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冷兵器時代的必殺技:火箭

2021-01-18 歷史疑雲解密

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最早的記載出現在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從而有了「火箭」之名。從唐末到宋初火藥武器開始使用,但由於其配方和製作方法還處於初級階段,所以不足以作為推進的燃料。隨著火藥配方和製造技術的進步,12世紀初研製成功了固體火藥,並把它用於製造火器和焰火煙花,在使用這些火器與煙花特別是手持使用時,人們感到火藥燃燒會產生很強的後坐力,於是有心人在這種啟示下發明了新的火藥玩具。大約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出現的玩具「穿天猴」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利用反作用原理的火箭,將這種原理的火箭作為武器使用具有相當的殺傷力,所以在戰爭中也開始頻繁地使用它。

公元1128年南宋政權建立後,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各方都使用了火器。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連年的交戰使火箭技術逐漸被金和蒙古所掌握,於是當時各方兵工廠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火藥製造,在這種情況下火藥的配方有所改進,製造工藝漸趨成熟,其燃燒速度和爆炸力也得到增強。13世紀蒙古在先後三次的大舉西徵中,採用了南宋的火器技術,用漢人工匠製造大炮。當時在歐洲戰場使用的火箭已有多箭齊發的火箭筒,這種集束式火箭發揮了絕大的威力,使歐洲人大為吃驚。當然在這幾次西徵中,阿拉伯人從中掌握了火藥和火箭的技術,並進一步把它傳入了西方。

明代中國火箭發展進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出現了很多種類的火箭,除了單級火箭,還發展了各種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原始的多級火箭,並且對各種火箭的製造、應用、配備和發射劑原料配比及加工製造等都作了詳盡的敘述。在當時的水、步、騎兵中火箭武器已作為必備的武器,甚至還有專門的火箭部隊,有關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陣、作戰技術和管理也都有條例規定。

明代的《武備志》中曾有過這些火箭的記載

《武備志》所記載火箭

名稱 射程

五虎出穴箭 500步

七星箭 不詳

九龍箭 不詳

火弩流星箭 不詳

火龍箭 不詳

長蛇破陣箭 200步

一窩蜂箭 300步

群豹橫奔箭 400步

四十九矢飛簾箭 不詳

百虎齊奔箭 300步

明代的火箭雖然種類繁多,但發展主要體現在火箭樣式的更新上,有關火箭的尺寸、規格、裝藥劑量、發射距離方面卻少有討論。而在火箭的穩定方面,仍然是傳統的箭杆加羽毛方式,精度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這就使火箭的尺寸和射程難以提高。進入清代火箭雖然也有一定的發展,但其發展基本停留在原地。一方面看這是因為長時間的和平以及封建君主所推行的封閉政策所影響,但從技術的發展來看主要還是缺少相應科學知識的指導。縱觀中國古代火箭技術的發展過程,所走的基本是經驗式的道路,沒有對火藥的燃燒機理,火箭的推進原理,箭羽的穩定原理等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仍局限於用陰陽五行說來解釋爆炸原理,這就使得火箭技術的較大改進難以出現。

而火箭技術在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國家後,又逐漸傳入歐洲,意、法、德、波蘭、英、俄等國都先後掌握了火箭技術。尤其出於戰爭的需要,這些國家在使用火箭的過程中,深入研究火藥配比,火箭形狀、大小及穩定裝置和火箭材料,在這些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進。很快歐洲的火箭在重量、射程和精度等方面就超過了中國火箭。公元18世紀初(大約清康熙~雍正年間),波蘭就已生產出了重達22.7千克甚至54.4千克的大型火箭,德國也試驗了多種帶導向杆的重45.4千克的火箭。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冷兵器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宋代以前,火器還沒有投入實戰。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冷兵器是王朝內外戰爭的主流,槍之類的長武器通常被各種各樣的士兵使用,而劍和斧則主要被中上層士兵和特種部隊使用。此外,峨眉山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奇怪武器,如荊棘、啄木鳥、耙子和雙環,這些現在還不為人所知;然而,它們的力量沒有長兵器強大。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受到影視劇和評書的影響,我們現代人總是會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形成錯誤的印象。比如身披重甲的士兵十分不堪一擊,他們的甲冑似乎就像擺設一般,隨隨便便被砍一刀就死了。
  • 聊聊古代冷兵器的秘密
    自上古石器時代起始,到青銅時代的矛戈,再到大明王朝的繡春刀,最後在清朝形成穩定的十八般武器,縱觀整個中國冷兵器的發展史,武器形制相生相剋,不斷演變發展,但是背後發展內在規律和邏輯卻始終如一,那就是:「道法自然」#冷兵器
  • 中國古代有哪些看起來像穿越的黑科技?
    2: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也是諸葛亮發明的一種武器,也有稱元戎弩。 諸葛連弩 3:中國古代火箭—神機箭 在中國發明了火藥,掌握了火藥屬性之後發現
  • 古代最牛發明家之一,發明了機關槍,若非冤死,中國軍隊豈能慘敗
    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史,在這場戰爭中,清朝軍隊用古代冷兵器對付西方的火槍大炮,這種不處於一個時代的非對稱戰爭,致使清軍慘敗,中國近代開始了一段屈辱的歷史。其實,在康熙年間一位中國發明家發明了先進的自動火槍武器,如能裝備軍隊,則會把軍隊大大地推向近代化,戰爭誰勝誰負,熟未可知。
  • 從「冷兵器」到「佛郎機炮」:為何明代的海軍兵器,達到了高峰?
    我國古代有著高度發展的封建經濟,有著眾多的科學發明,有著頻繁而激烈的海戰和水戰,戰法有著不斷的創新,這就為我國古代海軍兵器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和有利條件。根據歷代大量豐富的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我國人民在古代海軍兵器方面,確有光輝的創造和突出的成就,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 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明。僅僅提到一個是不夠的,所以小編將提到所有的發明,沒有它我們將不能生活在我們今天知道的世界。在這個答案中,小編將提到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發明的最重要的我國發明。
  • 中國古代不僅有防不勝防的暗器,就連火箭老祖宗都提前造過!
    二、毒藥煙球這是中國兵書裡最早出現的化學武器,具體長這個樣:用硫磺十五兩,草烏頭五兩,焰硝一斤十四兩,巴豆五兩,狼毒五兩,桐油二兩半,小油二兩半,木炭末五兩,瀝青二兩半,砒霜二兩,黃蠟一兩,竹茹一兩一分,麻茹一兩一分,搗合為球,重五斤。
  • 細數古代戰亂中的各種火器,古代火箭很厲害
    火藥是古代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是古代帝王們沉迷於煉製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發明的配方。大約在晚唐時期,火藥才開始被用作戰爭,而最早使用的火器是火箭和火炮。那個年代的火箭和火炮與現代軍事上的火箭、火炮是完全兩回事,雖然技術含量並不高,但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中國古代,其實就已經有「火箭」了
    中國古代火箭中國古代的「火箭」有四大部分,即箭頭、箭杆、箭羽和火藥筒。其中,火藥筒的外殼由竹筒或硬紙筒製成,裡面填充火藥,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有小孔,以便將導火線引出來。點火後,火藥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從而向前推動火箭。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藥筒」等同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箭頭的殺傷力可以穿透人體,等同於現代火箭的戰鬥部。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的作用是用來平衡,等同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箭杆則等同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火箭誕生以後,在中國很快被應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
  • 中國古代攻城器械中,雲梯算什麼?看看朱元璋玩過的一窩蜂火箭桶
    所以為了提高攻門效率,周文王在攻伐崇國都城時就發明了一輛攻門車,名曰「攻城槌」。攻城槌的核心是一根頂端削尖了的巨大原木,然後利用士兵推動力撞擊城門,頂棚使用了了稻草等軟性材質用以抵擋敵人的弓箭進攻。
  • 冷兵器時代的戰馬,馱李元霸一柄錘能跑多遠?
    問:誰是古代力氣最大的人?答:李元霸。因為他能將兩隻各重400斤的大錘揮舞如飛。問:誰是古代力氣最大的馬?答:李元霸的馬。光兩柄錘就800斤了,再加上李元霸本人和盔甲、馬鞍的重量,負重1000斤還能衝鋒陷陣,這力氣也是沒誰了。
  • 最罕見冷兵器,美國鯊魚刀最兇狠,我國這款價值連城
    古代兵器發展分為冷兵器時代和火器時代,冷兵器時代又分為三個階段,最早起源於石器時代,大多是石制兵器。第二個階段是青銅時代,除了少量夏代沿用下來的石制兵器之外,其他兵器都是青銅材質。第三個階段是鐵器時代,鐵兵器開始廣泛使用。火藥發明以前,所有的兵器都稱作冷兵器。火藥發明之後,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代。
  • 帝國時代3的日本火器真那麼強?大明:見過我的火箭和佛郎機嗎?
    這麼說來,焙烙玉本應該是類似帝國時代3當中馬爾他火環兵和擲彈兵的兵種,為什麼又被做成了炮兵了呢?讓我們來看看帝國時代3遊戲中焙烙火矢的攻擊方式,是發射出火箭攻擊敵人。雖然中國在唐末就發明了火箭,但直到19世紀,得之印度的康格裡夫火箭技術仍然對英軍有很大幫助,足見火箭技術在古代甚至近代的戰爭中是有其實用性的。那麼,焙烙玉是被改裝成火箭了嗎?
  • 中國古代火箭究竟有多牛?
    人類與「永動機」的千年恩怨(一):木鳶、木牛流馬、魔輪…中國古代黑科技之三 | 木牛流馬上次我們說了諸葛亮「木牛流馬」的傳說,這次我們的故事又和諸葛丞相有關,要從草船借箭說起。話說很多小朋友會睜大求知的眼睛問到:「曹操為什麼不射火箭呢?」其實啊,火箭一直要到我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才會出現,曹操還早了700年呢。
  • 中國航海火器丨兇狠的古代集束火箭——一窩蜂
    中國航海火器丨兇狠的古代集束火箭——一窩蜂 2020-08-18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十大偉大發明
    眾所周知,中國有一段古老而輝煌的歷史,從公元前222年的封建時期到三個帝國時代和中級時代,再到現代時代-長達4000年的朝代統治。眾所周知,從義大利麵條到火藥,中國是許多奇妙而有用的發明的發源地。但是,該清單的主題稍有不同:西方(歐洲)世界幾十年不為人所知或採用的中國發明和發展,在它們在中國很普遍後的幾個世紀後才出現。您可能熟悉的有些人,可能不那麼熟悉。
  • 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有中國的嗎?
    文/濤聲依舊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看完後才知道中國了不起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進步的最佳體現就是各種發明的出現,科學家們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飛機還是火車這種交通工具,亦或是電腦和手機這種通訊工具,人類的生活都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麼截止到目前,能夠被稱得上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有幾個呢?中國的有嗎?
  • 翻開《科學家的筆記本》帶你探索世界上的偉大發明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由英國科普作家傑克·查洛納撰寫的《科學家的筆記本》,通過28個在科學技術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主題、300多項發明創造、理論、著作,200餘幅產品圖片、結構模型、設計圖紙、筆記手稿、專利證書和古代版畫,展現從距今200萬年的能人時代至21世紀的科學發展史,見證科學家們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 古代鐵匠都是怎麼煉鐵鑄劍的?
    古代中國為了大批量製造冷兵器,除了製造冷兵器本身是一種高科技外,冷兵器的製造原材料—鐵,特別是能夠大量提供鋼鐵的工業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在今天,鋼鐵也是製造各種兵器的最重要材料。古代鐵匠常把精鐵加熱鍛打上百次即成百鍊鋼,魏晉時代是百鍊鋼的鼎盛時期。唐宋之後,因灌鋼工藝的發展普及,百鍊鋼因生產費時費力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