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單親媽媽徐珖(化名)嚇壞了——女兒感冒了,剛開始她以為只是一次普通感冒,沒想到卻嚴重到住進了ICU。
女兒在ICU的時間內,徐珖備受煎熬、每天以淚洗面,恨自己沒有照顧好女兒。
自從2016年離婚後,她就一個人單獨撫養女兒,雖然也遇到過很多困難,但女兒可愛懂事,給這個普通的家庭增添了不少樂趣,也讓她省心不少,只要她努力撐一撐,家裡的日子就能過得還算溫馨美滿。
但是這一次女兒病情這麼嚴重,徐珖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撐不住了,每天都是硬著頭皮獨自面對一切。
讓徐珖慶幸的是,幾十天以後,女兒闖過了鬼門關,病情好轉,逐漸脫離了生命危險。
只是,脫離生命危險以後,新的一大波病情又襲來,讓女兒受盡折磨。5月25日,保定市兒童醫院開出的一個診斷證明上寫滿了女兒的患病情況——病種多達25種。
25種病裡面,有一個很嚴重的病叫「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這是一種同時或不同時具有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多發性肌炎(PM)、硬皮病(SSc)、類風溼關節炎(RA)等疾病的混合表現,血中有高滴度效價的斑點型ANA和高滴度U1RNP抗體的疾病。
聽到醫生解釋女兒診斷結果的時候,徐珖的心裡完全無法接受,她想不通,這怎麼可能呢,好好的女兒只是發了一次燒而已,怎麼就又是進ICU,又是得了這麼多嚴重的疾病呢?
也許是醫生也覺得這麼多病不好治,他委婉地告訴徐珖,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承受能力,來選擇是否治療。
徐珖不甘心,她發誓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女兒治療。
為了讓女兒得到最好的治療,徐珖把女兒轉到了北京市兒童醫院。經過醫院的精心專業治療,女兒的病情終於徹底好轉,雖然仍然不能行走,只能坐輪椅,但是讓徐珖看到了希望。
可是這時候,診斷費用成為她救治女兒的最大障礙。
前期幾個月的治療,已經花掉了40多萬,這不僅花光了徐珖所有的積蓄,還讓她欠下了一大筆債務。女兒後期的治療費用至少還要再花12萬,但是徐珖已經沒有錢了。
徐珖的家庭並不富裕,平時家裡生活只靠她一個人打工收入支撐,為了救女兒,她已經付出了她的所有。
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焦頭爛額之下,她在北京兒童醫院照顧女兒的時候,看到有別的病人在發起水滴籌,突然想起還有網絡籌款這種方式可以試一試。
以前,看到別人朋友圈裡轉發一些重病患者的求助連結,徐珖也會順手捐助一下。她也看到過,有人通過這種網絡籌款方式真的籌到了錢,從沒錢治病的絕望中擺脫出來。
但是無論如何,徐珖也不會想到,竟然有一天她也會需要藉助網絡籌款來救自己的女兒。
徐珖鼓起勇氣,向那個發起水滴籌的病人諮詢情況,對方向她介紹了一個水滴籌的籌款顧問。
在這位籌款顧問的幫助下,徐珖很快成功發起了籌款,籌到了一些錢。也許是因為徐珖平時忙於生活和照顧女兒,社交非常少,朋友圈裡的人也不多,最終籌到的錢離她的目標籌款還有一些距離。
在籌款顧問的建議下,徐珖女兒的情況,被介紹給了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基金會為徐珖女兒發起了募捐項目,並把募捐連結發布到了水滴公益平臺上。
這一次,徐珖終於籌夠了救女兒的錢。
女兒的生病,讓徐珖經歷了磨難,也讓她感受到了溫暖。親眼看到這麼多熱心人伸出援手,徐珖非常感動,她暗下決心,等女兒病好以後,一定也要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其他患病的家庭。來源:北國網
免責聲明:此文為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