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有這樣幾種人:
【社畜】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
【社禽】在公司很咋呼地工作,基本不出力但好像已經累極了的員工。
【社獸】在公司很生猛地工作,連上司和甲方爸爸都敢懟的員工。
【社魚】在公司很敷衍地工作,總是在準備跳槽的員工。
【社兩棲】在公司很低調地工作,背地裡是女裝主播的員工。
而大多數都活成了「社畜」!
剛畢業時,我是一個「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精神小夥」,夢想自己在職場上殺出一片天地,手撕甲方爸爸,年終百萬獎金。
如今我領著微薄的工資,交著最低的社保,卻承擔著大量的工作。每天擠在大城市裡如沙丁魚罐頭般的車廂裡,忙碌又疲憊地往返於公司與出租屋之間。天亮就去公司,天黑才回到家,回到家就睡覺,睡醒又去公司……每天都過著如此枯燥乏味的生活。
為了工作,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人也成為24小時待機狀態。我也會隨身帶著電腦,萬一客戶有需求有意見,我也可以隨時拿出電腦修改方案;我沒有交女朋友,我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去交女朋友;我的情緒沒有大起大落,因為「成功的成年人都要戒掉情緒」,所以儘管面對領導或者客戶的不滿,也要保持職業假笑。
我以為我很慘,我以為這個世界只有我這麼慘!可我也經常能在地鐵站、餐廳看到跟我一樣隨身帶著電腦、隨身修改方案的年輕人,他們的臉上除了著急、焦慮便沒有了其他情緒,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社畜」這個職業已經讓我們丟失了我們原有的情感,而大多數人也不得不做一個「社畜」。
長期的過勞和壓力,讓90後嘗到了社會生活的艱辛,也讓他們過早地體會到了生離死別。據說,在某大型公司,有給員工專門做心臟驟停搶救培訓;在大型辦公室的地面上,有應急疏散的箭頭;甚至有同事,晚上加了個通宵,第二天乘班車去上班,就再也沒下車……
就算下班了,在被微信、電話等通訊工具社交軟體支配的今天,加班也是十分「便利」。在微信上布置工作任務,討論方案和工作進度,催命般的微信語音電話,一年365天7*24小時待命,導致社畜們一直處於「隱形加班」的狀態。
你也許會說:幹不了就走人,成年人還需要這麼磨磨唧唧?
有相關數據顯示,70後職場人第一份工作時間平均4年,80後三年半離職,90後19個月,95後7個月離職,而不敢辭職的原因,在於「窮」。90後,曾經被認為是敢說敢做的一代,卻也成了「社畜」大軍中的主力部隊,90後逐漸進入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中年危機」即將到來,這都讓90後不得不選擇「沉穩」下來。
但是,人生下來就是為了不停工作的嗎?想要過好的生活就一定要通過拼命掙錢來實現嗎?
明明科技進步了,人類本應該可以把很多工作分擔給機器,可以省下時間來生活,現在反而連朝九晚五都保不住。社會的快速發展,反而讓很多企業稍微不留神就被淘汰掉,自己對工作和職業的發展也越來越沒有動力,看不到希望。
儘管如此,在這世界上,有一批人,不需要拼命來賺錢,仍然有可觀的收入報酬,其根本是他們掌握了大眾未掌握的智慧和技術。
不想一直當「社畜」,就需要我們積極跳出自己的圈子,永遠保持學習,保持自我提升。在職人員可以選擇讀一個在職研究生進行學歷的提升
只有自身的學歷和閱歷不斷提升,才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才有機會掌握別人未掌握的資源。不要為了生活,沒有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