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雷射而不是磁鐵,實現超快數據讀寫,存儲設備或將迎來革新

2020-08-01 博科園

現代生活圍繞著數據展開,已經離不開數字信息,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新的、快速且節能的方法來讀取和寫入存儲設備上的數據。隨著磁性材料的全光開關(AOS)發展,使用雷射脈衝而不是磁鐵來寫入數據基於光學的方法,在過去的十年中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雖然AOS速度快、能效高,但在精確度方面存在問題。現在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方法:

利用雷射而不是磁鐵,實現超快數據讀寫,存儲設備或將迎來革新

利用雷射脈衝將數據準確地寫入鈷-釓(Co/Gd)層,使用鐵磁材料作為參考,以幫助寫入過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硬碟驅動器和其他設備中的磁性材料將數據存儲為計算機比特,即0和1,在向上或向下定向的磁自旋中。傳統上,通過在材料上移動一個小磁鐵來從硬碟驅動器讀取數據和將數據寫入硬碟驅動器。然而,隨著對數據生產、消費、訪問和存儲的需求不斷增加,對訪問、存儲和記錄數據的更快、更節能的方法有相當大的需求。

對確定性的單脈衝需求

磁性材料的全光開關(AOS)在速度和能源效率方面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AOS使用飛秒雷射脈衝在皮秒尺度上切換磁自旋的方向。可以使用兩種機制來寫入數據:多脈衝開關和單脈衝開關。在多脈衝切換中,自旋的最終方向(即向上或向下)是確定的,這意味著它可以預先由光的偏振來確定。但是,這種機制通常需要多個雷射器,這會降低寫入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用於寫入的單脈衝會快得多,但對單脈衝AOS的研究表明,切換是一個觸發過程。

利用雷射而不是磁鐵,實現超快數據讀寫,存儲設備或將迎來革新

這意味著要改變特定磁比特的狀態,需要該比特的先驗知識。換句話說,必須先讀取位的狀態,然後才能覆蓋它,這會將讀取階段引入寫入過程,從而限制速度。更好的方法將是確定性單脈衝AOS方法,其中位的最終方向僅取決於用於設置和重置位的過程。現在,來自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納米結構物理小組展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在磁存儲材料中實現確定性的單脈衝寫入,使寫入過程更加精確。

參考層和間隔層的重要性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由三層組成的寫入系統,由於鈷和鎳的製成或防止自由層中自旋轉換的鐵磁參考層,導電銅(Cu)間隔層或GaP層,以及可光學開關的Co/Gd自由層,結合層的厚度小於15 nm。一旦被飛秒雷射激發,參考層就會在不到一皮秒的時間內退磁。然後,與參考層中自旋相關的一些丟失角動量被轉換成由電子攜帶的自旋電流,當前中的自旋與參考層中的自旋方向對齊。

利用雷射而不是磁鐵,實現超快數據讀寫,存儲設備或將迎來革新

然後,該自旋電流從參考層通過Cu間隔層移動到自由層,在自由層中它可以幫助或阻止自由層中的自旋轉換,這取決於參考層和自由層的相對旋轉方向。改變雷射能量會導致兩種狀態:第一,在一個閾值以上,自由層中的最終自旋取向完全由參考層確定,第二,在較高閾值以上,觀察到翻轉切換。研究已經證明,這兩個區域一起可以用於在寫入過程中精確寫入自由層中的自旋態,而無需考慮其初始狀態,這一發現為增強未來數據存儲設備邁進了重要一步。

利用雷射而不是磁鐵,實現超快數據讀寫,存儲設備或將迎來革新

博科園|研究/來自:埃因霍溫科技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通訊》

DOI: 10.1038/s41467-020-17676-6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不需要磁場,實現每秒數十億次讀寫,遠超傳統磁性硬碟
    來自馬丁路德大學、哈雷-維滕貝格大學(MLU)和蘭州大學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一個簡單的概念,可以顯著改進基於磁性的數據處理。使用太赫茲範圍內的超短電脈衝,可以非常快地寫入、讀取和擦除數據,這將使數據處理更快、更設備微型、更節能。研究通過運行複雜的模擬證實了理論,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亞洲材料》期刊上。
  • 通過找到正確的顏色來利用雷射脈衝來控制磁鐵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奇!蘭卡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找到正確的顏色來利用雷射脈衝來控制磁鐵,實現了探測或觀察光在在磁鐵上的作用。(脈衝時間小於百萬兆分之一)來操控磁鐵蘭卡斯特大學和拉德堡德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通過識別光的波長或顏色,從而實現最為有效的控制。
  • 超快電子衍射實現優於50飛秒時間解析度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嚮導教授和張杰院士領導的課題組近期與上海科技大學萬唯實教授合作,將加速器領域的雙偏轉消色差(DBA: Double Bend Achromat)技術與雷射領域啁啾脈衝放大壓縮技術結合,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無時間抖動電子束脈寬壓縮,並將超快電子衍射的時間解析度提高到優於50 fs (FWHM),將美國同行保持多年的解析度世界記錄提高了近
  • 微秒級數據處理,華為雲存儲的「快」節奏
    既然網絡已經能夠提供微秒級的應用,那麼對於存儲介質來說也必須迎合這種發展趨勢,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效能。於是,才有了剛剛我們介紹的華為雲存儲All-Flash戰略,它的出現將傳統意義上的「慢車」——存儲和網絡大大提速,並與計算一起,構成了數據處理邁向智能時代的「三駕馬車」。
  • 雷射脈衝沉積製備鐵電材料或可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馬秀良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鐵電材料中發現通量全閉合疇結構,或讓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  鐵電材料是指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其電極化方向可以發生改變的一類材料,如鈦酸鉛、鈦酸鋇等材料。
  • 超快雷射風口來臨,盤點全球超快雷射企業—中國篇
    超快雷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企業布局加速隨著國內5G、3C、汽車、半導體、顯示面板等行業對微精細加工要求越來越高,超快雷射市場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大發展,市場規模增速超過40%,是整個雷射設備市場增長速度的兩倍。
  • 新型數據存儲技術:耗電量將大幅降低
    導讀據日本東北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法國洛林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創新技術,它將導致數據存儲的耗電量大幅降低。背景如今,全世界每年產生的數字數據以澤字節(2^70位元組)來計算,相當於每秒鐘為數億冊圖書提供數據。產生的數據量還在持續增長。如果現有的技術停止發展,那麼到2040年,目前全球全部的耗電量都將用於數據存儲。
  • 在超快雷射加工應用裡,空間光調製器還有這麼多種玩法
    通過全息圖,結合空間光調製器的相位調製功能可以快速、便捷地對像差進行校正,提升超快雷射加工的精度和質量。例如,利用像差校正技術,可以在金剛石和熔融石英內部加工出三維螺旋點陣列的結構,如圖3。此外,在多維度光存儲、超快雷射寫入光波導等應用中,可以利用空間光調製器對像差進行校正。
  • IBM成功在一顆原子中存儲數據:信用卡大小存儲iTunes所有3500萬首...
    通過鐵原子探針能夠讀取鈥原子的磁極 (北極或者南極),鈥原子能夠在數字邏輯中存儲多個 0 和 1。從本質上來說,科學家完全能夠將鐵原子當作 ESR 傳感器,配合 STM 的操作已經開發出能夠在單個原子上存儲數據的讀寫方式。
  • Intel電子探針存儲技術可實現每平方英寸保存1TB數據
    ,這個項目由Intel公司主導,該設備使用了超細探針陣列,擁有5000個集成在一個電子晶片上的探針。據Intel研究團隊介紹稱:該硬碟的探針通過發送瞬間電脈衝,將數據比特信息發送到只有幾納米麵積的鐵電薄膜(ferroelectric film)上,鐵電體材料在周圍電場的作用下被永久的極化,從而實現數據存儲。
  • 中國科大實現多自由度超糾纏態的量子存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存儲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該實驗室教授史保森小組實現了兩個存儲單元之間的高維糾纏及多自由度的超糾纏,主要研究成果分別於10月21日和11月14日發表在國際光學期刊《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 & Appl.
  • 銓順宏科技將攜超高頻讀寫器等RFID設備產品亮相IOTE 2018物聯網...
    Vega Reader利用當地個人電腦(不包括)通過RS-232串行接口提供命令和控制。  ThingMagic Sargas超高頻讀寫器  ThingMagic Sargas 讀寫器是一個高性能、支持2 Port 天線接口的超高頻讀寫器;內嵌ThingMagic M6e-Micro讀寫模組、配置合適的天線;讀取設備實現大於750標籤/每秒的讀取速度和超過9米的讀取距離;基於1 GHz的ARM
  • 透過消費電子風口看超快雷射加工,這些雷射企業你值得深入了解
    本期關鍵詞|消費電子 VS 精密雷射加工 2020華南先進雷射及加工應用技術展覽會將於11月3-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舉行,展會將發掘雷射在
  • 書生雲王東臨:快閃記憶體將取代硬碟 帶來存儲「蒸汽機革命」
    20世紀80年代,快閃記憶體的出現開始影響硬碟的存儲地位。由於硬碟是機械結構,因此其體積較大、不抗摔抗震,且使用壽命與讀寫次數和讀寫速度關係較大;硬碟受到轉速的限制,其數據讀取速度也存在瓶頸;不僅如此,硬碟的寫入是靠磁性來寫入,很容易受到外界磁場的影響而導致數據消除。相比較而言,快閃記憶體的體積小、更抗摔、數據讀取速度也更快,數據的存儲也更為安全。
  • 基於MF RC632射頻識別讀寫器晶片的專用讀卡器設計及實現
    本文介紹利用MCU P89LPC932、MF RC632、Mifare卡等構建的非接觸式專用IC讀寫器,充分利用了MF RC632的射頻識別讀寫器晶片的功能。       所使用的器件大部分都是PHILPS公司的器件,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通用性,因此稍加改動即可應用到其他系統中,而且在該讀寫器基礎上能很容易地開發出適用於各種自動識別系統的非接觸式IC識別器。
  • 金龍: 倒裝晶片ACF雷射焊接技術在RFID生產工藝中的革新應用
    在此項工藝中,在高溫熱壓衝擊下,他們都有各自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熱衝擊的問題,尤其是熱壓焊接的時候,因為溫度高、時間長,它的設備秩序本身也會變形,產品本身也會被熱衝擊後彎曲或伸長,那麼它將來做細線路的時候,現在的線路不是很細,甚至在放大鏡下用手把晶片放上去,但是我相信不久就會實現。肉眼是看不見的,必須用自動生產線,到時候對它的熱變形要求更嚴格,所以為了這樣的市場我們推出了這樣的設備。
  • 細菌或將開啟數據存儲新未來
    目前,我們以1和0的形式在磁(或光學)系統中存儲數據。但這種形式不可持續,會消耗能源,產生大量的碳足跡。不過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將數據存儲在DNA等生物分子中。在自然界中,DNA在微小的空間中編碼、存儲並生成可讀的遺傳信息,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重複性。但是,高昂的成本、緩慢的讀寫機制以及較高的誤讀率都是DNA存儲發展的重大障礙。
  • DNA存儲,拯救人類數據危機的良方?
    光存儲的原理是將數字編碼的視頻和音頻儲刻錄在光碟表面的凹槽中,再通過雷射將這些凹槽中的數據讀取出來,進行轉存或播放。當前,光存儲也正在經歷存儲的極限。因為想要存下更多的數據,凹槽就必須越小、越緊湊,要求雷射的精度也越高。目前,單層藍光光碟能夠保存 25GB 以上的信息,另一種紫外線雷射如果研製成功,其光碟容量可以達到500GB的容量。
  • 超快雷射+光束整形完美解決!
    隨著雷射技術的發展,玻璃切割中也出現了雷射的身影。雷射切割的速度快,精度高,切口沒有毛刺而且不受形狀限制,崩邊一般小於80μm。傳統雷射切割玻璃為消融機理,利用聚焦後的高能量密度的雷射將玻璃融化甚至氣化,高壓的輔助氣體則將殘餘的熔渣吹除。
  • 深度解析國內雷射設備市場 雷射焊接或迎爆發元年
    藍寶石切割設備:藍寶石由於硬度極高具備耐刮等特點,通常作為視窗防護屏覆蓋 於電子產品的觸控模組、攝像頭等靈敏元器件之上。由於藍寶石堅硬的材質,其在 加工過程中易碎易崩邊,而雷射切割(尤其是超快雷射)憑藉熱應力小可保證加工 良率。蘋果自 iphone X 起全面採用了雙攝像頭設計,且排列方式進行革新,帶來 藍寶石鏡頭蓋形狀、面積的較大變化,由此催生新的雷射切割設備及工藝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