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C是蘋果80倍,一畝利潤2萬,農民卻不敢種,又是炒作的水果?

2021-01-15 禾木報告

大家好,這裡是「三農野趣」。今年已經快要結束了,再有十來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不少農民朋友已經開始休息了,準備明年再戰。說實話,2019年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算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就拿水果來說,上半年因為天氣的原因,很多水果的結果期都推遲了,導致上半年的應季水果不足,價格都偏高。

而到下半年的時候,天氣好了,大部分夏秋季水果產量也上來了,再加上之前的水果推遲到這秋季上市,結果導致了秋季水果產量過剩,於是就造成了下半年水果的收購價普遍偏低,如柚子、梨、蘋果等一些原本秋季上市的應季水果,硬是跌到了幾毛錢一斤,這叫不少果農都哀嘆不已。

於是有不少農民朋友都在問,明年到底種植什麼才會不虧本?才能賺錢?筆者也不少說,不過筆者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給農民朋友一些參考,希望能對農民朋友有幫助。接下來探討的主題是「維C是蘋果80倍,一畝利潤2萬,農民卻不敢種,又是炒作的水果?」

到底是什麼水果這麼厲害?其維C含量能達到蘋果的80倍?

其實這種水果就是近幾年非常火的「軟棗獼猴桃」,有專家專門測定過,發現軟棗獼猴桃的維C含量平均值為450毫克/百克,是蘋果的80倍到100倍(蘋果維C含量平均值為5毫克/百克)。

獼猴桃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了,它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水果,不管是營養還是味道,都是很棒的,那麼這軟棗獼猴桃又是什麼呢?

軟棗獼猴桃其實原本就是我國的一種野生獼猴桃,如凸脈獼猴桃、紫果獼猴桃等等,在我國的雲南、貴州、四川、陝西、湖北、湖南、廣西等省區均有分布,不過這些野生獼猴桃並不好吃。於是經過我國農業專家多年的馴化和選育之後,直到1980年才首次出現軟棗獼猴桃,而到近些年,軟棗獼猴桃才開始被種植。

軟棗獼猴桃的市場價值如何?

軟棗獼猴桃一經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因為軟棗獼猴桃與普通的獼猴桃還不一樣,它個頭一般只有冬棗那麼大,一口就能吃一個,並且成熟後外表光滑,不用去皮就能吃,但是一般人卻吃不起軟棗獼猴桃。

因為它的價格相對於普通獼猴桃來說,比較昂貴,筆者查閱了這幾年軟棗獼猴桃的價格,剛上市那年的價格是150元一斤,現在雖然已經開始人工種植了,但是價格依舊維持在50元一斤上下。

從這就可以看出,軟棗獼猴桃市場價值還是很高的,其市場前景也不可估量。

很多朋友可能會猜測,這軟棗獼猴桃這麼貴,是不是又是炒作的水果呢?據筆者所了解,這並非是炒作,而是因為軟棗獼猴桃目前在國內種植剛剛起步,在全國的種植面積還不多,所以其產量很小,故而「物以稀為貴」,其價格自然也就很貴了,想來將來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和種植面積的擴大,軟棗獼猴桃終有一天也會變成一種「親民」的水果。

不過現在卻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農民朋友不敢種植它,這是為啥?筆者也詢問過一些農友的看法,得出了以下幾條。

首先,口碑爛了。這幾年很多商販為了搶佔市場,都會提前到果園進行早採,獼猴桃就是其中之一,買回來放十幾天都不熟,從而就導致這幾年人們越來越不喜歡獼猴桃了,其口碑也爛了,從而使得很多農民覺得軟棗獼猴桃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其次,種植技術難。軟棗獼猴桃雖然很火,但是在國內種植也是剛剛起步,其種植技術還不是很完善,種植難度相對來說還是很大的。

其三,銷售問題。目前軟棗獼猴桃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銷售鏈,農民們怕種了以後賣不出去,而獼猴桃一類的水果本來就經不起長時間放置 ,所以很多農民不敢種,怕虧本。

其實筆者今年也走訪過一些種植軟棗獼猴桃的農戶,發現軟棗獼猴桃還是可以種的,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個種植案例。

在浙江杭州臨安市的一個農村裡,當地農戶在幾年前將2200餘棵軟棗獼猴桃苗種下,兩年開始結果,今年已經是盛產期,每畝產量約為3000斤,一畝獼猴桃園純收益預計可達2萬元。他們預計的銷售方式是:一方面通過採摘遊實行現場銷售,另一方面微商銷售也是一種渠道。通過種植戶的示範,在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再利用網絡銷售平臺與農戶籤訂合同,實行長期、統一收購的銷售模式。

最後,軟棗獼猴桃雖然前景很好,但切記不可盲目種植。同時歡迎各位農友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一年一個價,一畝地利潤最高3萬,農民卻表示不敢種植,為何?
    其實種植的農作物品類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你眼花繚亂,就單單拿水果來說,少則幾千種,多則上萬種品類,比如荔枝、蘋果、梨、龍眼、西瓜、香蕉等等水果,裡面的品類就非常多。但是在南方有一種新型的水果,它就是南洋紅香蕉,剛開始的時候非常受歡迎,也有很多人宣傳過,收購商都非常願意收購這種水果,其價格利潤都是非常可觀的,但是老鄉們卻表示不敢種植,這到底是為啥呢?南洋紅香蕉到底是什麼?
  • 種植致富經:90後農民種稀罕水果,10畝地1年收入80萬!10元1個畝產8000個!
    農村生活的大多數農民不一樣,90後農民王傑認為掌握土地資源的農民致富的機會非常多,關鍵在於怎樣經營農業種植項目。他認為農民如果隨大流種植,別人種植什麼自己也種植什麼,發大財的希望肯定渺茫,即便是賺得到錢,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利潤也非常薄。
  • 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
    導讀:兒時以為有毒不敢吃,如今改個名成「高端」水果,是炒作嗎?而隨著農業越來越發達,很多以前只有農村朋友才能吃到的野果,也被培育成了水果,開始了人工種植,比如現在市面上比較出名的桑葚、八月炸、樹莓、刺梨等均是如此,這不僅讓農民朋友有了更多增收的渠道,也讓城裡的朋友能夠品嘗到這些野果的美味。不過很多野果被培育成了水果知道,價格都出奇的高,那麼它們是炒作嗎?
  • 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
    導讀:兒時常當零食吃,如今卻炒成高端水果,農民種了賣不動,太坑了對於許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童年有著許多難忘的記憶,其中最能引起大家共鳴的,筆者個人認為是野果,畢竟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來說,那時候可沒什麼錢買零食吃
  • 連續3年漲價,種植一畝利潤至少上萬元,多數農民卻不願種植
    導讀:連續3年漲價,種植一畝利潤至少上萬元,多數農民卻不願種植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傳統的保健食材及藥材也水漲船高,於是很多從事傳統種植的農民朋友也開始轉型去種植藥材了,一度使藥材種植成為了十分火的種植項目,像前幾年的黑枸杞、天麻、金銀花等藥材的種植就是如此,有大批量的農民湧入
  • 水稻比玉米價格高三四倍,農民為什麼把稻田改種玉米
    現在市場上的水果琳琅滿目,但是我不怎麼去買,因為我覺得那些水果,雖然看起來好看,但卻沒有我家種出來的好吃,以前我家有一個果園,有各種時令水果,春天的時候有櫻桃,黃葵,夏天有杏,李子和桃,秋天黃元帥蘋果,還有果光蘋果,各種適合北方生長的水果應有盡有。
  • 養不起豬?此樹再窮也要種1棵,果子比蜜甜好養活
    如今由於生態環保問題,很多地方都不讓養豬了,只有達到環保要求才能養,對於一般家庭,養豬投入成本太高了,而且養的話技術要求也高,容易生病,一般人已經養不起豬了。而在農村有時間空地又多,種小麥,水稻什麼的,種得少也是收益不高,所以很多人只能背井離鄉去外面打工。
  • 兒時以為是「蜘蛛」不敢吃,如今卻成了稀缺玩意兒,又是炒作?
    而隨著農業越來越發達,很多以前只有農村朋友才能吃到的野果,也被培育成了水果,開始了人工種植,比如現在市面上比較出名的桑葚、八月炸、樹莓、刺梨等均是如此,這不僅讓農民朋友有了更多增收的渠道,也讓城裡的朋友能夠品嘗到這些野果的美味。
  • 種一次收30年,維C含量很高,市場缺口很大,農民:種了誰買
    眼看時間就馬上進入三月了,這農村的野菜不知不覺也吃了一個來月,很多野菜都要吃膩了,吃過的種類也不下幾十種,2020年這個春天應該算過得都不錯。野菜的季節可以延續到4月、5月,3月份農村的野果子也開始逐漸成熟,比如較早的野果有3月泡、早熟桑葚等。
  • 心痛,以為白菜價,現實卻很貴的水果?網友:這5種水果,吃不起
    自從交通發達之後,好多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價格都便宜了不少,連很多南方水果,價格都一度跌落神壇,不再是普通家庭看得多,買的少的狀況了,想一飽口福也花不掉太多錢~要知道,水果的價格和水果的產地、季節、運輸成本息息相關的,當然還有一些商人的炒作,也讓某些水果身價倍增
  • 藏在大山的維C之王,含量是蘋果的800倍
    每朵花都很大,花色樸素而不妖豔,猶如鄰家小阿姨。據研究,發現每100克刺梨含維生素C達2000毫克左右,而我們日常所知道的熟悉的水果,比如檸檬是20-40毫克,獼猴桃是60-80毫克,鮮棗是300-400毫克,而蘋果約只有3毫克,相當於蘋果的700倍,獼猴桃的30倍左右。是名副其實的維C之王。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導讀: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野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常吃的東西,儘管這些野果沒人管理,但它們的味道和營養卻不輸於人工種植的水果,因此很多野果都深得人們的喜愛,現如今更是發展成了市面上常見的水果,比如樹莓、桑葚、刺梨等野果,現如今就有很多農民朋友專門種植,在市場上也很熱銷。
  • 「沙漠三寶」之首,「維生素之王」維C是蘋果的400倍,你吃過嗎?
    「沙漠三寶」之首,「維生素之王」維C是蘋果的400倍,你吃過嗎?中國的歷史悠久飲食文化多種多樣,水果也是種類繁多。因為我國南北方氣候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北方的氣候比較乾旱,下雨量比較少,而南方溼熱多雨。因此南方北方所產生出來的水果也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
  • 千畝櫻桃紅 萬畝豌豆綠
    如今,她不僅種了櫻桃,還種了桃子、蘋果、李子、梨、板慄,完美詮釋了楊家灣的立體種植。在村民李德林、溫連美夫妻倆的櫻桃園,記者看到,他們家有四五十棵樹,「一棵樹能結30斤,每斤15元,一棵樹就是450元,如果收成好、價格好,一年能有兩萬元收入。」溫連美告訴記者,櫻桃進入採摘季節,在外打工的丈夫回家幫摘櫻桃,而平時幾十棵櫻桃樹的護理就靠她一人。
  • 它是「奇異果」的好兄弟,VC含量比蘋果、梨高100倍
    「奇異莓」雖然個頭小,但是它的VC含量可是蘋果、梨的80~100倍,是柑橘的5~10倍。一般成人一天只要吃一顆,就足以保證一整天的VC攝入量。洋水果是正宗中國血統在咱們國家,很多地方都把「奇異莓」叫做「軟棗獼猴桃」,主要分布在我國遼寧、吉林、黑龍江等東北山地、丘陵地區,後被以紐西蘭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引進。
  • 洛川蘋果:「百億」之後怎麼辦?
    洛川縣委宣傳部供圖10月的豐收季剛過,種了大半輩子果樹的屈軍民便將一家人賴以致富的蘋果樹砍掉了一半。儘管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但當站在初冬的陝北高原上,望著密集的蘋果樹,屈軍民依然還是有些心疼。畢竟,這些樹已經陪伴他們全家人24年了。「算了,砍吧!要不然越往後就越賣不上價了。」屈軍民猛吸了一口涼氣,繼續拿起了電鋸。
  • 黑老虎、恐龍蛋,這些水果你吃過嗎?網友:不敢吃
    水果的種類有很多,有千千萬萬種,有常見的水果,也有非常罕見的水果,用金錢也很難買到。今天小編來盤點一下那些不常見的水果。嘎啦黑蘋果蘋果是我們經常吃的一種水果,西方有一句諺語說道「每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大家常見的紅蘋果、青蘋果等不同顏色的蘋果,但是有這麼一種黑蘋果,被譽為「蘋果之王」,不知道大家見過沒有。
  • 春節水果簡史:從蘋果不自由到車釐子自由
    01 1980-1995:水果攤、水果店、農貿市場 圖為拍攝於80年代冬季菜市場的水果攤照片。在那時的冬日裡,人們僅能買到「國光」蘋果、凍梨、橘子等有限的幾種水果。
  • 又一外來物種「炒作失敗」,錯把油料當水果,很多人交「智商稅」
    但可以吃不代表就是水果!02不是水果卻當水果賣鱷梨的果肉可以吃,但是很軟,吃起來軟綿綿的,有點兒像吃榴槤,但是它不臭。它的含糖量很低,被炒作成了價值很大的水果。04牛油果怎麼成了水果?隨著我國油料的不斷增多,牛油果作為油料植物的地位逐漸降低,但是種植了牛油果或者之前賣牛油果的商家不甘心於牛油果賣不出去。於是開始炒作它的食用價值,不斷地誇大它的價值,比如:「一顆牛油果勝過一隻雞」等等說法,將低廉的牛油果炒作成了10元一個的水果!
  • 厲害,一畝蘋果樹產出8000斤產量
    農村一男子隨著張長慶引進和摸索出的全新栽培模式,即「蘋果矮砧集約栽培」!蘋果產量達到了畝產8000斤。以前吸脂的蘋果元一畝也就種個四五十棵,樹冠比較大,平時幹活是圍著樹轉,發這種蘋果園是密植的,一畝栽種200顆,是市值的四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