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討論最熱烈,評分最高的國產劇,那麼肯定是非它莫屬——《我是餘歡水》。
作為史上最慘最喪男主角,餘歡水將「絕世喪男」展示的令人髮指,你能想到的悲劇情節,他幾乎全佔了。
工作,生活,家庭,婚姻,諸事不順。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
然而這個又窩囊又慫的男人的中年危機,看似戲劇性,卻又讓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中,餘歡水所面對的職場危機,也讓不少社畜頻頻感嘆:「太真實!太扎心!太犀利了!這生活重錘跟錘在自個兒身上似的。」
的確,職場危機下,誰還不是個「餘歡水」呢?
01.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在劇中,餘歡水是一個中年底層社畜。
10年前,他是單位裡拼搏奮進、關鍵時刻能救場的好男兒。
10年後,他是一名有資歷的前輩,卻也是公司最慘的受氣包。
業務能力不復當年,業績也屢屢不達標,工資墊底。為了保住飯碗,甚至不得不厚著臉皮、低三下四地向自己當年一手帶出來的徒弟求客戶來搞業績,卻反被其毫不忌憚地當眾羞辱。
不僅被同事看輕,工作中也常被領導訓斥,甚至穿小鞋。上級領導更是直言「要不是他是公司老員工,第一個開的就是他。」
縱然滿腔憋屈,但也只能自己咽下去,畢竟打開手機就是銀行的「還貸」提醒……
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年社畜餘歡水卻在年輕人群體中引發了大面積的「共情」。
身在職場的你我,不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還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輕人,都得面對一個殘酷的真相——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02.比失敗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失敗。
在職場上,餘歡水無疑是一個喪到谷底、徹頭徹尾的Loser。但仔細分析下來,我們會發現他會深陷職場危機也實屬必然。
●得過且過,上班混日子
餘歡水作為多年經驗的老前輩,卻屢次遲到,工作業績長期墊底,連續5個月績效不達標,瀕於辭退的邊緣。
但他的做法是什麼呢?不是積極地想辦法去開發客戶,而是找徒弟要他把客戶讓給他,典型的不求上進混日子。
公司和領導都是利益個體,不可能無端養一個閒人,既然不能為公司或者領導帶來利益,不讓你走讓誰走?
●情商低,性格軟弱
平日裡,餘歡水這個人的性格過於軟弱,自己有理時,也不敢大聲反抗,成為了公認的「軟柿子」。
自己也不注重維護同事和領導之間的關係,別的員工順手牽羊拿點公司的福利回家,大家對此心照不宣,領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到了他這卻收到了「銷售部餘歡水冒領公司禮品,罰款兩千,以示警告」的通告。
職場從來不是一片祥和之地,除了工作能力外,人際關係的處理,也十分重要。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質上都是在不斷地試探彼此的底線,然後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不用做那個壞人,但也不能太過軟弱,不然被壓榨被欺負也就慢慢會成為常態。
●愛撒謊,不真誠
因送兒子傷心導致上班遲到,騙領導自己出了車禍。
早餐沒買牛奶,老婆質問他,他卻撒謊說超市沒有牛奶了,其實是他忘記了。
去嶽父母家,帶的明明是幾十塊錢的紅酒,非要裝面子,說是昂貴紅酒。
這一連串的事情,都說明這個人不夠真誠,雖然有時候是為了維護自己僅剩的一點尊嚴。
的確,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謊言的世界裡,可人人都不喜歡愛撒謊的同事。職場上,最好別對你的上司撒謊,因為你的謊都是他撒過的。記住沒有領導是傻的。
作為職場人,我們可能會瞧不起餘歡水,但我們都不能保證自己不會活成餘歡水。
這個時代日新月異,也殘酷無比,近來大家熟悉的「戰略升級」、「組織優化」等字眼也足夠讓人風聲鶴唳了。
更無奈的是,市場上的優質崗位,越來越少,競爭同一個優質崗位的人才,越來越多。
目前,「找工作」的指數已經從「海浪形」變成了「海嘯形」,投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已是常態,職場危機下,你我都在負重前行。
03.沒有金手指,普通社畜如何鹹魚翻身?
劇情的最後,編劇送給了餘歡水一個金手指,迎來了遲到的主角光環。
工作上,他成了領導要拉攏的對象,待遇、地位雙雙上升。
生活中,誤打誤撞見義勇為,搖身一變成為全民英雄C位出道,成功逆襲。
但生活不是電視劇,不是想反轉就能反轉的,當生活亮出獠牙,我們只能選擇
躺平任捶嗎?
普通社畜要如何避免「餘歡水」式的悲慘職場遭遇發生在自己身上?已經身處職場危機又該怎麼鹹魚翻身?
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一併來答。
●全面認識自己
首先,對自己目前工作的狀況進行分析,考慮自己是否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是否應該另闢蹊徑。
同時,分析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抓住每分每秒,去提升自己。另外,也不要忽視了對家庭的考量,要知道家庭往往是工作的原動力。
●保持持續成長能力
在職場上,一時的能力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資歷與能力不對等,要想不被淘汰,必須時刻有把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到一個不會輕易取代的水平的意識,並付諸行動。
●注重人脈積累
這裡的人脈指的是在事業上能夠跟你進行合作的人,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在那個崗位上,對方也依然信賴你的人品和能力,願意跟你繼續合作,這樣才是真正的人脈。
●培養自己的「系統性思維」
仔細去觀察,你會發現,在各個領域取得優秀成果的人往往都具備系統性思維,他們會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並學會在系統之外的更大系統中,不斷跨界進行資源整合,去尋找解決途徑。
職場發展不可預期,充滿變化。
大部分企業都會有裁員,會優化調整,不可能永遠為自己提供穩定的薪資和機會,按照每十年折騰一次危機的頻率,職場人一生總要經歷幾次危機。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沒有金手指的小人物,但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坦然面對,誰說不能觸底反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