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水果也是菜,農村不少人種,鮮食受喜愛,卻因「綠色」賣不動

2021-01-10 十年農耕

雖說現在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了,想吃菜、肉、魚什麼的,在菜市場基本都能買到,但在農村很多人家都還是習慣性的會在自家院子或是田裡騰出一小塊菜地,這種一般被叫做是自留地,農戶們會在上面種一些方便打理的蔬菜,比如蔥、姜、蒜、黃瓜、絲瓜等等,最少不了的肯定還是受人喜愛的西紅柿了,因為很受市場歡迎,西紅柿的種類可不少,紅皮的、黃皮的或者五顏六色的,樣子不同、口感也不相同。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西紅柿,見過或者吃過它的人並不多,因為它是來自東北地區的品種,南方很少見,它被當地人叫做是賊不偷西紅柿,也被稱作青蘋果番茄,既是水果也是菜,吃法與普通西紅柿差別不大,之所以叫做賊不偷還是因為這種西紅柿的特別,我們都知道一般的西紅柿未成熟前都是綠色的,但成熟後會從內而外的逐漸變成紅色或者黃色。

賊不偷就不是這樣的,這種西紅柿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成熟之後同樣也是綠色,想要判斷它是否成熟,唯一的辦法就是親自上手去捏,果皮比較軟滑的就是成熟了,硬的自然就是沒熟,也是因為只靠看沒有辦法分辨,農戶們就認為想偷菜的賊都會覺得它沒熟而放過它,所以才叫做賊不偷。

相比起來,賊不偷西紅柿還是挺好種植的,它全年都可以生長,屬於是中熟品種,或許是因為出生於北方,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都很強,生命力旺盛,但果子不算特別大,平均一個可以有150克左右重,平時也不需要怎麼管理,對水肥要求不高,在東北農村不少人種,相比如今市面上大量因為改良而失去原有風味的西紅柿來說,賊不偷西紅柿很難得的還保持著原初的味道,直接的體現在人們會拿它當水果吃。

這種西紅柿的風味很獨特,一口咬下去還有些許甘甜,汁水充沛、又面又沙、清甜可口,算是蔬菜生產中都比較少見的奇特品種,鮮食最引人喜愛,就和聖女果一樣,像是村裡的小孩子都是直接摘下來,擦擦表面就吃的,不過在產量方面賊不偷西紅柿不佔優勢,所以以前很少會有人把它拉到市面上賣,即使偶爾有賣的,價格也比普通的西紅柿貴上兩到三倍。

最近幾年因為不少人號召要還原西紅柿的風味,像是賊不偷西紅柿一類的「古早」品種都被人扒出來重新種植了。儘管如今市場上常見的西紅柿,在存儲和運輸上很讓果農放心,但很多消費者卻時常懷念以前那種又面又沙、帶著甜味的西紅柿品種。因此近年來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復古品種,深得消費者喜愛。

而賊不偷西紅柿的個頭和普通的西紅柿差不多大,卻因「綠色」賣不動,一方面是因為賊不偷西紅柿的知名度太低,很多人看到果皮是綠色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西紅柿還沒熟,吃了可能會中毒或者拉肚子。

另一方面是因為定價比一般的西紅柿要高,很多人覺得不放心,其實沒有必要這樣想,畢竟敢拿出來賣,商家也是要負責任的,要知道賊不偷西紅柿的口感是真的很不錯,保準喜歡這口的人一口下去就會愛上,如果能在生活中遇到賣的,可一定要買來嘗一嘗啊!

相關焦點

  • 既是水果也是菜,引入國內就被熱炒,四季開花結果,卻一斤賣9元
    提到四大名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過要說起四本著作中國民認知度更高的,那肯定是西遊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這本小說中,描繪的這個神鬼誌異的奇幻世界格外吸引人的緣故,但要是提起西遊記中最有名的植物,不少人應該都會想到傳說中千年才能夠結果,模樣如同嬰孩一樣的人參果。
  • 採收期長達半年,既是藥又是水果,被國際上看好,為何沒人種?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採收期長達半年,既是藥又是水果,被國際上看好,為何沒人種?一直以來,水果和藥材是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既是藥材又是水果的物種真的很少見,印象中山楂算一個,其他的要麼是水果,要麼是藥材。其實一些山野水果當中,的確有兩樣都沾的。
  • 農村這種藍色「野果」被稱「不老靈丹」現是稀罕水果賣40元一斤
    農村的這種藍色「野果」被稱作「不老靈丹」現是稀罕水果賣40元一斤,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就知道,農村的生活真的是非常有趣,小妖特別喜歡農村的生活,每天都是可以很悠閒,生活節奏也不會那麼快,最重要的是可以去摘一些果子,畢竟農村的野生植物非常多,這野果子也是多種多樣,有些吃起來還是挺美味的呢。
  • 既是水果又是菜 番茄番茄我最愛
    既是水果又是菜 番茄番茄我最愛番茄,即西紅柿,是茄科番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原產南美洲,中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喜歡吃什麼菜都要帶點番茄 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十分下飯馬上就要到番茄上市的季節了 大家快來跟小編看看番茄還有什麼另類的吃法吧。番茄魚番茄魚是用番茄和魚燉製而成,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二者結合不僅美味,更是一道綠色、健康的家常菜!
  • 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
    導讀: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對於許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童年有著許多難忘的記憶,其中最能引起大家共鳴的,筆者個人認為是野果,畢竟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來說,那時候可沒什麼錢買零食吃
  • 果實似豆子,種子有毒,既是水果也是菜,如今大量種植致富
    最近農村地區陸續結束春耕了,農民對於今年自己所選擇的作物都十分有信心。村裡有人選擇繼續種植柚子,也有人改種蔬菜,也有少部分人選擇一些比較有前景的中藥材。原本單一的種植因多年來柚子行情不好,逐漸發展成多樣化種植。
  • 這個「上海出品」變樣了,從按重量賣到按數量賣,還有了「國家級」
    在最近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辦的地產優質鮮食玉米評優推介活動上部分已經引入地產玉米銷售的企業透露,目前高品質玉米不是按重量賣,而是按個頭賣,便宜的每個兩三元,貴的可以賣10元多,市場反響很好。
  • 去年1元豐產又豐收,今年3毛卻賣不動,菜農:明年還有戲嗎?
    這幾年隨著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經濟,以及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製的實施,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也都紛紛回到了家鄉,大力發展本地的種植和養殖。筆者家鄉這邊,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算是成了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基地,不少村民都以種植蔬菜為生,前幾年種植效益不錯,讓不少村民有了盼頭,也就使得種植規模越來越大,周邊村裡的農民朋友也跟著開始種植蔬菜了。
  • 「賣不動」的何止板慄?又一農產品遇到難題,老農有苦說不出
    最近網絡上關於家裡頭種的板慄上市之後,價格非常的低,以及集體喪失之後,已經讓市場出現了泛濫的情況,所以現在種植戶們也是非常的著急,怕到時候板慄在家裡面大量的堆積就賣不出去了,一開始本來就是考慮到行情不好,想等到年底價格上漲了再賣的,可沒有想到市場的價格仍然沒有任何的起色。
  • 海南五指山,夏季冷清水果價格親民,黎族大媽賣野菜名字太古怪
    五指山市冬暖夏涼,年均氣溫22.4度,不受寒潮和颱風影響,有「天然別墅」之稱。常住人口10萬的五指山市,有獨特的氣候優勢,成了外地人過冬的首選。當地人說,這裡到冬天就成了東北人的天下,小區、菜場哪哪都是東北口音。五指山市聚居著漢族、黎族和苗族三個民族,以黎族人最多。六月在當地旅遊,想看看這裡的黎族早市,六點多從酒店出門。
  • 農民不種糧食種果樹,顧客主動採摘也不賣,幾噸水果留著要幹啥?
    可是,梨園主人胡大叔卻連連擺手拒絕,並聲稱自己種植水果並不是為了賣錢,所以,給多少錢也不賣。辛辛苦苦搞種植,卻不是為了賣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對此,胡大叔表示,在果園下搞養殖的好處是,一些疏掉的果子和自然落掉的果子,都被雞鴨鵝作為食物吃掉了,所以,他養殖的這些,都是吃水果、青草和蟲子長大的,他就是要打造一種生態的有序循環,吃上最綠色的農產品。胡大叔種植那麼多果樹,養殖那麼多家禽,自己吃是吃不完的,預計有三四噸重的產量,不對外銷售,想必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 雞骨草是一種中草藥,為什麼那麼少人種呢?
    、馬齒莧、萋萋菜等都是比較常見的,今天要說的雞骨草也是一種中草藥。雞骨草在農村有很多叫法,使用最多的一般有黃頭草、黃仔強、相思子、大黃草、豬腰草等,中醫入藥對於清熱解毒、止痛等都有顯著作用。雞骨草在農村種植規模不大的原因,主要是現在市場上對雞骨草的需求量並不大。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雞骨草作用和用途。
  • 仫佬女兒賣「菜」記
    「每天凌晨四五點起床,天剛蒙蒙亮,就挑菜到集市上去,有時在菜市場守一整天,菜也賣不完。」回憶過去,羅翠美感慨萬千。也許是因為這個仫佬族妹子看上去年幼,長得黑瘦,惹來許多人同情,加上價格也賣得相對低,慢慢地,羅翠美總是很快能賣完。但是,憑著她瘦小的身子骨,又能挑得動多少菜呢?每天的收入非常有限。
  • 櫻桃紅 桑椹黑 藍莓藍 李子綠 時令水果新鮮上市
    近期昆明天氣回暖,櫻桃、桑椹、藍莓、李子、西梅、番石榴等季節性水果紛紛上市,五顏六色,招人喜愛。都市時報記者走訪了篆新、東站農貿市場和西城時代農貿市場,發現各種時令水果因為產地、賣相不同,身價也各不相同。有些水果的價格雖不便宜,但依然很受市民歡迎,尤其是櫻桃和藍莓。
  • 長在地下的水果,吃起來像雪梨,曾賣15元1斤,如今價格大跌
    如果大家經常逛菜市場,去水果店購物,就會發現有些在農村不起眼,甚至沒人要的野果,現在城裡卻賣得非常昂貴。昨天筆者介紹的覆盆子就是如此,農村山上沒人摘,城裡卻要一兩百元一斤,是不是「天價」呢?
  • 為什麼老一輩人種葡萄時,要在樹下賣一塊豬肉?其實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老一輩人種葡萄時,要在樹下賣一塊豬肉?其實原因很簡單!炎炎夏日裡,人們都喜歡在空調房裡抱著大西瓜追劇,西瓜在夏日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水果明星了。但是還有一種水果在夏季也異常受歡迎,那就是葡萄。許多八零後九零後關於葡萄,也許都會想到小時候葡萄架下爺爺奶奶講的那些故事。
  • 受疫情影響,一些貧困地區農產品遭遇銷售難——
    受疫情影響,近期部分地區重要農產品流通受阻,一些地區蔬菜、水果滯銷賣難。解決農產品滯銷和賣難是增加貧困戶收入的重要途徑,各地要把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作為當前的大事要事,要把保地產與外部調運相結合,把常規渠道與應急保障相結合,把傳統流通與新興業態相結合,努力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受疫情影響,不少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遭遇滯銷賣難。
  • 這種叫「雷公屎」的野菜,因難洗被農村人嫌棄,卻賣到百元一斤!
    在農村,小孩都比較怕打雷,特別是到了春天的時候,下雨天特別多,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下雨。而一下雨就會打雷,天空傳來的「轟隆隆」的聲音能夠讓每一個小孩子都嚇破膽。但是這個時候村裡的婦女都很開心,到了下雨過後,她們便會準備籃子、盆等各種工具,出門進行「尋寶」活動,每每都會滿載而歸。
  • 酷似荔枝,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成稀罕水果,常包裝成進口貨
    導讀:酷似荔枝,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成稀罕水果,常包裝成進口貨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或多或少都吃過野果,畢竟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比現在差多了,想要吃到水果可不容易,而那個年代,農村野外各種野生植物多,能結出好吃野果的植物也多也多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野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常吃的東西,儘管這些野果沒人管理,但它們的味道和營養卻不輸於人工種植的水果,因此很多野果都深得人們的喜愛,現如今更是發展成了市面上常見的水果,比如樹莓、桑葚、刺梨等野果,現如今就有很多農民朋友專門種植,在市場上也很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