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畜的出路是什麼?

2020-12-05 知我心理學

大家晚上好,我是野草,KY最風騷的女作者。今天聊聊「佛系社畜」的話題。這一代年輕的社畜,除了自我嘲諷變多以外,心態也變佛了。

一些年輕人拼命當社畜並不是為了什麼雄心壯志,沒有什麼欲望、抱負、夢想,每天在職場上戰戰兢兢,只是為了混口飯吃。

今天我就想聊聊這種時代的精神狀況——

在聊今天的話題前,請大家先看看以下這些表現,如果發現有很多條感受可以對上,意味著你的精神狀態需要更多關照了:

自己的世界越活越小:公司與家兩點一線,朋友越來越少,越來越不能接受不同的觀點。

感到環境在壓迫自己:覺得自己幾乎無力改變所處的環境,在生活中沒什麼成就感。

在社會中存在感低,時常想到自己好像活著或死了都一樣,並為此感到不安或絕望。

緊跟大眾輿論或網紅意見,追求他們推崇的觀點、方法、結論。

一心一意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上學或者工作中,逼自己不參加任何其他活動,成就結果可能很好,卻感受不到持久的喜悅或滿足

當這些表現出現的時候,其實你作為獨立個人(individual)的本質已經悄悄發生了改變,變成了面目模糊的「原子人」(atomized individual),或者是千篇一律且易受唆使的「大眾人」(the mass man)。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2個小故事,來了解原子人和大眾人這兩種不同的精神狀態。我們會發現,這兩種心態可以說是當代社畜普遍存在的痛苦了。

01.

追求獨立的路上,我們可能已不知不覺成為了原子化的個人

小A的故事:疏離的土地、陌生的自己、麻木的感情

「我18歲來美國上大學,一直想要在這片土地上找到家的感覺,卻時常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完全歸屬於它。我從小渴望自由獨立的生活狀態,我覺得到美國自己學習奮鬥,一定能實現。來西雅圖5年了,不曾想,我依然無法融入這裡的生活。

從上學開始,短期籤證加上租客身份的不確定性,讓我日常擔憂會突然被迫離開國境或搬家。我無法習慣這裡的社交模式,所以朋友圈一直很小、很固定。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鼓起勇氣兩次參加學校社團,但因受到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我便退出了。工作以後,給公司提的意見,也都被完全無視

我明明到了夢寐以求的美國留學與工作,現在我卻每天活著就是為了混口飯吃。上班走走流程,回家就開啟肥宅生活。一個人看著電腦、打打遊戲。城裡每天發生的大小事情,我都沒有參與的欲望。我覺得自己像漂浮在這座現代化城市上空的鬼魂。

小A的生活狀態是比較典型的原子化的個人(以下簡稱:原子人)的狀態。在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小A經過一次次嘗試,沒有得到ta想要的正向的回饋。

這其中,有小A的主觀原因:ta可能在出國前,高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受挫折後的修復力(resilience)、開放程度(openness)、 協商能力等等。

也有社會環境的原因,比如校園環境中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學生團體多樣性的缺乏,以及公司反饋制度的缺陷。

因為幾次失敗的社會參與經歷,小A開始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對身邊的環境都不會產生任何價值。小A持續地從社會秩序中脫軌,一次又一次、甚至循序漸進地走向孤立的狀態。

於是,ta「佛」了——更準確的說,ta覺得自己漂浮於萬事萬物之外。在ta人眼裡小A可能很獨立,但小A自己卻覺得自己和身邊的人幾乎每天都是平行線的關係,生活缺乏可以抓住的真實性。

在原子人的狀態下,我們看似單純地「佛」著,但時不時會便被一種荒涼感籠罩。

主觀上,我們經常感到自己像:小浮萍、小塵埃、小透明、小螞蟻。我們有一堆大大的問號。我有價值嗎?我的行為準則是什麼?我有力量嗎?我真的存在嗎?

在社會上,我們的生命不斷向內坍縮。自己的力量慢慢被忘記,自我的形象(self-image)可能會動搖,那些定義「我」是誰的特質慢慢消逝。

從上帝的視角去看一個原子化的社會,每一個個人是一個個小點點,ta們是無相互交集的(isolated)(Kornhauser, 1959)。

每個原子人蜷縮於自己的小世界,和社會的聯繫是被動且膚淺的。我們忘記了自己是有力量的,不敢跨出舒適圈一步。在社會上戰戰兢兢的,因為我們生怕連僅剩的那點個人空間和自由都會突然被搶走。

02.

原子化的我們單獨直面宏大的社會,很容易變得面目模糊

小B的故事:面具人的自我、大眾化的生活、二手的生命

「我對我的工作沒有熱情,沒有成就感,每天上班就是為了混口飯吃。下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看看網絡上大家都在追什麼、罵什麼。

昨晚吧,我們一群明星X的粉絲保持高度一致的意見,一起批評一些網友道德感低下的行為。在跟網友對噴的時候,我覺得情緒高漲,熱情飽滿!平時的空虛感和焦慮感消失了!

我追求網紅文化。我不太能自主地決定什麼最適合自己,從外在的穿衣打扮到我的內在身份認同,我都從我follow的幾個網紅身上得到答案。旅遊前我都會查一下網紅都在幹什麼,打卡網紅門店、拍照、p圖、發朋友圈,得到大家的點讚讓我感到強烈的喜悅。」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網絡上,小B與大規模的網民有聯繫,但是ta只是被網民的聲音帶著走,屈服於大眾的品味、道德標準、行為、感受等等。

通過大眾來引導自己:大眾指向哪裡,「我」便被哪個方向吸引。複製與黏貼是大眾人(the mass man)生命狀態的特點。

大眾人從原子人的狀態過渡發展而來(Kornhauser, 1959)。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原子人的狀態中,我們內心其實是荒涼的。如果在此時,我們用大眾的面貌替換自我的面貌,用大眾行為填滿內心的荒涼,那麼我們便是大眾人。

從個人的主觀體驗感而言,我們可能更難察覺自己其實處在大眾人的狀態裡。

在原子人的狀態裡,我們看到自己不能與社會產生交集。但是,在大眾人的狀態裡,我們看到自己與世界有猛烈的關聯:「我們明明有很多同伴呀!」 「我明明有很多粉絲呀!」

只有經歷過近乎「戒毒」過程、回到清醒的狀態的我們(比如說,脫離痴狂的追星狀態),才能察覺到,群體的行為之下,孤立才是最本質的體驗;只是因為我們與自己的感受是疏離的,所以我們當初才沒有發覺。

在大眾人的狀態中,我們受符號(symbol)和領導者(leader)的影響。我們被呼之而來,被揮之則去,一起買某個品牌的鞋子,一起狂愛某個明星。醒來才發現當時的自己是一個很容易被操控、被利用的個體。

03.

看到時代的潮流,發現原來並不只有「我」是這樣的

社會原子化,是世界上所有現代化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共同的趨勢。

以前,我們前輩們的生命相對穩定地圍繞著家族、部落、宗教活動、土壤、本地傳統等等發展。而我們經歷了城市化與全球化,遷移到先富起來的地區,與全球大都市的人追求高度一致的消費和生活方式,和原來的生活方式脫離了。

背井離鄉的我們要和新環境產生有意義的交換和聯結,和當地社會活動交融——但是這很難。

我們經歷著信息技術發展與社會信任危機。發達的移動網際網路讓我們能夠以孤立的個體直接通過巨大的網絡生活,無需和人發生聯繫。

另一方面,社會階層固化,經濟發展勢頭變緩,年輕人面臨自身經濟以及照顧父母子女的巨大壓力,個人在獨自直面著龐大而複雜的世界的時候,感到自己的弱小與無助,於是我們成為了原子化的個體。

而為了對抗這種孤獨、弱小和無助感,我們又讓自己成為大眾人中沒有自己面目的一員。大眾是強有力的,他們可以抨擊一切,我們通過成為他們中複製黏貼的一員,產生自己也分享了大眾的力量的錯覺,產生自己並不孤獨的錯覺。

但在這種大眾人的存在狀態中,我們並不是真實地存在、發聲、被看見。因此,它並不能真正緩解我們的孤獨感。

04.

我們如何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成為真正獨立的個人

比起原子人和大眾人,究竟如何成為真正獨立的、具有良好功能和幸福感的個人?答案可能是——私人的生命、可控的生活、實在的滿足。

要想做一個獨立的個人,首先」我「要與自己的生命建立起「一手」的、私人化的關係。

這意味著你在聆聽社會聲音的同時,會通過親身投入社會的最直接的經驗,判斷哪些東西對「我」的生命來說是重要的、需要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能找到一種主動、積極的參與方式,感受到自己對環境、對他人和對自身的掌控力。

我能創造性地實現生活目標,並在生活中感受到相對持續穩定的滿足。

此外,由於原子人和大眾人,都是由於個體孤立地直面宏大的社會造成的,想要避免成為面目模糊的原子人和大眾人,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在自我和宏大的社會中間,找到一些中層的團體。

比如說我們可以參加一個愛好團體、一個宗教小組、一個小工作室、一個公益志願小社團,等等。

這些中間層的團體組織,和人們在其中發展出來的相互之間的人性聯結,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宏大社會的風雨飄搖中,不必四下流離,能夠彼此扶持拉扯,不至於隨波逐流,也不至於苟且求生。

我們可以這樣想:原子人或大眾人的狀態,只是在時代背景下,我們的精神狀態極有可能經過的兩個「景點」——我們到達過那裡,但不會長期駐足,始終可以離開。

同時,我們得學會看到,我們的生命歸根結底是時代的投影,無需為這樣的自己羞愧,但也要積極發揮創造力,與麻木機械化的力量作鬥爭,收回對自己與四周環境的控制權。

最後想跟大家強調,只有通過多種多樣的社會活動,我們才能從它們中整合成出一個獨特性的身份(Kornhauser, 1959)。

從現在開始,改變你千篇一律的生活吧,去嘗試一些新的愛好,加入一些新的團體,與更多的人發生更多的連接。讓這些團體、人際連接,守衛你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自由與榮光。

Reference:

Kornhauser, W.(1959).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in Mass Society."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pp.102-113). The Free Press.

相關焦點

  • 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
    大家都是社畜,年輕人只有脫離校園,步入社會,進入職場才會發現生活的種種不易,才會明白原來自己只是一個社畜,原來自己這麼的平凡。工作久了,就會發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大家的狀態。快來印證一下是不是這樣的。
  • 當代社畜崩潰的瞬間
    當代社畜崩潰的瞬間 2020-12-01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帶薪摸魚,當代社畜的續命良藥丨社畜碎碎念
    不知道什麼叫「符合人體工學」?挑貴的買準沒錯。有了升降式辦公桌,社畜們的脖子不酸了、腰也不疼了,但膝關節開始「報廢」了。用一絲奶茶的甜就能填滿,社畜心裡該有多苦?下午三點,匆匆吃完的午飯已經消化完畢,而堆積如山的工作還沒有(不想)開始處理。這時候,唯有一杯奶茶激發的多巴胺,才能支撐社畜度過每一個漫長的工作日下午。當代職場的同事愛,往往始於一杯奶茶。
  • 社畜什麼意思,如何理解我是社畜,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最近大家可能會看到很多網友自稱自己是社畜青年,那麼究竟這裡的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社畜代表什麼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首先大家要明白社畜這個網絡語,最早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在日本一個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就是指那種聽話順從公司的員工,日常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時間和勞動力,是一種自嘲,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這個詞通過日劇傳入了中國,最近成為了一個比較流行的網絡語。
  • 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指的是什麼類型的樣屬於罵人的話嗎
    社畜是最近很火的一個網絡熱詞,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不過也有很多網友並不是很懂這個詞的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上班族。
  • 當代中國社畜的悲慘實錄:工作996都要隨時面臨被「後輩」取代
    除了頂尖的職場精英群體,其實當代大多數社畜的工作現狀,都是基本相似的:加班加活兒不加薪,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拼命苦幹也沒前景,一眼就看到天花板;事多錢少離家遠,權輕位低責任重,升職加薪遙無期;同事不給力,老闆是逗比,派系鬥爭巨噁心 ...
  • 斜槓青年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 社畜日常生活有哪些活動
    喜歡刷微博的朋友們應該在網上都看到過斜槓青年和社畜青年等詞語,那麼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  斜槓青年簡單來說就是不滿足於一直做一種職業的人。
  • 社畜職場成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描述社畜悲慘職場生活的扎...
    社畜職場成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描述社畜悲慘職場生活的扎心詞彙時間:2019-11-16 16:5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社畜職場成語什麼意思什麼梗?
  • 社身畜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社畜詞語解釋和來源出處
    今天在微博上面看到一個很搞笑的新成語,這個詞語就是社身畜地,這個詞語是根據社畜和設身處地這兩個詞語發展而來的,那麼這個詞語作為網絡用語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多人也並不是非常的了解社畜這個詞語的含義,那麼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兩個詞語,社身畜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社畜是什麼梗?  社身畜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有哪些能瞬間擊中「當代社畜」的沙雕朋友圈文案?
    這種天氣出去打工,和賣火柴的小女孩又有什麼區別呢?2. 我一定是窮人裡唯一買得起手機的人了,上網看到的人個個都比我有錢3. 為了減肥拍了很多「減肥前」照片,現在已經有一整組越來越胖的幻燈片了4.如果你約我出來,請珍惜我見你時的髮型,因為頭髮真的掉得很快,下次見面就不知道是什麼髮型了12. 別人:穿過lv,穿過gucci我:穿過擁擠的人群去上班13.
  • 社畜,真.社畜!這部成人動畫不一般!
    另外,雖然畫風貧窮、顏藝敷衍,但「聲優不要錢」呀,大塚明夫、津田健次郎、下野紘、石田彰、神谷浩史、鈴木達央、小倉唯、喜多村英梨、木野日菜、河西健吾,這是什麼神仙陣容!我們這些聲控狗又有得舔了!一間大企的職工:獅子前輩、蜥蜴、大嘴鳥,三人用不同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現實中的社畜生活。
  • 作為一個社畜青年,你還能做什麼?
    現在我們換個角度繼續喪,從工作的角度出發,最近「社畜青年」這個詞被提到的次數有點多,這個詞語完全提現了。大家都在拼命努力地活著名詞解釋:社畜社畜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自嘲用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
  • 爆笑社畜一刻,90後社畜物語
    不知從何時起,年輕人開始自嘲社畜每次自嘲間,都是上演人間悲喜實錄這次小編親自「下海」還原自己的日常、以及真實的聲音老規矩,哭哭笑笑,不要太認真今天也是壓力山大的一天呢~社畜一刻之過稿過稿,它是一個過程它只有無限改懂了嗎社畜一刻之消息老闆的私信
  • 無奈成了「社畜」怎麼辦?
    2019年百度沸點發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語,996、盤他、雨女無瓜、檸檬精、斷舍離、我太難了、好嗨呦、硬核、社畜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 社畜。該詞源於與中國有著相似文化背景的鄰國日本,用來形容被公司奴役,像牲畜一樣賣力工作的上班族,多用於自嘲。在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新垣結衣為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一場「社畜」生活的真實寫照,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讓「社畜」這個詞被更多人熟知。通過日劇的傳播,「社畜」也成為了在中國比較常見的網絡流行語。
  • 潮玩= 社畜的自我修養
    你看,多少熱門公眾號為我們的前途擔憂:《階層固化了,社畜的未來在哪兒?》、《今天你社畜了麼?》、《社畜的愛情總是無疾而終》……你瞧,多少良心自媒體正幫我們想辦法:《社畜為什麼會有「畜」感?》、《可不可以不社畜?》
  • 「社畜」之歌
    剛入職的底層員工,領著微薄收入,承擔著996的超負荷工作;中層員工背負業績壓力,陪客戶喝酒喝到不省人事,熬到生病住院,也不忘督促下屬趕任務;領導要求隨叫隨到,員工手機24小時開機,半夜接到上司電話,也要隨時隨地投入工作;成了家的員工,沒空照顧家庭、孩子……「社畜」近年成為網絡流行詞,指在公司順從地工作的小白領,多用於自嘲。
  • 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在打工人這個梗之前,這類人群通常稱呼為上班族、打工仔、社畜…… 在社交語境裡,「社畜」體現的是一種喪文化。 「社畜」一詞來源於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多用於自嘲。
  • 當代社畜青年不完全手冊,焦慮、熬夜、加班,用奶茶堅持著
    這些異常苦逼的日子,社畜們是怎麼活下去的呢?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杯奶茶解決不掉的!有,就來兩杯!奶茶已經是很多社畜快樂源泉,每天來一杯,老闆的壓迫沒有了,甲方的不講理沒有了。每天烏壓壓的日子,公司樓下的鸞御宮茶一直是小編的續命補給站,在快要油盡燈枯之時,補上一個救急的血瓶。
  • 社畜青年,其實你「服役」的樣子超酷的!
    好嗨森設計團隊,「社身畜地」為社畜們置辦了全身行頭,大型還原社畜服役現場。社畜們,其實你努力生活的樣子,超酷的!點擊圖片 直接購買社畜(しゃちく)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裡,新垣結衣扮演了一個兢兢業業卻還是處處遇挫的苦逼職場人,為廣大社畜傾情代言,社畜日常被曝光,廣大社畜都懷疑有人在偷窺自己的生活。
  • 「職場社畜」的確無處不在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每天都打滿雞血上班,且熱衷於幫上司領導背鍋的好同事,請不要吝嗇你「憐憫」的眼神,畢竟「身為社畜,他很抱歉」。當代職場社畜,大多指工作中極度順從,坦然接受公司的無情壓榨,他們寧願唯唯諾諾,也不願重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