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尋親再「立功」!東北一女士採集基因樣本一個月後找到親人

2020-12-05 和訊

日前,國內知名的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了「DNA尋親」功能,將尋親者的DNA與23魔方約60萬人的資料庫進行智能運算,發現基因共組片段,從而鎖定親人線索。近日,通過該功能的又一尋親成功案例出現。

尋親十三年無果,採集基因一個月後親人「出現」

現居遼寧鞍山的王女士在成年後得知自己是被收養的實情。由於歷史原因,在當地還有數十位被收養的南方孤兒。近十三年來,王女士多次南下,到上等地的孤兒院尋找親生父母的信息,但多年無果。

由於缺乏有效線索,尋親只能是大海撈針。不過今年6月,在朋友的介紹下,王女士在23魔方通過唾液採集基因。很快,23魔方app就為她匹配到一位共祖片段達260cM的一代表親。在經過與這位表親的溝通後,發現王女士很可能是其一位姨奶奶的孩子,無論齡和遺棄地等信息都對得上。後經進一步確認,王愛成功找到的親生父母,幸運的是,他們都還健在。

DNA尋親與DNA比對?基因關係網絡是關鍵

2015年,23魔方在國內推出首款千元以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據相關數據,截止目前該公司已累計有超60萬用戶,數據量居行業首位。正是有了數十萬人的資料庫,使得DNA 尋親變為可能,也是區別於傳統DNA比對之處。

傳統的DNA比對僅僅是在確定了疑似親人的情況下,用DNA鑑定技術做最終確認。而DNA 尋親則是通過DNA檢測和資料庫發現「近親」,獲取尋親線索。「根據我們測算,約有40.0% 的人可以在尋親庫找到五代內的親人,繼而通過他們找到親生父母。」23魔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區別於傳統尋親的「人海戰術」,DNA尋親更為智能。僅需2ml唾液樣本,尋親者在家中就能完成採集。他們的信息綁定在23魔方的app上,如有親人的線索,也會在app中的「基因尋親」板塊呈現。通過近親線索的發現,再一步步找到父母兄弟,尋親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 升。

據悉,23魔方近日還將推出尋親者的線上登記功能。有尋親需求的用戶都可以0門檻進行登記,然後再進行基因採集。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23魔方推出「基因尋親」功能,依託60萬人資料庫發現親人線索
    尋親者將自己的DNA採集後,在一個60多萬人的資料庫進行智能匹配,通過算法發現與其基因關係相近的人,從而一步步鎖定親人的線索……這是國內著名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的基因尋親功能。通過這一功能,已有多位尋親者成功找到親屬。
  • DNA檢測發現「線索」,多位尋親者如願找到家人
    尋親者將自己的DNA採集並上傳到一款app上,通過智能的運算匹配到具有親緣關係的人,從而獲取到尋親的寶貴線索…… 區別於傳統的僅僅將DNA用作親子鑑定,國內知名的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了基於DNA資料庫發現親人線索的功能。據悉,已有多位尋親者通過這一功能成功找到了親屬。
  • 1972年農曆二月出生的王紅梅女士尋找江陰父母親人
    我有一個抱養的哥哥,出生於1972年農曆2月12日。當年養父去江蘇省江陰給抱養的哥哥下戶口開證明,在返回的車站碰到兩個女的抱著個奄奄一息的孩子,就送給了養父。那時我出生沒多久,臍帶都沒有掉。當時,養父給那兩個女的買了10塊錢的糖。2000年,當年從江陰抱回河南的哥哥,在江陰市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 93歲重慶老太DNA尋親:曾以為付笛聲是53年前送養么兒
    2個月前,常看「等著我」欄目的張老太告訴女兒,她發現電視上,尋親成功的家庭都做過相同的事,即去DNA基因庫配合血樣採集,當發現疑似失散的親人時,血樣提取出的基因能為精準認親提供權威科學依據。張老太一家在「等著我」欄目的尋親登記。由此,她叫女兒帶她也去做血樣採集:「我想把你弟弟找回來!」
  • 39個基因座完全匹配,美國姑娘的尋親夢圓了!
    最近我們一直在關注美國來的姑娘小珏在浙江尋找親生父母的事情,姑娘今年20歲,找到親人是她一直以來的一個心願。新聞播出後,眾多熱心觀眾提供了尋親線索,記者也陪著小珏一路尋找。我們的所有努力沒有白費,今天上午10點,好消息傳來了, 小珏和建德一位汪師傅的基因座完全匹配,姑娘的尋親夢,圓了!
  • 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
    &nbsp&nbsp&nbsp&nbsp4歲走失 29年後父子團聚&nbsp&nbsp&nbsp&nbsp肇慶端州公安機關通過DNA對比助力親人團聚&nbsp&nbsp&
  • 臺灣九旬老兵70年前離家,網際網路尋親一日找到兩名妹妹
    僅用一天,與親友分別70年的臺灣90歲高齡老人趙東發,就找到了兩個妹妹。1月3日,趙東發通過其女婿李仕偉,向網際網路媒體發布一則尋親消息,欲尋找他在大陸的兄弟姐妹。1月4日,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輾轉聯繫到了李仕偉。
  • 找到了!普洱白血病女孩親人已確認 將進行骨髓配型
    掌上春城訊雲南普洱18歲白血病女孩急需骨髓移植,尋找親生父母一事有了新進展。10月6日,女孩的姑姑李女士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找到了孩子的親人並確認了身份,他們覺得不用再做親子鑑定了,準備國慶節後直接去醫院做骨髓配型。
  • 臺灣90歲女軍官湖南尋親:老家烏鴉廟的親戚找到了!
    5月9日下午,90歲湘籍臺灣女軍官王淑蘭終於通過手機視頻與家鄉親人見上面了,與她視頻的是小她12歲的堂妹王榮華。這一刻,王淑蘭等了半個多世紀,幸運的是她等到了。5月7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聯合紅網發布《90歲臺灣女軍官尋親:17歲從軍從中尉退伍,老家在湖南邵陽烏鴉廟》消息,引發強烈反響。
  • 周杰尋親續:警方建議採血輸入全國打拐DNA庫
    新報訊(記者 郝少英) 12月17日,本報刊發消息《年幼被拐現尋親 周杰的記憶中有牧民趕場情景》,對廣西女孩周杰年幼被拐、想要在內蒙古尋親的情況進行了報導。此事引起了許多讀者的關注,首府警方建議周杰到其所在地公安局進行採血,將化驗後的DNA鑑定輸入全國打拐NDA信息庫,方便日後比對尋找。
  • 只要一根頭髮就能知道你長什麼樣 這項神奇黑科技讓真相不必再沉默
    利用DNA破案的核心關鍵是必須獲得犯罪嫌疑人的DNA,這一條件在大部分的兇案事件中都能得到滿足。無論是多麼狡猾的犯罪分子,完全抹除自己在犯罪現場的痕跡都絕非易事。警方採集到可疑DNA後,會採用各種方式尋找擁有該DNA的嫌疑人,這些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 江西建兒童DNA資料庫 將採集0~10歲兒童DNA樣本
    我省將採集0~10歲兒童的DNA樣本入庫,一旦孩子走失,將利用基因技術快速比對找回失蹤孩子,幫助被拐賣或走失兒童快速尋找到原生家庭。    據了解,江西省兒童DNA資料庫面向我省0~10歲的兒童,通過採集其DNA樣本進行專業檢測分析、數字轉化和存儲,並預留存兒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信息建立DNA資料庫,在意外發生時或其他必要時利用所存儲的信息,可有效預防拐賣兒童違法犯罪活動,從而保障兒童的健康生命權。
  • 江蘇男孩急盼救命骨髓 鄰水親人 你在哪裡?
    2005年10月8日,正讀高三的胡思龍踢完球回家,家人發現他臉色蠟黃,兩天後經醫生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急需親人移植骨髓。  11年前父親去世後,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子漢,胡思龍是全家人的希望。當拿到確診報告時,母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三個姐姐背地裡流淚,不敢告訴弟弟實情。從弟弟住院之日起,三個姐姐做了分工,大姐負責求醫問藥,二姐當起專職陪護,三姐到城裡打零工。
  • DNA人臉重構是怎麼回事?
    DNA破案不稀奇,可它的原理你真的了解嗎利用DNA破案的核心關鍵是必須獲得犯罪嫌疑人的DNA,這一條件在大部分的兇案事件中都能得到滿足。無論是多麼狡猾的犯罪分子,完全抹除自己在犯罪現場的痕跡都絕非易事。警方採集到可疑DNA後,會採用各種方式尋找擁有該DNA的嫌疑人,這些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 普洱18歲白血病女孩尋找血親:親人已確認,節後骨髓配型
    雲南普洱18歲白血病女孩急需骨髓移植,尋找親生父母一事有了新進展。10月6日,女孩的姑姑李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他們已經找到了孩子的親人並確認了身份,他們覺得不用再做親子鑑定了,準備國慶節後直接去醫院做骨髓配型。
  • 測完基因親戚多了!微基因用阿里雲5分鐘算出你的9級親人
    【獵雲網北京】7月1日報導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賣草鞋的劉備為了扯大旗,自詡是中山靖王之後,相隔近兩百年,其實毫無說服力。7月1日,個人基因組測序公司微基因聯合阿里雲披露了一項研究突破:利用雲端充沛的大數據能力,實現了分鐘級的親緣匹配,可在100萬授權用戶中5分鐘內找到9級關係內的親戚。9級以內的親戚是什麼概念?直接往上數可以算到鼻祖: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
  • 宜興「尋親大姐」現場驗NDA 被疑拿鑑定機構回扣
    生日血型都一樣,就等DNA鑑定結果了 來自河北邯鄲的馬志民今年60歲,從2007年起,每年尋親大會他即使請假也一場不落來參加,輾轉南京、無錫、宜興、常熟、常州等地尋找自己的親人。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昨天,他和來自無錫前洲鎮的丁阿婆一家相認。「他的生日和我媽送走的兒子同一天,而且血型也是A型。昨天他到我們村上,村裡人見了都說他長得和我小哥哥像。」
  • 1995年10月10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功橋鎮出生的小玉尋親
    寶貝回家全國免費尋親,所發案例均通過寶貝回家網站核實,事件真實,請大家放心轉發分享;【尋親幫幫幫】作者即寶貝回家本案例跟進志願者:藍色海岸登記資料為尋親人所填寫,經與尋親人溝通、核實後補充信息如下:一、基本信息尋親類別:寶貝尋家尋親編號:
  • 「阿憨」尋親 廈門市救助站為其採血作DNA比對
    記者拿出3月5日的《海西晨報》,阿憨見到報紙上的照片,一下子就認出了他自己。  廈門市救助管理站的彭醫生拿出器具準備為阿憨進行血液取樣,看到細細尖尖的針,阿憨又害怕起來。「阿憨,別怕別怕,很快就好了,不痛不痛!」在「爸爸」老李的輕聲安撫下,原本抗拒的阿憨安靜下來,乖乖配合。
  • 轉:接受骨髓移植後基因改變成雙人嵌合DNA的奇特病例
    原文:http://jandan.net/2019/12/26/dna-replaced.html大意是說一個美國內華達州的警員,接受骨髓移植治療,過了3個月,臉型、唇形都變了。化驗基因時,發現身體多處採集到的細胞樣本的基因,都變成捐贈者基因和他自己的基因都有的嵌合體狀態了。最離奇的是,他的精液裡的DNA也變成有捐贈者的DN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