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些最罕見的珍稀物種網上被大肆交易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當野生動物遭遇網上黑市

  隨著網際網路日益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場所,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在網絡環境中找到滋生空間,且由此獲得前所未有的「興旺」。一些販賣團夥甚至在網站上貼出照片和廣告,明目張胆標價出售珍稀動物。

  如何監管和打擊這種網上黑市交易,成為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執法機構以及網際網路站共同面臨的一道難題。

  【一場奇遇,揭開黑幕】

  2008年5月的一天,一隊在馬來西亞婆羅洲野外考察的生物學家正準備坐下來吃午餐,突然發現他們身邊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蜥蜴趴在附近一條淺溪裡,在落葉的掩護下望著他們。

  這隻蜥蜴身體像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面部如史前生物般古老奇特。一名生物學家用手抓起它,另一人給它拍了幾張照片。但很快,生物學家們對它失去了興趣,把它放回原地,扭頭繼續吃午餐。

  當隊伍休整完畢重新出發時,一名隊員回頭看了看,蜥蜴已經不見了。「當時沒想過把這動物帶走,」這些生物學家後來回憶道,「部分原因是我們沒有充分意識到這其實是極具科學價值的重要發現。」

  不久後,這些生物學家才驚覺他們錯過的竟是無耳巨蜥,一種極其罕見的珍稀蜥蜴。這種蜥蜴也稱擬毒蜥、婆羅蜥,沒有耳洞,分布在婆羅洲,是婆羅蜥科中唯一一種。它的形態與早已滅絕的一種史前蜥蜴極其相似,十分獨特,再加上其晝伏夜出、行蹤成謎,從1877年首次發現到2008年的「午餐奇遇」一共僅有三次被發現的記載,它因此被科學家喻為「爬行動物中的聖杯」。

  生物學家把發現無耳巨蜥的消息公布在一篇科學報告中。考慮到「爬行寵物愛好者和盜獵者很可能根據報告內容找到這種蜥蜴的地理位置」,報告並未公布發現地點的具體地理坐標,只包含一張粗略地圖以及周邊環境的文字描述。然而,這並未擋住盜獵者瘋狂的腳步。報告發表後短短一年內,網絡上已有人開始販賣無耳巨蜥。截至2013年,大約100隻野生無耳巨蜥經由網絡黑市,被走私販賣到日本、德國、烏克蘭、捷克、英國、法國等地。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高管克勞福德·艾倫說:「當我們著手調查,才真正開始揭開網上市場的黑幕。地球上一些最罕見的珍稀物種正通過『臉譜』等網站被大肆交易。」

  動物保護組織和調查人員發現,網際網路的虛擬特性為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提供了庇護。從犀牛角到瀕危野生龜,野生動物及製品交易已經構成網際網路上第五大違法交易類別,每年淨利潤可高達100億美元。

  【養寵熱潮,推波助瀾】

  美國《新聞周刊》的調查發現,由於野生動物交易的特性,難以統計具體多少交易經由網際網路完成,但可以肯定的是,現今絕大多數涉及野生動物的違法交易都少不了網絡的參與。買賣雙方通過網絡互相聯繫,盜獵團夥藉助網上論壇等調研哪些動物正「受寵」或哪些動物製品的市場需求正旺;此外,違禁品的物流運輸、走私出境等環節,也離不開網際網路。

  TRAFFIC的艾倫說,近年在網上購買野生動物的「新生力量」中,相當一部分是喜歡收集奇異寵物的狂熱愛好者,越是罕見的蜥蜴、龜類、鳥或哺乳動物,越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和購買慾。

  過去,圈內年度聚會可能是這些人碰面和交易的唯一途徑,但如今,他們只需坐在家裡點點滑鼠,就能在「臉譜」、YouTube、網上論壇和聊天室等地方獲得珍禽異獸的照片,然後下訂單,等著「收貨」。而此時,那些被他們相中的「寵物」很可能還在野外自由生活,全然不知自己的命運將被萬裡之外的一張「大網」改變。

  艾倫舉例說,幾年前,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一座小島上發現一種罕見的紅藍鸚鵡,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在網絡黑市上引發「搶購」狂潮。全球各地的鸚鵡愛好者幾乎人人都想擁有一隻這種紅藍鸚鵡。「對紅藍鸚鵡的需求如此巨大,導致這種生物迅速在野外絕跡。」艾倫說。

  帝王斑點蠑螈是另一個因網上交易而面臨滅絕風險的珍稀物種。這種兩棲動物是生活在伊朗的特有物種,身上花紋鮮豔獨特,深受寵物愛好者追捧,因此身價不菲。大約5年前,帝王蠑螈在伊朗的棲息地被人發現並曝光,大量帝王蠑螈從此被捕獲並偷運到亞塞拜然,再走私到世界各地。

  由於近年頻繁的網上交易,野生帝王蠑螈的數量驟降80%,專家推測目前還不到一千隻。而由於人工繁殖難度較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這種蠑螈列為瀕危物種。

  專家擔心,婆羅洲無耳巨蜥很可能面臨同樣命運。這種生物在野外的生存狀況本就堪憂,數量不多,如今因為網際網路上的非法交易,其滅絕速度很可能加快。

  【杜絕買賣,任重道遠】

  為逃避法律責任,同時誘使買家安心購買,珍稀動物賣家在網上交易時往往謊稱自己出售的是人工繁育飼養的寵物而非野生動物。艾倫等專家說,可能只有少數買家不了解真相,其餘多數人心知肚明,卻依然掏錢參與交易,縱容犯罪。

  而更大的問題是,與龐大的在線交易量和參與者人數相比,各國和全球專門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執法機構卻少之又少。「執法機構理應予以重視,」艾倫說,「但目前情況是,積極參與打擊這類犯罪的多是像我們這樣的公益組織。我們先四處搜尋犯罪信息和證據,分析並整理它們,然後遞交有關機構等待處理。」

  以TRAFFIC為代表的一些動物保護組織傾向於追蹤打擊那些位於野生動物交易鏈頂端的大型犯罪團夥。他們利用分析軟體,整合分析涉及野生動物交易的網絡數據,包括頁面、廣告、電子郵件地址、手機號碼、車牌號,大體摸清野生動物走私貿易團夥的情況。

  一旦掌握確鑿證據,或是鎖定犯罪團伙頭目,TRAFFIC等機構會把收集的信息交給相關執法機構,例如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英國打擊野生動物犯罪處、國際刑警組織,等等。

  這種打擊方式取得過勝利。2012年,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與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合作,利用搜集掌握的證據向150多人提起訴訟,控告他們非法販賣虎皮、野生鳥類等。

  此外,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還與億貝、谷歌、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大型購物網站合作,監控和抵制非法野生動物及製品的在線銷售,取得初步成效。但艾倫等專家指出,鑑於網絡交易的特性,很難百分之百杜絕野生動物網上貿易,犯罪團夥會用盡各種手段實現交易。比如,他們在網站上用暗號指代各種違禁品,以此躲過網站和執法機構的審查:牛骨其實是象牙,「雙引擎」指代紅沙蚺,「四輪車」是星龜,虎皮則被叫做「條紋T恤衫」。

  億貝網站的政策管理部門主管沃爾夫岡·韋伯說,這種「代號行動」讓網站防不勝防,「我們開始禁止銷售牛骨,而賣家也跟著更改商品名稱,比如改成人造象牙。這就像打鼴鼠遊戲」。

  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認為,過不了多久,網上將會出現無耳巨蜥的代號,動物保護組織和執法機構也將由此展開新一輪的調查。

  「這就像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艾倫說,「直到野生動物徹底滅絕,或是市場需求改變,人們不再想要購買它們。」(張代蕾)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近期一項研究結果顯示,1970年至今,全球52%的野生生物絕跡,主因之一是過度捕獵。而對一些現存物種而言,非法交易是它們面臨滅絕的頭號威脅。

  根據這份研究提供的數據,1998年到2011年,全球市場對象牙的需求量增加了300%,目前象牙的黑市價格高達每斤1000美元。

  2007年,13頭南非犀牛遭獵殺;2011年,這一數字飆升到1000頭以上。如今黑市上犀牛角的售價與黃金相同。WWF的報告預計,如果這一非法貿易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犀牛恐怕將在2020年前滅絕。(張代蕾)

相關焦點

  • 全球10大最瀕危動物 東北虎在列
    以下是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IUCN)紅色名單中列出的全球十大最瀕危動物,這意味著這些物種隨時都有可能從這個地球上徹底消失,如果沒有人類首要的保護,不把它們從滅絕的邊緣給拉回來的話,它們甚至可能延續不到下一個十年的結束。這十大瀕危動物物種分別是蘇門答臘犀牛、西方灰鯨、紅狼、東北虎、黑腳貂、菲律賓鱷、山地大猩猩、恆河鯊、蘇門答臘猩猩和加州禿鷹。
  • ...盤點全球十大最醜物種|最醜動物水滴魚奪冠 醜陋物種_網易旅遊
    英國醜陋動物保護協會日前舉辦「世界最醜動物」網上投票評選活動,生活在大洋深處的怪魚水滴魚「榮登」榜首。除了水滴魚,世界上長像醜陋的物種你還能說出幾個?水滴魚(blobfish)身體呈凝膠狀,可長到12英寸(約合30.5釐米),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最深達800米的海底,極少被人類發現。照片中的水滴魚擺出一副悶悶不樂的表情,這種海底怪魚確實有理由鬱悶。科學家警告說,由於深海捕撈作業,水滴魚正遭受滅絕的威脅。由於捕魚活動大肆增加,水滴魚同其他魚類一起捕撈上來。
  •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遺鷗交尾的罕見鏡頭。遺鷗,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之一,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物種,被稱為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 以前,康巴諾爾湖常有大批的鳥類棲息,當地人以為就是一般的「水雀雀」。
  • 最醜動物水滴魚奪冠 盤點全球十大最醜物種(全文)
    除了水滴魚,世界上長像醜陋的物種你還能說出幾個?水滴魚(blobfish)身體呈凝膠狀,可長到12英寸(約合30.5釐米),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最深達800米的海底,極少被人類發現。照片中的水滴魚擺出一副悶悶不樂的表情,這種海底怪魚確實有理由鬱悶。科學家警告說,由於深海捕撈作業,水滴魚正遭受滅絕的威脅。由於捕魚活動大肆增加,水滴魚同其他魚類一起捕撈上來。
  • 珍稀物種相繼出現 霧靈山保護區首現北京無喙蘭
    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四分之一的爬行動物物種,其中許多瀕臨滅絕,竟然在網上出售
    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待售爬行動物的數據後,研究者發現,在過去20年裡,3943種爬行動物——超過所有爬行動物物種的35%進行了交易,其中2754種是在網上交易的。科研人員說:「物種的數量之多讓我們不知所措。」
  • 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 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
    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訊(記者餘淵)今日,市民李女士反映,她撿到一隻造型奇特的「小鳥」,小傢伙雖只有半個手指大小,但身上卻長著小鳥一樣的絨毛,她懷疑是罕見的蜂鳥。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白鯨】是一種生活於北極地區海域的鯨類動物,通體雪白,生性溫和,現存數量約10萬頭,十分珍稀。上一頁 下一頁原標題:絕對沒見過!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電光鰩】它能夠釋放出電光,主要生活在魚種類繁多的印度洋西部,是迄今單鰭電鰩科家族中體型最大的物種。上一頁 下一頁原標題:絕對沒見過!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被發現,近年這些罕見物種也相繼現身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近年來一些罕見或以前未曾發現的物種相繼在北京出現。「北京無喙蘭」。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關注1:北京無喙蘭是如何被發現的?「一開始,我們並沒覺得它是新物種,以為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野生蘭花的個體變異,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和其他老師交流,鑑定照片時,發現了蘭花的獨特之處。」他先後與植物分類專家進行交流,同時,經過細微結構分析、查詢文獻,並與俄羅斯專家溝通及國內蘭科專家確認後,發表了這個新物種。由此,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
  • 亞洲最大的島:遍地珍稀動物被三國共同管轄,有全球最奇葩的婚俗
    亞洲最大的島:遍地珍稀動物被三國共同管轄,有全球最奇葩的婚俗我國擁有諸多小島,數不清的小島成就了我們的版圖,我們也在領土主權方面從未退縮過,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全球第三大島,分屬三國---婆羅洲,婆羅洲即加裡曼丹島,這裡是由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汶萊三國共同管轄的,也是世界第三大島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來源:人民網)   【熱點模擬考場】   近幾年,蘭花物種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高價炒作、大肆盜挖,讓野生蘭花特別是一些珍稀的野生蘭花瀕臨滅絕。對此,你怎麼看?   【熱點分析】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命的基礎,人類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類珍愛自己生命的需要。野生植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
  • 紅珊瑚成瀕危物種,日媒稱原因不光是大肆捕撈,還有中國人太能買
    原來,有些日本人開始抱怨,中國人快要把他們那裡用稀有物種做的金釵鈿合給買光了!究竟是什麼稀有物種,能被日本人大肆捕獲做成這麼搶手的珠寶飾品,甚至都快要到滅絕的地步?原來,這是一種叫紅珊瑚的海洋生物,有多類品種,其中的濃赤珊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及維德角的島嶼,而其他品種都在西太平洋,尤其是日本和中國臺灣附近。
  • 罕見!安吉發現植物新記錄,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近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工作人員首次發現兩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在我縣的分布新記錄,分別是連香樹科植物連香樹、蘭科植物象鼻蘭。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中國植物紅皮書》和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警報:岷江上遊魚從40種減至16種 川多種珍稀物種瀕臨滅絕
    警報:岷江上遊魚從40種減至16種 川多種珍稀物種瀕臨滅絕   岷江上遊的魚類已從上世紀  距瓣尾囊草:該草十分罕見,它賴以生存的石灰巖類型起源於4億年前的泥盆紀。目前該草在世界上僅存於四川江油涪江段,僅存2000株。因建設武都引水工程差點被淹沒,現已遷地保護。
  • 毒蛇界"槓把子" 國寶級珍稀物種"莽山烙鐵頭"再現廣東
    毒蛇界"槓把子" 國寶級珍稀物種"莽山烙鐵頭"再現廣東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黎秋玲  2018-05-15 它遠比大熊貓還要珍稀得多。人們在凡間極難與它得以一見。只見它全身披著淺綠至墨綠色的斑紋,很像樹皮苔蘚,又像陰暗石頭上的青苔。它懶懶地、行動緩慢,卻又時不時非常警覺地抬起頭,蛇身向後呈「S」形,隨時做好攻擊的姿勢。一般人見了,可認不出它來,但科學家卻欣喜地一眼就認出了它:這就是國寶級珍稀物種「莽山烙鐵頭蛇」!「在這麼小的區域內,生活著這樣的大型毒蛇,世界罕見!」
  • 男子網上叫賣世界珍稀動物拇指猴 1隻3萬(圖)
    男子網上叫賣世界珍稀動物拇指猴 1隻3萬(圖)
  • 「面試專欄」熱點 | 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來源:人民網)熱點模擬考場近幾年,蘭花物種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高價炒作、大肆盜挖,讓野生蘭花特別是一些珍稀的野生蘭花瀕臨滅絕。對此,你怎麼看?我國是世界上蘭科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蘭花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眾多的品種,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生態價值。是植物保護中的「旗艦」物種。蘭科植物不但對環境變化敏感,而且生活史很長,有些物種從幼苗生長到開花需要13年以上,自然更新緩慢,破壞後很難恢復。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在此,揚子晚報記者為你搜羅了一年四季之中,南京一些有不少珍稀鳥類停留的地段,成為城市裡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告訴你——南京常年可看到珍稀鳥。這些拍客也是聽說紫金山的此時有赤腹鷹,趕來拍攝這種罕見的鳥類。據介紹,赤腹鷹數量甚少且極珍稀,被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雲南巧家縣五針松成全球最瀕危物種
    中國園林網9月24日消息:昨日,記者從昭通巧家縣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主辦並於今年9月6日至15日在韓國濟州召開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由8000多名科學家在48個國家搜集了眾多的動植物資料,公布了全球100種最瀕危物種名單,巧家五針松榜上有名
  • 珍稀物種頻現! 惠東林下空間成天然「聚寶盆」
    珍稀物種頻現! 惠東林下空間成天然「聚寶盆」金羊網  作者:陳驍鵬 馬勇  2020-12-18 珍稀物種驚喜再現,古樹沉香久負盛名,森林康養基地美不勝收,森林旅遊線路遊人如潮……惠東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基於資源優勢,林業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森林資源得天獨厚,逾4300株古樹入冊保護山海惠州,生態名城。積蘊深厚的森林資源為廣袤的鵝城大地平添了幾分靈氣。惠東縣的森林資源尤為豐厚,林業生態優勢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