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PC晶片再傳好消息!微軟推新版Win10系統:可打破壟斷

2020-12-06 數碼人科技

【12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們國內的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電腦產品都依賴於進口晶片產品,雖然我們國內也有很多手機晶片、電腦晶片產品,例如紫光展銳、華為海思等手機晶片,龍芯、飛騰、華為海思、申威、兆芯等PC晶片產品,其中國產PC晶片產品目前依舊還存在很多短板,因為這些國產PC晶片除了兆芯以外,都採用非X86的晶片架構,所以目前基於這些國產晶片的PC產品,都無法安裝Windows 系統,但我們都知道Windows作業系統幾乎壟斷了全球PC市場,很多消費者都被windows及其生態捆綁住了,從而導致國產晶片+國產系統組合無法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確實微軟和Intel強強聯手所形成的「wintel」聯盟,讓國內絕大部分消費者難以再接受國產晶片產品,畢竟無法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就成為了最大的障礙,雖然後續微軟也推出了基於ARM晶片架構的Windows for ARM版本作業系統,但由於ARM版本的Windows作業系統 ,和原有的Windows作業系統不能夠實現相互兼容,導致Windows for ARM系統沒有完善的系統生態,同時又存在很多的「BUG」,導致Windows for ARM系統的失敗。

直到蘋果正式推出首款自研PC晶片—M1,不僅僅在性能上吊打Intel晶片產品,同時在macOS系統生態上又可以實現兼容iOS、iPadOS生態,面對蘋果這一舉動,也讓「wintel」聯盟徹底的坐不住了。

根據外媒最新報導,微軟已經重啟了"windows原生支持安卓APP的計劃";同時還會推出一款全新的Windows系統—Windows 10X,而這款作業系統將會在2021年發布,不僅僅可以引用至雙屏設備,同時也能夠適用於傳統筆記本設備的作業系統,更重要的是這款作業系統可以同時支持intel的X86晶片以及ARM架構晶片,同時Windows 10X系統也可以將現有windows10的系統生態遷移過去,這就意味著基於ARM架構晶片產品不僅僅可以安裝Windows系統,同時也可以享受到Windows作業系統的成熟生態;

這次微軟發布Windows 10X系統,對於我們國產晶片而言,絕對可以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例如華為鯤鵬920、飛騰等,均是基於ARM晶片架構的CPU,如果在性能上可以匹敵Intel晶片產品,那麼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無疑也會更加傾向於國產PC晶片產品,一旦獲得Windows 10X系統支持,無疑也將會有更多的國產晶片廠商推出基於ARM架構的CPU產品,因為無需擔憂作業系統生態問題,就可以讓國產CPU快速的崛起,無需再依賴於進口intel、AMD等X86架構晶片產品。

最後: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微軟推出新版作業系統—Windows 10X,都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相關焦點

  • 國產晶片巨頭野心曝光!打造全球第3大晶片生態體系:打破國外壟斷
    【8月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一直都是國內科技產業最大的短板,尤其是在國產晶片領域,根據中國製造2025整體規劃,國產晶片自給率將會在2025年進一步提高至75%,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晶片產品採用國產晶片產品,而近日,又有媒體曝光:「國產龍芯團隊完成了.Net Core 3.1在龍芯上的移植,這意味著國產龍芯將可以兼容主流的微軟的
  • 打破晶片壟斷,是國產晶片公司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2.國產晶片企業面臨的難題晶片製造是非常精密的工序,需要把小如細胞的電子元器件有序的排列在晶片內部,這是必須用光刻機才能完成這項工作的。由於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尚不具備生產高性能光刻機的能力。國內企業選擇進口晶片而不願意投入研發晶片,除了上面的問題之外,還有以下的原因。第一,晶片研發投入的成本高。華為在海思麒麟一個型號的晶片就投入了15億元的研發費用,這僅僅是研發費用而不包括生產設備投入。目前為止,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的。這筆費用帳使得很多晶片製造企業望而卻步。
  • 中國首顆「基因晶片」誕生!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國產化意義不尋常
    」之下,幾乎全球晶片廠商都必須要獲得美國出貨許可,才能夠向相關的客戶出貨,對此我國也開始加速國產晶片產業鏈的投資,以研發打造屬於我們自主可控的國產晶片產業鏈。 就在2020年1月初,國產晶片也再次傳來了好消息,中國首顆「黃牛高密度SNPs晶片」成功問世,這顆晶片由西農大學所研發,主要針對秦川牛早期選種,可以加快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的選育過程
  • 國產系統強勢崛起!推出全球首款大一統系統:兼容X86/ARM晶片架構
    【5月1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只要一提及「晶片、作業系統」,一直都是國產科技領域的痛點,尤其是對於「Wintel」聯盟,在微軟、Intel強勢結合之下,直接將Intel晶片、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進行強勢捆綁,唯有X86架構晶片才能夠安裝Windows系統,他們也幾乎壟斷著全球
  • 好消息!中國北大教授突然宣布,打破美國晶片壟斷機會或將出現
    特別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資訊時代,我們需要用到特別多的先進晶片,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晶片這一個領域如果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取得技術上的突破,那麼我們未來可能會在這一個領域受到其他國家的欺負。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晶片在生產上所遇到的問題比較大,最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先進的光刻機就連蝕刻機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總的來說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研製出先進的晶片,但是我們卻不能夠生產出來。
  • 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
    導讀: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了,無論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智慧型手機,電腦還是人工智慧AI技術,幾乎都離不開高端智能晶片的支持,可以說半導體晶片在整個科技領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晶片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也要不斷的加大在晶片領域的研發才行!
  • 中科院再傳好消息!國產光刻機獲得突破,或將不再受限於人
    國外巨頭公司荷蘭ASML公司以及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等這些企業已經將晶片領域給壟斷了,我國近年來也是想要逐漸打破壟斷。我國的中芯國際曾經花大價錢在荷蘭ASML公司想要買幾臺光刻機供我們使用,但是交錢幾年卻沒有見到一臺機器,據說背後是美國在搗鬼。
  • 國產晶片又獲新突破:7nm ArF光刻膠技術,打破日本、美國壟斷
    要想成功生產半導體晶片,必須要經過溼洗、光刻、離子注入、幹/溼刻蝕、等離子衝洗、快速熱退火、熱氧化、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分子束外延、電鍍處理、化學機械處理、晶圓打磨和晶圓測試等過程,完成後再封裝和成品測試。晶片的加工製造,流程複雜,標準嚴格。沒有強大的技術背景做支撐,是無法成功實現晶片加工的。正所謂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 第一臺100%純國產電腦問世,微軟、英特爾始料未及
    國內的電腦作業系統基本上已經被微軟壟斷了,而電腦的CPU也基本上都是使用的英特爾。萬一這些美國企業對中國企業「斷供」,那麼中國科技企業的處境就相當被動了!其實這麼年來,斷供的傳聞一直都沒有斷過,雖然大部分都是謠言,但是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空穴未必來風」,所以說中國科技企業也已經有了危機意識。
  • 打破谷歌系統壟斷地位!華為鴻蒙系統給出答案:可實現全面替換
    【11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圈中,谷歌的Android系統、蘋果IOS系統幾乎壟斷著全球近乎100%智慧型手機系統市場,雖然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也曾有研發相對應的作業系統,但這些手機作業系統最終還是倒在了Android、IOS系統腳下,因為研發一款作業系統並不是最難得,最難得是打造成熟且完善的生態系統,只有完善的生態系統才能夠確保擁有完善的用戶體驗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為國家省上萬億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過去的幾年間,很多領域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繁榮興盛的過程,未來,這樣突破還會不斷上演。在現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中,晶片已經成為很多工業產品的核心部分,它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交通、醫療、軍事、通信以及製造業等各個領域,我國也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但因為種種原因,在起步階段,七國對於晶片技術的掌控程度非常有限,大量的專利技術都被西方國家壟斷,但晶片技術是科技發展之路上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關,大量的中國科學家投身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實現了從二極體、三極體到大規模集成電路
  • 中科院再傳喜訊,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或將突破5nm光刻機技術
    雖然我國華為研發出了5G,但要想有高端的晶片還是離不開光刻機的支持。據了解,我國的中科院再次傳來喜訊,更是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或將突破荷蘭的5nm光刻機技術!中科院再傳喜訊如今,面對西方國家的壓力之下
  • 國產耐高溫新材料有望打破壟斷 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完成中試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國產耐高溫新材料有望打破壟斷上海榕融宣布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完成中試,明年在臨港量產正在舉行的2020中國工博會上傳來好消息,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昨天宣布,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完成中試,預計明年一季度將在臨港實現量產,一舉打破國內耐高溫新材料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
  • 美國壟斷再次失敗!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儘快發展起來,只有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因此我國科學家夜以繼日的研究新技術、新發明,為的就是打破國外技術。如今我國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美國壟斷再次失敗。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可廣泛應用於國內各大軍民用型號飛機、火箭、飛彈、高速列車、汽車等研發設計中。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 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
  • 打破國外壟斷,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發布,2股或受益
    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可廣泛應用於國內各大軍民用型號飛機、火箭、飛彈、高速列車、汽車等研發設計中。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點評: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下,突破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壁壘已經迫在眉睫。
  • 遭日美壟斷的核心部件,被這家中企打破壟斷,國產替代迎來曙光
    不過,在射頻晶片與零部件市場中,Skyworks、村田、Aorvo、博通等幾大日美廠商,佔據業界超80%的份額。而國產廠商在這一領域,只在中低端市場有所發揮。如今,提升中國晶片自給率被提上了日程。  在射頻晶片中,華為採用了自研、國產與日系相結合的手段。其中,卓勝微成功打入了華為的供應鏈。
  • 直接省下上萬億,84歲老人不退休造國產晶片,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信息化時代,晶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很多工業產品的核心部分,在計算機、醫療、交通、軍事等領域廣泛應用。此前,關於晶片我國一直依賴進口,但近幾年,早也從起步階段的舉步維艱,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離不開大量科學家的嘔心瀝血,正是他們的堅持不懈,我國才能從二極體、三極體再到集成電路、CPU晶片實現蛻變。
  • 國產光刻機迎來曙光,打破ASML的壟斷!用4年時間,成為全球第二
    前段時間,美國開始針對華為晶片業務進行打壓,導致臺積電無法為華為生產高精度的晶片。事實上,國產半導體企業也並非沒有可能製造出高精度的晶片,只是缺少高精度的光刻機而已。要知道,光刻機在晶片生產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端光刻機一直被ASML壟斷。
  • 中科院再傳好消息!中國芯又升級,光刻技術有了新突破
    引言自從中國成功製造光刻機研發晶片不再依賴國外進口後,中科院再一次傳來好消息,中國製造的晶片又一次成功升級,中國光刻技術有了新的突破。中國晶片研發之路近兩年中國科技一直在研發中國晶片,不僅僅是因為我國在晶片研發上一直受制於人,更是因為晶片近些年在各行各業都能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