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似豆子,種子有毒,既是水果也是菜,如今大量種植致富

2020-12-07 騰訊網

最近農村地區陸續結束春耕了,農民對於今年自己所選擇的作物都十分有信心。村裡有人選擇繼續種植柚子,也有人改種蔬菜,也有少部分人選擇一些比較有前景的中藥材。原本單一的種植因多年來柚子行情不好,逐漸發展成多樣化種植。

今年村裡種植最多的一種作物是一種長得像豆子的植物,人們叫它豆薯,實際上更廣泛的叫法是涼薯。涼薯長得像豆子,實際它就是豆科植物,跟我們常見的紅薯、蜜薯是完全不同的植物。蜜薯屬於藤本植物,但人們種植它並非要收穫它的果實,而是在於它的地下肥大的塊莖。這一點如果深入理解它的名字,就能深刻意會。豆薯是地上部分長得像豆子,而地下肥大的塊莖就像是薯類植物一樣,可口誘人。

豆薯作為民間常見的普通作物,可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卻很少。小時候老人總會叮囑我們在田裡遇到豆子不能隨便採摘,更不能當零食吃。現在深刻體會之後才發現老人們的良苦用心,當年提醒我們不要亂採豆子當零食主要是意指不要採了豆薯的果實,以免誤食了。經農民多年種植經驗和現在科學研究表明,豆薯的果實似豆子不可食用,主要原因是豆薯果實內的種子有毒性,並且還是劇毒。

因豆薯的種子有毒,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經濟價值,只用於農民種植豆薯繁殖而已。豆薯的經濟價值主要為地下肥大的塊莖,是一種可以作為蔬菜又能當水果直接吃的降暑利器。我國對於涼薯的記載要追溯到清朝年間的乾隆時期了,其中最早對它記載的是乾隆年間修訂的《順德縣誌》,當時的豆薯被叫為是廣東沙葛,後再次出現在史書上的是同治年間修訂的《成都縣誌》記載為山地瓜。可見當時這豆薯在我國已經被廣為認識,並且已經有農民開始種植了。

為啥我國歷史幾千年之久,豆薯記載卻僅僅幾百年呢?實際上豆薯不是我國的原有物種,它是原產於南美洲地區的一種類似國內紅薯一樣的植物,後來在清朝期間才傳入我國,所以史書記載十分少。目前我國豆薯產區主要集中在雲貴川和東南沿海地區,算得上是一種南方特有的果蔬作物(既可以當水果,又能當菜吃)。在南方人看來,豆薯的水果食用價值非常高,夏天食用可起到降暑的作用,而在北方人看來,豆薯僅是一種普通的蔬菜,少有拿它當水果的。

豆薯在我國經過3百多年的種植髮展,如今已被許多農民朋友認可。國內豆薯種植品質最好的要數貴州地區,當地所產的豆薯品質優良,具有多汁、脆甜,且營養非常豐富。據科學檢測,豆薯富含大量的蛋白質、糖類、碳水化合物、水分等,還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有一定的降火效果。作為一種地下水果,採挖出來清洗乾淨剝了皮就能直接食用,作為蔬菜,僅需簡單切塊清炒也能讓人回味無窮。

僅以經濟作物的身份來看,豆薯具有產量高,種植容易,深受農民朋友喜歡,加上近年來豆薯在水果領域、蔬菜領域走俏,如今筆者當地農民選擇大量種植豆薯致富,也是一種發展趨勢。

介紹這麼多,你們認識豆薯、涼薯嗎?你們吃過嗎?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哦!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全株都有毒,過去野生的沒人要,如今農民卻大量種植,種子很值錢
    導讀:全株都有毒,過去野生的沒人要,如今農民卻大量種植,種子很值錢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它們形態各種,姿態萬千,它們不僅將農村裝扮的綠意盎然,同時還有自身獨特的價值,給農民們帶來了諸多好處。別的不說,就單說野菜,不僅好吃有營養,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錢。
  • 一種滿身是刺的樹,果實似橘子還不能吃,農民卻大量種植80元一斤
    在我國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要說那些野生植物為農民朋友所喜愛,筆者覺得自然是那些好吃的野菜和野果了,就像薺菜、馬齒莧、馬蘭頭、香椿、桑葚等,那可農民朋友每年必吃的野菜和野果,而在如今更是發展成為了特殊作物,不少農民朋友都會種植它們拿去賣錢。
  • 果子有毒過去無人問津,如今榨成油賣15元一斤,有人種植它致富
    一般情況下會做一些小工,或者種植一些更好賣點農作物。對於現在來說經常種植的東西,反而更容易滯銷。因為太多了,農民,朋友又不知道銷往何處?我的一位朋友,因為靠著網絡今年種的火龍果大賣了。但是還有很多農作物,過去的話因為不知道銷路何在,所以都種植的很少。而且種植比較少的話,產生銷售的利益也很少。這兩年大家靠著網絡和新聞信息,聽說有一些農民朋友,大量種植了蓖麻。
  • 既是水果也是菜,引入國內就被熱炒,四季開花結果,卻一斤賣9元
    事實上,市面上真的有一種水果叫做人參果,它既是水果也是菜。人參果是原產自南美洲地區的高山茄科植物,被當地人叫做香瓜茄,一般都生長在海拔高達兩千米的高峰上,成熟時果皮呈現乳黃色,有些像是小香瓜,但皮上會有紫色的不規則紋路。1975年的時候,從國外引入到臺灣省,到八十年代才輾轉到大陸來,水果商販們為了販賣,人參果剛引入國內就被熱炒,不僅名字被改掉,商家還大肆宣傳起它的營養價值。
  • 整棵都有毒,種子卻很值錢,3元一斤,如今大規模種植
    筆者曾經寫過關於木薯的一些介紹,當時說到木薯渾身有毒,卻成了一些貧窮國家的主要糧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那是因為網友們對木薯的了解太少,木薯確實含有毒,且渾身都有毒,只是經過簡單處理掉就能放心食用了。
  • 既是水果也是菜,農村不少人種,鮮食受喜愛,卻因「綠色」賣不動
    雖說現在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了,想吃菜、肉、魚什麼的,在菜市場基本都能買到,但在農村很多人家都還是習慣性的會在自家院子或是田裡騰出一小塊菜地,這種一般被叫做是自留地,農戶們會在上面種一些方便打理的蔬菜,比如蔥、姜、蒜、黃瓜、絲瓜等等,最少不了的肯定還是受人喜愛的西紅柿了,因為很受市場歡迎,西紅柿的種類可不少
  • 外形和味道如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一斤2元,北方卻少有種植
    番茄,雖然是一種外來物種,但是經過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到如今已經發展出了和國外不一樣的番茄產業了。大番茄一般作為蔬菜來用,而小番茄則作為水果來食用,尤其是小番茄這些年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歡,在我國大江南北,如今不僅種植大番茄,小番茄也成為一種常規的農產品,可以說人們幾乎忘記番茄是一種外來品種了。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和番茄差不多的水果,卻因為某些原因,北方很少種植。
  • 農村這種樹果實有毒,農民見了就砍,卻不知是能致富的樹!
    農村這種樹果實有毒,農民見了就砍,卻不知是能致富的樹!在農村地區,當地有許多資源,比如許多可以食用的野菜,農民非常喜愛;還有許多雜草可以藥用,深受農民重用;生活中有許多樹木可以用來製作生活中的器具,也可以用來做柴火。
  • 既是水果又是菜 番茄番茄我最愛
    既是水果又是菜 番茄番茄我最愛番茄,即西紅柿,是茄科番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原產南美洲,中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喜歡吃什麼菜都要帶點番茄 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十分下飯馬上就要到番茄上市的季節了 大家快來跟小編看看番茄還有什麼另類的吃法吧。番茄魚番茄魚是用番茄和魚燉製而成,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二者結合不僅美味,更是一道綠色、健康的家常菜!
  • 果實似西瓜,人稱「牙蟲果」,常被當有毒植物,根卻值20元一斤
    在農村地區,還有很多植物的果實都像西瓜的形狀。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南方的植物,它的果實似西瓜,人稱「牙蟲果」,常被當有毒植物,根卻值20元一斤。 兩面針有特色的不僅是葉子和莖上的小刺,它的果實也是非常的特別,兒時常聽老人說它是「牙蟲果」,開始一直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因為它在沒有成熟的時候就像一個特別小的綠皮西瓜,在成熟之後
  • 自貢市民家中鐵樹開花結果 專家:果實有毒不能吃
    鐵樹開花如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但鐵樹不僅開了花,還結出了「果」還是很罕見。近日,在匯東景觀佳苑小區2單元頂樓的張淑玉、丁德南老兩口的屋頂花園內,一棵十多年的鐵樹開花結果,讓附近的鄰居都接連稱奇。
  • 樹幹不值錢,果實也不能吃,這種「樹」卻被農民大量種植「脫貧」
    樹幹不值錢,果實也不能吃,這種「樹」卻被農民大量種植「脫貧」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往城市裡跑。,果實也不能吃,卻創造出了另一種價值,被大量種植用來「脫貧致富」。,那到底為什麼油桐樹會被農民大量的種植呢?油桐樹的經濟價值原來啊,油桐樹的果實可以用來提煉桐油,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工業原料,而且,桐油還是出口的外貿商品!此外,它的果皮可制活性炭或提取碳酸鉀。我國每年會有大量的桐油出口到國外,從表面上看著一無是處,實際上是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的,能賺錢自然就有人種植了,是農村「致富脫貧」的「急先鋒」給咱們農村的幸福生活插上了翅膀!
  • 從山野菜到「致富菜」
    在千米高山上,衢江區黃壇口鄉黃泥嶺村石塔底自然村結合自身區位特點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生產,打通「產銷對接」關節點,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致富增收昔日不起眼的山野菜如今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菜」。 清晨,三輛貨車準時等候在衢江區黃壇口鄉黃泥嶺村石塔底自然村的村口,準備將村民剛採摘的蔬菜運至衢州新農都銷售。看到貨車來了,村民繆榮仙趕緊將採摘下的四季豆、辣椒進行分揀、裝車。寧靜的早上也因此變得熱鬧起來。
  • 這有毒的「西瓜」,再渴也不能吃,農民種植它卻被遊客認為是騙局
    在兒時的時候,筆者也種植過西瓜,那時候的人們也喜歡購買西瓜,一次能買上好多好多,那時候的西瓜可不像現在這麼多,隨時想買都有,那時候只有7月份才有,要是過了7月就沒有了。今天咱們也來說一種「西瓜」,不過這個「西瓜」是有毒的,再渴也不能吃,農民種植它被遊客認為是一個騙局。
  • 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
    導讀: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而隨著農業越來越發達,很多以前只有農村朋友才能吃到的野果,也被培育成了水果,開始了人工種植,比如現在市面上比較出名的桑葚、八月炸、樹莓、刺梨等均是如此,這不僅讓農民朋友有了更多增收的渠道,也讓城裡的朋友能夠品嘗到這些野果的美味。不過很多野果被培育成了水果知道,價格都出奇的高,那麼它們是炒作嗎?
  • 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比如蓖麻、蒼耳等,它們有毒又有刺,還喜歡生長在農田附近,在過去就是不折不扣的害草,現如今卻有很多農民朋友在種植,就是因為它的價值不低。 說到這裡,筆者想跟大家分享一種野草,它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導讀: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野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常吃的東西,儘管這些野果沒人管理,但它們的味道和營養卻不輸於人工種植的水果,因此很多野果都深得人們的喜愛,現如今更是發展成了市面上常見的水果,比如樹莓、桑葚、刺梨等野果,現如今就有很多農民朋友專門種植,在市場上也很熱銷。
  • 番茄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
    在西方,即便未熟的綠番茄也是漢堡包和三明治的標配。在中國,物美價廉的番茄、雞蛋組合更是家喻戶曉,據說大部分中國人學做的第一道菜就是番茄炒蛋,番茄蛋花湯更擁有「中華第一湯」的民間美譽。
  • 全身有毒又有刺,過去爛一地沒人要,如今常有農民種植,10元一斤
    導讀:全身有毒又有刺,過去爛一地沒人要,如今常有農民種植,10元一斤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那會大多都有吃野果的經歷,畢竟在八九十年代以前,農村的生活條件可沒有現在這麼好,那時候想吃到水果可不容易,但是想要吃到野果就很容易了
  • 特別的種植環境,好吃的水果,哈密瓜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水果方面的知識,在我們這個地方,很多水果的種植分布範圍都是不一樣的,有些適合在南方,有些適合在北方,一般在我國西北地區果樹的種植是比較多的,因為那裡晝夜溫差比較大,有利於一個水果養分的積累,夏天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吃到各種各樣的瓜,比如說西瓜,甜瓜,哈密瓜,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種植出來比較好吃的哈密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