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隱藏在海洋深處的巨大空間仍是我們無法進行地質勘探的。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研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趣的信息。事實證明,海洋下的地殼與大陸上的地殼在結構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具體而言,它更薄,沒有花崗巖-片麻巖層,主要是由酸性巖石和中型巖石組成的,海洋下的沉積巖複合體其強度要比大陸的沉積複合體弱很多倍。上地幔的主要巖石和超基性巖石位於大陸上較深的地方,而在海洋中卻更深,幾乎靠近海洋表面。
因此,海洋中的火山巖幾乎都含有基本和超基性成分。另外,海床的浮雕也很不尋常。除了包括深水盆地相對平坦的巨大空間之外,在這裡還發現了海底山脊,海脊聳立在海底3-4公裡處,綿延數萬公裡。
這些就是所謂的大洋中脊。這些獨特的地質構造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構造活動性高、火山作用廣泛發展以及地震活動性增強。海脊之間的廣袤垠區域也與各大陸有著顯著的不同。
在海洋中,包括了許多火山起源的海山(特別是太平洋上的許多海山)、峽谷、海槽和深水峽谷。現在,想像一下,「抽乾」所有海洋中的水,並想像沒有水覆蓋的地球,會是什麼景象呢?或許,在地球表面、在月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幹海和海洋將被分離,其組成和結構將與相鄰的大陸不同。
如果沒有了水,那麼幾乎整個地球的山脈系統將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在地球上,其最大的海拔差將在20公裡左右。廣闊的太平洋海底覆蓋著許多死火山錐,這將吸引人們的注意,例如,與洋中脊裂谷帶和所謂的扎瓦裡茨基-貝尼奧夫帶有關的火山活動,其規模將變得更加明顯。
由於大部分降水都積累在水生環境中,隨著降水的消失,那麼降水形成和積累過程的強度將急劇下降。大氣則是主要的風化劑,後者的構成也將發生改變,如氧氣的作用將會減少,而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會增加。如果地球上的生命能夠存活下來的話,那麼它的生命將被減少到最低限度。
總體而言,地球將變得更像月球、金星和火星。但應該明白的是,也只有地球上海洋中的水消失了,才會看起來像其他星球。
儘管海洋及其邊緣海域早已為人類所熟知,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仍然很少。自然而然,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首先對大陸的研究和開發更感興趣。僅在過去的40-60年中,人們才開始對海洋進行積極的研究與開發。
這當然是必要的先決條件。它們以新技術手段的形式出現,使研究人員能夠穿透我們以前無法到達的深度,以及包括一些難以開發的地區,諸如北冰洋和南極洲海洋。
事實上,有關海床結構、組成巖石的成分、洋底現代地質作用特徵、洋底沉積物組成的新數據,使我們得以揭開隱藏在世界海洋地質歷史中的面紗。
但是,這些只是第一步。顯然,我們對海洋地質學知識還處於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