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宜興「尋親大姐」呂順芳在無錫舉行今年第一場尋親大會。儘管下著雨,早上7點多就有尋親者帶著希望早早趕到會場。到下午4點多,來自內蒙古、河南、河北等全國各地的數百名孤兒以及很多家庭來到這裡尋親。 生日血型都一樣,就等DNA鑑定結果了
來自河北邯鄲的馬志民今年60歲,從2007年起,每年尋親大會他即使請假也一場不落來參加,輾轉南京、無錫、宜興、常熟、常州等地尋找自己的親人。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昨天,他和來自無錫前洲鎮的丁阿婆一家相認。「他的生日和我媽送走的兒子同一天,而且血型也是A型。昨天他到我們村上,村裡人見了都說他長得和我小哥哥像。」丁阿婆的女兒說,唯一不太符合的是,馬志民自稱是出生十天後被丟在無錫嬰幼院門口,而哥哥是在出生33天後被送走的。
昨天,88歲的丁阿婆也被接到現場採血。「我媽媽在家一直嘮叨,說有個兒子被送走了,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如果能找回來死也能閉眼了。」丁阿婆的大兒子劉雲良也陪著母親來尋親,他們聽說DNA鑑定結果要2個月後出來有些失望,「能不能早點出結果?媽媽年紀大了,如果確認是親弟弟,他還能在老人生前喊上一聲『媽!』。」
現場遭質疑,「尋親大姐」很委屈
尋親大會主辦者呂順芳是宜興市官林鎮一位農村婦女,她在尋找被遺棄的妹妹過程中,發現不少家庭有相同遭遇,於是創辦「尋親驛站」,如今有數千名尋親者在「呂大姐尋親網」登記了信息。她每年會在不同城市組織尋親見面會。14年來,她幫助200多名尋親者找到親人,被稱為「尋親大姐」。
隨著各種榮譽接踵而來,也出現了質疑聲。現場,來自北京的一家司法物證鑑定中心在採血,尋親者每人交1500元可做DNA鑑定。這家鑑定中心於2005年和呂順芳合作,建立了尋親人員DNA資料庫,幾年來通過DNA鑑定,比對成功的有37對。目前,這裡採集了約3000多人的數據。對前來諮詢和登記信息的尋親者,呂順芳總是勸他們,「你誠心想要尋親,趕緊先做鑑定。」雖然全憑自願,但是就有人現場稱,「花1500元能不能找到?你這麼賣力是不是拿他們鑑定機構的回扣?」對這樣的質疑,呂順芳很生氣,「我是做好事。」
記者追問,她和鑑定機構之間是否有利益關係時,65歲的她嘆了口氣,「我原來在供銷社工作,如果想賺錢就不會做尋親,也不會通過這個來搞錢。」她說自己不僅沒有收入,還要貼錢請外地來的尋親者吃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120元,這些錢全靠家人補貼。我現在是騎虎難下,年紀大累了不想做了,但獲得了這麼多榮譽,又有這麼多人找上門來,不能不做啊!」(現代快報記者 陸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