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接受骨髓移植後基因改變成雙人嵌合DNA的奇特病例

2020-11-29 同花順財經

原文:http://jandan.net/2019/12/26/dna-replaced.html

大意是說一個美國內華達州的警員,接受骨髓移植治療,過了3個月,臉型、唇形都變了。化驗基因時,發現身體多處採集到的細胞樣本的基因,都變成捐贈者基因和他自己的基因都有的嵌合體狀態了。

最離奇的是,他的精液裡的DNA也變成有捐贈者的DNA了。

————

不過評論區有人說,是這個人同時做了結紮手術,導致其不能噴射精液,只能噴射出攝護腺液,然後此液體混合了捐贈者骨髓造血幹細胞產出的有捐贈者DNA的血液,所以才導致精液DNA發生了變化(暈,只有血液沒有精子也能叫精液嗎?)……

————

這個感覺有點像現實版本的忒休斯之船,如果一艘船的每一個零件都換掉了,它還是原來那艘船嗎?不過文章中也說這個人的胸部和頭髮中的DNA還是原來的,並沒有完全換光……所以說他是嵌合體。

不知道他如果解除結紮手術,再生孩子,是否能正常像其他移植骨髓的人一樣生出正常的只攜帶自身DNA的孩子?還是攜帶混合兩套DNA的孩子?我覺得他這個情況有點像《質量效應》裡的藍色皮膚的那種虛構的外星人阿莎麗人了,等於和其他星球的任意性別的人都能結合,然後生出的孩子都是雙DNA嵌合體的後代(只不過阿莎麗人看著像是女的,他是男的)。

————

這個例子似乎說明基因整容,或者說後天基因修改也是有可能的,打入骨髓後最快只要3個月就能生效?(不過其他移植骨髓的人沒有這麼離奇的效果……搜了下也有個說法是因為白血病移植骨髓的人,往往混合有排斥反應,10年生不出孩子的才是大多數移植者的後遺症……)

但是基因整容和基因優化其實又產生一個哲學問題,到底用戶是被優化了還是把自己在微觀層面變成了別人?或者把自己的一半變成別人了?

來源: 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接受骨髓移植後,DNA 報告顯示他變成了另一個人?
    因治療需要接受骨髓移植 2 年後,朗被告知,自己血液中、精液中的 DNA 竟然全都被骨髓捐獻者的 DNA 取代了。也就是說,根據 DNA 報告,他遺傳身份已經由美國警察克裡斯・朗轉變為那位身在 5000 多英裡之外的德國捐獻者。
  • 骨髓移植後,男人的身體正被捐獻者的DNA「吞噬」,連精液都不再屬於自己
    美國內華達州的克裡斯·朗(Chris Long)曾患有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但幸好,四年前的那場白血病骨髓移植救了他的命。他很感謝那位素未謀面的骨髓捐贈者,那是一位住在5000多英裡外的德國年輕男子。一般來說,骨髓移植後患者體內的血液會變成和供體一樣。骨髓移植其實也就是人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通過體外循環的方式採集供體的造血幹細胞,輸注至患者體內,幫助患者重建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
  • 「雙人嵌合體」的是什麼意思
    前段時間,有一則關於「雙人嵌合體」的新聞刷爆朋友圈,這個被稱為「世上最大迷之綠帽」的故事,大意是講由於兩個胚胎融合,導致整個胚胎形成嵌合的狀態,使得後代與自己的基因不一致,一經轉出便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 骨髓移植55年 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不再骨髓穿刺 發掘更多造血幹細胞源  「我接受骨髓移植的時候有些糾結,可能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一位曾經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講述了的經歷,她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組,但在最開始沒有選擇造血幹細胞移植,「最開始我選擇了化療,我當時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復發了,不行了我再考慮移植。」
  • 骨髓移植55年:從鳳毛麟角到百萬受眾
    不再骨髓穿刺 發掘更多造血幹細胞源 「我接受骨髓移植的時候有些糾結,可能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一位曾經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講述了的經歷,她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組,但在最開始沒有選擇造血幹細胞移植,「最開始我選擇了化療,我當時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復發了,不行了我再考慮移植。」 人們對骨髓移植安全性的顧慮,使得不少患者不太傾向於做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 Naica™數字PCR助力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嵌合狀態檢測
    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是許多惡性和非惡性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受體產生新的血細胞,這些血細胞在遺傳上來自於供體DNA。一般採用血細胞基因型檢測的方式,稱為嵌合體分析。完全供體細胞嵌合狀態意味著100%的血細胞來自供體,而混合或部分嵌合意味著受體細胞也存在。因此檢測時需要分析受體在移植後的血液或骨髓中供體和受體的基因型的各自比例。
  • 美國男子接受骨髓移植後「變成」另一個人,體內出現兩套DNA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DNA(基因)都是獨一無二的,從出生後就不應該發生變化。而現在,有的人的DNA卻會因為接受骨髓移植而發生變化,出現一個人的體內含有兩套DNA 的情況。據《每日郵報》12月8日報導,一名美國男子因患白血病接受了骨髓移植。
  • 骨髓移植後愛滋病人「痊癒」
    2012世界愛滋病大會公布這一病例,被發現30年後愛滋病可能不再是絕症 愛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HIV),1981年發現,30年後的今天,曾因發現愛滋病毒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法國女科學家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宣稱,治癒愛滋病已成為可能。她提出這一觀點的依據是,美國一名愛滋病毒攜帶者接受骨髓移植後奇蹟般地被「治癒」。
  • 他的肉體正被捐贈者的DNA「佔領」:骨髓移植後,你還是你嗎?
    圖丨 Chris Long(來源: New York Times)作為一名警察,Chris Long 的骨髓移植手術引起了同事們的極大興趣:這類幹細胞替換手術,會讓他同時擁有兩套 DNA,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接受過移植的受體,組織或細胞會被 「取代」 麼?
  • 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後「變」成另一個人 體內有兩組DNA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內華達州的一名男子幾年前患有白血病,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他的DNA發生了變化,部分被他的捐贈者的DNA所替代。來自美國內華達州裡諾市的克裡斯·朗(Chris Long)在警局工作,在骨髓移植三個月後,他發現他血液和精液的DNA都變成了捐贈者的DNA。
  • 再障骨髓移植成功率有多高?
    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治療重型再障的兩種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應儘早採用。臨床常見由於醫師和患者對採用上述兩種措施的猶豫不決而喪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者合併嚴重感染,危及生命。此外,一些輕型再障患者可在病程中逐漸轉成重型,因而對於初次發病的輕型再障要進行隨診觀察,輸血和血小板時要注意去除白細胞,以減少將來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時出現嚴重排斥反應的危險。
  • 接受骨髓移植4年後,他精液的DNA都變成了另一個男人的…
    結果在研究之後,Renee發現,大概在手術結束後的3個月,Chris體內的血液就已經完全被新的血液替代了。2004年,美國警方在一個犯罪現場採集到了一些嫌犯的精液,但在上傳到犯罪DNA資料庫之後,警察發現這份精液樣本匹配到的,是一個在押的犯人……多次詢問之後,警察才確定,這個犯人接受過骨髓移植手術,警方這才根據捐贈記錄抓到了捐贈人。
  • 有什麼病不能做骨髓移植?什麼情況能做骨髓移植?謝別錄工作室
    若有嚴重的臟器器質性疾病,如嚴重心、腎疾病等,則不應作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受者的年齡一般以45歲以內為宜,年齡過大效果較差,但同基因和自體骨髓移植不受年齡限制。 1、急性血白血病 骨髓移植較普通化療的優越性在急性白血病得以充分體現,這種療法可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無病生存率顯著提高。AML在第一次緩解接受ALLo-BMT後,3年無病生存率可達50%左右;而同期化療病人的3年無病生存率僅18-27%。
  • 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 性染色體基因由男變女
    華龍網訊 (記者 唐彤東 通訊員曾理)昨日,記者從新橋醫院獲悉,正在該院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市民李祥光,其造血幹細胞基因類型已由男性的XY型,轉變為女性的XX型。  去年8月左右,平時身體不錯的李祥光患了一場感冒後,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今年1月,李祥光前往新橋醫院血液科求治。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歐瑞明指出,目前白血病患者相當部分的病人都可以治癒,特別是對於佔大多數群體的白血病患兒來說,和成人相比,白血病患兒規範化療的效果明顯好於骨髓移植,臨床治癒率可達到八成。與此同時,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後,很可能面臨無法生育、繼發性腫瘤等遠期併發症等問題,也不代表將來不會復發。如何權衡?務必慎重。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HLA配型與骨髓移植
    根據幹細胞的來源不同可分為自體、同基因(syngeneic)和異基因(allogeneic)BMT。同基因骨髓移植是指同卵孿生同胞間的移植,由於供、受者在遺傳學上相同,故與自體骨髓移植一樣,不存在免疫不相容的問題。
  • 全球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身份公開,接受幹細胞移植後體內HIV被清除
    不過Castillejo接受移植的幹細胞中帶有CCR5受體基因突變,可以抵抗愛滋病毒。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近三年並停用藥物18個月後,經檢測仍沒有發現他以前有感染愛滋病毒的痕跡,這意味著其病情已經持續出現了長達18個月的緩解。這也使他成為全球第二例治癒愛滋病的患者。
  • 星爺捐骨髓變老了?說說骨髓移植那些事
    每個人的HLA基因一半和父親相同,一半和母親相同,也就是父親或母親的HLA基因與我們永遠只有50%的相同,完全一致的概率為0。但是,在沒有更合適的骨髓捐獻者的情況下,父母捐贈骨髓就成為最合適的方案了,但確實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 一例年輕的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病例引發的思考
    此外,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能治癒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但有相當高的治療相關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生率,應充分權衡患者風險和獲益。本文將為大家展示一例年輕的 PMF 患者的診療過程及其帶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