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社畜的悲慘實錄:工作996都要隨時面臨被「後輩」取代

2020-12-05 華埔學堂官方帳號

除了頂尖的職場精英群體,其實當代大多數社畜的工作現狀,都是基本相似的:

加班加活兒不加薪,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拼命苦幹也沒前景,一眼就看到天花板;

事多錢少離家遠,權輕位低責任重,升職加薪遙無期;

同事不給力,老闆是逗比,派系鬥爭巨噁心 ...

總是想辭職、想跳槽,卻誰也看不上,誰也看不上,兜裡沒有錢,心裡還很慫.....

何為「社畜」?

社畜,起源於日語,形容被公司壓榨,像牲畜一樣辛苦工作不敢反抗的人類。在中文語境中一般都是強力自嘲。社會主義也是有壓榨的。

而伴隨著社畜的誕生,也有一些社畜職場成語。如以下這些:

一無是畜什麼也沒有,所以去做社畜。

易地而決定換個地方工作。

絕畜逢生在山窮水盡前找到了工作。

畜景傷情每天都看到同事們在加班。

畜心積慮指社畜要操心的事太多,每一天都過得憂慮重重,心理陰影面積大到難以計算。

畜變不驚指作為社畜很多年,對工作中突如其來發生的任何劇變都可以泰然處之,至少在表面上穩如老狗。

淡然畜之:被職場磨平了稜角,被老闆教會了做人,這樣的日子過久了,面對各種問題也就能淡然畜之了。

無地自畜:為了買房成了社畜大軍中的一員,但因為房子離公司太遠而不能入住。

朝夕相畜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一點都在上班,好不容易熬到了周五,然而下班時同事說:「明天見!

畜底反彈: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萬一哪天就畜底反彈了呢?

不忘畜心即便每天被奴役,不少人仍舊不忘畜心,為了微薄的薪水而拼命地幹。

其實,成年人的生活裡,哪有「容易」二字。無論你跳槽到哪個公司,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都會有讓人不滿意的存在,都需要忍,都需要面對,都需要去適應和解決,這就是真實的職場。

隨著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宏觀經濟的大環境也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科技的日新月異也讓大部分白領有了被取代的危機感。如何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成為社畜們最迫切解決的職場問題之一。

1、樹立危機意識,保持職場敏感

常年習慣於一個固定工作模式的員工,雖然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豐富,但是容易在長期工作中缺失危機意識。員工對外界變得不敏感,無法準確感知行業的變化,就會與工作前沿脫節,容易被新人後來居上。及時反思自己在行業中的差距,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甚至職業規劃。樹立危機意識,定期投資自己,培養職場的敏感度,才能從容應對職場變化。

做個有靈魂的社畜可以主動為工作賦予使命和價值,定期把職業目標向更高的方向調整,進行領域深耕。在底層能力的基礎上,多學習和事業目標有關的新事物,讓自己的方法論持續更新,防止自己的工作思維模式固化,從而保持行業和職業的連續性。

2、掌握底層規律,提高認知效率

韋爾奇的接班人伊梅爾特說:「在當今這個充滿活力的世界裡,成功的根本條件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學得有多快。」職場人遭遇職場淘汰,歸根結底還是成長速度問題

很多老員工覺得學習技能的速度比不了年輕人,年齡註定是職業生涯中跨不去的坎。其實這是一個認知錯誤。大多數職場人一直把時間花在想辦法提升「技術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認知效率」。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了解問題本質,了解解決方案的底層規律,能夠讓我們認清楚問題表象背後的實質,那我們就是在提升認知效率。

終身學習永遠是社畜們的成長法典,只有保持終身學習,擁抱變化,才能減少被「後輩」反超的可能性。

3、眼光面向未來,尋求突圍成長

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懂得解釋問題,解決問題之餘,職場人應該學會預測問題。延遲當下的滿足感,眼光面向未來,站在未來這一條線進行決策。

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分析市場變化,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升華自身認知,接觸不同的人給予自己的反饋,突圍成長,才能破除被「後輩」取代的危機。

社畜們只有在工作之餘刻意成長,利用碎片化時間不斷給自己充電,保持自我更新,系統構建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增強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穩步增值,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從「企業戰士」到「社畜」,日本員工的996奮鬥史
    「沒碰過錢」的馬雲爸爸在阿里內部交流時提出:能夠996那是修來的福報;而京東的劉老闆更是表示:儘管不會強制員工996,但我自己完全可以8116+8地工作。而所謂的8116+8就是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一周工作六天外加周日加班八小時的意思。在兩位老闆的語錄中,奮鬥一詞被頻繁提及。在中國的職場上,奮鬥似乎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年輕人就該奮鬥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
  • 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
    大家都是社畜,年輕人只有脫離校園,步入社會,進入職場才會發現生活的種種不易,才會明白原來自己只是一個社畜,原來自己這麼的平凡。工作久了,就會發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大家的狀態。快來印證一下是不是這樣的。
  • 來自996 職場社畜日的冒犯,千萬別把自嘲當成節日過!
    什麼是996社畜日?其噱頭是9月9號6點準時下班,然後推薦一些所謂的「社畜」常用物品。很明顯,這不過是一點資訊不動腦子,妄圖披著自嘲的外衣去刺激、鼓勵消費罷了。畢竟我是資本家,你們社畜可都是靠我活著的。社畜日公然將996擺到檯面上,並且當做生活的一部分、當做消費社會的一部分來進行大肆的宣傳,這與本來就在壓抑的反「996」呼聲背道而馳,似乎「996」就是一種該去習慣、去適應的常態。
  • 「社畜」之歌
    《平凡的榮耀》中的職場氛圍等級森嚴、工作為上。剛入職的底層員工,領著微薄收入,承擔著996的超負荷工作;中層員工背負業績壓力,陪客戶喝酒喝到不省人事,熬到生病住院,也不忘督促下屬趕任務;領導要求隨叫隨到,員工手機24小時開機,半夜接到上司電話,也要隨時隨地投入工作;成了家的員工,沒空照顧家庭、孩子……「社畜」近年成為網絡流行詞,指在公司順從地工作的小白領,多用於自嘲。
  • 帶薪摸魚,當代社畜的續命良藥丨社畜碎碎念
    /圖蟲創意社畜太難了。無論前天晚上,你是熬夜看劇還是失戀失眠,第二天一早,你都得睜開惺忪的睡眼擠地鐵、準時打卡上班。困了想睡覺怎麼辦?自覺喝杯咖啡提神吧。缺乏自制力又想專心工作的社畜,唯有斥巨資購買各式降噪耳機,只為了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高效辦公,準時下班。對社畜而言,工作日的早午晚餐都只是一種「進食行為」。不需要儀式感與美味,只需要快速、方便、便宜,外賣便成為他們的最佳拍檔。咖啡、耳機、外賣,曾是社畜必備三件套。
  • 社畜職場成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描述社畜悲慘職場生活的扎...
    社畜職場成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描述社畜悲慘職場生活的扎心詞彙時間:2019-11-16 16:5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社畜職場成語什麼意思什麼梗?
  • 996社畜、外賣員、快遞員,誰不是「系統中的人」
    仔細想來,朋友圈這齣奇一致的共情能力,大概源於996社畜、外賣員、快遞員等各行各業的人,聯想到自身一樣處於「系統中「。從996努力到007 「社畜」一詞最早源於日本,現在是中國人「上班族」、「加班狗」自嘲的方式。
  • 當代社畜崩潰的瞬間
    當代社畜崩潰的瞬間 2020-12-01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無奈成了「社畜」怎麼辦?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 社畜。該詞源於與中國有著相似文化背景的鄰國日本,用來形容被公司奴役,像牲畜一樣賣力工作的上班族,多用於自嘲。在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新垣結衣為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一場「社畜」生活的真實寫照,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讓「社畜」這個詞被更多人熟知。通過日劇的傳播,「社畜」也成為了在中國比較常見的網絡流行語。
  • 爆笑社畜一刻,90後社畜物語
    每次自嘲間,都是上演人間悲喜實錄這次小編親自「下海」還原自己的日常、以及真實的聲音老規矩,哭哭笑笑,不要太認真今天也是壓力山大的一天呢~社畜一刻之過稿過稿,它是一個過程它只有無限改懂了嗎社畜一刻之消息所以我們還是用第一稿吧社畜一刻之舔狗「我都會」「好的呢親」「沒問題哈」社畜一刻之下班
  • 爆笑10月番:非洲當上班族的動物們,這是真·社畜啊!
    獸道》要到異世界開動物園,《BEASTERS》要創造一個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共存的世界,動物們都是絕對的主場。當然,也少不了從《獅子王》開始就一直很有存在感的非洲動物。這一次獅子不是草原的領袖,而是當著小領導,帶著小弟一起上班,過起「社畜」的日子。10月新番《非洲動物上班族》,又名《非洲社畜》。
  • 社畜什麼意思,如何理解我是社畜,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最近大家可能會看到很多網友自稱自己是社畜青年,那麼究竟這裡的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社畜代表什麼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首先大家要明白社畜這個網絡語,最早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在日本一個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就是指那種聽話順從公司的員工,日常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時間和勞動力,是一種自嘲,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這個詞通過日劇傳入了中國,最近成為了一個比較流行的網絡語。
  • 社畜青年,其實你「服役」的樣子超酷的!
    做人嘛,最重要是開心啦~還是要努力向上好好生活啊。好嗨森設計團隊,「社身畜地」為社畜們置辦了全身行頭,大型還原社畜服役現場。社畜們,其實你努力生活的樣子,超酷的!工作是這個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情快看,路邊又有一隻社畜在服役了即便每天「早畜晚歸」辛勤工作,但依然沒有所謂的私人時間,24小時standby,只要工作來了,機場、地鐵站、飯局上,不管你在哪裡幹什麼,都要立即開始「服役」。
  • 當代社畜的出路是什麼?
    今天聊聊「佛系社畜」的話題。這一代年輕的社畜,除了自我嘲諷變多以外,心態也變佛了。一些年輕人拼命當社畜並不是為了什麼雄心壯志,沒有什麼欲望、抱負、夢想,每天在職場上戰戰兢兢,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一心一意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上學或者工作中,逼自己不參加任何其他活動,成就結果可能很好,卻感受不到持久的喜悅或滿足。
  • 社畜?都是打工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下午好,各位打工人!」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了,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就連朋友之間聊天,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你好,打工人!」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網友自製打工人表情包「打工人」有著一系列顯著的特徵,比如對現實都有著清醒的認知,就連為什麼打工,他們都有充足的理由。
  • 如何做到看上去不像個社畜?
    90後都30了。當年的我們是何其稚嫩,女生滿臉膠原蛋白沒有魚尾紋,男生頭髮茂密身形筆挺。如今,一天不塗眼霜都覺得是對生命的侮辱,當初清風一樣的男同學也難逃中年危機。眼看著曾經的校園男神要變「地中海」,很想揪著職場的衣領問一句:你對他下手不能輕一點嗎?!
  • 社畜青年:因為工作,我們已經成了困獸
    該詞源自新垣結衣和松田龍平的新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社」在日語裡的意思是公司,「畜」則代表牲畜,組合在一起形容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深陷工作壓力和微薄工資的泥淖而不能自拔的都市年輕人。   我們對日本上班族生存壓力之大早有耳聞,日本曾為了緩解加班泛濫現象制定了一周內最多工作60個小時的法案。
  • 過勞死、臥軌頻發,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社畜」這個詞在年輕人群中可謂膾炙人口,而實際上他的發源地就在日本,「社畜」是「會社」(在日語中表示公司)和「家畜」的合成詞,指代像牲口一樣為公司工作的職員。
  • 當代社畜青年不完全手冊,焦慮、熬夜、加班,用奶茶堅持著
    早上6點的鬧鐘還沒響,先被微信工作群裡老闆的連環奪命call喚醒,眯著惺忪的睡眼,手指機械地在屏幕上打下一句話:收到,今天就跟進。匆匆收拾好自己,還沒來得及買好早飯,就擠上了公交車,9點打卡上班,7點好不容易擠上的車可能都會堵到遲到,簡直給靈魂來上會心一擊。
  • 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在打工人這個梗之前,這類人群通常稱呼為上班族、打工仔、社畜…… 在社交語境裡,「社畜」體現的是一種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