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瑪納斯4月2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瑪納斯臺記者楊世明)新疆瑪納斯縣堅持以「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為核心,積極調整畜牧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牛、羊等牲畜良種繁育,同時做好肉牛育肥工作,使牲畜良種率不斷提高,有效提高了農牧民的收入,加速了畜牧產業化發展。
記者見到馬洪兵時,他正忙著給自家的牛餵養飼草料。自去年從伊犁引進伊犁褐牛後,依靠肉牛育肥,使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馬洪兵說:「就是長速快,出肉率高,就是肯定效益好。」
馬洪兵告訴記者,自政府鼓勵養殖戶發展肉牛育肥以來,僅2016年他就新引進了350多頭伊犁褐牛,與以往養殖的阿勒泰牛相比,伊犁褐牛的利潤空間更大。馬洪兵說:「阿勒泰牛如果餵上五六個月,它就是300公斤350公斤,伊犁褐牛如果餵上五六個月六七個月它可以長到500公斤,去年一頭牛掙了一千塊錢,純收入可能達到30萬元。」
和馬洪兵以肉牛育肥發家致富不同的是,瑪納斯縣科豐薩福克肉羊繁育廠廠長魏豐軍卻是以薩福克肉羊良種繁育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自2012年從外地購買了50隻薩福克純種羊與本地羊雜交以後,魏豐軍養殖的薩福克高雜羊無論是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改觀。
據了解,薩福克羊是我國從澳大利亞引進的用來提升本地羊肉產量的品種,和新疆的本土羊相比,薩福克羊早熟生長發育快脂肪含量少而且瘦肉率高,同樣的養殖水平下同薩福克羊配種的雜交肉羊能夠產出更多的羊肉。魏豐軍介紹說:「就是每一年能購置個100個,淘汰五六十隻,這個黑頭羊的品質好,肉質好,產羔下雙胞胎的也多,反正我們每一年佔多一半都下的雙胞胎。」
如今他所飼養薩福克肉羊已達到500隻,圈舍達到1000平方、每年生產薩福克雜種公羊150隻以上,飼養規模位居全縣前列。隨著行情越來越好,魏豐軍今年成立了瑪納斯縣科豐薩福克肉羊繁育廠,以公司化經營模式出售公羔和肉羊,僅這兩項收入就達到了10萬元。同時生產出的薩福克高雜羊經州畜牧部門檢定合格後,每隻高雜羊還給他補助1600元,截至目前共享受到了3萬餘元的良種補助資金,這讓他今後想繼續發展薩福克良種繁育的信心更足了。
魏豐軍說:「在2017年想繼續增加養羊數量,增加圈棚,我們擴大範圍,2017年再增加200隻羊。」
近年來,蘭州灣鎮依託亞中、科澳等大企業,創新現有肉羊合作社經營理念,探索發展託養、資金或牲畜入股等發展模式。扶持發展一批特色養殖合作社,通過汗血馬、馬鹿、黑天鵝、金雕等特種養殖,帶動旅遊與養殖業融合發展。預計2020年全鎮存欄標準母羊和雜交母羊達到2萬隻以上,出欄優質肉羊和雜交肉羊1.5萬隻。
瑪納斯縣蘭州灣鎮副鎮長哈依漢·哈山說:「大力推廣「瑪河肉羊+多胎羊」的快繁模式,提高瑪河肉羊商品率,創新肉羊經營理念,探索發展託養、資金或牲畜入股等發展模式,吸引外地畜牧業人才來我鎮發展肉羊產業,力爭2017年新增薩福克肉羊1000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