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夏季冷清水果價格親民,黎族大媽賣野菜名字太古怪

2020-12-06 知秋意識菩提

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五指山市冬暖夏涼,年均氣溫22.4度,不受寒潮和颱風影響,有「天然別墅」之稱。常住人口10萬的五指山市,有獨特的氣候優勢,成了外地人過冬的首選。當地人說,這裡到冬天就成了東北人的天下,小區、菜場哪哪都是東北口音。

五指山市聚居著漢族、黎族和苗族三個民族,以黎族人最多。六月在當地旅遊,想看看這裡的黎族早市,六點多從酒店出門。街上別說東北人,連本地人也很少見,感覺挺蕭條,看來那些來過冬的「候鳥」又北飛了。

當地的菜市場也不好找,穿過好幾個紅綠燈,才在路邊看見一個小集市,顧客和攤主總共加起來不到30人。

早市上賣菜的大爺大媽,民族特色最明顯的就是這位大媽,看頭巾應該就是黎族的。大媽賣的是兩種蔬菜,茄子和一種綠色葉子菜。

大媽告訴我們,這菜的名字叫小鳥菜,4元錢一把,小編第一次見。大媽的話不太好懂,於是在百度上查小鳥菜的學名和功效,是野生還是種植?居然搜不到,挺神秘哈。後來有網友說是木子菜,可還是糾結,這菜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位大哥賣的是芭蕉,2元一斤,稱了8元錢有10幾根,太划算關鍵還很甜。

熱帶水果裡,海南的椰子最有名,省城海口就被稱為「椰城」,賣水果的自然少不了椰子。3元一個的椰子,即開即喝,味道清香解渴,想起了90年代很風靡的那句廣告詞「椰風擋不住」。

還有椰子殼做的鍋刷,環保也挺好玩。用這玩意刷鍋,做出的菜會不會有椰奶味?商家腦洞一開,便增加了椰子的附加值。

木瓜也是2元一斤,這麼大一個才7元。在三亞鳳凰機場超市裡,香蕉標格15元一斤,木瓜13元一斤,這裡水果賣的是白菜價呀!

大叔賣的都是野生保健品,來看看都有什麼?

野生靈芝,滿滿一大盆,小編看不懂好壞,也就沒問價格。

像一串串佛珠的鷓鴣茶,是一種奇特的野生涼茶,喜歡生長於荒山野嶺石頭縫中,也叫山苦茶,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茶品中的「靈芝草」。其功效能熱解毒、降壓減肥,有好聞的藥香味,小編也是第一次見還沒喝過。

相關焦點

  • 海南最高峰五指山之石級路和木棧道
    現在說起海南,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三亞,三亞已經成為海南的象徵,事實上,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南島的象徵一直是五指山,有「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的說法,20世紀80年代初,當《請到天涯海角》成為全國熱門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時,這首歌在長江對岸流行了十多年,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三亞以其得天獨厚的碧海藍天
  • 爬海南最高峰五指山2:石級路和木棧道
    現在說到海南,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三亞,三亞儼然已成為了海南的象徵。其實,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南島的象徵一直都是五指山,有「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的說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唱紅全國的時候,《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這首歌曲已經風靡大江南北十多年了。
  • 來五指山玩,這四種五指山特產不要錯過,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
    原創文/華輪編輯五指山市是海南省直轄縣級市,地處海南島中南部腹地,五指山市是有名的「翡翠山城」,因海南島上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得名。五指山為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島的象徵,五指山橫亙於海南島中部,最高峰海拔有1867米。
  • 海口騎樓老街「文化周」,五指山展位最火爆,天上多了一個大月亮
    在騎樓老街區裡,遍布著眾多的客棧民宿,都很有特色,淡季的時候價格很親民,那種獨特的體驗感,無以倫比。2020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的主會場的入口處。以「傳承·創新·共創錦繡世界」為主題的2020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以下稱「文化周」)於 11月19日—24日在海口騎樓隆重舉行,這是第二十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 到海南「肺」裡深呼吸,在五指山用綠色治癒生活
    不僅是為了支持海南旅遊業的復甦, 更是因為不必山長水遠舟車勞頓, 海南還私藏著無數你不知道的山川湖海, 比你想像中更美、更震撼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海南之肺」
  • 海南五指山市被授予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五指山由於海拔高,緯度低,森林密布,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22.4℃,夏季平均氣溫為25℃,冬季平均氣溫為17℃。五指山地區生態系統保持完好,空氣自淨能力強,空氣純淨無粉塵,是避暑避寒、觀光、療養、康復、度假的勝地。
  • 五指山優品3丨渾身是寶用途多 產品研發價值高 黎藥蜘蛛製品已上...
    尋味五指山  山間蛛王 獨有資源  五指山蜘蛛(海南捕鳥蛛、敬釗纓毛蛛)作為黎族先民的文化圖騰之一,具有數千年悠久的人文歷史和藥用食用傳統。  海南五指山蜘蛛為負趨光性,晝伏夜出,這類蜘蛛敢於捕捉比自己大兩三倍的食物,是攻擊性和毒性都非常大的蜘蛛種類,是海南的獨特生物資源。
  • 海南五指山下雪了?呵呵...
    今天朋友圈瘋傳五指山下雪了?此「五指山」非海南的五指山而是四川G213線五指山隧道其實這不是海南第一次「被下雪」幾年前下面這張照片也被瘋傳過呵呵這是海南不假可人家是青海省的海南州1月11日,某微博帳號發布信息稱海南五指山氣溫將降到0℃,隨後網絡上出現五指山隧道下雪的圖片並隨之傳播開來。
  • 了解海南走進海南
    可以說,海南的特色文化就像深埋在地下的一壇陳年老酒,由多種文化聯合釀造而成。黎族的手工藝文化很早就發出了璀璨耀眼的光芒。早在漢代,黎錦就已是宮廷歲貢的上等佳品。唐朝時,黎族地區所產的珍珠和玳瑁也開始作為貢品和商品輸入到中原地區。五代以後,黎族地區出產的黎錦、黎單、黎幕等手工藝品暢銷內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在京展出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趙優 通訊員李娟娟)9月8日上午,「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
  • 「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明天在北京開幕
    9月8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文化宮主辦,海南省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展覽館、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承辦,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協辦的「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將在民族文化宮開幕。展覽持續至10月7日,期間將向全國觀眾呈現150件精美絕倫的黎族紡織品,傳播海南多彩的黎錦文化。
  • 網傳海南五指山下雪了?假的!
    2021-01-11 19:41:40 來源: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海南日報
  • 暢遊海南,喝著椰子吃著雞,帶你領略與眾不同的海南個個美上天
    陽光海南,獨家天堂 海南這座風光旖旎的熱帶島嶼,那裡有遼闊廣袤的天空、澄清透明的海域、平坦柔軟的沙灘、樹影婆娑的椰林、熱帶水果、珍奇植物和神奇的海底世界。當你在浪漫的椰風海韻中品嘗著美味的海鮮,這裡無疑就是人間的天堂。
  • 黎族樹皮布:從有毒之樹取貼身之衣(組圖)
    新房以每平方米1300元的價格,承包給外來的施工隊,包裝修。他雖然什麼都不用做,但忙於監督進度。現在工程已在收尾,一個月內就能搬入了。  王文奇今年57歲。對他來說,時代變化太快了。在半個世紀前,這裡公路未通,黎族村民們居住在茅屋裡,並且以狩獵、捕魚和一些種植為生。  他小時候,人們還是住著木屋平房,厚厚的茅草鋪成屋頂。
  • 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
    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中新社記者 王曉斌 攝 發布時間:2020-07-28 08:39:54 【編輯:李駿】 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
  • 天貓618爆款團水果全面自由:荔枝櫻桃剛賣爆,黃杏小米蕉又火了
    網商君從吐槽吃不起車釐子,到哀嚎連普通水果也吃不起,這個夏天,「水果自由」話題徹底火了。面對線下漲價潮,吃貨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電商平臺。記者從聚划算了解到,上線僅一周的天貓618「千萬爆款團」憑藉原產地直供的價格優勢,已接連賣爆荔枝、櫻桃、黃杏、小米蕉等多種水果。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它還有個更為古老的名字叫瓊崖對開蓋蕨  海南島18個市縣中,石松類和蕨類植物種類達到200種的市縣有7個,最多的是昌江黎族自治縣,多達315個分類群,其他6個市縣分別為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295種)、陵水黎族自治縣(249種)、五指山市(232種)、白沙黎族自治縣(231種)、樂東黎族自治縣(217種)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214種);同時,對於海南山地較少的縣市如海口、文昌、定安、瓊海、澄邁、臨高、屯昌等地
  • 農村有種野菜,以前沒人要,現如今10元一斤不愁賣,老農:太貴了
    野菜在農村是再尋常不過的植被,相信生活在農村的很多朋友都吃過野菜,這些在野生環境下生長的菜它們生長在農村的各個角落,並且品種也比較多樣化,在夏季的時候野菜的品種尤為的多,像婆婆丁、地木耳、馬齒莧、蒲公英等等,有的人可能覺得野菜這種東西口感並不好,但有的人可能覺得野菜是一種比較綠色的菜
  • 守藝中華•行走日記 |檳榔谷中瀕臨滅絕的黎族非遺技藝
    稍作休整後,採風團隊重新出發來到海南,登陸熱情海島,在那裡深入探訪被稱為中國紡織史「活化石」的海南黎族織錦,聆聽黎族民間故事,品嘗各類黎族美食,還將親臨檳榔谷體驗原汁原味的海南風情……檳榔谷距離三亞市區二十多公裡,這裡周邊是綿延的山脈,檳榔谷就在山脈之中,之所以叫檳榔谷,是因為在這裡種植了眾多婀娜多姿的檳榔,如果說椰子是海南的象徵,那麼檳榔就是黎族人的標誌了。檳榔即是中國「四大南藥」之一,深受中國南方各省以及東南亞地區喜愛,也是黎族人的財富,檳榔樹種下後基本不用管,結了果去摘來賣就好,基本每顆樹每年的果子,可賣7000--10000元。
  • 「黎族服飾始祖」樹皮布:消逝中的無紡文明
    「海南有這種東西嗎?我是地地道道海南人,怎麼從來不知道有樹皮布呀!」 筆者在海口市龍華鎮採訪了當地的一些村民,他們確是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然而當被問起樹皮布的時候,卻滿臉的新奇和疑惑。 就在筆者一臉失望之時,傳來了一個響亮的聲音。「我知道樹皮布,小時候我還見過呢。」循聲望去,只見這時走過來一個約莫四十多歲的農民,扛著個大鋤頭,褲管挽倒了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