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輻射傷害知多少

2020-12-06 騰訊網

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輻射:從穿越星系而來的宇宙射線、核電站的核燃料到家裡的大理石地板磚,從醫院的X光機到陽光裡的紫外線,從手機、微波爐、高壓線到電視臺廣播臺的信號塔,輻射無所不在,到處都是可能成為人們畏懼輻射的對象。有些人對「輻射」非常恐懼,你甚至可以買到專門用來屏蔽無線電波的「防輻射孕婦裝」、「防輻射床單」。還有各種諸如「木耳防輻射」、「仙人掌防輻射」、「瓶裝礦泉水防輻射」、「喝酸奶防輻射」等等流言。那麼,我們到底對輻射了解多少呢?這些防輻射的裝備真的能防輻射嗎?

我們關心的輻射,可以粗略地分成兩類,核輻射和電磁輻射。這兩種輻射並不是截然分開,核輻射裡面的gamma射線也是光子能量比較高的電磁波[見文末備註]。

核輻射就是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是攜帶很高能量的質子、中子、氦原子核、電子、光子等等。放射性元素會不斷地發生衰變反應,變成另外一種物質並放出輻射,輻射的射線有三種:alpha射線(氦核)、beta射線(電子束)和gamma射線(高能光子);原子質量比較大的放射性元素也會發生裂變反應(核電站或原子彈)放出中子或其他射線;較輕的原子核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聚變反應放出中子或者質子射線;而高能宇宙輻射在大氣裡面也會產生大量的次級輻射。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遇到聚變反應,裂變反應產生的射線一般也只有在核電站裡才有,所以比較常見的是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射線和宇宙輻射。

我們無時不刻不在受到各種核輻射。放射性元素衰變的三種射線裡面,alpha和beta這兩種射線在空氣裡面傳播的距離都比較短,不近距離接觸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影響的,「防輻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對於人體外部的這兩類射線都有一定的防護效果。但是實際上我們喝的水,呼吸的空氣,裡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空氣裡面有一定的碳14(beta衰變成氮14)、地下水和土壤裡含有微量的氡,等等。所以實際上,我們體內就有相當量的放射性元素,給我們帶來從內到外的核輻射。更不用提提穿透性很強gamma射線,還有從天而降的高能宇宙輻射在大氣裡產生的大量次級輻射。所謂的「防輻射服」並不能防範這些輻射,完全隔絕這些輻射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人們受到的這部分核輻射一般稱為天然輻射或自然輻射(natural background radiation)。

某些情況下,在工作場所(核電站)或者生活中(發生過核爆或者核汙染的城市)會在天然輻射之外接觸到更多的輻射。只要人體受到的輻射量不超過一定的標準,比如說和天然輻射比較小很多,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比如說,核電站裡面的核裂變反應是與外界隔絕開的,並沒有太多的輻射洩漏出來,而在核電站內部的工作人員一般會配備輻射劑量表,核電站周圍的輻射也會受到監控,以此來保證工作人員和周圍居民的安全。核電站對周圍核輻射的貢獻比天然輻射小的多,對核電站的恐懼是沒有道理的(關於核電站的討論:小薊•夏靜好的《核電站安全嗎?》)。

核輻射對生物體的傷害是怎麼造成的呢?生物體內有大量的各種分子,分子內部的化學鍵一般鍵能為二到十個電子伏。核輻射的各種微觀粒子帶有的能量都比化學鍵的鍵能高,因此有一定的可能性破壞人體內分子的化學鍵,造成分子的性質改變。大部分情況下,細胞內的個別分子被破壞失去生理活性之後,或者整個細胞受損死亡後,會很快被人體分解吸收、重新利用,不會造成重大的傷害。核輻射對生物體的傷害在食品生產中用來常溫殺菌,食品經過高強度的射線照射之後可以保證大部分的細菌被滅殺。治療癌症的放射療法(放療)是另外一種應用,通過對癌變的部位進行高強度的輻射處理,使得癌細胞(也包括正常細胞)大量死亡,達到抑制癌症的目的。

核輻射有一定的可能性對細胞裡的DNA等分子造成傷害(原圖來自windows2universe網站)

在極少數情況下,這種傷害可能會造成細胞內染色體上基因的變化,如果恰巧是生殖細胞的基因被改變了,那麼如果能夠產生正常的後代,就有可能獲得一些新的性狀。太空育種、輻射育種就是利用高強度的輻射處理種子,然後從這些受到高強度輻射之後還能夠發芽的種子裡面篩選培育,獲得性能比較好的新品種。因為天然輻射而產生的新基因、新品種在生物進化過程中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維持一個低水平的輻射對於生物種群的進化和發展是有好處的。

當然,這種傷害也有一定可能會導致正常的體細胞基因發生變化,如果這種變化不能修復並且細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現細胞不受控制地複製的情況,就成了癌細胞了。因此,長時間接受較高強度的核輻射是有導致癌症的可能性的。但是,如果受到的輻射強度不大的話,就不用去擔心。像前邊說過的,日常受到的核輻射是不可能完全隔絕的,這樣的危險總是難以避免,擔心也沒有用,沒有必要過於恐懼。儘量避免接觸強的核輻射就好了,比如說應該小心放射性超標的大理石地板、避免直接接觸核材料。居裡夫人因白血病去世,鄧稼先因直腸癌去世,這可能和他們長時間接觸放射性物質有關係。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些跟生活相關的輻射數據,除特殊說明外,數據均來自[1],不同來源的數據可能在細節上略有差別,不過大體的數量級應該是一致的。數據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體組織的傷害(劑量當量),單位是Sv(Sievert,譯作西弗或者希沃特),一Sv等於一焦耳每千克,表格裡面單位比較小,實際是毫(千分之一)Sv。從表格裡面可以看出,除航空、採礦行業之外,高輻射行業的職工在工作中受到的輻射都比天然輻射小。核電站的工作人員每年受到的輻射是1.12mSv,核電站周圍的居民受到的輻射一般認為比這小得多。了解這些數據,就很容易理解,對於核電站周圍和乘飛機出行中的輻射沒有必要擔心。

註:關於X光檢查輻射的數據,1.2mSv的數據是由[1]裡面第七頁表2世界每千人年X光檢查次數和由此產生的年人均劑量計算而來,並不能完全說明每次X光檢查的劑量。根據另外的數據來源(《從大亞灣核事件說起》文中的[5]),新加坡善達社區醫院關於X光檢查的說明文件裡面第二頁的表格,每次檢查的輻射劑量隨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的檢查輻射劑量較小,比如四肢和關節部位為小於0.01mSv,胸透為0.02mSv;而某些特殊檢查劑量較大,比如鋇餐為3mSv。一般的X光檢查相對於每年的天然輻射劑量並不顯著,沒有必要害怕。再者,X光檢查是醫療需要的檢查,是醫護人員發現病症、治療病症的必須手段,請遵醫囑。

備註:光、電磁波和光子

振蕩的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傳播就形成了電磁波,gamma射線、X光、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微波、無線電波和長波無線電,這些都是電磁波。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就是量子化的電磁波,是電磁波能量的最小單位。在電磁波和物質相互作用時,物質只能吸收或者放出整個的光子。波長越長,頻率越低,光子的能量就越小。可見光的光子能量在1.8電子伏(700納米的紅色光)到3.1電子伏(400納米的藍色光)之間。

參考:

1.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Re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to the General Assembly,http://www.unscear.org/unscear/en/publications/2000_1.html

2.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Sources of ionization radiation, http://www.unscear.org/unscear/en/publications/2008_1.html

3. J. C. Saez Vergara and R. Dominguez-Mompell Rom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sm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 routine flight operation of IBERIA Airline of Spain: 1 Y of experience of in-flight permanent monitoring,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136, 291 (2009).

4. Byoung-il Lee et al., Radiation dose distribution for workers in South Korean nuclear power plants,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140, 202 (2010).

5. 《核輻射》,中國輻射探測網,http://www.raydetect.com/article/080525115757.html

感謝水龍吟、fwjmath、Sheldon、Albert_Jiao、Lewind和Ent對本文的幫助,在成文過程中在微博上受到了方舟子的啟發,在這裡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核輻射傷害知多少
    有些人對「輻射」非常恐懼,你甚至可以買到專門用來屏蔽無線電波的「防輻射孕婦裝」、「防輻射床單」。還有各種諸如「木耳防輻射」、「仙人掌防輻射」、「瓶裝礦泉水防輻射」、「喝酸奶防輻射」等等流言。那麼,我們到底對輻射了解多少呢?這些防輻射的裝備真的能防輻射嗎? 我們關心的輻射,可以粗略地分成兩類,核輻射和電磁輻射。
  • 電磁輻射的危害知多少
    電磁輻射知多少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了電磁波,整個電磁波輻射範圍是由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普通可見光線、紅外線和無線電波組成。所有這些射線都由太陽發射出來,但是其中一些射線並不能到達地球表面,大氣層起到了濾波器的作用,它吸收了大部分傷害生物的射線,例如伽馬射線、X射線和紫外線等。只讓可見光線和某些無線電波通過,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幸運的。儘管如此,還是有大量的紫外線穿過了大氣層,當人們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時,需要戴上遮陽帽,否則皮膚會曬黑或使皮膚受傷。
  • 2020年醫院招聘考試預防醫學資料:住宅小氣候知多少
    2020年醫院招聘考試預防醫學資料:住宅小氣候知多少 以下是2020醫療招聘考試預防醫學資料的具體內容:住宅小氣候一、小氣候(一)氣溫在地面高度正常、穿單衣、靜坐、風速很小、無明顯輻射熱的溫度環境中
  • 了解輻射4各槍械屬性傷害是多少 面板傷害有多強
    在輻射4全槍械屬性傷害到底有多少,馬上帶各位了解下輻射4全槍械面板傷害程度以及前綴推薦,這僅僅是給大家的參考,遊戲裡的槍械使用還是以自身為準。
  • 《輻射76》傷害計算公式介紹
    在《輻射76》這款遊戲中,有一條傷害的計算公式,玩家可以通過這條計算公式來得出自己所能造成的傷害到底有多少。來看看「qd58gp」分享的《輻射76》傷害計算公式介紹吧。《輻射76》傷害計算公式介紹:F=min((D/RD*0.15)^0.365,1.0);其中,D是面板傷害,RD是傷害抗性。F是傷害係數。
  • 影像檢查的輻射傷害究竟有多大
    影像檢查的輻射傷害究竟有多大 2019-11-01 14:12: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陳鼎​ | 字號:A+ | A- 影像檢查的輻射傷害究竟有多大「拍胸片會不會增加得癌症的機率?」
  • 電磁輻射知多少
    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滿了電磁波,整個電磁波輻射範圍是由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普通可見光線、紅外線和無線電波組成。所有這些射線都由太陽發射出來,但是其中一些射線並不能到達地球表面,大氣層起到了濾波器的作用,它吸收了大部分傷害生物的射線,例如伽馬射線、X射線和紫外線等。只讓可見光線和某些無線電波通過,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幸運的。
  • 明知故問 | 影像檢查對人體的輻射傷害程度到底有多大?
    那麼X光、CT和核磁共振這三種檢查,對於人體的輻射傷害程度分別是怎樣的?對於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部分專家的看法。 而我們身體接受的輻射建議低於5 mSv/年,對於醫院等場所的放射工作人員來說,最多不能超過20 mSv。 有研究表明,只有遭受100 mSv以上的輻射量,人體患癌的概率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增加,因此,我們完全沒必要「談輻色變」。 那麼,放射科照X線輻射劑量可以忽略,那放射科的區域會不會有輻射?這機器咔咔響,得整出多少輻射量?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衝刺考點:倍數陷阱知多少?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解題方法速算公式匯總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解題速算答題技巧、資料分析題庫、高頻使用公式匯總。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衝刺考點:倍數陷阱知多少?
  • 電塔輻射到底對人體有無傷害?
    輸電塔資料照片電塔輻射到底對人體有無傷害?在網絡上,關於電塔輻射的危害被誇大,比如造成兒童白血病、誘發癌症、引發流產、胎兒畸形等。那麼,電塔輻射到底對人體有無危害?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鄔雄告訴記者,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危害的主要是電離輻射,此時電磁波會讓人體的蛋白質分子或遺傳物質發生異變,比如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但要產生電離輻射,輻射的波長必須非常短。
  • 過量的太陽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有哪些?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波長範圍為280nm~3000nm,其中最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是波長為280nm~400nm之間的紫外光(UV)部分,特別是波長在280nm~315nm之間的紫外B(UVB)部分。  少量的紫外輻射(290nm~400nm)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但大量的紫外輻射,特別是波長較短的紫外B部分(<320nm)對人體有損害作用,可導致皮膚曬紅、曬黑,甚至引起皮膚癌等惡性病變。
  • 手機帶有輻射嗎?手機的輻射對我們人體有傷害嗎?
    一提到輻射這個字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害怕。我的一個朋友買房子,就要求房子不能在小區的變壓器附近,因為變壓器有輻射。可見,現在的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了。那麼,我們天天寸不離手的手機,有沒有輻射?手機的輻射對我們人體有傷害嗎?手機帶有輻射嗎?
  • 輻射4爆炸傷害怎麼算 爆炸範圍及傷害介紹
    輻射4爆炸傷害怎麼算?許多玩家都不清楚在輻射這款遊戲中,關於爆炸的範圍以及傷害機制,要知道不同炸彈所擁有的威力都不會相同,而且在機制上和我們常識中的都會有比較大的區別。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快速的熟悉這些機制,下面就給各位帶來輻射4爆炸範圍以及傷害的具體介紹。
  • 輻射檢測儀:掌握這四條,成功避險輻射輻照傷害
    大家對輻射的了解大都還停留在網絡媒體出現的一些核事故上,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若是沒有輻射,人類將無法生存。所以大家對於輻射還是有很深的誤解的,對此,聚創環保本小編願意給大家科普一番。有科學家發現,地球上存在的輻射射線,對人類還是有好處的,它們可以不斷的刺激人體不斷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只要不過量,輻射並不可怕。
  • 做一次CT,到底「吃」了多少輻射?
    紅網時刻12月16日訊(通訊員 陳星星)「醫生,我今年住院治療期間,前前後後做了三次CT,做這麼多CT是不是『吃』了好多輻射啊?」「醫生,我們單位每年體檢都要照胸片,胸片照多了會不會得癌症?」說起輻射帶來的危害,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致癌。
  • 《輻射4》全武器改造攻略及傷害分析 輻射4武器怎麼改造
    導 讀 《輻射4》武器改造系統非常複雜,每種武器想要試出最佳改造方案的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今天小編帶來
  • 輻射無處不在!我會受到哪些傷害?
    問:我們身邊一直有輻射嗎?自然界中,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也就是說一切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以熱輻射或其他諸多形式產生,絕大多數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而自然界中的天然輻射分別來自太陽、宇宙射線及地殼中的放射性核素等,人類已經適應天然輻射的環境。例如,大理石一年的輻射劑量小於0.17mSv,等於吃1700根香蕉的輻射劑量。
  • 數碼配件大講堂:手機貼膜材質知多少
    手機貼膜材質知多少  近幾日武漢的貼膜哥趙周橋火了——依靠與妻子一起經營手機貼膜生意,他三年買下兩套房。此事引發了網民的激烈討論,話題已經突破1600多萬。這不禁讓很多不願意給手機貼膜的人生疑:真的有那麼多人喜歡給手機貼膜嗎?
  • 【朗鐸科普】手持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輻射大嗎?對人體有傷害嗎?
    對人體傷害可以參照關於X射線設備儀器的輻射安全標準。在我國國家標準GB 15208。GB15208:1-2005《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中,對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提出的輻射安全指標是:設備的單次檢查劑量不應大於5μGy;在距設備外表面5cm的任意處(包括設備的入口、出口處),X射線洩漏劑量率應小於5μGy/h。
  • 只有電離輻射才對孕肚有傷害,手機電腦的輻射是電離輻射嗎?
    「唉喲,說是這麼說啊,可電腦手機都有輻射,輻射了大人還好,輻射了孩子怎麼辦?」婆婆聽出了門道,接茬反駁。「我的老乾媽啊,我告訴你啊,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談到的輻射,都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能夠使物質發生電離現象,包括:X射線、Y射線、a射線、宇宙射線等」「這都是啥啊,聽不懂」婆婆一臉懵圈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