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肉眼就可以看見原子,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呢?

2020-12-05 天文在線

提問:如果把一個原子放大到我們肉眼能看見的程度,它會是什麼樣子?

回答:這裡「看」不是指量子世界,這是使得量子現實十分困惑的事情之一。

圖片提供 傑克泰勒/蓋蒂圖像

當你試圖看到電子時,你必須在它們身上反射一個光子。然後那個光子到達你的眼睛,你「看見」了那個光子。問題是光子和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已經以一種不可預知的方式改變了電子。它不再僅僅存在於你認為它在的地方了。

這個電子再乘以數以百萬的光子,你就會得到一團模糊的電子密度。此外,當你用光子撞擊這些電子時,一些電子會提升到更高的能級。你就看不見這些光子了,因為它們不會被反射回來。但是當電子下降到一個較低的能級時,它可以發出特定顏色的光。所以原子會發光。例如,氖的電子云看起來是橙色的。氫是粉紅色的。水星看起來是藍色的。

你根本就看不見原子核,除非你把原子放大到巨大的尺寸。如果你把原子放大到體育場那麼大,你就會看到原子核(當然是透過電子云的薄霧),在中間就像是一個彈珠大小的球體。原子核看起來也很模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很難看到它,因為模糊的電子云會擋住你的視線。這種模糊的電子云在很多情況下都不是圓的,有些原子的電子軌道形狀很奇怪,就像這樣:(沒有標題)你可能會看到一些淺裂的形狀。那麼放大的原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有點像這個:原子是構成化學元素最小組成單位的普通物質。每一種固體、液體、氣體和等離子體都是由中性原子或電離原子組成的。原子非常小;典型的尺寸大約是100微微米,也稱作皮米( 10^ -10米,千萬分之一毫米,或1/254,000,000英寸)。它們實在是太小了,以至於用經典物理學都不可能精確的預測它們的行為,因為它們就像撞球一樣。這都是由於量子效應。目前的原子模型來使用量子原理更好地解釋和預測這種行為。

每個原子都由一個原子核和一個或多個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一個或多個質子和一些中子組成的。只有最常見的氫沒有中子。質子和中子被稱為核子。超過99.94%的原子質量在原子核中。質子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而中子沒有電荷。如果質子數和電子數相等,則原子是電中性的。如果一個原子的電子數比質子數多或少,那麼它就分別帶一個正電荷或負電荷。這些原子叫做離子。

原子的電子被電磁力吸引到原子核中的質子上。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由於核力相互吸引。這種力通常比電磁力更強,從而帶正電荷的質子相互排斥。在某些情況下,排斥電磁力比核力更強。在這種情況下,原子核碎裂,留下不同的元素。這是一種核衰變。所有的電子、核子和原子核都是亞原子粒子。原子中電子的行為更接近于波而不是粒子。

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即原子序數,決定了原子屬於哪種化學元素。例如,每個銅原子含有29個質子。中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可以通過化學鍵與一個或多個原子相連,形成化合物,比如分子或晶體。在自然界中所觀察到的大多數物理變化都是由原子的締合和離解能力引起的。化學是研究這些變化的學科。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forbes- Quora- Consumer Tech-福爾摩楊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假如肉眼可以看見所有光波,那麼我們眼中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雖然我們的肉眼可以看到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有些東西我們經常接觸但是就是怎麼也看不到,如光。假如我們人類可以看見光,那將會是怎樣的場景呢?假如人類真的可以看見所有的電磁波,那麼他的大腦不僅需要處理眼前的事物,還要處理自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的額外電磁波的信息,所以他既可以低頭看見毫米波,也可以抬頭看見宇宙中的伽馬射線。但是這種信息對他的生存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如果地球有一天遭受到了強烈的宇宙射線的攻擊的時候,那麼地球上的生物即使是躲過了襲擊,還是一樣活不久的。
  • 如果我們的宇宙變成二維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答案
    按照科學家們的推測,宇宙至少有11個維度存在,而我們一直尋找卻毫無線索的外星人,或許就生活在高維世界之中。那麼,在這之中的二維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這樣理解,動漫人物生活的世界就是二維世界。有觀點認為,低維世界是由高維世界創造的,這就表示,三維世界中的人類是可以創造二維世界和一維世界的。那麼,如果有一天,宇宙中的一切維度都變成了二維世界的話,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晶體和原子的世界結構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阿春的環球地理精選,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晶體和原子的世界結構。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無論我們的目光多麼銳利,我們能夠看見的小東西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我們的眼睛限度的小東西,我們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我們周圍的東西,例如:山峰、森林、人們、野獸、房屋、石頭、晶體等,我們都可以用眼睛看見。
  • 如果地球有兩個月亮,會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我們的月亮有個孿生兄弟,那會是什麼樣子呢?夜空中,我們看到不是一顆衛星,而是兩顆,那該多麼壯觀啊!但是,第二個月亮會對海洋潮汐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地球上的月份會變長還是會變短?這兩顆衛星是否會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造成大爆炸呢?假如地球有兩個月亮,那將會發生以下情況:無論你怎麼想,地球並不是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 原子的本質是什麼樣的?我們一直都搞錯了
    如果我們要拍一張原子的照片,這是我們會看到的嗎?還是我們弄錯了? 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對原子的理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盧瑟福對原子核的實驗到中子的發現,我們已經發現了構成宇宙的基本元素的本質。但是,幾乎我們所有的學生都被教導原子大多是空的,只有稠密的核和微小的電子在不同的能級上繞軌道運行。
  • 如果眼睛可以看見所有光波,那我們眼中的世界將是什麼樣子?
    電磁波波長跨度從萬分之一納米到千米級為什麼人類只能看見380nm~780nm的波長段呢?其實這完全是進化的結果,自然界這樣做是有利於生物生存的最優解試想一下,如果人類可以看見所有的電磁波,那麼他的大腦不僅需要處理眼前的事物,還需要處理對自身沒有什麼影響的額外電磁波信息他低頭可以看見毫米波,抬頭可以看見宇宙中的伽馬射線。
  • 我們明明看不到原子,為什麼就可以說原子存在?
    實際上,我們並不可以這樣做,否則幾乎不可能破案。那司法體系是如何做的呢?他們其實就是強調證據,收集足夠充足的證據來證明嫌疑犯可能就是兇手。那會不會發生錯誤呢?實際上也會,因為我們不可能保證所有案件的證據鏈足夠完善。但這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 我們的世界呈現在動物眼中是什麼樣子
    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視覺感知取決於我們的眼睛如何處理光線。人是三色視覺,有三種視錐細胞,分別存在三種視覺色素,可以觀察到紅色、綠色和藍色。如果某種視覺色素缺少或異常,就會造成色覺缺陷,即色盲。而動物處理光的方式則不同,有些動物只有兩種視錐細胞,這使它們部分色盲。
  • 如果人類能清楚看到電磁波,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眼睛,作為一個用來感知光線、觀看世界的器官,也是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最神奇的禮物。因為它,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美好的景色,可以看到我們所愛之人的模樣,可以用眼睛來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可是,你知道嗎?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只不過是神奇自然界中的一小部分,很多東西我們是用肉眼看不見的,比方說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都會藉助顯微鏡之類的精密儀器,而如果單純的用肉眼,我們將發現不了自然界中的無數奧秘。舉個例子來說,空氣作為人類生命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無時無刻不處於空氣之中,但是我們卻從未看見過空氣的存在。
  • 如果地球也有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無垠的太空總會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有人會問,如果地球也有一個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最近,一位叫做羅恩·米勒(Ron Miller)的科幻插圖畫家創造了一組非凡的圖像,圖像告訴人們如果地球擁有與土星比例相同的行星環,我們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    同時,也有天文學家對假想中的地球光環做出解釋。天文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有行星環,那麼這個環的外觀會因緯度而變化,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見什麼?每個原子都藏著宇宙!有句俗話說得好,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句話的本意就是,即便是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它的內部也有可能藏著一個世界,我們千萬不要太過輕視某個人或者某個物質。
  • 如果人眼可以看到無線電波,銀河系會是什麼樣子?
    (MWA)望遠鏡拍攝的圖像顯示了如果人眼可以看到無線電波,我們的銀河系會是什麼樣子。來自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Curtin University節點的天體物理學家Natasha Hurley-Walker博士,使用珀斯的Pawsey超級計算中心創建了這些圖像。
  • 人類現在能看到原子了嗎?原子是什麼樣的呢?
    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藉助先進的科學儀器檢測,然後模擬出原子圖像等。看下面這幅動圖其實這是一部只有242幀的電影裡的畫面,名字叫做「男孩和他的寵物原子」。沒錯,你看到的那些點點,都是原子。比如那個寵物,是兩個點,實際上那是一氧化碳分子。
  •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 他們會是什麼樣子?
    尋找外星人的研究人員不需要準確了解他們尋找的事物,但根據我們對人類崛起的了解,大自然告訴我們的一些東西是推動文明發展所需要的。在《人類的未來》一書中,作者Michio Kaku試圖回答關於外星人可能是什麼樣子的難題,這次不僅僅是猜測。卡庫諮詢了外來生物學專家和理論家,他們專門研究了在與地球有很大差異的世界裡所形成的假設的外星人生命形式。
  • 那些星球如果有生命,會是什麼樣子?
    這是因為矽原子和碳原子一樣,可以與4個其他原子分別形成化學鍵,從而構成長鏈分子或者聚合物。而且矽在高溫下更具優勢,矽氧鍵能承受325℃的高溫。不同之處在於,矽原子比碳原子的電子更多,半徑更大,因此形成的化學鍵也更長更弱。比如碳原子構成的金剛石是地球上最堅硬的物質,而同樣結構的晶體矽,硬度也就和玻璃差不多。也因此,理論上可以由矽原子骨架形成的很多化合物,都極其不穩定。
  • 同樣類型的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它們都是一模一樣的嗎?
    於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出來了,微觀世界中同樣類型的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它們都是一模一樣的嗎?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看看科學家們是怎麼觀測這些微小粒子的。按照平常的思路,只需要通過光學放大設備將這些微小粒子放大到足夠的倍數,我們就可以看到它們的樣子了。
  • 如果沒有水,我們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呢?
    直到今天,隱藏在海洋深處的巨大空間仍是我們無法進行地質勘探的。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研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趣的信息。事實證明,海洋下的地殼與大陸上的地殼在結構上是有很大不同的。現在,想像一下,「抽乾」所有海洋中的水,並想像沒有水覆蓋的地球,會是什麼景象呢?或許,在地球表面、在月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幹海和海洋將被分離,其組成和結構將與相鄰的大陸不同。如果沒有了水,那麼幾乎整個地球的山脈系統將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在地球上,其最大的海拔差將在20公裡左右。
  • 如果你組成身體中每個粒子都轉化為暗物質粒子,那會是什麼樣呢?
    你是由普通原子和分子所組成的。但如果你是由暗物質組成的呢?這就是它存在的原理,對吧?如果你身體中的每一個粒子都轉化為暗物質粒子會是什麼樣子呢?在那種狀態下的你能夠堅持多久呢?這就是:如果你是由暗物質構成的話將要發生的事情!我們在宇宙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電子、質子、中子融合成原子的巨大混合體。
  • 在地球上肉眼可以看見行星嗎?
    例如天狼星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寓意,在我國它象徵著戰爭,例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古埃及天狼星代表著災難,每當它和太陽同升這個時節都是尼羅河泛濫的時期。因此說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行星,並且在古代就可以把這幾顆肉眼可見的行星和常規的恆星區分開來,因為恆星距離我們都太過於遙遠,近的4.22光年,遠都肉眼可見的在幾百光年遠外,因此在地球公轉一周,處在不同的位置上看恆星都是幾乎固定不動的。
  • 水可以被壓縮嗎?水經過壓縮後,會變成什麼樣呢?
    水可以被壓縮嗎?水經過壓縮後,會變成什麼樣呢?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水可以被壓縮嗎?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水是無法壓縮的」,這種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站在實事求是的角度觀看,水其實是可以壓縮的,只不過科學家為了簡述計算理念才給出了這樣的結論。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各種液體都可以進行壓縮,前提是壓力要足夠大,那麼水經過壓縮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