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失敗主要是因為未能在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周圍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這一點幾乎是業內的共識。
在微軟負責Win10 Mobile的負責人Joe Belfiore發布在推特上的有關停止新功能和硬體支持的討論中,用戶規模偏小,開發者不願意開發應用被提上了臺面。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微軟的生態系統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與微軟在PC時代的巨大成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人把微軟在移動領域的失敗歸結為微軟的PC思維惰性以及在PC時代巨大的成功造成了路徑依賴,這是部分原因。
的確對於一個組織來說,如果從一條成功的路上轉換到另一條成功的路上,挑戰將會非常大,有理論和案例研究認為最重要的障礙因素是已經取得了成功的高級管理層和中層是主要的阻礙因素。
當然,並沒有公開的跡象顯示微軟在移動領域的失敗是因為這樣的因素,但是從外部可觀察的視角,如果和谷歌進行對比,我們或許可以管中窺豹微軟何以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移動生態系統。
微軟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始終未能找到緊密戰略型的合作夥伴,成為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主要推廣者。在智慧型手機剛剛開始加速起步的時候,微軟在2013年9月收購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但是這兩個巨頭的聯姻並沒有帶來預想的結果,直到一年之後既2014年11月份才發布支持微軟作業系統手機。
但是諾基亞在手機領域的經驗、渠道、品牌並沒有與微軟形成合力,以至於錯失2014年開始的智慧型手機大爆發黃金時代。
反觀谷歌,三星是谷歌在作業系統領域不折不扣的戰略型合作夥伴,三星成為推廣Android的主力軍,並成為安卓陣營阻擊蘋果,並使得Android與IOS平分秋色的核心同盟軍。
微軟卻在收購諾基亞兩年之後賣給了富士康。
此後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微軟就無法再找到比諾基亞更合適的同盟軍了。
由於蘋果的IOS並不給第三方使用,對於智慧型手機廠商來說,實際上可選擇的作業系統並不多,Andriod之所以收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其開放性,使得智慧型手機廠商可以在原生作業系統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需求做出一些差異化的特性出來。
不要小看這一點,其重要性意味著每個智慧型手機廠商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生態,通過功能和體驗的差異化維持與用戶的品牌連接和競爭差異化。
但是微軟在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上的開放性嚴重的不足,微軟並沒有意識到智慧型手機廠商實際上是事實上最大的開發者,一方面希望智慧型手機廠商幫助自己擴大市場規模,一方面並不給予智慧型手機廠商差異化的工具和能力。
那麼,結果就是微軟智能自己給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開發應用,但是卻無法通過手機廠商把這些應用觸達到更多的用戶,而微軟思維中的開發者則沒有動力去為規模如此之小的用戶群體開發應用。
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就是今天的結局。
我估計今天很多智慧型手機廠商看到今天微軟停更Win10 Mobile的消息會感到慶幸,並沒有跟進微軟的作業系統,否則會哭死在衛生間。
其實縱觀微軟在移動領域的歷史,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缺乏足夠的戰略定力。儘管微軟一直在移動領域挖井打水,但是往往是淺嘗輒止,不斷地調整策略,從早期的WindowCE,到Windows Mobile Phone的多個版本,從當年的多普達到後來的諾基亞,我們看到的是微軟不停地調整戰略目標和市場訴求。
所以最新的消息是惠普,這一個微軟的主要盟友也宣布放棄了Win10 Mobile 作為自己移動終端的作業系統。
作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基礎設施性質的產品,如果無法長期穩定承諾,顯然無法說服產業夥伴的資源投入。
人們無法看到微軟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真正訴求是什麼,也無法獲得來自微軟的有效幫助從而幫助微軟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是問題的所在和根源。
直到IOS和Android的發展,是的微軟曾經引以為傲並視為珍寶的辦公系統被蘋果自己開發的應用和安卓陣營第三方開發的辦公應用不斷替代,以至於優勢不再,微軟可能才意識到PC的成功要素複製到移動領域將不再是優勢。
或許行動作業系統對於微軟來說一直就是一道開胃菜,從始至終並沒有把他當成主菜。
無論如何,Win10 Mobile停更,並不是一件多麼值得可惜的事情,既不會對用戶有什麼影響,也不會對產業有多大波瀾。
只不過我們可以認識到,巨頭也並非是萬能的,強大如微軟,也不是想做什麼事情都能做成的。
我們只能對微軟說,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你只是一個積極的旁觀者,希望人工智慧時代你有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