一個有三代以上遠親血緣關係的杭州女孩小鄭。小鄭的媽媽老家是浙江蘭溪,同蘭蘭小時候被領養地(蘭溪社會福利院)的線索一致,尋親範圍由此快速縮小。

由雲計算掀起的計算革命,正在加速解碼生命天書。目前,國內70%以上的基因測序公司和研究機構都在使用阿里雲的服務。此外,阿里雲還同英特爾等合作加速精準醫療的普及,有望在一天內完成從樣本提取、基因測序、數據分析和診斷報告的輸出。

相關焦點

  • 用超算給材料測「基因」
    基於此,汪衛華實驗室在北京懷柔科學城構建了一個「材料基因工程平臺」。材料研究也有基因工程?這要從「材料基因組計劃」說起。競逐「材料基因組計劃」2011年,美國率先提出旨在縮短新材料研發周期和降低成本的「材料基因組計劃」。該計劃被稱為美國繼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的第四大重大科研計劃。
  • 微基因 CEO陳鋼:口水中的秘密,基因數據的未來
    會後,微基因 CEO陳鋼,與我們分享了基因數據未來在健康消費場景中的前景。陳鋼 微基因CEO騰訊新聞:首先想請問,像微基因這樣面向普通顧客,所謂消費級的基因檢測與醫學上的基因檢測有什麼區別回到基因檢測的角度,基因檢測所謂的消費級或者是DTC基因檢測跟臨床基因檢測,它沒有本質區別,它的檢測標準、檢測要求都按照FDA一系列的監管來做。
  • 消費級基因檢測生意經:免費背後的數據「護城河」
    「0元購」背後的數據生意繼6月推出祖源板塊「0元測」後,7月份,23魔方將「0元測」的內容進行了擴充,從最初的祖源板塊推廣到祖源、遺傳風險、遺傳特質、營養需求和藥物反應5個板塊的15項內容。2015年,剛剛成立的23魔方積累了1000多份用戶數據;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2萬多份;2017年,用戶數據接近9萬份;2018年達到30多萬;截止至今,用戶數據已經接近50萬份。從0到1很難,但達到1後,後續的用戶積累會越來越容易,呈現爆發式增長。
  • 阿里雲推出高效病毒基因序列檢索功能,它的底層邏輯原來是這樣的
    1.背景介紹2019年年底,中國的新興的商業中心武漢,爆發了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在流行的兩個多月中,在中國造成了3300多人死亡,8萬2千多人感染。隨著疫情的進一步蔓延,目前已經橫跨了109個國家,造成了80多萬人感染,4萬多人失去了生命。到目前為止,疫情使得50多個國家停擺,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閱微基因完成C輪融資,推動基因檢測在精準醫療等領域的普及
    2009年正式運營的閱微基因,是國內多基因聯檢技術領域的領軍力量。它始終關注自身研發能力的積累,採用PCR+CE技術平臺和系列原創性多重螢光擴增技術,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應用於多個領域的產品。目前,該公司的研發團隊有60 餘人,超過50%的成員學歷是在碩士及以上。他們在毛細管電泳平臺、高通量測序平臺、實時螢光定量PCR 檢測平臺領域中有著豐富的設計開發經驗。
  • 國外裁員頻發國內花式求生 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錢燒完了?
    此話一出,多家保險公司緊急下架相關產品,上述「新冠肺炎保險」顯示停售,領取連結也變成了微基因的產品購買頁面。2月19日,微基因又推出「買檢測送口罩服務」,該公司從不同渠道收集了各種防護口罩共1萬個,只要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499元的標準版檢測產品,即送2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
  • 阿里雲高效基因序列檢索助力新冠肺炎病毒序列快速分析
    簡介: 阿里雲高效基因序列檢索助力新冠肺炎病毒序列快速分析AnalyticDB for MySQL是雲端託管的PB級高並發低延時數據倉庫,通過AnalyticDB for MySQL向量檢索功能構建基因檢索系統,支持毫秒級針對10億級別的向量數據進行查詢分析,更加快速、高效地為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研發治療藥物以及相關疫苗提供幫助。
  • 用唾液測DNA,基因檢測指導減肥靠譜嗎?
    一家網店的客服稱:「我們檢測的是甩肉基因,主要檢測FTO、MC4R、ADRB3、CDH13等7大基因。這些基因主要調節食慾和脂肪分解,和肥胖的關聯性非常大。如果這些基因發生病變,發生肥胖的機率就會增加。報告會根據每個人的基因結果給出減肥建議,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讓你減肥更容易。」另一家網店的客服給出的回覆大致相同,「我們是測基因的位點。
  • 國家基因庫投入運營:全球最大,採用阿里雲技術
    9月22日,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中國首個、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正式投入運營。國家基因庫是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1期建成後,綜合能力世界第一。這裡既有保存動植物、微生物和人類組織細胞等樣本的「溼庫」,也有匯集各種生物信息的「幹庫」——數據中心。
  • 基因寶:用商業閉環升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價格混戰
    2019年甫一開年,基因寶就帶著9.9元基因檢測服務進入市場,將原本就已經瀰漫價格戰硝煙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定價打到極致低,頗像一個攪局者。自2013年破冰後,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經歷了2015年的大爆發,和2017年的大洗牌,留下了一群產品趨同,但未來尚不明晰的企業,爭奪市場頭部的位置,價格戰便在彼時不可避免地打響。
  • 幾萬元換幾張看不懂的紙:向無意義的基因檢測說不
    文丨癌度醫學部很多年前,我記得從事基因檢測銷售的一個朋友告訴我:「當我拿著那份並沒有卵用的基因檢測報告遞給家屬時,我不敢看她的眼睛,我語無倫次地解釋了幾句,然後像賊一樣逃掉了。」一個您並不陌生的場景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個患者或家屬表達想做個基因檢測。就會有很多的熱心人,他們爭相恐後地塞著印的花花綠綠的宣傳材料。甲說:做我們家的檢測吧,我們的產品好,檢測的基因數目多,測20個基因。
  • 不要猶豫 了解這些即可玩轉阿里雲ODPS
    ODPS設計之初就是為了對外開放,做基於網際網路的多租戶的公共數據處理服務,所以安全性在ODPS的設計和實現中具有最高的優先級。  簡單來說,ODPS(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是一項Web服務,大家不用花大錢建數據中心,就能分析海量數據。看到這個介紹,大概就知道ODPS是幹嘛的了。也可以和自建數據中心做個區分。
  • 全國懂「基因天書」的臨床醫生不足5%
    「說基因檢測報告是『天書』一點也不誇張。」武漢晚報10月7日03版一則《精英女花4萬元買了本「基因天書」》的報導引起不少市民共鳴。患癌機率有多大?基因報告怎麼解讀?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遺傳諮詢師將成為一個新興金領職業。然而目前這個角色在國內多由臨床醫生承擔,全國能勝任這個工作的臨床醫生還不到5%。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經過接近十年的市場教育,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基因檢測的價值。在美國,近幾年個人基因檢測服務市場增速極快,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 23andMe、主打祖源服務的 AncestryDNA 等公司,檢測人數已超過 2500 萬。而在我國,大眾市場對基因檢測的接受度也開始提高。
  • 微基因探索「基因+保險」服務場景,跨界合作實現三方共贏
    (噴上它,你就是整條街最奶香的崽)RIO 與英雄鋼筆響應國潮行動混搭,推出了復古畫風的墨水雞尾酒。(喝了它,你就是肚裡有墨水的英雄)就連生物科技行業也不例外,一種新的基因服務模式——基因檢測+保險應運而生。
  • 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 F155染色體劉姓者或是劉邦後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兩毫升唾液中的祖源與家譜: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百億市場在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多家公司開展了用戶爭奪戰,例如通過基因信息與家譜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用戶尋找自己的家族遷徙過程,尋找失散的家譜。
  • 天才能測出來?!幾千塊錢一次的天賦基因檢測有多靠譜
    已有充足的實驗數據和學術論證顯示,某些疾病或生理性狀與某幾個片段相關,基因檢測通過對基因進行測序,將測序出的數據和已有的數據進行比對,進行比對以發現是否攜帶有致病的基因突變,從而可能及早進行醫學幹預。趙屹說,目前,已經相對明確的某個基因位點與生理性狀或疾病相關的,大約是十萬量級。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經過接近十年的市場教育,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基因檢測的價值。在美國,近幾年個人基因檢測服務市場增速極快,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 23andMe、主打祖源服務的 AncestryDNA 等公司,檢測人數已超過 2500 萬。而在我國,大眾市場對基因檢測的接受度也開始提高。
  • 斯坦福攜手福特打造「基因微實驗室」有望30分鐘出結果
    就在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低成本、高度自動化的設備——「基因微實驗室」,可以在短短半小時內就得到結果。據悉,該發明利用了所謂的「晶片實驗室」技術(Lab-on-a-chip)和被稱為CRISPR的尖端基因編輯技術。
  • 肺癌靶向基因檢測: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
    本文就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療為例,與大家一起討論基因檢測的三個核心問題: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01為何測?截至NCCN NSCLC指南2020年第3版,除免疫治療需要檢測的PD-L1之外,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靶向治療的有藥可用的靶點已有五個,可用靶向藥及聯合治療方案十餘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