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追光馭電攀高峰

2021-01-09 人民網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超快光學實驗室內,蘭鵬飛教授正在做「阿秒相機」實驗。 記者 柳潔攝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作為我國首批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圍繞集成光子學、光子輻射與探測、光電信息存儲、雷射科學與技術等方向,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取得多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成果,並成功轉化應用於產業和市場

華中科技大學被譽為中國光谷的「斯坦福」。2003年,為應對全球光電技術與產業的飛速發展,華中科技大學聯合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武漢郵科院、中船重工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組建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2017年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聚焦於信息光電子、能量光電子和生命光電子三大領域,圍繞集成光子學、光子輻射與探測、光電信息存儲、雷射科學與技術、能源光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多模態分子影像、生命分子網絡與譜學等8個方向,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取得多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成果,並成功轉化應用於產業和市場,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給分子電子拍照的「相機」

經濟日報記者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超快光學實驗室看到,兩間實驗室的大部分空間都被數臺儀器佔據。「你可別小瞧這兩間不大的實驗室,都是我們採購元器件自己研發設計組裝的實驗設備,『阿秒相機』就在此誕生。」該實驗室現任「掌門人」、80後博導蘭鵬飛說,他們用雷射做成了幾件事:用雷射製成快到可以捕捉到電子運動的「阿秒相機」(1阿秒等於10的負18次方秒,是人類目前實驗上實現的最快時間尺度);用雷射操控空氣中分子的運動。

「『阿秒相機』能給氧氣分子做CT,能給電子拍照。」蘭鵬飛介紹,分子、電子的運動速度很快,電子快到一眨眼的時間可以繞原子核轉6500多萬億圈,而他們找到了運用雷射實現超快成像的方法,能夠為分子乃至更高速的電子拍照。「運用雷射來捕捉分子電子的運動,就必須有更快的速度,拍攝的對象才能相對靜止。」蘭鵬飛解釋最快相機的原理時說,「這個好比拍電影,電子是演員,我們是導演,雷射就是最快的『攝像機』。」

「現在我們不僅給電子拍照,還嘗試用雷射操控電子的運動。」蘭鵬飛說,目前集成電路上都是電子傳輸,速度已經達到極限,若用雷射操控電子傳輸信息,速度可以快上6個數量級,達到目前速度的100萬倍。未來運用到晶片技術上,將使晶片達到驚人的速度。

超快光學實驗室的人員都是80後、90後,但已經走在光學領域的國際前沿。就是在這個實驗室,蘭鵬飛首次提出了雙色光單阿秒脈衝量子調控新機制,利用該機制產生了2.6吉瓦的阿秒雷射,單脈衝能量迄今仍保持世界第一。

精準的「癌症預警機」

6月4日,與CT、核磁共振並稱為醫學影像「三大件」的PET設備研製又有突破性進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準產批件發布通知》:「正電子發射及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掃描系統」通過審批。這標誌著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謝慶國教授團隊用19年的心血,凝聚一系列自主原創技術打造的全數字PET進入市場。

「與普通PET-CT的區別就像數位相機和膠片相機,在技術上是質的飛躍,有望帶來PET應用場景的全面革新。」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嘉纘表示,全數字PET從關鍵材料、核心元器件到系統整機全部為中國自主研發,是自主創新的代表性成果。

PET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的簡稱,是一種生化靈敏度極高的核醫學分子影像技術。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PET技術,以「全數字」和「精確採樣」為特點,比傳統設備能更早、更精準地發現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病灶,被稱作「癌症預警機」,在癌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候群等疑難雜症早期檢測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由於涉及核物理、電子、材料、精密製造、生物醫學等諸多學科,技術門檻高,其關鍵技術和設備市場被少數跨國企業壟斷。

數字PET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涵蓋了從原理、系統到應用的整個創新鏈。臨床全數字PET產業化負責人張博介紹,它能發現直徑2毫米、芝麻粒大小的病灶,檢測精度是普通PET-CT的20倍,準確率高達90%以上,患者做一次全身檢查僅需5至10分鐘。該設備的誕生是我國高端醫療儀器領域自主研發零的突破。

近日,首臺腦部專用全數字PET已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裝機,目前,該設備已完成多例腦部成像試驗,將在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等重大腦疾病中大顯身手。

參與全球競爭的「國家隊」

記者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看到,謝長生教授團隊研發的大數據光碟庫,外形就像一個電話亭,裡面最多能放12240張光碟。每張光碟存儲量達到128G,其總容量超過了1.5P(1P是1T的1000倍)。量產後,成本僅為硬碟的50%,保存周期至少30年。這標誌著我國信息存儲技術有了重大突破,有望打破我國歸檔存儲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定位是站在光電子創新的潮頭,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競爭。420多名光電一流人才在這裡聚集,研發前沿技術。

通過一套叫MOST的高科技設備,老鼠腦裡的神經和血管結構、有無疾病,一看便知。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駱清銘教授率隊在世界上首次獲得高解析度小鼠全腦三維連接圖譜。

一塊普通的導電玻璃,用絲網印刷技術,分三層刷上二氧化鈦、二氧化鋯和黑色的碳電極,再填充一些鈣鈦礦材料,就能在家裡發電。韓宏偉教授團隊研發的「印刷太陽能」,讓太陽的光能瞬間轉化成電能,並且比傳統太陽能轉化方式更高效、更便宜。

閆大鵬教授團隊研發出我國首臺萬瓦連續光纖雷射器。經由一根繡花針粗細的光纖,釋放出的雷射能量可焊接飛機、輪船。由此,中國成為繼美國後世界第二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

依託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鄂州工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三大成果轉化平臺相繼成立,一個個實驗室成果走向市場。

截至目前,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主持和承擔各類項目課題3000餘項,擁有發明專利1438項、實用新型專利243項,孵化高新企業100餘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明橋 柳潔 通訊員 王瀟瀟)

相關焦點

  •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新華社武漢11月27日電(記者徐海波 俞儉)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大樓封頂現場會27日在武漢舉行,這標誌著我國在武漢建設的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未來將建設成為引領光電科學發展的學術創新中心、學科引領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成果轉移中心。
  • 光電律動,綠韻華中——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項目概況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原名華中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大樓),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組建的6個國家級研究中心之一。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是中國光電領域最大實驗室,也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武漢·中國光谷」的創新研究基地。項目功能定位為國家級科研實驗室,兼顧展陳與會議功能的科研綜合體建築。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擔負激勵後學、弘揚科學精神、展示科技發展的科研教育基地和開展光電信息研究的工作基地。
  •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獲批 全國六大研究中心之一
    湖北日報訊 據新華社電 科技部27日宣布,經專家論證,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國家研究中心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疫情下的武漢存儲: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謝長生教授
    進入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武漢成了全中國關注的焦點,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醫護人員以及愛心人事都向武漢伸出了援手,嚴峻的疫情正在逐步好轉,這座城市離重新煥發生機的那天又近了一步。
  •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第二屆「創意光電」科普大賽落下帷幕
    為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於2019年積極組織了首屆科普大賽,取得圓滿勝利。2020年「新冠」疫情讓全社會再次認識到科普的重要意義。在這個特殊時期,研究中心越來越多的師生加入到科普宣傳的行列。在師生們的期盼中,第二屆「創意光電」科普大賽如期舉行。
  • 華中科技大學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決定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由華中科技大學擔任組建單位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獲批。   包括該校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在內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此前均為試點國家實驗室。本世紀初,著眼於我國基礎研究未來發展,加強學科交叉,探索國家科研基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部先後批准瀋陽材料科學、武漢光電等6個試點國家實驗室。
  • 長飛iCONEC綜合布線解決方案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成功應用
    ICCSZ訊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公司」,股票代碼:601869.SH、06869.HK)參與國家級研究中心——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工程項目,iCONEC®綜合布線解決方案在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近日,長飛公司獲悉該工程榮獲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最高獎項——「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 2019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招聘(學生與實驗室管理員)1人公告
    2019全國事業單位輔導課程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因工作需要,經相關職能部門同意>4.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包括英語),能獨立承擔工作,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辦公應用軟體,對華中科技大學比較熟悉,具備基本的科研財務知識;5.具有兩年以上本科生或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經驗;二、崗位職責1.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保密意識,工作認真,原則性強;2.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意識;3.服從國家研究中心統一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物業服務項目中標公告
    湖北省招標股份有限公司受華中科技大學的委託,就「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物業服務項目」項目(項目編號:HBT-15200004-200020)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HBT-15200004-200020
  • 2019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能源光子學功能實驗室...
    1名招聘人數:1招聘單位:結束時間:2019-05-20開始時間:2019-05-06其他說明: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因工作需要,經相關職能部門同意,以社會用工的形式現公開招聘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能源光子學功能實驗室學術秘書一名。
  • 科技部基礎司組織召開武漢光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2018年3月22日到23日,科技部基礎司組織專家,分別在武漢和合肥組織召開了武漢光電、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研究中心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及組建單位相關領導和研究中心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 快訊: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在《科學》發表論文!
    9月11日,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刊發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周軍教授團隊最新研究進展「Thermosensitive-crystallization boosted liquid thermocells for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
  • 2019湖北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能源光子學功能實驗室...
    招聘崗位: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能源光子學功能實驗室招聘社會用工1名招聘人數:1招聘單位:結束時間:2019-05-29開始時間:2019-05-15其他說明:因工作需要,經相關職能部門同意,以社會用工的形式現公開招聘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能源光子學功能實驗室學術秘書一名。招聘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原則。
  • 李燦院士訪問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的邀請,4月18日至19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院士對其進行訪問,就國家實驗室的籌辦進行交流,並在第62期武漢光電論壇上作了專題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謝長生教授主持,研究人員與研究生1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2020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李強教授團隊誠聘優秀青年...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是科技部首批獲批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是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強博士曾任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總裁,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在醫學影像技術與醫療器械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造詣。
  • 基礎研究司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調研
    2017年3月31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基地處和科學處同志赴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進行調研,了解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華中科技大學駱清銘副校長和實驗室有關同志陪同。
  •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7月提檔升級 打造光谷核心研究基地
    華中科技大學新建光電信息大樓效果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 安立)3月26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官方網站獲悉,「武漢·中國光谷」創新研究基地——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準備提檔升級,新的光電信息大樓主體工程將於
  •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科技創新紅利需徹底釋放
    近日,一種用於研究分析全腦、名為「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系統」的專利,在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時,與武漢沃億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萬元成交。該專利的發明人,正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的駱清銘教授和他帶領的研發團隊。
  •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吳非:數據應用對存儲提出的...
    2019年7月14日,由中國新一代IT產業推進聯盟指導,CIO時代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計算機質檢中心主辦,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章魚大數據、萬山數據協辦的"第八屆中國大數據應用論壇暨中國電科15所大數據應用論壇"在京隆重開幕。
  • 國開行董事長陳元考察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6/7/2011,5月12日,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在武漢市市長唐良智的陪同下考察東湖高新區,參觀了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瀏覽體驗了實驗室的高科技產品。武漢銳科公司董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閆大鵬博士向他介紹光纖雷射器研發成果。