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基本醫療參保人數在2019年已經有13.5億人,但是醫保存在給付額低、報銷範圍小等情況,居民在面臨重疾時,依然面臨著高額的醫療費用。以水滴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的出現,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
水滴籌的出現,成為很多困難大病家庭的「救星」,在家庭成員患上大病,求助無門後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水滴籌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患病家庭的困難,從而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這些患病家庭。
王建強就是這些被幫助過的人群中的家庭之一,來自山西農村的王建強和妻子在外打工以維持生計,並在前年迎來了自己的孩子思思,這個平凡的小家庭充滿著溫馨和快樂。但是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山西省兒童醫院被確診患上了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4期,在醫生的建議下,一家人當天就辦理了住院,並開始了小孩的治療之路。第一期化療,由於化療副作用強烈,思思幾乎每天都要吐十幾次。伴隨著高燒、拉稀,思思原本圓潤的小臉日益消瘦。隨著治療的推進,思思的病情逐漸穩定。可是巨額的醫療費已經讓一家難以為繼。但是為了救治女兒,王建強前去詢問醫生,大概還需要多少錢可以維持後續手術治療。醫生借合思思的狀況給出初步判斷「希望很大」,但是,孩子的病想要治好,保守估計需要50萬元……這讓王建強再次陷入絕望。
在朋友的介紹下,王建強與水滴籌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繫,並順利發起籌款。思思的病情很快引起了眾多愛心網友的關注,源源不斷的幫助向她湧來。很快,9000多位好心人伸出援手,水滴籌平臺為思思籌集到超過20萬元醫療費。目前,這筆錢已經用於孩子的治療。王建強一家說:「是水滴籌讓他們在絕望中找到希望!」
水滴籌致力於持續經營用戶口碑和信任,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針對以往用戶在籌款過程中無法隨時提現以應對緊急需求的痛點,水滴籌率先推出了「邊籌邊取」服務:籌款過程中,用戶可隨時根據個人治療需要多次申請提現,不限次數。
在水滴籌平臺,因神經母細胞瘤來尋求幫助、獲得幫助的家庭不是個例。他們每個人的故事不同,渴望拯救孩子的心情卻是相通的。水滴籌憑藉在大病幫扶領域的突出貢獻,現在已經成為大病患者和愛心人士信賴的平臺。越來越多的大病困難家庭因為水滴籌的幫助,度過了經濟難關,也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開始慢慢的參與到大病的救助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