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
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兒時的記憶裡最為深刻的零食,也許就是野果了,畢竟在那個年代,農村生活條件不好,農村娃們也沒錢買零食吃,而那個年代的農村環境好,野果也很多,所以野果自然而然的成了那個年代農村娃常吃的零食。
而隨著農業越來越發達,很多以前只有農村朋友才能吃到的野果,也被培育成了水果,開始了人工種植,比如現在市面上比較出名的桑葚、八月炸、樹莓、刺梨等均是如此,這不僅讓農民朋友有了更多增收的渠道,也讓城裡的朋友能夠品嘗到這些野果的美味。
不過很多野果被培育成了水果知道,價格都出奇的高,那麼它們是炒作嗎?
最近筆者接觸到了一種野果,這種野果筆者兒時經常見到,但是因為它的長相太特別了,一直以為它有毒不敢吃,而且大人也說它有毒,所以到現在才知道這種野果居然可以吃,而且價格昂貴,要100多元一斤,它就是「蜘蛛果」。
蜘蛛果的學名叫做長葉輪鍾草,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則是因為它那圓圓的果實上長有6到8根「腳」,看起來酷似蜘蛛,故而得名「蜘蛛果」。
蜘蛛大家都不陌生,即便是沒有見過,也都知道它是一種毒蟲,也是因為如此,人們才認為它有毒。
不知道大家那裡是否也是這麼看待蜘蛛果的,反正在筆者家鄉這邊,是這樣看待的。還記得兒時那會和小夥伴們去野外找野果吃,每次見到這蜘蛛果的時候,別說吃它,碰都不敢碰,都是躲得遠遠的,生怕它跟蜘蛛一樣,碰一下就會中毒了似的,所以在我們這邊基本是沒人敢吃它。
那麼蜘蛛果真的有毒嗎?其實際上這蜘蛛果和蛇莓差不多,都是沒有毒的野果,只不過因為人們先入為主,覺得它們長得太奇怪了,才認為它們有毒。而且和蛇莓還有點不同的是,這蜘蛛果不僅沒有毒,還可以吃,是一種味甜汁多的漿果。
至於筆者為何這麼肯定,也是這幾天去我們這邊的一個水果採摘園,採摘水果的時候了解到的。據種植蜘蛛果的果農說,蜘蛛果種植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因其味道不錯,營養價值也挺高的,因此在市面上也被稱作「紅參果」,也因改的這個名字,使得蜘蛛果成了「高端」水果,這兩年在網上還挺火的,他也是抱著試試的態度種植一下,結果與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為何這麼說呢?果農說,他在網上看到紅參果的介紹,說是高原上的稀有水果,售價可以高達100多元一斤,在市場上熱銷。
結果種植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紅參果就是農村裡常見的蜘蛛果,其價格並沒有那麼高,市面上最多10幾元一斤,所以這位果農認為紅參果是炒作的,且因為賣不動,只能改成果園採摘了。
其實也確實如此,要知道蜘蛛果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廣泛分布,不說是種很常見的野果,但也不是什麼稀奇的野果,那麼高的價格就有點離譜了,肯定是屬於炒作了,就像當年桑葚、八月炸、布福娜等幾種野果一樣,剛上市的時候就被炒作,著實坑了不少農民。不過這些野果確實是好野果,發展成了水果之後不僅可以給農民增收,也可以讓消費者品嘗到它們的美味,但卻不應該被炒作,不然發展不長久。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蜘蛛果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