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呼聲高漲。
今年1月26日,三部門發文決定,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電商平臺被納入監管範圍。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全國主要電商平臺下架或屏蔽、刪除野生動物交易信息75萬多條,關停網店或者帳號1.7萬個。而修訂《中國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也在2020年全國人大的工作計劃中。
不過,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近期在幾大電商及二手交易平臺調查發現,其中仍暗藏不少涉嫌售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交易。
判決案件多涉及淘寶、閒魚
利用電商平臺交易野生動物早已不是新聞。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以「野生動物」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檢索,共收集到近年來120餘起在電商平臺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的案件,涉及淘寶、閒魚、轉轉三家平臺較多,佔比分別為62.0%、19.4%、4.7%。
根據這些裁判文書,被告多因在平臺發布信息售賣《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列入保護的野生動物或動物製品,被判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等,判刑時間最高達有期徒刑9年。
梳理發現,相關裁判文書中被判定「非法交易」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中約有58類,其中「鸚鵡類」和「龜類」較多,佔比分別為25.8%、22.4%。常見的如太陽錐尾鸚鵡、黃邊錐尾鸚鵡、和尚鸚鵡,蘇卡達陸龜、赫曼陸龜、緬甸陸龜、印度星龜等。此外,還有約20%為野生動物製品,例如以象牙為原材料的象牙圓牌、象牙手鐲,以及馬鹿頭角標本、白腹鷂爪、灰斑羚角等。
另據悉,今年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0部委(局)聯合部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截至6月中旬,累計查辦野生動物違規交易案件450件。
*僅列舉裁判文書中出現的部分野生動物
閒魚上不少交易使用「暗語」
這些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如今在電商及二手平臺是否仍然有售?7月6日~7月9日期間,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在「淘寶」「閒魚」「轉轉」三家平臺,用「太陽錐尾」「黃邊錐尾」「象牙」「地龜」「金雕」等58個裁判文書中出現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發現,仍有約三成關鍵詞可以搜到疑似交易信息。
其中,在閒魚平臺可搜到疑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或其製品的信息較多。據了解,目前,魚翅、熊膽、海龜、活體螢火蟲等超過3萬多個物種已經進入阿里的禁售名錄,但調查發現,閒魚仍隱藏著疑似珍貴野生動物的交易,它們往往經過「偽裝」後出現,不少交易信息已形成一套「密碼」,如使用別名、縮寫詞、同音字等暗語溝通,例如,用「雄牙」指代「熊牙」,用「小太陽」指代「黃邊錐尾鸚鵡」、用「小蘇」指代「蘇卡達陸龜」、用「像呀」指代「象牙」等。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搜索「球蟒」,發現有用戶以賣球蟒「抱枕」的名義出售活體,搜索「鬣蜥」,也有部分售賣綠鬣蜥飼養箱、飼料的帖子在評論區裡出售活體,還有人發帖求購「可以跑的綠L蜥玩具」。
*閒魚一用戶出售「球蟒抱枕」,實為疑似活體
在閒魚上,有用戶發帖稱「有個大烏龜模型出售」「加電池會動,是性感的豹紋顏色」,並配以一張手繪烏龜圖。但調查發現,這種所謂的「模型」其實是活體烏龜。與賣家取得聯繫後,對方發來多張「豹紋陸龜」的實拍照片,稱已自養6年,現以9000元的價格出售。資料顯示,該用戶所售「豹紋陸龜」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外,在閒魚用「烏龜模型」進行搜索,還有疑似售賣同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蘇卡達陸龜」,商品簡介稱「蘇卡達烏龜模型」「充電能跑」「感興趣私聊」。
*閒魚上一用戶出售「豹紋陸龜」模型,實為疑似活體
不可否認,這些「暗語」和「偽裝」給平臺認定一些違規行為帶來困難。電商法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接受南都採訪表示,對於平臺來說,需要有持續的「注意」義務,需要主動進行監控、掌握,而對於部分已有相當多案例的「術語」「暗號」,如果平臺仍舊僅屏蔽原有的動物名稱,就未能履行相應的責任義務,「平臺要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履行好違規信息的審核,對商家合法合規行為的監督。」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