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2020-11-25 騰訊網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受到影視劇和評書的影響,我們現代人總是會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形成錯誤的印象。比如身披重甲的士兵十分不堪一擊,他們的甲冑似乎就像擺設一般,隨隨便便被砍一刀就死了。其實我們都上了藝術作品的當,鎧甲這種裝備非但不是毫無作用,相反,在殘酷的冷兵器時代,士兵們想要活命不止靠運氣,一副堅固的鎧甲是他們最為倚仗的物品。

一.鎧甲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發展

中國的鎧甲,其發展的歷程和世界各國相差不大,都是從皮製逐漸演變成鋼鐵製。早期的皮製鎧甲被稱為"甲",甲往往是將整張的皮革進行精加工後披覆在士兵身上進行防護。顯然,這種皮製的甲的防禦力偏弱。並且這樣子的甲又十分不利於士兵在戰場上的活動,所以聰明的先人們又將皮革切成小塊,分好幾層扎捆在士兵身上,名為"合甲",合甲不但使士兵的靈活性大大提高,防禦力也要比最初的皮甲強。

戰國時期也有鐵製鎧甲的部隊,但是由於技術有限,鐵鎧部隊是十分稀有的。後來到了秦漢時期,由於金屬生產和加工的技術不斷進步,鐵鎧開始以較大規模應用於軍隊中。西漢時期,軍隊開始以效仿皮製扎甲製成的鐵扎甲為主要防禦裝備。這種鐵製扎甲結構重疊,甲片可以將對方兵器的動能傳遞到周圍的甲片上,最終被分散吸收。其唯一的弱點就是連接甲片的皮繩。正是憑藉著精良的甲冑,漢朝軍隊得以在與匈奴的戰鬥中取得優勢,並最終獲得勝利。

兩宋時期,鍛造和冶煉技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並逐漸開始向周邊的地區擴散,中原之外的少數民族也開始成批給軍隊裝備鐵製鎧甲。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金國的重裝騎兵部隊"鐵浮屠"和西夏裝備了"瘊子甲"的軍隊,傳說瘊子甲的防禦力極大,到了"五十步強弩不得入內"的程度。與西夏作戰之後,北宋便有將領向皇帝上書,說西夏的冷鍛甲刀槍不入,要求朝廷改良軍隊的裝備。

以上的鎧甲都屬於扎甲,當時中國古代的軍隊還裝備有另一種鎧甲"鎖子甲",鎖子甲因其"五環相護,一環受簇,諸環拱護"的特點,對箭矢有著十分強的防禦力。而鎖子甲不但防禦力卓越,更有著輕便的特點,故而大將們多將其作為貼身護甲。《晉書·呂光載記》便有一段關於鎖子甲的記載,說是呂光在討伐西域的時候就遇到了穿戴這種鎖子甲的少數民族騎兵,箭矢無法對他們造成傷害。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也曾在戰鬥中被敵人射中頸部,若不是他有鎖子甲做成的護頸保護,恐怕這個被後世傳頌的一代梟雄就要作為亂世的墊腳石,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二.鎧甲與武器在漫長冷兵器歷史上的對話

在冷兵器時代,矛和槍一直都是軍隊的主戰武器。這是因為槍、矛、槊、戟等尺寸既長,又主要進行穿刺攻擊的兵器能夠起到破甲的作用。現在影視劇裡那種一刀砍破敵人鎧甲的情節其實並不符合古代戰爭的實際。事實上,從漢代到唐代以來,中國軍隊使用的刀一直都以利於穿刺的直身刀為主,而不是用於劈砍的彎刀,劈砍這種攻擊方式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對鎧甲造成損傷的,而實際戰爭多講究效率,要最快速的擊殺對手,並不會給你那麼長的時間來攻擊敵人。

為了提高穿刺性能,漢唐時期的刀長度更是能達到一米多長。前文提到,宋遼時期,少數民族的軍隊開始重甲化。這個時期軍隊使用的單手刀的厚重程度是曠古絕今的,並且在當時的宋朝軍隊裡還有成建制的以斧頭為主武器的部隊,該部隊專門被用來對付金兵的鐵浮屠和拐子馬,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到了宋元時期,軍隊開始普遍配備火器,為了防禦火器,棉甲和紙甲等輕甲又誕生了。由於鎧甲更偏重於防禦火器開始變得輕薄,刀的劈砍效果提高,這時候刀的尺寸才開始下降,其功能也開始往劈砍的方向轉化。

科學家曾經做過測試,兩件好點的鎖子甲加一件制藝靠近十七、十八世紀的中甲,是可以擋住動能巨大的手槍子彈的,足以看出古代鎧甲的防禦力之強。

結語.

"存在即合理",若是鎧甲真的如我們印象中那樣作用不大,古代的軍隊斷然不會虛耗財力去打造防禦力低下又拖士兵後腿的鎧甲。鎧甲這種防禦裝備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一直是有著重要作用的,而古代軍隊用來作戰的武器也一直在隨著鎧甲的發展演變不斷變化。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家,強調的即是甲冑,而不是有多少兵器,說明古代一個軍事勢力實力的直觀體現是有多少甲冑,也從側面說明了鎧甲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性。

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冷兵器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宋代以前,火器還沒有投入實戰。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冷兵器是王朝內外戰爭的主流,槍之類的長武器通常被各種各樣的士兵使用,而劍和斧則主要被中上層士兵和特種部隊使用。此外,峨眉山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奇怪武器,如荊棘、啄木鳥、耙子和雙環,這些現在還不為人所知;然而,它們的力量沒有長兵器強大。
  • 中國古代殺傷力最大的5種冷兵器 第三種一刀下去人馬俱碎!
    冷兵器戰爭明顯比熱兵器戰爭更加熱血,熱兵器殺傷力更大、更殘酷,但是缺乏冷兵器戰爭那種拼殺時敵人的血濺一臉,慘叫聲不絕於耳的視覺和感覺的直接衝擊。中國古代的冷兵器,殺傷力也不小。以下就會介紹5種殺傷力最大的冷兵器!
  • 聊聊古代冷兵器的秘密
    自上古石器時代起始,到青銅時代的矛戈,再到大明王朝的繡春刀,最後在清朝形成穩定的十八般武器,縱觀整個中國冷兵器的發展史,武器形制相生相剋,不斷演變發展,但是背後發展內在規律和邏輯卻始終如一,那就是:「道法自然」#冷兵器
  • 壹度丨你知道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之王」是什麼嗎?
    銀 川 晚 報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臺 |第 8 6 4 期 記者 劉旭卓 文/圖 明朝人茅元儀在《武備志》中說:「言武事者,首曰弓矢」。說起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之王」,弓箭是當之無愧的。
  • 杭州嶽王廟「精忠報國——宋式甲冑專題展」,值得帶娃去看看
    」,展出匠人溫陳華先生的宋代盔甲復原作品,考據古代傳統甲冑之美。 「甲冑」是古代軍隊的重要裝備。「甲」指鎧甲,「胄」指頭盔,二者合稱,故又叫「盔甲」。 作為將士的防護性兵器,甲冑類似於現代戰爭中的防彈服,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進而能夠增強戰鬥力。
  • 【講堂580期】中國古代冷兵器-環首刀,曾經世界最出色的冷兵器
    文|老白 580 漢朝環首刀大量配備 在中國古代盛行劍這種短兵器作戰的年代,隨著作戰鎧甲的普及和騎兵作戰的需求,劍已經無法達到破甲和更出色的騎兵作戰需求,因此在中國的漢朝時期誕生出了一款專門為了劈砍作戰而使用的武器用來取代劍
  • 最罕見冷兵器,美國鯊魚刀最兇狠,我國這款價值連城
    兵器,是指戰爭中具有破壞力和殺傷性的器械裝置。古代兵器發展分為冷兵器時代和火器時代,冷兵器時代又分為三個階段,最早起源於石器時代,大多是石制兵器。第二個階段是青銅時代,除了少量夏代沿用下來的石制兵器之外,其他兵器都是青銅材質。第三個階段是鐵器時代,鐵兵器開始廣泛使用。
  • 軍事|古代戰爭中的」生化武器「大起底
    在人類戰爭史的恢宏畫卷中,除了疆場上金戈鐵馬的壯麗豪邁,也有草廬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詭詐奇謀,還有真正詮釋了戰爭「無所不用其極」本質的事物——生化武器。雖然因為影視文學作品的取捨,生化武器的「戲份」在人們印象中的戰爭故事中並不多見,但實際上,人類在戰爭中使用生化武器。,相當的古早且廣泛。
  • 槍矛,中國古代兵器刺兵之首,在明清暮色中逐漸消亡
    (上圖)明代畫家仇英所繪《抗倭圖卷》中,可見大批執長槍的明軍的英姿明清時期是火器大發展時期。火器日漸精良,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都擁有絕對優勢,尤其是明代中晚期最為顯著,開始出現冷兵器輔助火器的現象。但是在明代中前期,冷兵器依舊處於統治地位。
  • 全球「最貴」冷兵器:第1純金打造來自古老國度,第2是乾隆的最愛
    導語:全球「最貴」冷兵器:第1純金打造來自古老國度,第2是乾隆的最愛冷兵器在古代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戰爭武器,在我們國家冷兵器的發展歷經了三個時期,分別是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每個時代製作冷兵器的材料都不同,甚至有的冷兵器誕生也代表了不同的意義,例如名劍幹將莫邪,劍名就是取自鑄劍師幹將莫邪夫婦,雌雄雙劍更是天下一絕
  • 冷兵器時代的戰馬,馱李元霸一柄錘能跑多遠?
    問:誰是古代力氣最大的人?答:李元霸。因為他能將兩隻各重400斤的大錘揮舞如飛。問:誰是古代力氣最大的馬?答:李元霸的馬。光兩柄錘就800斤了,再加上李元霸本人和盔甲、馬鞍的重量,負重1000斤還能衝鋒陷陣,這力氣也是沒誰了。
  • 十大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勇士》僅排第3,第1名難以超越
    歐美拍攝的歐洲歷史戰爭題材影片,場面宏大,視覺逼真,人物刻畫深刻,每次欣賞起來都欲罷不能,冷兵器時代是人類拿著真刀真劍血拼的時代,進行著刀刀進肉的戰鬥,用血與肉堆砌了土地和財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國外的史詩級古代戰爭大片,看看有沒有震撼到你吧!
  • 最奇葩冷兵器,美國鯊魚刀長相奇特,我國這款被搶走當廢鐵
    我國古代就屬於冷兵器的時代,在那個年代。冷兵器的種類非常的多,不過冷兵器也有一個缺點,那就它們的威力其實都不算得上很大,畢竟沒有熱兵器那樣火力強大。在古代如果發生攻城戰爭的話,用冷兵器只怕是很難贏得勝利了。
  • 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冷兵器時代的必殺技:火箭
    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最早的記載出現在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從而有了「火箭」之名。從唐末到宋初火藥武器開始使用,但由於其配方和製作方法還處於初級階段,所以不足以作為推進的燃料。
  • 不起眼的冷兵器十字弩,卻是十二世紀的「核武器」
    在亞洲,中世紀冷兵器時代,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雙方在交戰前,總少不了用弓箭進行一次火力偵察,然後才發起衝鋒。「強弓箭弩」是亞洲每個統治政權所追求的最高戰爭裝備。結果,可以想像,這場裝備懸殊的戰爭成了蒙古兵單方面的瘋狂屠殺。其實這場劫難,歐洲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不過十字弩這種冷兵器,在當時歐洲屬於血腥殘酷的毀滅性武器,羅馬教皇下令禁止使用這種魔鬼武器的。
  • 三大奇特冷兵器:第1諸葛亮發明,第2鯊魚臂刀,利刃武裝到牙齒
    ,快速改變戰爭局勢。由於軍工業落後,在古代戰爭起最大作用的是冷兵器,由於需求不同加上各設計者的腦洞大開,於是世界上就誕生了許多外形奇特的兵器。雖然這些冷兵器長相獨特,但是傷害方面可是非常強大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款。
  • 古代鎧甲看上去威猛,可是那麼多層疊的甲片,該怎麼清洗保養?
    甲冑伴隨著戰爭出現,在考古中發現最早的甲冑在中國商朝就已經出現,從皮甲到青銅甲到鐵甲,歷史上的甲冑紛繁複雜,形制繁多,但不管是哪種甲冑,都離不開一個問題,如何保養和清洗?畢竟再強盛的國家,甲冑也不可能是一次性使用的,不會有財力在每次戰爭前都發放全新的鎧甲。
  • 【文萃】新石器時代戰爭與早期中國文明演進
    一  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廟底溝時代,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具體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大規模戰爭的第一階段。該階段戰爭主要是由中原核心區的迅猛擴張所引發,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一是涉及範圍廣大。二是變化程度巨大。
  • 雲梯是冷兵器戰場上的攻城利器,《帝國神話》中投石車比之如何?
    雲梯是冷兵器戰場上的攻城利器,《帝國神話》中投石車比之如何? 投石車,做為古代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之一,蘊含著來自神秘東方的智慧。在戰場上尤其是攻城戰中投石車可以說是強大的攻城利器。投石車在戰場上的運用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有人說是百家爭鳴時期的墨家所創造也有人說是來自於神秘的縱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