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鏈』融合助力全面小康」系列報導
「周村就像一幅山水畫卷,看著這綠水青山無法『變現』為好日子,我心裡真的很著急。」也就是基於這個想法,縉雲縣五雲街道周村村的劉利軍決心帶著鄉親們,幹一番事業。
敢闖敢幹的劉利軍,曾在廣東經營水產行業,幹得風生水起。在自己事業發展的同時,他從來沒有忘記家鄉父老的「冷暖」,前後共帶領100餘名老鄉外出創業。
2014年,劉利軍回到縉雲家中照顧病中的父親。其間,他發現,處於縣城核心區和仙都景區交界帶的家鄉周村村發展相對落後。基於心裡的一份情懷和擔當,劉利軍下定決心要帶周村村群眾過上好生活,並回村擔任了黨支部書記。為了周村村的發展,他幾乎放下了自己的事業,全心全意地謀劃周村村的振興事業。
為了能讓周村村搭上「兩山」轉化的快車道,劉利軍借著「三改一拆」的東風,決心從村容村貌著手,拆出群眾生活的新面貌、農村發展的新空間。可是,這項工作推進起來卻不容易。
劉利軍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村裡準備修一條綠道,一戶老人家的違建豬圈就挨在綠道邊上,劉利軍苦口婆心地跟老人講政策、講道理,可老人家一點也聽不進去,牴觸情緒十分強烈。
為了能夠守住豬圈,老人家每天都搬著板凳坐在劉利軍家門口邊哭邊罵。劉利軍雖然心裡著急,卻深知不能因為工作傷了群眾的心。為此,他不躲也不避,不厭其煩地做老人的工作,還利用一切機會和老人家拉近關係,10餘次的交流溝通後,老人家明白了劉利軍的苦心,也終於同意拆除豬圈。
為了能夠順利推進「三改一拆」,劉利軍挨過罵,甚至還挨過打,受了不少委屈,可他並沒有在意,更沒有放棄。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再來一次,他用真心贏得了民心,讓這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下去。
2019年,美麗鄉村和美麗宜居示範村項目在周村村落地建設,一年多的時間,他帶領村幹部拆除了2萬多平方米的亂搭亂建,為村莊發展騰出了空間。
在他的努力下,原先雜亂的面貌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風光旖旎的山水田園圖,整治後的農耕公園與最美綠道相得益彰。
抓好環境整治,劉利軍趁熱打鐵發展村裡的美麗經濟。他積極帶領探索「生態+農業+旅遊」發展模式,利用自己在外多年經營旅遊業的經驗,手把手對農家樂、民宿經營者進行培訓,為從業人員傳經送寶。目前,農家樂等系列產業給周村村的村民們增加了每年數百萬元的收入。
眼下,周村村的電子商務、民宿、生態果園等產業正在迅速發展,新業態不斷湧現,一座傳統鄉村正在劉利軍的帶領下,實現美麗「蝶變」。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姚馳 通訊員 李豔紅 周丁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