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自留地」,「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2020-12-04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自留地對於現在的農村孩子來說,算得上是個新鮮詞了,他們並不會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要劃分的話,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還熟悉這個詞,但到九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基本上就不常聽到這個詞彙了。

黑嫂還記得自留地,小時候家裡有自留地。但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自留地是什麼,於是就會有疑問,問這個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不少人在解釋這個自留地時,往往會解釋偏,偏的主要地方在這個「自留」上,這個我們下面會做出解釋。

自留地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舉措,我們今天就說一下什麼叫自留地,以及自留地為什麼會存在。

Ⅰ:什麼叫自留地

我們上面說了,很多人在解釋這個自留地裡,會解釋跑偏,因為這裡面有個自留,所以很多人認為,就是自己家留點地,種些自己想種的東西。

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解讀,這裡的「自」指的並不是自己,也並不是小農戶,指的是村集體。換句話說,所謂的自留地,其實是村集體的地,用來分給農戶。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過去有一段時間是「農業合作化」,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大鍋飯。大家一起種地,收穫的糧食會統一調配。

於是,自留地就產生了,允許村集體留出來一些地分給農戶,供他們種一些自己想種的東西,至於為什麼這樣,這個黑嫂會在下面詳細說。

像是黑嫂記事兒的時候,村裡自留地裡種的大多是蔬菜和瓜果,也叫「瓜園」,小時候一些男孩子調皮,上學的時候會偷溜出去,去自留地裡偷摘一些瓜果蔬菜吃,也叫「溜瓜園」。

雖然從黑嫂記事兒時,自留地裡種的都是些瓜果蔬菜,但自留地的目的並不是讓人們種這些東西,那究竟是想讓種什麼呢?

這正是我們下面要說的。

Ⅱ:自留地為什麼會存在

農業合作化時,大家一起勞動,收的東西統一調配。那有人想像裡會覺得,那農戶個人家裡就是什麼也沒有了?其實並不是,大家還會養一些東西,比如家禽、家畜啥的。

這些東西也需要吃喝啊,是需要吃喝,但這些東西的吃喝是不能從集體田地裡獲取的,於是就產生了自留地。

這就是自留地為什麼會存在,存在的理由是以前的農業分主業和副業。

所謂主業就是生產糧食以及經濟作物,副業就是你可以自由種一些東西來改善家裡的生活。

所以,最開始的自留地,其實也是種飼養家禽家畜的作物,可以是粗糧,也可以是別的作物。而家裡的家禽以及家畜產生的糞便,自己可以上到這些自留地裡,也可以上交換工分。

後來人們在種地上不再分什麼主業和副業,自留地大多都當自己家的菜園使用,就是種些瓜果蔬菜供自己家裡吃。

當包產到戶後,其實自留地的存在已經沒有必要,但關於去留,這些年還一直有爭論。

Ⅲ: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自留地,指的並不是農戶個體的「自留」,而是整個村集體的「自留」,這個每個村有多少自留地,每家該分多少,都是有槓槓的。

自留地可以說是特殊時期的產物,現在已經基本上成為了記憶。當然了,自留地的存廢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些都是個人觀點,像是黑嫂的看法就認為,隨著農業機械現代化的來臨,農業種植再沒有主業和副業之分,因為這個並不是確定的。

比如以前種糧食是主業,種蔬菜是副業,但現在卻反了過來。所以,既然無主副業之分,自留地這個名字存在的意義自然也已經失去。不過,這只是黑嫂的看法,不代表任何人。

相關焦點

  • 農村的「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自留地」是分給農民的菜園,面積很少。在分責任地之前,農村的土地都是集體耕種,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集體化時最小的單位是生產隊,生產隊上面是大隊,大隊上面是公社。政府考慮到社員的實際困難,就讓社員留有一部分地,不歸公有歸私有,隨社員自己安排種菜和其它東西。這地就叫自留地。在那個大集體的年代,是沒有工打的,全部男女老少都在生產隊上勞動,一天男的10分工,女的8分工,一分工幾分錢,10分工幾角的收入。
  • 人生4塊「自留地」,你不深耕,沒人替你耕
    自留地的名字如今已逐漸模糊,而在上世紀卻是人盡皆知。大致是指按體制分配給農民自己使用的少量土地,雖然是少量但其種植所得盡歸百姓個人所有,作為百姓衣食及收入的來源對百姓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自留地的耕耘好壞直接關係到收穫的多少,也因此影響著人們生活的質量。
  • 金星:舞蹈是我在精神上的一塊「自留地」
    她興趣太多,也很享受在不同圈子裡的遊弋,但她始終把舞蹈、舞團當成精神上的一塊「自留地」。10月15日-18日,金星舞蹈團將在上海大劇院演出經典作品《海上探戈》,以及2018年首演的《野花》。金星本人也將作為舞者,在《海上探戈》中登臺。二十多年前,從駐紮排練到首演新作,金星舞蹈團正是從上海大劇院出發,開始了這支民營現代舞團在上海的探索。
  • 這裡的冬季仿佛神奇冰雪世界,連上天都眷顧,被稱「神的自留地」
    如果說喀納斯是「神的自留地」,那麼喀納斯的冬季一定是神最不捨得公開的季節。煙霧嫋嫋、群山靜謐,在明淨純澈又安寧的冬日時光中,喀納斯化身為美麗的使者,呈現出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喀納斯的冬季仿佛神奇冰雪世界,連上天都眷顧,被稱為「神的自留地」,讓人看了就不禁心馳神往。冬季的喀納斯,褪去了秋的嫵媚,安靜如處子一般,群山被白雪覆蓋,銀裝素裹,任何一抹顏色都是驚豔的,未完全結冰的河流在緩緩流淌。
  • 補償安置方案公布,村民自留地20萬元/畝!
    棚戶區改造、徵地信息大家一直比較關心, 近日承德又有一地發布 棚戶區改造公告和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 五、房屋、宅基地、自留地的徵收與補償方式及標準 (一)對徵收範圍內的農宅及構築物的補償 1.被徵收的農宅院內的主房、小房、院牆及附屬物,由評估機構依據市場價格進行評估;其他建築物屬於合法建築按評估機構評估的市場價格給予貨幣補償
  • 在鄉村,逮魚的方式各種各樣,你見過的有幾種?
    文:愚伯的自留地圖:來自網絡想起兒時的事兒,思緒就如飄飛的風箏,起伏著波動著回到快樂的童年。無論通過什麼方式抓魚,都會讓我感到,辛苦勞動後所帶來的那分收穫的喜悅。時光流逝,快樂如夢一樣的童年已成往事,可那份喜悅一直在我的心底珍存著。常是在幸福的回味中,忘不了和大家一起抓魚的場景,更忘不掉那段永遠難忘溫馨的日子。
  • 六戶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起訴獲支持
    此案爭議焦點是,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能否主張按兩個孩子份額分配集體福利?按照《湖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夫妻自願者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繼續享受以下優待:(五)對獨生子女家庭,在發放扶貧貸款、社會救濟款物以及提供項目、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照顧。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今年去掃墓的時候,研究生的堂哥,看到墓碑上文字時,竟然都不知道墓碑上文字是什麼意思,難怪之前被取笑不知道公鴨和母鴨區別。他每次回到農村,總是說農村很多東西是陋習,但是每次說起外國的東西,總是覺得特別好,自己國家的文化覺得是陋習,不斷的拋棄,但是卻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而國內把中國文化保存最好的就是廣東。
  • 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摘要: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只有切實改善農村的生活條件,這些進城工作的農民工們才會在家生活,而這樣的工程國家和政府也在積極建設,什麼「新農村建設」、「城鎮化改造」等等,都是目前農村出路的大方向。
  • 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不過在農村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不出,八不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所在的農村有沒有這個說法,老農地處南方鄉村,還是有這樣一個說法的。每年正月初七的時候,一般父母都是不會讓你離家返鄉的,要麼初六提前走要麼就是初八就走的。所以說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說的就是初七不能夠離家,而初八不能夠回家。
  • 既是水果也是菜,農村不少人種,鮮食受喜愛,卻因「綠色」賣不動
    雖說現在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了,想吃菜、肉、魚什麼的,在菜市場基本都能買到,但在農村很多人家都還是習慣性的會在自家院子或是田裡騰出一小塊菜地,這種一般被叫做是自留地,農戶們會在上面種一些方便打理的蔬菜,比如蔥、姜、蒜、黃瓜、絲瓜等等,最少不了的肯定還是受人喜愛的西紅柿了,因為很受市場歡迎,西紅柿的種類可不少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一起來看看: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屋內添瓦,財走人敗的意思是當房子蓋好以後就不要在房屋內添磚加瓦,這樣做很容易使家裡破財人受傷。過去的農村房屋可能不像現在的農村大瓦房一樣蓋的乾淨漂亮敦實。蓋了幾十年的房子,經久失修之後可能會漏雨,嚴重的還有有可能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