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日本士兵裝備的主要武器,是長槍而不是武士刀?

2020-11-30 騰訊網

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象徵,也是目前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其刀鋒利、快、狠具有許多優點,但就是這樣著名的刀在日本古代的戰場並沒有發揮的太大的作用,甚至並沒有配備軍隊,並非日本軍隊的主力武器,看過有關日本戰爭題材的電影都會發現,在古代日本戰國時期軍隊大規模作戰主要是士兵用長槍進行衝鋒,最主要的武器就是長槍、弓箭、鐵炮等。

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日本戰國時期,織田信長接受長島的一向一揆投降,解除了他們的武裝,卻背信棄義搞大屠殺,那些一向一揆就是拔刀反抗,說明解除武裝的時候根本都不把武士刀當軍用武器,這些細節更能說明當時的武士刀根本不是作為武器使用的更多的是代表裝飾品和一種身份的象徵。

從另一方面古代日本完全就是貧窮的代名詞,武士刀的製作需要複雜的工序和大量的人力不可能大規模裝備軍隊,相反長槍的製作則要方便而且成本很低,基本把竹子一削稍加製作就可以形成戰鬥力,而且在當時日本武士的鎧甲也比較完善,屬於重型鎧甲,武士刀主要為劈砍很難穿透厚重的鎧甲,相反長槍在衝鋒的時候受到慣力很容易刺穿鎧甲,所以武士刀在日本古代更多的代表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相關焦點

  • 用武士刀斬殺是怎樣一種體驗?
    他們發起神風連之亂時,拒絕使用一切現代武器,堅持以日本刀與裝備現代武器的明治政府軍對抗,失敗後全部切腹而死。在他們心目中,日本刀是一種具有滌蕩汙穢和聲張正義作用的神器,因此揮舞日本刀對他們來說不但是一種作戰方式,也是他們表達真相和維護名譽的宗教儀式。
  • 古代兵器長槍的槍桿是用啥做的?絕非一根木頭,古人智慧精妙
    古代兵器長槍的槍桿是用啥做的?絕非一根木頭,古人智慧精妙中國功夫享譽中外,被世人所讚嘆。中國是武術之國,會功夫的大師更是數不勝數。中國的功夫大師功力了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就沒有他們不會用的兵器。中國古代冷兵器的種類繁多,弓、弩、槍、刀、劍等等。
  • 弓弩稱霸,刀劍爭鋒|古代兵器進化史,打鐵漢子有話說
    ↑ 秦始皇泗水撈鼎 ↑古代打仗除了講究戰術、戰略、天時地利人和等,最重要的還是冷兵相接的肉搏戰。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頻繁爆發,為了更有效的殺傷敵人,遠距離殺傷武器就顯得尤為重要,於是乎,強弓和硬弩也就順勢登場。
  • 《怪物獵人世界》新手長槍開荒裝備推薦
    《怪物獵人世界》新手長槍開荒裝備推薦 2018-08-22 18:50  硬核玩家就玩踩蘑菇
  • 古代長槍槍桿是什麼材料做的?看完真漲知識了,這才符合實際情況
    大家都知道,槍在中國的古代是非常常用的兵器,適合於騎兵馬上作戰,也是和步兵作戰,長槍招式較為靈活,讓習武之人都比較鍾愛,從古至今,戰場上最為常見的兵器就是長槍,歷史上很多的武將都因為使用長槍而被天下人所熟知,比如趙雲和嶽飛。
  • 古代長槍槍桿真是用鐵做的嗎?那怎麼拿得動?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的戰爭戲裡,我們經常能看到長槍這種兵器。其是一種長柄尖頭的冷兵器,也是古代最為普及的兵器之一。不管是士兵行軍打仗,還是鏢師押鏢護鏢,甚至在火槍已經完全普及的晚清時期,義和團裡還有不少團員將長槍作為稱手兵器。
  • 古代槍桿是用什麼材料煉製的?不是鐵也不是木,平常人家都用不起!
    古代打仗的時候,都是使用冷兵器,兵器的種類有很多,各式各樣的。但是戰場上主要用刀槍、箭矢這樣的冷兵器。今天主要來介紹一下,長槍這種兵器,它適用於步兵、騎兵,使用起來靈活多變,所以很多將軍訓練自己部下的時候,都喜歡讓士兵們練習長槍,希望能組織出強大的槍兵隊伍。
  • 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名刀,中國古代唐刀上榜,你喜歡哪一把?
    日本武士刀是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刀之一,日本武士刀起源於中國的唐刀,日本武士刀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形裝飾之外的刀體本身上展現出設計感和藝術感,可以說在冷兵器界佔據了一定的地位。尼泊爾廓爾喀彎刀是尼泊爾的國刀,也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過去被當成開山刀使用,現在則被軍武專家認為是開山刀和獵刀的理想融合。他特殊的曲弧與握柄更被認為是符合力學的設計。經過現代力學發展發現,尼泊爾彎刀完全符合刀的砍擊能力,可將砍擊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這把刀最大的特點就是世界公認的最符合力學原理的反曲刀。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個子不高卻殺氣騰騰,女武士顏值確實很高
    劉阿知帶去了漢朝最先進的耕種技術,又教他們織布,這些技術大大推動了日本的發展,劉阿知的後代也衍生出了十幾個姓氏,劉邦第四十五代孫大藏春實官至徵西將軍,這支劉氏一直都是日本名門貴族。自從秦漢之後,也有不少的人東渡日本,可以說一部分日本人身上流淌著古代中國人的血,經過數千年的融合,矮個的日本人基因也開始發生轉變。
  • 日本版騎士?日本的特殊階級 武士階層的崛起
    日本古代軍事戰略 武家崛起 導言:日本地理常識及武士階層的崛起 主講人: 八幡太郎源洪銘 整理人:八幡太郎源洪銘 一 日本地理常識
  • 槍矛,中國古代兵器刺兵之首,在明清暮色中逐漸消亡
    戚繼光在浙江抗倭時,拋棄當地腐朽的衛所軍,重新招募悍勇青年,親自訓練教習,並且根據南方水鄉澤國獨特的地理特徵研發出了特殊的鴛鴦陣,用長槍、蹚耙、狼筅和刀牌手混合編制——「筅以救牌, 長槍救筅,短兵救長槍」。長短兵器相互協助,構成有機組合,成為明代軍事理論應用的一時佳話。戚繼光的軍事著作《紀效新書》中詳細記載了槍械技法的源流:「夫長槍之法, 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鹹尚之。」
  • 【講堂580期】中國古代冷兵器-環首刀,曾經世界最出色的冷兵器
    文|老白 580 漢朝環首刀大量配備 在中國古代盛行劍這種短兵器作戰的年代,隨著作戰鎧甲的普及和騎兵作戰的需求,劍已經無法達到破甲和更出色的騎兵作戰需求,因此在中國的漢朝時期誕生出了一款專門為了劈砍作戰而使用的武器用來取代劍
  • 《影子武士》:日本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的電影
    在今年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獲得坎城最高大獎金棕櫚,而我們今天要聊的是日本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此項殊榮的影片——《影子武士》。《影子武士》拍攝於1980年,由日本導演黑澤明執導拍攝。
  • 備受爭議的「唐刀」,在古代真的存在嗎?為什麼21世紀才受到關注
    說起中國刀,各位會想起什麼著名的中國刀嗎?最近討論比較多的刀是「唐刀」,就是那個直直的跟日本武士刀差不多的那個,但是這種「唐刀」在古代真的存在嗎?那為什麼直到21世紀,唐刀才被人們所認識?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目前備受爭議的唐刀。
  • 日本刀的鄙視鏈:收藏軍刀的都是「人傻錢多」
    這兩種方法冶煉出來的鋼也不是全部能用,必須經過挑選才行。再加上給刀匠的鍛造費、刀萼、刀鞘的裝修費、定期給磨刀師的保養費,日本古刀從誕生時期就是日本權力階層的愛物。所以日本刀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是普通士兵的武器,通常萬人大軍中也只有幾百名有資格和財力佩帶武士刀的武士,所以這種低生產效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其實我們都上了藝術作品的當,鎧甲這種裝備非但不是毫無作用,相反,在殘酷的冷兵器時代,士兵們想要活命不止靠運氣,一副堅固的鎧甲是他們最為倚仗的物品。這是因為槍、矛、槊、戟等尺寸既長,又主要進行穿刺攻擊的兵器能夠起到破甲的作用。現在影視劇裡那種一刀砍破敵人鎧甲的情節其實並不符合古代戰爭的實際。事實上,從漢代到唐代以來,中國軍隊使用的刀一直都以利於穿刺的直身刀為主,而不是用於劈砍的彎刀,劈砍這種攻擊方式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對鎧甲造成損傷的,而實際戰爭多講究效率,要最快速的擊殺對手,並不會給你那麼長的時間來攻擊敵人。
  • 全球3大著名頭盔:義大利的子彈打不穿,日本的造型怪異無比
    眾所周知,頭盔是和鎧甲配套的防具,是古代戰場上士兵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其可有效的保護士兵頭部免遭刀劍等冷兵器的傷害;這種武器在防禦能力上要比鎧甲強的多,畢竟頭部是人體最脆弱的部分,被冷兵器刺中身體還可掙扎一下,而如果是砍中頭部的話,那基本上沒救了,馬上就會失去戰鬥力。
  • 日本武士了結生命時,為何喜歡用切腹來自盡?解讀日本切腹歷史
    文|(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看過不少國內古裝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古代中國的武將在最絕望時最常用的死亡方式便是自刎,像霸王項羽,因為兵敗不肯渡過烏江,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遂選擇了自刎。
  • 唐刀不算日本刀祖先 但中國古刀不遜任何日本刀
    ,大講唐刀之威武,節目稱唐代軍隊高達30%裝備這種直刀,而這種刀用來自中亞的優質鋼材製造,經過30次反覆摺疊鍛打,還用上了昂貴的包鋼工藝,鋒利無比,一般盔甲都根本無法抵擋……其實說到這裡的時候,有心的人就已經發現某些不對勁了——假若百萬大唐軍有30%都裝備這種刀,那又怎麼會採用極其昂貴的進口鋼材,而不選用國內自產的優質鋼材呢?
  • 古代四五米的長矛咋實戰?用好腰力和甩屁股是關鍵
    編者按:很多讀者都曾經問過冷兵器研究所這樣一個問題:古代那些長杆武器,特別是槍矛類到底有多長啊?還有讀者有這樣的疑問,古代那些記載四五米長,乃至六米左右的長槍,普通人只能駕馭得了嗎?會不會是只能舉著站隊而已,已經沒有格鬥能力了?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說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