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元年到來 靈鏡VR在做些什麼?

2020-12-05 雷鋒網

2015年,VR迎來了開門紅。MWC、GDC上的各類VR展品爭奇鬥豔,據說谷歌的一群工程師也在開發安卓版虛擬實境應用,微軟也擬推出VR版Xbox遊戲,前陣子Nvidia、Lytro和Valve也紛紛入場,好不熱鬧!

春光不可負,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雷鋒網將對VR領域的硬體製造商、應用開發者、分發平臺、投資人、用戶等等等等各類參與者進行明察暗,系列報導大幕即將拉開,速來圍觀!

靈鏡正在做什麼?

今天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要聊的是"靈鏡VR"(此「靈鏡」非彼「靈境」,木哈哈),靈鏡VR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張書賓曾任聯眾遊戲戰略規劃部總監,有十年的從業經歷和4年的創業經歷,目前公司研發的兩款VR設備分別是一款主打影院功能的「靈鏡小白」和移動VR一體機「靈鏡小黑」;小白目前正在準備眾籌,預計四月底五月初小批量發貨;而小黑的發布計劃則是在五六月份。

靈鏡小白:不做3D眼鏡盒 VR的基礎是沉浸

目前國內市場的VR眼鏡盒同質化程度比較嚴重,體驗效果一般,且內容短缺,靈鏡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

張書賓告訴雷鋒網,VR眼鏡盒的基礎是沉浸式體驗,不能在場景中看到實體眼鏡的邊界,如果能看到邊界則失去了VR沉浸式的意義(用戶很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在看一個屏幕)。市面上目前有些同類產品更多是巨屏而非沉浸式,嚴格意義上來說,那只是一款3D眼鏡盒。

靈鏡團隊成立以來,一直在做基礎建設的工作,讓不同尺寸的手機同時有比較沉浸的體驗有一定難度,比如對不同尺寸手機在眼鏡盒結構、光學上要做很多優化,張書賓告訴我們,小白基本能適配5寸到5.7寸的屏幕。

張書賓告訴我們:

做平臺是方向,但基礎性建設必不可少。


在VR硬體的開發過程中,光學技術、沉浸式方案、跟光學配合的結構設計、SDK、針對開發者提供的開發者工具,缺一不可。做不好基礎工作,就無法給開發者提供很好的適用性 ,體驗就不可能做好,平臺也就無從談起。

靈鏡目前正在開發一個內部代號為「靈鏡大廳」的沉浸式app,內置播放、下載、管理功能,用張書賓的話來講,就是「把播放器和市場放在一起」。

具體的內容包括靈鏡自行研發的遊戲demo和一些本地視頻;在線內容方面,靈鏡則跟百視通合作,百視通所包含的美劇、電視劇、電影還有體育賽事直播等內容,用戶都可以觀看。

其他的應用方面,靈鏡目前正在做一些驗證硬體跟光學用的測試demo,真正的應用,會在小黑上市之後去推動。不過,靈鏡已有了自己的Ling SDK,張書賓相信有了SDK,內容開發也就有了基礎。

靈鏡小黑:APP遠遠不夠 要做VR作業系統

如果說小白是一款常見的VR眼鏡盒,那麼小黑則是一款比較少見的移動版VR一體機。

張書賓告訴我們:

VR眼鏡盒是早期用來做市場普及、用戶教育的一個手段。


在我看來,PC虛擬實境設備是偽命題、偽產品,只是一種試驗性的過度產品、將來普通用戶不太可能接受坐在電腦前、被一根線束縛著玩遊戲,這個需求是不存在的,以後移動版的VR設備一定是一個獨立的設備。

 

從消費市場來說,美國的家用機市場培育較早,PC版VR設備還有一定市場,在中國則不是這樣,隨著這幾年行動裝置對用戶的教育程度,大家更喜歡小巧、輕便的設備。

小黑,更接近於下一個階段的產品形態。張書賓覺得VR一體機相較於嵌入手機的VR眼鏡盒,在CPU、GPU的內存、線程管理、刷新率等方面,優化較容易實現。張書賓告訴我們,小黑搭載了8核CPU和64核GPU,Nvidia也在出專用的虛擬實境晶片,也為一體機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國內廠商沒有類似的事情,但是張書賓覺得自帶計算能力的移動版是比較重要的。

除了靈鏡大廳,為了搭一個比較好的移動端的硬體環境,靈鏡小黑還將擁有自己的雙屏作業系統。系統目前將提供一些基礎性的服務:如輸入法、搜索、連網、藍牙、電源管理、顯示等,這些基礎操作都將通過VR方式進行,早期的交互設備將是一款手柄,整個交互將類似於電視UI的操作。後期靈鏡團隊將為小黑的作業系統接入更多內容,張書賓告訴我們,獨有的作業系統並不影響其他內容和應用的適配。

在硬體方面,靈鏡團隊對小黑的陀螺儀、電池、圖形算法進行了優化。張書賓告訴我們:

小黑的基礎方案是類平板方案,出於VR的應用場景和對電池使用的考慮,小黑拿掉了資源消耗量大、耗電量大的通訊功能;為了實現VR的核心需求——玩遊戲,小黑的GPU也做了優化;此外,為了實現單線程操作,靈鏡團隊也對基於安卓的系統進行了優化;電池續航能力,看電影大約4小時,玩遊戲2小時,待機超過24小時;重量在400g以內。

談未來 誰會在風口起飛

雷鋒網從業內人士得知的消息,暴風魔鏡到目前為止的銷量接近20萬,2015年銷量預計會突破百萬,有沒有給其他團隊帶來衝擊?

張書賓告訴雷鋒網,國內的VR市場還沒有進入競爭的階段,暴風在團隊經驗、資本、內容資源以及平臺的用戶量方面具備先天優勢,加之要為上市造勢,推廣暴風魔鏡,這也為VR的教育和普及帶來了幫助,內容開發者則不會拒絕在不同的設備上推廣自己的內容,所以「靈鏡們」還有時間和機會。

談及靈鏡的優勢,張書賓告訴我們:

我很關注新科技在現實當中應用的可能性,做遊戲10年,基本的遊戲都做過玩過。


在遊戲方面,軟體開發、複雜環境的整合方面,有很多技術難點,小的點也非常多,最難的時多種技術的整合。靈鏡團隊在光學、結構、硬體、軟體等方便有自己的技術積累。

那靈鏡又面臨什麼挑戰?

作為初創團隊,最大的難點是時間和精力,目前國內同一領域的團隊很多,自己的時間緊迫感本身也比較強烈,要儘快地出一代產品,快速迭代,推動發展。

國外大廠有木有帶來競爭壓力?張書賓告訴我們,靈鏡團隊在移動VR領域走得比較早,是有一些積累的。而且,國內外的環境並不具備可比性(消費市場),他預計在2016年中期前,Oculus和Gear VR,包括HTC Vive不會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推廣。

中國的市場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市場,電影、遊戲的發展以及付費模式,都跟國外不同。中國的硬體團隊、內容開發者將會擁有一個窗口期,做好硬體、基建、開發者聚集等工作,未來,就可以在風口起飛。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
    現在VR越來越火了,既有價格幾元錢的眼鏡盒子,也有幾千塊的VR一體機等等,讓人很是詫異,那麼到底vr虛擬實境技術是什麼東西呢?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如何才能實現虛擬實境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的技術?一起來看看下面對vr眼鏡的核心技術的詳細解析!
  • VR元年 虛擬實境技術恐怕是曇花一現
    這就是1年前我首次嘗試虛擬實境頭盔HTC Vive時的體驗,當時我就確信將有個「新世界」等待我們去發現和探索。我們的臉上將出現許多虛擬實境裝備,我們將像身處科幻世界那樣在遊戲中互動。我們將適應並進入我們自己設計的虛擬世界,我們可以像《少數派報告》中的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那樣揮動手臂,像個瘋狂的巫師那樣收集信息。
  • 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VR/AR/MR)可以做些什麼?
    常見的VR眼鏡設備VR(虛擬實境):虛擬實境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 2016年是虛擬實境技術發展元年 虛擬實境概念股一覽
    此前IMAX與谷歌合作共同開發一款影院級虛擬實境(VR)攝影機。另外,繼阿里巴巴啟動Buy+計劃將建立VR購物商城後,eBAy與零售商Myer合作推出了首家虛擬實境購物應用,並免費贈送2萬個GOOGleCArdboard虛擬實境眼罩。
  • 虛擬實境設備將在2016年迎來元年?聽聽市場怎麼說
    而隨著各品牌廠商紛紛推出VR硬體和軟體的最終消費者量產版本,VR市場的的確確正在迅速接近頂峰,虛擬實境技術也將作為一個全新的引爆點改變多個業界的遊戲規則。在2016年將有大量的虛擬實境頭盔以及具有VR功能的硬體和軟體湧入,人們將開始真正體驗虛擬實境技術,探討其近乎無窮的魅力。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vr又稱靈境技術,是模擬虛擬環境中角色的真實表現
    vr在虛擬環境中構建交互虛擬世界,運用真實的人機互動手段,創造和構建具有真實感和臨場感的虛擬世界。vr裝置類產品目前主要涉及電商,醫療健康,新零售,廣告,旅遊,房產等行業領域。通過vr設備獲取用戶的真實信息,並通過ar立體化技術將用戶的信息3d化,再根據需要列印成vr產品,產品可擺放在用戶面前就可以直接觀看和使用,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身體和頭部的轉動和旋轉,且隨時可以攜帶。主要用戶可以在遊戲中打怪,聽音樂,與虛擬世界中的人進行交互,獲取虛擬世界的信息反饋等等。通過「vr+ar」這一創新營銷模式,可以實現消費者體驗到ar應用的內容,ar應用可使消費者感受到真實的虛擬的感覺。
  • vr稱靈境技術,是模擬虛擬環境
    vr是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為依託,全方位立體地感受虛擬世界,從而達到愉悅身心、增強記憶、放鬆思考、增強娛樂和行動等目的。vr遊戲,是利用3d成像技術、計算機生成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虛擬世界無縫轉換為現實的過程。
  • AI VR AR究竟是什麼
    很多朋友在4g時代想必已經聽過了AI、VR以及AR這三個名詞,但是卻分不清這三者到底能帶來什麼東西。下面九一將給大家講一下這三者分別有什麼作用,以及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VR技術,又名虛擬實境技術(英語:Virtual Reality)別名靈鏡技術。虛擬實境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現在的VR遊戲正是這一點,虛擬實境技術為你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 vr播放器有哪些?最好用的vr播放器推薦
    最好用的vr播放器推薦隨著vr時代的到來,各種虛擬實境頭戴設備和觀看vr視頻的軟體也熱門起來,那麼vr播放器哪個好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比較好用的vr播放器。vr播放器推薦1、橙子VR平臺:android&ios橙子VR雖然主打的是一款虛擬實境VR資源聚合app,但是它內置了自己研發的專業VR播放器,是國內首款添加了反畸變效果的VR播放器,以完美適配國內外10多款VR頭顯設備的觀影效果。
  • 陳根:不虛擬的虛擬實境,VR的顛覆時刻正在到來
    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未來界面小組的科研團隊近日想出了一種新奇的方法,能夠讓VR用戶「觸碰」到虛擬表面   VR從提出至今有些時間,我也曾經在《虛擬實境如果沒有虛擬世界的真實肢體觸感交互,VR能做的事情相對有限,只能停留在視覺觀感應用領域的一些應用。
  • CCF A類,虛擬實境國際頂會今日召開! 全程採用VR參會!
    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NSDI 2020CCF A類會議,IEEE虛擬實境國際會議(IEEE Virtual Reality)於美東時間2020年3月22日至26日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會議介紹IEEE虛擬實境和3D用戶界面會議(IEEE VR)是主要的國際活動,用於介紹虛擬實境(VR)廣泛領域的研究成果。自1993年以來,IEEE VR一直為虛擬實境的先驅人物(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和藝術家)提供突破性的研究和成就,為未來鋪平了道路。
  • 帶個頭盔就VR了?虛擬實境離我們有多遠
    這是VR(虛擬實境)商用市場的冰山一角,遊戲和影視以及單純的娛樂體驗只是其應用中的一部分,根據當前的市場形勢和用戶需求預估,VR(虛擬實境)市場廣度會逐漸擴大。有專業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VR(虛擬實境)市場規模或將達到400億元。
  • 虛擬實境(VR)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集聚模式
    結合東灘顧問《虛擬實境(VR)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產業內參的研究,筆者從產業集聚創新的角度出發,主要對中國虛擬實境(VR)產業發展現狀、投資趨勢、機會領域、產業集聚創新模式等內容進行系統闡述,以期為地方政府和投資者提供參考決策。
  • VR虛擬實境技術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
    打開APP VR虛擬實境技術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 萌科MK 發表於 2020-02-20 16:11:17 (文章來源:萌科MK)        虛擬實境技術是虛擬實境技術,經歷了起伏,每個人都會理解「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骨」這句話,如果你想問虛擬實境技術可以給我們嗎?
  • 5G對AR虛擬實境有什麼影響?
    而最新推出的5G又有能做什麼呢?現在5G時代還沒有真正到來,至少還沒有普及,但是我卻已經可以看見一些蛛絲馬跡了。5G網絡時代從這張圖中我們不難看出,5G為我們帶來的改變,5G的速度是4G的幾十上百倍,由此也為我們之前許多新的科技打破了限制,比如AR虛擬實境的發展
  • 科普AI/AR/VR/MR,這些黑科技縮寫你要知道!
    無論你現在從事什麼行業,做著什麼工作,有關於AI/AR/VR/MR這幾個黑科技名詞,你一定要好好弄清楚,因為前沿科技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關注和熱議,可別在跟朋友聊天時因為分不清AI/AR/VR/MR到底是什麼內容而出糗,那就真的尷尬了……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科普一下這幾個縮寫名詞
  • 虛擬實境(VR)實驗室建設
    當虛擬實境應用於教學教育中是一個質的飛躍。它營造了「自主學習」的環境,由傳統的「以教促學」的學習方式代之為學習者通過自身與信息環境的相互作用來得到知識、技能的新型學習方式,在軍事、能源、醫學、建築、工業、藝術等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今日起,有關AI/AR/VR/MR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無論你現在從事什麼行業,做著什麼工作,有關於AI/AR/VR/MR這幾個黑科技名詞,你一定要好好弄清楚,因為前沿科技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關注和熱議,可別在跟朋友聊天時因為分不清AI/AR/VR/MR到底是什麼內容而出糗,那就真的尷尬了…… 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科普一下這幾個縮寫名詞AI/AR/VR/
  • VR,AR,MR傻傻分不清楚?驅動哥十分鐘教你區分
    花上十分鐘,驅動哥帶你了解VR、AR、MR的區別~VR是Virtual Reality的縮寫意思是虛擬實境指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